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情緒色彩明顯,只注意那些直接感興趣的東西,特別是能引起他們好奇的東西。同時,小學生的記憶以無意識記憶為主。記憶受到情緒狀態(tài)影響明顯。因此,我們要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歡欣、興奮和激動的情緒。促使他們進入教學情境之中,使學生在喜悅的積極情感之中獲得知識。
情境教育的實質是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創(chuàng)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呢?方法多種多樣,下面就談談我的幾點做法。
一、導入新課時要精心設計情境
布魯納說過:“對學生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要使學生愿學、樂學,首先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情境。扣人心弦的導入可以在教學一開始就創(chuàng)造生動、形象、活潑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北京》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對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之中,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接受審美教育,我在開課先播放了一段反映北京美麗風光的錄像片,然后用愉悅的語調說;“北京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是全國人民都向往的地方,是一座很大很美的城市。小朋友們,你們想去美麗的北京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起去北京旅行?!苯又以趦?yōu)美舒緩的音樂的配合下,范讀了課文。此時,孩子們興趣盎然,興致勃勃地進入了本課的學習。
老師在導入新課時,可以運用謎語、故事、圖畫、游戲、音樂、錄像、多媒體課件等手段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在開課初就情緒高漲,愿學、樂學。
二、突破重難點時要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
重點要突出,難點要突破,只要把握住教材的重點、難點所設計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恰當的,學生才能作為真正的主體,進入到課文描繪的情境中。例如在教學《荷花》一課時,了解荷葉、荷花的樣子,欣賞荷花的美麗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這句話是難點。教師就需要在這兩方面下大力氣創(chuàng)設情境。我在教學這一課時,先把一段荷花的錄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啟發(fā)學生想象:課文中我們看到的一池荷花,就跟錄像中的荷花一樣美。請同學們現(xiàn)在也像文中的我一樣,細細的觀察荷花,用自己的話說說荷花的樣子。這樣的導語、設問,把孩子們帶到了荷花池邊,使他們進入一個無比美妙的世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發(fā)展。在突破難點時,我通過配樂范讀課文,渲染情境,讓學生邊聽邊想:畫家是誰?為什么說他了不起?由于在特定的情境之中,學生有了思維活動的依托,積極開動腦筋,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難點問題迎刃而解。
三、閱讀過程中巧妙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讀書無疑須教有疑,有疑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眲?chuàng)設問題情境,要盡力打破學生頭腦中的平靜,做到“一石激起千層浪”,使學生腦子積極主動地轉動起來。促進觀察力、思維力、表達力的發(fā)展。如教學《田忌賽馬》時,我就設計了一組動態(tài)邏輯思維訓練的問題情境:1.現(xiàn)在同學們明白了田忌在孫臏的幫助下取勝的原因。如果齊威王與田忌再進行第三次比賽,齊威王能贏嗎?2.齊威王要怎樣才能取勝呢?(a.將計就計,借鑒孫臏的辦法調換第二次出馬的順序。b.要求田忌遵守上對上,中對中,下對下的比賽規(guī)則。)3.喜歡賽馬的田忌今后一定還會與齊威王賽馬,在今后的賽馬中,田忌有什么辦法取勝呢?(a.再想新的辦法。b.加強訓馬,增強馬的實力……)通過以上的情境創(chuàng)設,想象延伸,學生除了懂得原文所揭示的道理外,還獲得了多元的獨特感受和理解。
四、在閱讀教學中創(chuàng)設想象情境
把無聲的文字描述變?yōu)橛行蔚漠嬅?,化理念表達為形象展示,由此引發(fā)的想象更清晰,更生動,更能點燃學生審美的火花。小學課文大多文質兼美,文字凝練,意境深遠,給人以廣闊的想象空間,適宜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性想象。如學習,《桂林山水》和《索溪峪的“野”》這一類的課文,我通常會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閉目遐思文中描繪的一個個意象,把山和水的顏色、形狀、情態(tài)連接為一幕幕活動的鏡頭,在頭腦中“放電影”,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盡情地馳騁于秀麗多姿的美景中,充分領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新奇境界。除了在頭腦中“放電影”外,還可以讓學生拿起畫筆把自己對祖國壯麗山河的欣賞和熱愛之情融人自己的美術作品中。
五、聯(lián)系生活注重展現(xiàn)情境
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時彼地生活在作者頭腦里反映的產物。學生雖然年幼,生活閱歷也不豐富,但是他們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同時也從學校、社會、家庭等方面積累了這樣或那樣的經驗。聯(lián)系生活展現(xiàn)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寫的生活與學生生活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溝通起來,打開學生的生活庫藏,強化他們的體驗,增進對文章的理解。例如,《再見了,親人》這篇文章,作者描述的是抗美援朝勝利后,中國志愿軍戰(zhàn)士和生死與共的朝鮮人民分別時的情景,表達了志愿軍戰(zhàn)士與朝鮮人民的深厚情誼。為了讓學生進入文章所寫的生活,就可以聯(lián)系爸爸出差這樣的事情,把課文所寫的生活與學生的生活貼近再貼近,喚起學生的感情共鳴,激發(fā)學生自覺學習。
六、運用實物恰當創(chuàng)設情境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這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一條規(guī)律。運用實物創(chuàng)設情境,正是從這一規(guī)律出發(fā)的。運用實物演示情境,是增進學生的實感體驗,有利于語言表達。例如,教學《瀑布》中的“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中的“襯”字是什么意思,學生很難回答,就可以通過實物演示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首先老師拿出一朵鮮花,再給這朵花配上幾片綠葉,讓大家感覺這朵花怎么樣;接著又讓同學們觀察雪白的墻上襯著鮮紅的大字,使大字顯得更鮮艷了;在此基礎上,課文中的詩句該怎樣理解就不難了。
“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這個句子的關鍵在于對“襯”字的意義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不需要直接解釋,也不需要學生查字典,就采用這種直觀法釋義,通過具體可感的實物演示,讓學生明白“襯”字的含義,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接受知識的心理特征,同時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具體運用中加以強化,能做到學用結合。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通過實物演示,形象生動,學生注意力集中,學習情緒高漲,忽閃著眼睛,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會重點、難點,創(chuàng)設了一個“場景”。學生親臨“場景”,觀而生感,觀中明理,思維火花迸濺。
七、用音樂渲染創(chuàng)設情境
音樂是訴諸人的聽覺,啟動人的聯(lián)想和想象的一門藝術。音樂能調動人的情感,撫慰人的心靈。播放音樂能渲染情境,創(chuàng)造氣氛,如果能把音樂語言與語言文字溝通起來,教學就真正實現(xiàn)了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器官,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學《雷雨》,上課伊始,就可以播放《夏天的雷雨》這首歌,讓學生聽著轟隆隆的雷聲和嘩啦啦的雨聲,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激起學習課文的興趣,產生探究自然界奧秘的懸念。把音樂引進課堂,能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了他們的主體作用。學生們仿佛親臨其境,他們欣賞到了大自然景色的美,也感受到了作者語言的美。
八、借助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
利用電教手段可以創(chuàng)設與課文相關的情境,讓學生直觀地感知課文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利用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有:利用錄音帶、投影片、錄像帶等創(chuàng)設情境;借助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法多種多樣。在實際操作中,要求最優(yōu)化,提高教學效率,需要從實際出發(fā),靈活地、綜合地運用這些具體方法。
只有學科因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這多種因素的巧妙結合,尤其是直接參與語文教學情境的學生和老師共同合作,才能為學生營造出促進學習、主動發(fā)展、自由思考的教學情境,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主動,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達到充分的自我發(fā)展。
(責任編輯: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