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新
[摘 要]本文介紹了哈爾濱工程大學工程訓練中心銑刨磨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往的教學方式,介紹了一種以學生為主、注重靈活性和創(chuàng)新的新式教學方法,通過對比得出結論,新式教學方法能夠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銑刨磨;教學;創(chuàng)新
一、介紹以往銑刨磨工藝的教學方法效果以及存在的問題
傳統(tǒng)意義上的銑削、刨削、磨削教學模式主要采取以下教學步驟:首先,由教師講授一些關于銑削、刨削、磨削的基本加工知識;然后,教師根據教案介紹幾種常用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再然后,由教師進行機床操作演示(演示時一般不允許學生參與);最后,學生開始制作考核件并進行考核。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共進行兩天,教學內容見表1。
該課程由于時間緊張,機床數量有限,學生被分配到不同的工種進行實際操作,而且只有銑削工藝需要通過考核件考核,銑削部分的考核件,是通過臥式銑床,將一根圓棒料加工成一根方料。主要涉及的操作步驟是對工件的夾緊、尺寸測量、銑削平面等操作。考核方式是測量尺寸是否在公差范圍內以及四個面的平行度,然后根據加工情況進行打分。
由于該方式屬于填鴨式教學,講課時教師的理論過多,而且這些理論和加工考核件的聯(lián)系很少,學生很容易遺忘老師所講的內容。而且理論環(huán)節(jié)和制作考核件的時間間隔較長,當學生在自己真正進行實際操作的時候,教師所講的理論知識在學生腦海中已所剩無幾,于是經常出現(xiàn)這種情況:學生操作時忘了操作步驟,于是不停喊老師,老師講完后學生又忘了。
該方法由于內容單調枯燥,學生積極性不強。而且因為考核件涉及的工藝太少,沒有真正發(fā)揮銑刨磨等工種,學生很難真正掌握銑刨磨的加工工藝。
二、提出新的銑刨磨工藝的教學方法以及實行效果
針對以往銑刨磨工藝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目的是提高教學效果。本方法的思想是以學生思考為主,老師的指導為輔,結合正規(guī)教學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在仍保留基本教學內容的同時增加教學過程的趣味性,以增進教學效果。具體做法是:首先,完成基本內容的教學;然后老師會演示機床的操作,這個過程允許學生參與;然后,學生開始制作考核件。在考核件的制作過程中,鼓勵學生自主思考,由學生自由構思設計一些作品,然后在老師的幫助和指導下,對設計進行細化,并利用銑刨磨等工藝完成學生設計的作品,整個過程鼓勵學生盡量自主完成。也可以是由老師提出一個想法,學生配合進行制作。制作考核件的過程可以單獨完成,也可以幾名學生共同配合完成??己诉^程也相應采取更靈活的標準。這樣的教學方式靈活性、互動性、創(chuàng)新性很強,可使學 生充分動腦,積極思考銑刨磨工藝中的技術問題,從而加深學生們對該課程的印象,避免了枯燥乏味的教學。該方法提出后,決定在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工程訓練中心的銑刨磨工藝訓練環(huán)節(jié)中試行這一方法。
該方法一經試行就受到學生們的歡迎。在試行新教學方法的期間,有很多學生自主設計并制作了優(yōu)秀的作品。例如,由幾名學生合作設計并制作的鋼琴。在制作鋼琴的過程中,同學們與老師一起研究,并由學生親自動手,完成零部件的加工。同時也有一些學生參與到老師的想法中,與老師一同制作完成了難度較高的作品,例如作品“小型塔吊”。該塔吊全部由鋁材制成,由立式銑床制作出各個部件,經鉗工修正調試后組合在一起。這些作品的設計和制作過程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yǎng)了對機械加工技術的興趣,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對上述兩種教學方法進行對比
對上述兩種教學方法的效果進行對比,可以看出,新方法使學生更好的認識了銑刨磨工藝。而且,在靈活性、互動性、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新方法遠遠優(yōu)于以往教學方法。
四、結論
采用新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教學效果,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應該在今后的銑刨磨工藝教學中廣泛采用這一新方法。
參考文獻:
[1]魏永濤. 論工程訓練的六大關系[J]. 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2).
[2]趙揚,彭志廣. 行業(yè)特色高校工程訓練中心建設與實踐[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08,(11).
[3]陳旭. 構建新的工程訓練教學體系[J].江蘇高教,2004(2).
[4]宋志坤. 高校工程訓練內容體系改革初探 [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4).
[5]李勇,黃炳輝,殷凱.完善工程訓練體系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J] .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 2009,(5).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