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娜
摘要:探究“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情感境界及其歷史情感流變過程,以及引申到當代生活中的進一步解說和深化,從而論證此話正是對人類思維模式中的情感積淀的經(jīng)典概括。
關鍵詞:執(zhí)子之手 與子偕老 歷史淵源 情感傳承 現(xiàn)實借鑒
中圖分類號:I207.2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09)18-
“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雋永而溫暖,像陳年老酒一樣散發(fā)著醇厚的香氣,讓人渴慕向往;又像純潔的清泉一般昭示著清新自然,洗滌著浮燥的心靈,引人進入一種高遠的境界??梢院敛豢鋸埖卣f,這句話已經(jīng)成為幾千年來對愛情最完美和感人的經(jīng)典表述。接下來就對這句話的歷史淵源、情感傳承及現(xiàn)實借鑒做一具體的解析。
一、歷史淵源
要探究“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淵源,要上溯到《詩經(jīng)?擊鼓》篇:“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在這首詩中,這句話在中國文化中第一次震撼出場,意思是“死生永遠不分離,對你誓言記心里。我曾緊緊握你的手,和你到老在一起”。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認為“此戍卒思歸不得詩也”,程俊英也認為“這是衛(wèi)國戍卒思歸不得的詩”,可見此句以戰(zhàn)爭為背景,表達出了戰(zhàn)士對妻子的愛戀深情,這種真誠而質(zhì)樸的情感穿越了時空,有著很強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作為中國文學的現(xiàn)實主義源頭,《詩經(jīng)》中反映情感的作品不在少數(shù),如《關雎》篇把感情寫的單純熱烈,《采薇》篇則寫的悲涼凄楚,《氓》篇表現(xiàn)的是女子被拋棄的痛苦,而這些所有的情感最終落實到真實生活中,還應該是那種“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恬淡,加上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的真誠?!独献印分小俺侄?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闭f的也是水滿則溢、月滿則虧的道理,這也恰恰對比出了“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淡然的溫馨、永恒的幸福。
但是與這種情感的表達更多相悖的,在文學史上則是棄婦詩,和女子思念遠方丈夫的痛苦?!对娊?jīng)?氓》中女主人痛悔地敘述了自己戀愛、結婚及婚后被遺棄的遭遇,疾告天下所有的女同胞“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即是說男子如果沉迷愛情,會很容易解脫,而女子則不容易解脫。這的確是不爭的事實。相比之下,“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情感更加彌足珍貴!
二、情感傳承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歷史的長河不斷為這句話進行著豐富的注解,漢樂府《孔雀東南飛》中的主人公焦仲卿和劉蘭芝,追求正常、平淡、長久的愛情而不得,最后雙雙殉情。《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傳達的則是男女離別的傷心和“執(zhí)子之手”的難以相求。
從梁山伯、祝英臺的雙雙化蝶,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到唐明皇、楊貴妃長生殿相誓相離,李商隱對“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向往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的無奈等等,人類歷史呈現(xiàn)出了一串串無法“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悲劇。美學認為,悲劇比喜劇的震撼力量最大,也最能表達出情感的真諦,這話是很有說服力的。代表中國古典文化最高水平的《紅樓夢》則將這種情感推到了極致,林黛玉和賈寶玉真心相知相愛,并為愛而癡而傻而病,但最后兩人還是無緣在一起,黛玉死了,寶玉出家了,愛情的神話又一次化為童話,但是它永遠地震撼著我們。
“情”永遠是人類無法釋懷的題目,生活因情而變得意趣盎然,也因為情又會索然無味,情更大程度上主宰了人類前行的動力和方向,也主宰著社會的和諧和世界的未來。
三、現(xiàn)實借鑒
在當代趙詠華的《最浪漫的事》,算是對“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最好詮釋了,“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一路上收藏點點滴滴的歡笑,留到以后坐著搖椅慢慢聊;直到我們老得哪兒也去不了,你還依然把我當成手心里的寶”,聽著這動情的歌聲,和著優(yōu)美的旋律,總是會人拉到一個無比幸福和知足的溫馨境地。這種亙古不變的追逐和向往,正是人類在情感上共鳴。
在一方面大力褒揚這種情感之時,還出現(xiàn)了“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網(wǎng)絡搞笑版“執(zhí)子之手,方知之丑,淚流滿面,子不走我走”, 這無疑是現(xiàn)在相親版本中的一些流行事實。此外還有“執(zhí)子之手,將子拖走。子說不走,好吧,關門放狗!”,這種以經(jīng)典語句解構現(xiàn)實情境,也正好可以說明正宗的“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深厚情感已經(jīng)深深地融入進了普通大眾的思維范圍之中,已經(jīng)構成了我們意識中不可或卻的情感積淀。因為只有大家都認可和熟知的原意,才可以使改版后的語句讓人可以會心的領悟,暢然輕松地發(fā)笑,否則改版后的幽默和搞笑就會蕩然無存。
由此可見在這種情感上的認可古今是一樣的,這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個溫暖的主題,讓人類在心理和情感上不在孤立無援,留有空白,而是永遠享有這種人性的自我關照,讓情感變的高大美好而神圣!現(xiàn)在雖然很多人瀟灑地說著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jīng)擁有,但更多的人還是傾心于《最浪漫的事》的溫馨。多少人羨慕那些手牽著手出來晨練的老年夫妻,其實擁有一份踏實美好的愛情,是世人共同的心聲。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兩千多年過去了,很多東西都可能成了陳跡,而“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這種真摯的愛情卻永恒地散發(fā)著它鮮活的魅力,讓人緬懷著期盼著感動著!
參考文獻:
[1]程俊英.詩經(jīn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袁行霈.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