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保群
從事語文教學幾年,在艱苦的摸索過程中,積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語文課堂氣氛的方法,即在課內(nèi)外開展一系列相關(guān)的有益于語文的活動,以此來提高學生聽課的積極情緒,消除學生的緊張和疲乏,使學生樂學愿學,才能使學生在愉快的心情下接受知識,從而達到提高學習興趣的目的。那么如何來提高學習興趣,活躍語文的課堂氣氛呢?可采用下面的幾種方法:
一、講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
在講一篇文章之前,先設計好與教材有聯(lián)系的神話故事、典故、名人趣聞、笑話,在授課時,講給同學們聽,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皇帝的新裝》前,我先講了與此有關(guān)聯(lián)的一個故事:“丹麥的童話大作家安徒生有一次被邀請參加宮廷舞會,有一位小姐久聞其名,于是對他大獻殷勤,并不住地問道:“您覺得我這件衣服怎么樣?顏色好嗎?式樣如何?質(zhì)料好嗎?您喜歡嗎?”安徒生聽了,微微笑道:“都一般,談不上喜歡?!毙〗阌謫枺骸澳悄X得我穿什么顏色,什么款式,什么質(zhì)料的好?”安徒生的回答語驚四座,“皇帝的新裝”。引得周圍的人大笑不止。在學生們沉浸于故事中時,我追問:“那么皇帝的新裝是什么樣子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他寫的這篇童話——《皇帝的新裝》。”就這樣同學們在我講的故事下進入情境,激起了學生學習課文的更大興趣。
像有些課文,理論性較強,講多了,講久了就會顯得枯燥乏味。這時,如果講一個動人的故事,或穿插一個耐人尋味的寓言,或講一個逗人喜愛的笑話,這樣,便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學習的興趣重新調(diào)動起來。因此有趣的故事在中既創(chuàng)造了活躍的課堂氣氛,又使學生提高了學習的趣味。
二、猜謎語——調(diào)動學習興趣
有時介紹課文寫作背景或作者,為了加深同學們對作者及其作品的印象,可先出示一個謎語,讓學生動腦猜題。
如魯迅的《祝福》時,我先念出二則謎語:“拜年”(打一部作品名稱)及“山東發(fā)展真快?!保ù蛞粋€現(xiàn)代作家人名)。從而深深地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力,通過同學們的議論,最后再揭開謎底答案,使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大大激發(fā)起來,從而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開拓了學生的思路,擴大了思維,收效甚好。
三、戲劇表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把一些故事情節(jié)較強的作品,讓學生自編自排,改編成戲劇,模擬情節(jié)表演,每一個角色都由不同的人擔任,讓學生大膽地發(fā)揮。
如在教《變色龍》這一課時,在表演前,先準備一只玩具電動狗。由一位男生扮演奧楚蔑洛夫,模仿他的衣著及說話時的語氣、動作、神態(tài)、表情,另一些人分別擔任巡警、赫金、伙計們、普洛訶爾、圍觀者不同的角色,圍繞狗咬人的事件的處理各演各的角色,其他的旁白由一女生負責。像這種課堂上的直接表演,比老師講授更生動形象,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學生在笑聲中得到知識。這樣做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強了課堂教學效果。
四、一分鐘演講——鍛煉學生的口才與膽量
為了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和鍛煉學生的口才與膽量,可實行課前一分鐘演講,內(nèi)容形式不限,讓學生自由地發(fā)揮,選擇好的題材來進行演講。進行課前一分鐘演講,效果出奇的好,學生們由以前無精打采到現(xiàn)在的聚精會神,而且大家演講的內(nèi)容也包羅萬象,有的講笑話,有的講成語故事,有的朗讀優(yōu)美的詩文……從而使得學生在演講中得到鍛煉,在鍛煉中享受學習的快樂。
五、走進大自然與社會——豐富寫作素材
以前,作文課是學生既愛上又怕上的課,學生上作文課的興趣一直不高。經(jīng)了解發(fā)現(xiàn),關(guān)鍵是學生長期的學校寄宿生活,對大自然和社會的觀察、體驗太少,感到無話可說,無材可寫。為此,我利用勞動課或作文課組織學生走出校園,切身處地接觸大自然與社會,有目的進行一些觀察,或參觀,或訪問,到農(nóng)村,去工廠,在大自然中,以此豐富課堂中所不能學到的知識。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和體驗生活的真,從而寫出了一篇篇有獨到見解的文章。學生再上作文課時,不僅提高了興趣還增強了信心。
除了上述幾點外,我還常常采用課堂討論、播放視頻、音樂、成語接龍等等。
總之,教師要抓住學生心理特點,采取多種形式多樣的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就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輕松愉快的氣氛,使學生在活躍的氛圍中去理解、接受和記憶知識,達到語文的效果。
(作者單位:山東棗強縣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