“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p>
這首《江南》是一首流傳千百余年而不衰的漢樂府民歌,屬相和歌辭,見載于《宋書·樂志》與《樂府詩集》。清人沈德潛稱之為“奇格”(《古詩源》卷三)。據(jù)說梁武帝曾依據(jù)此曲作《江南弄》,唐陸龜蒙也曾用它的末五句,寫成五首《江南曲》,可見它的影響之大和人們對它的喜愛之深。然而通常人們總是把歌中的“魚”字解為“游魚”,如清人陳祚明在《采菽堂古詩選》中評價這首詩的時候就說:“排演四句(按:指《江南》的末四句),文情恣肆,寫魚飄忽,較《詩》在藻、依蒲尤活。”(按:《詩經(jīng)·小雅·魚藻》有“魚在在藻,依于其蒲”句故云)今人也多因襲舊說加以發(fā)揮,所謂“后四句寫魚兒在蓮葉間穿來穿去,向四面游動,好象在游戲作樂?!保ㄒ烤幊踔姓Z文課本第一冊注文)“‘魚戲蓮葉間寫魚在蓮葉中間游來游去,宛如在游戲一般?!畱蜃謱戶~在水中的迅捷歡樂神態(tài),非常生動……下面四句又用東西南北這四個方位字,反復(fù)詠唱,描繪出魚兒久久不去,圍繞蓮葉四面游動的動人畫面?!保ā段氖分R》八六年十一期《漢樂府詩〈江南〉賞析》)根據(jù)詩境與事理細(xì)細(xì)推究,把歌中的“魚”字解為“游魚”是有悖詩情與文理的。
首先,從情理上看,這是一首描寫江南水鄉(xiāng)的年輕姑娘們,劃著小船穿行于碧荷綠水之間采擷蓮蓬的詩歌。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里說:“采蓮是江南的舊俗……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jié),也是一個風(fēng)流的季節(jié)?!辈⑶疫€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蓮賦》做為佐證。姑娘們乘舟采蓮,其時必蓮動水響,魚兒的膽子再大,恐也不致于敢如此“從容”的在采蓮女的周圍圍繞蓮葉悠哉樂哉的游來游去,相互嬉戲。更何況江南少年采蓮的活動本就十分“熱鬧”且充滿了“風(fēng)流”的意趣,在這樣的情形下,任何一種魚都是不可能與狂熱的青春少年們同游共戲的。這是情理中的必然。
其次,從文理上看,作為以寫采蓮為主題的詩歌,勢必應(yīng)該以寫采蓮人的活動為主體,如果我們真的把歌中的“魚”當(dāng)成“游魚”看的話,那么這首總共只有七句的《江南》,就有五句是在寫游魚的活動,反映采蓮人活動的詩句則是一句都沒有了,這是典型的喧賓奪主。再說,寫游魚嬉戲的情景也不是不可以,只一句“魚戲蓮葉間”也就神滿意足了,又何需連用四句的“魚戲”著意鋪排呢?這種對游魚嬉戲情景的鋪敘,除了促使讀者忘卻采蓮人的熱鬧把注意力集中到欣賞魚的游動嬉戲而外,不僅不能給詩歌本身增意添趣,反會給讀者一種機(jī)械重復(fù)、拖沓呆滯之感,這就如同使一位本來俏皮活潑、充滿青春意趣的少女陡然變成了一位老態(tài)龍鐘、步履維艱的老太婆一樣,頓時失去了它既有的靈性而變得索然寡味。這是文理所不容的。
也許有人會說此歌名為《江南》,也不必非寫采蓮之事不可,站在荷塘岸邊上閑觀靜賞的種種感受又何嘗不可寫進(jìn)此曲,填入此詞呢?是的,此話不錯。但曲中說得明白──“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田田”,蓮葉茂盛貌;“何”多么,表慨嘆。在蓮子可采時節(jié),蓮葉也還是十分茂密的,君不聞“蓮動下魚舟”的詩句嗎?人看到了蓮葉的晃動才知道有人在其間撐船捉魚,看來蓮葉茂盛時連船帶人全都是可以淹沒在蓮葉之下的。照此想來,站在荷塘岸邊要看到魚兒在密密的蓮葉之間游來游去,也實(shí)在是沒有可能。
其實(shí),歌中之“魚”并非“魚蝦麋鹿”之“魚”,而是人稱代詞“吾”、“余”、“予”等的借字,它們因音同而相通?,F(xiàn)代漢語中的“ü”母是中古以后才從“U”母中分化出來的,中古及其之前,漢語中并無“ü”母韻,中古之時漢語中的“吾、余、予、于、乎、魚”等字還均屬“魚”母(即“U”母。“魚”:于居切,“居”,從“古”得聲)。在唐詩中,現(xiàn)在韻母為“ü”、“U”的字用于同一首詩中做為韻腳的例子隨處可見,如王維的《終南山》、李白的《丁都護(hù)歌》、白居易的《買花》、韓愈的《青青水中蒲》等,就分別以“隅、無、殊、夫”,“賈、苦、土、雨、許、古”,“暮、度、去、數(shù)、悟、渝、賦”,“魚、居”為韻,這些都是“魚”、“吾”音同可通的明證。古文獻(xiàn)中“魚”、“吾”通用作為第一人稱代詞的例子也是有的,如《列子·黃帝篇》中就有“姬,魚語汝”的話,張湛注曰:“魚,當(dāng)作吾”。由此可見,《江南》中的“魚”實(shí)是那些天真爛漫的采蓮少女們的自稱,那些“戲”于蓮葉之間的不是“魚”而是“人”。這樣來看,“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便似從沉睡中被喚醒了一般,一下子由原來的靜默沉寂變得熱烈而生動起來,一幅江南少女撐著小船采蓮的畫面便活潑潑的呈現(xiàn)于我們的面前,我們似乎看到了一群天真開朗、充滿朝氣的少女們在那“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的季節(jié)里,撐著小船在蓮葉之間穿來蕩去的情景。她們或許在相互嬉戲逗樂、或許是為了爭采同一枝蓮蓬而你追我趕、竟相追逐。這邊的蓮葉仰起來合攏了,那邊的蓮葉又分開來俯下去,哪里還分什么東西南北呢?同時,一串串響亮的銀鈴般的歡聲笑語,伴著劃水聲和撥動蓬葉的嘩啦聲從“不見人蹤跡”的荷塘里傳了出來?!皷|西南北”四個方位名詞,形象而簡潔地寫出了少女們在荷塘里嬉戲時串南走北、忽東忽西的歡快情景。這樣“魚戲”之意與前文的“采蓮”之事便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了,并烘托出了一幅和平融樂、栩栩如生的江南少女采蓮圖。只有這樣解說,才能既合乎詩情又安于文理。
(陳柏華,江蘇省如皋中學(xué))
現(xiàn)代語文(學(xué)術(shù)綜合) 2006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