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婉媛
民眾的愛戴、權力的集中,讓普京越來越強大。他猶如一個千手觀音,獨自擔當起俄羅斯整個樂團的演奏。他很偉大,憑著一己之力就給歷經(jīng)混亂的俄羅斯帶來穩(wěn)定與發(fā)展:他也很不完美.因為他擴大了一個制度的缺陷,給俄羅斯留下諸多隱憂
離普京總統(tǒng)卸任之日還有近一年時間,人們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開始總結他的“一生功過”。關于他的接班人問題,關于他留給俄羅斯的“遺產(chǎn)”,關于他為俄羅斯選擇的道路,似乎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甚至某個出其不意的表情,都帶著無限的玄機,給人們無窮的想象。從來沒有哪個政治家能像當今的普京那樣,幾乎天天攻占媒體的頭版頭條。
6月底,在莫斯科舉行了一個非官方的普京個人圖片展,名為“弗拉基米爾·普京的四季”。上百張黑白圖片,記錄了普京從一個政治無名氏轉變?yōu)閺妱蓊I導人的過程。在“春季”部分,剛被任命為總理的普京站在個性張揚的葉利欽的身旁,猶如一個面目模糊的影子;在“夏季”,圖片中的普京已經(jīng)權威盡顯;到了“秋季”,別斯蘭人質事件、庫爾斯克核潛艇事故等等,將普京推到了政治生涯中最為艱難的時刻;而在“冬季”的圖片中,普京在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上嚴厲批評美國的單邊主義政策,語驚四座,表情悍然。
俄羅斯的政治雜志——“俄羅斯評論”這樣總結對這次圖片展的印象:“他也許不會修改憲法再次尋求連任。但是,如今普京在俄羅斯政治家和公眾心目中的形象越來越偉大,即使他在2008年卸任,人們仍期待著他重出江湖,開始他政治人生的第五個季節(jié)。”
他的魔力
據(jù)說,普京當初被葉利欽推到前臺的時候,有些不情不愿。他的理想工作是俄羅斯天然氣公司主席。陰差陽錯地,他當上了俄羅斯的總統(tǒng)。
這位47歲的年輕總統(tǒng),履歷中給人留下印象的只是他曾經(jīng)就職于克格勃的神秘背景,以及柔道運動健將的稱號。人們并不相信這樣一個資歷很淺的人,能夠在水很深的俄羅斯政治里中流擊水。畢竟,葉利欽留下的爛攤子實在大得沒有邊界——寡頭操控了國家的經(jīng)濟命脈甚至政治;車臣問題加劇民族分裂;人民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對前途一片茫然。就像普京所言,“俄羅斯正處于幾百年來最困難的時期。俄羅斯近兩百多年來首次真正面臨淪為世界二流國家,甚至是三流國家的危險。”
許多觀察家現(xiàn)在回頭仔細琢磨普京當年的作為,他們仍然認為,普京當初上臺時非但沒有政治野心和抱負,他甚至沒有政治規(guī)劃。他并沒有確定或左或中或右的路線,看不清他到底是自由主義者還是保守主義者,他只是被動地面對問題,麻煩來的時候,他就想出辦法來解決——車臣宣布獨立他就出兵鎮(zhèn)壓,寡頭太囂張他逐個收回他們的權力……在任7年以來,尤其是在他的第一任期內,普京不像個有著固定治國理念的政治領袖,而更像“俄羅斯公司”的CEO。
俄羅斯著名的自由派學者——卡內基基金會研究人員莉利亞·謝夫佐娃在一次演講中調侃地說,在俄羅斯,當人們思考普京將會帶俄羅斯走什么樣的道路,答案經(jīng)常是“朝鮮”,不過,到底是“南朝鮮”,還是“北朝鮮”,人們也搞不清楚。
“現(xiàn)在答案已經(jīng)明了:普京走的既是北朝鮮路線,也是南朝鮮路線?!敝x夫佐娃說。
政治上加強中央權力,是“北朝鮮式”;而經(jīng)濟上推行自由主義,是“南朝鮮式”——這對于普京而言并不矛盾。事實已經(jīng)證明,普京的實用路線不僅收獲了政治的穩(wěn)定、經(jīng)濟的發(fā)展,還成功地為他鞏固了權力與地位。老天也幫了他一把——油價一路狂漲,使能源大國俄羅斯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普京就像足球場上的一個超級明星,很酷,同時球藝高超,更重要的是,不管是靠運氣還是靠實力,他總能幫助球隊贏球——在這個追星的年代,這樣的人注定要被人崇拜。何況,俄羅斯歷來就是一個膜拜英雄的國度。
普京的光芒再度點燃了帝國的余暉,人們將他稱為“普京大帝”,把他奉為英雄。即使是在別斯蘭人質事件、莫斯科劇院人質事件等普京政治生涯中最灰暗的節(jié)點,他的鐵腕招致不少非議,但在多數(shù)的民眾眼里,他的強硬代表著俄羅斯不屈服的個性。而他面對死難者時英雄落寞的神情,一時感動許多人。
“為什么他能這樣吸引人呢?為什么盡管他有時做出不受歡迎的決定,但整個國家還是那么愛他呢?為什么女人將他視為性感的標志而男人紛紛仿效他呢?”2006年8月9日的《真理報》一篇文章提出這樣的問題。接著,文章對普京的面相進行全面分析,對以上問題做出解答。最后的結論是:普京的頭首五官,就是一個完美面相的典型。
西方往往批評俄羅斯政府導演了這種對普京的狂熱情緒,但這種說法似乎很難找到佐證。事實上,俄羅斯的官方場合或者國家級藝術館里到處找不到普京肖像之類的東西,但是在街頭藝人的畫板上,普京的畫像和西方美女演藝明星的畫像擺在一塊,供大眾挑選、崇拜。
他的民主
普京的粉絲當中,其實還有美國總統(tǒng)布什。布什這樣描述這位他稱之為“弗拉基米爾”的人:“從他的眼中,我可以看到他的靈魂?!毙市氏嘞е庖缬谘员?。這兩個大國的掌門人,私交看似不錯——布什去俄羅斯的時候,普京讓布什開著他的伏爾加老爺車在鄉(xiāng)間別墅里兜風;前不久,普京剛剛去了布什父母在緬因州的農(nóng)場吃龍蝦。而此前,普京兩度以前所未有的激烈言辭批評美國的單邊主義政策和美國在東歐部署彈道導彈防御系統(tǒng),則是一個“志不同道不合”的故事了。
布什很少在公開場合指責普京,但是,他訪問俄羅斯的時候,剛開了車載著普京兜風,一轉身他就跑去會見一群不招普京待見的持不同政見者。在西方眼里,普京正在逐漸成為一位獨裁者,他不斷收攏、加固手中的權力,而這與現(xiàn)代民主潮流背道而馳。
普京在民主二字之前加上了個形容詞“可控的”。他削弱了地方勢力,用垂直管理的模式將權力向中央集中。立法、行政、司法控制權也掌握在普京手里,盡管國家杜馬中也有在野勢力,但執(zhí)政黨“統(tǒng)一俄羅斯黨”一黨獨大的趨勢日益明顯。俄羅斯政治形式上的“三權分立”,已經(jīng)被事實上的“超級總統(tǒng)制”所湮沒。此外,普京政府還將寡頭們徹底趕出輿論陣地,通過對新聞媒體的整合實現(xiàn)對它們的控制。
對于“可控的民主”,普京的解釋是:轉型時期的俄羅斯需要秩序與穩(wěn)定。而經(jīng)歷了葉利欽時期政治與經(jīng)濟雙重混亂的俄羅斯老百姓,也相當認同普京的做法。
事實上,在一千多年的歷史當中,俄羅斯從來就沒有過好的民主傳統(tǒng)。即使是在葉利欽時期,民主制度創(chuàng)建了出來,卻沒有真正發(fā)揮作用。在混亂與無序中,葉利欽只能以無數(shù)個總統(tǒng)令來代替民主程序做決定??梢哉f,俄羅斯民眾從來就沒有真正嘗到過民主的甜頭,反而被亂世中的偽民主給咬傷過。這也就不難解釋,老百
姓對西方以及持不同政見者們極力推行的民主價值并不特別感興趣。
6月8日,俄羅斯總統(tǒng)辦公廳副主任、普京的首席智囊弗拉迪斯拉夫·蘇爾科夫在俄羅斯社會科學院發(fā)表了一篇演講,題為“俄羅斯政治文化:從烏托邦的角度”。蘇爾科夫闡述稱,俄羅斯政治文化中有幾個顯著特點:民眾歷來擁護一個“權力集中的中央政府”。此外,俄羅斯人歷來有將政府組織個人化的傾向,也就是說,民眾不信任一個組織,而是更愿意信任這個組織里的人?!霸诙砹_斯,人代表著組織?!碧K爾科夫說。
他的隱憂
蘇爾科夫的話,似乎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為什么多數(shù)俄羅斯民眾寧可放棄民主去選擇普京。許多人真心希望普京在2008年能再度出任總統(tǒng),即使要修改憲法也在所不惜。而在普京明確表示不會再次謀求連任之后,一些人便冒出更有想象力的念頭:讓普京的夫人來當總統(tǒng)。
事實上,一個自稱是現(xiàn)代民主國家,它的民眾卻以封建帝國時期的心理去看待國家領導人的權力交接問題,這本身就是普京的責任。他沒有為俄羅斯的民主進程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他甚至沒能為他的人民樹立起民主意識與民主價值。而這對于俄羅斯的長遠發(fā)展,將是—個嚴重的缺失。
而在一個缺乏民主氣氛的社會中,2008年那場至關重要的選舉就完全被置于普京的陰影之下。俄羅斯社會科學院的左派學者伊蓮娜·內德雅克是普京政府的支持者,但對記者談起2008年的總統(tǒng)選舉時,她卻顯得憂心忡忡:“普京的影響力太大了。我們學界很擔心,到了2008年,每個政黨、每個候選人為了當選,都要打著普京的旗號。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提出不同的政治綱領,也不會出現(xiàn)有益的政治辯論,這樣的一個選舉所產(chǎn)生的領導人也就不可能給俄羅斯帶來變化?!?/p>
民主進程原地踏步,權力高度集中,給俄羅斯社會的發(fā)展埋下隱憂。俄羅斯自由派學者一卡內基基金會的研究人員莉利亞-謝夫佐娃指出,一個領導人將所有權力集中到自己手里,就免不了固步自封,而這將最終導致決策的失誤?!扒皫啄暝跒蹩颂m的橙色革命中,俄羅斯的作為就可以證明這一點。當時,如果普京總統(tǒng)真正了解烏克蘭內部的真實情況、民眾的情緒以及各種政治勢力的強弱對比,他就不會支持雅努科維奇而使俄羅斯在烏克蘭的這場政治斗爭中一敗涂地?!?/p>
權力集中的另一個隱患還在于,這個制度很容易被政客利用。也許普京是個誠實的政治家,不會濫用權力,但在他一手打造的這個制度當中,他的繼任者是否也能自省自律呢——這對于普京和俄羅斯而言,都是一個風險巨大的賭局。
他的選擇
在前不久舉行的G8峰會上,有記者問普京會不會在2012年再次參加總統(tǒng)競選,普京笑答說:“理論上是有這個可能的,對此憲法沒有禁止。”此言一出又招來種種猜測:俄羅斯憲法雖然規(guī)定總統(tǒng)不能兩次連任,但并未禁止總統(tǒng)在停任一屆之后再度出任總統(tǒng)。那么,普京有意在2012年重出江湖嗎?
不管普京是否再度出山,在2008年以后,56歲的他都不可能閑著?!拔疫€沒到退休的年齡,光呆在家里無所事事是可笑的。不過,到時候我會做什么,現(xiàn)在我還不想談論這個事情。”
公眾和媒體為普京設想了種種出路:有人猜測普京會像他的好友、德國前總理施羅德那樣,在卸任后去能源公司任職;有人認為普京會去當莫斯科市市長;也有不少人覺得普京會以某種形式繼續(xù)對俄羅斯政治發(fā)揮影響力,當中甚至有人認為,俄羅斯政治中會出現(xiàn)一個類似于當年鄧小平在中國政治中的角色,而普京將成為俄羅斯的鄧小平。
據(jù)俄羅斯媒體報道,普京曾多次私下向身邊人表示,對當總統(tǒng)多少有了一點厭倦。但是,人們仍然普遍相信普京不會淡出政壇。俄羅斯人相信,普京不是個迷戀權力的人,但他對國家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會促使他在保證繼任者帶領俄羅斯走上正常軌道之后才會放下手中的權力與影響力。
可以說,普京現(xiàn)在陷入了一個自己給自己設下的難題當中。在他建立的這個權力集中的制度里,選擇一個領導人就等于選擇國家的方向。而普京巨大的影響力,使得他的每一句相關的話,都可能影響俄羅斯民眾對未來領導人的選擇。如今,普京的左膀右臂——兩個第一副總理伊萬諾夫和梅德韋杰夫似乎最可能在2008大選中中標。他們之間誰將勝出,或者會兩個都最終被淘汰,這些普京都在掂量著。
這樣,2008年的大選實際上已經(jīng)沒有了意義。選擇的權力在于普京,而不是他的人民。或者說得體面一些,普京得為他的人民做出選擇。從蘇聯(lián)到俄羅斯,選擇接班人一直是有關春秋功過之事。列寧選了斯大林,葉利欽選了普京,都轟轟烈烈地改寫了歷史。而普京的選擇,又會給俄羅斯帶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