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凱
【摘 要】語文教學歷來重視課外閱讀,但是,目前教師指導課外閱讀往往集中在現(xiàn)代文,忽視了文言文的課外閱讀。本文就從加強中學生課外文言文閱讀出發(fā),探討加強課外文言文閱讀的方法,以期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
【關鍵詞】閱讀 課外文言文
課堂學習是文言文學習的大環(huán)境??扇绻覀冎豢空n堂上的那點時間學習文言文,是遠遠不夠的。這正如劉國正所言:“打個比方,課內和課外,是語文教學的雙翼。只張開一翼,自然飛行無力,只有雙翼并舉,才能自由飛翔,才能如大鵬那樣,其翼若垂天之云,扶搖而上者九萬里?!苯處煶酥匾曊n內文言文學習外,還必須注重課外文言文的學習,它的目的是為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習慣,提高思想道德,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繼續(xù)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通過各種渠道繼續(xù)學習文言文。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第四學段(7~9年級)中明確指出:“學會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
在“關于課外讀物的建議”中,對與文言閱讀有關的內容,提出如下建議:
故事:成語故事、神話故事、歷史故事、各民族民間故事等;
長篇文學名著:吳承恩《西游記》、施耐庵《水滸傳》。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版)》中也明確提出了:“課外閱讀活動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適時推薦文化品味高、難易程度適當?shù)恼n外讀物”,“具有廣泛的閱讀興趣,努力擴大閱讀視野。學會正確、自主地閱讀材料,讀好書,讀整本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味。課外自讀文學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讀物,總量不少于150萬字?!辈⑶疫€在附錄一《關于誦讀篇目和課外讀物的建議》中,向中學生推薦了以下三類與課文相關的課外讀物:
(1)3部“文化經典著作”:《論語》《孟子》《莊子》等;
(2)2部古代小說:羅貫中《三國演義》,曹雪芹《紅樓夢》;
(3)1部劇本:王實甫的《西廂記》(課本和讀本中均有節(jié)選)。
在新課標推薦的“選修課程舉例”中,預設了12項供廣大教師選擇的“選修課程”,其中與文言文專題閱讀有關的,就有8項:唐詩選讀、中外戲劇選讀、中外小說戲劇名著精讀、傳記選讀、語言文字專題、先秦諸子論著選讀、《人間詞話》選讀、中華文化尋根。這些推薦的選修科目無疑把文言文專題閱讀放到了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為文言文專題化閱讀的深入開展指明了方向。
課程標準對每個學段作了具體的要求,說明學生要想學好語文,就必須要從事相當數(shù)量的教材外內容的學習。而“閱讀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內,應是‘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只有依靠大量閱讀,沒有捷徑可走?!边@就需要教師在學生的學習方式上做出相應的引導和補充。但是學生的課外閱讀不能簡單地開列書目讓學生去讀,還需要教師對文言文讀物要有甄別、鑒賞能力,從中選出或推薦適合中學生閱讀的文言文課外讀物,特別是那些課外文言精品和優(yōu)秀的古代文化作品,指導學生進行課外文言文閱讀。這樣既鞏固和擴大了課內文言文學習的成果,保證了課內文言文教學這個“第一戰(zhàn)場”的勝利,又為文言文學習開辟了“第二戰(zhàn)場”,使精讀和博覽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溝通,對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逐步提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可利用“國學熱”擴大閱讀
隨著物質文明的不斷提高,社會大眾越來越渴望通過傳統(tǒng)文化來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渴望通過解讀經典或歷史的大眾文化產品來補充自己對文化經典的淺薄與匾乏。因此目前社會上就出現(xiàn)了一股“國學熱”的熱潮,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社會上出現(xiàn)了大量解讀傳統(tǒng)文化經典的大眾文化產品,如動漫、圖書、講座、專題文化節(jié)目等,這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中央電視臺推出的百家講壇系列講史節(jié)目。這些大眾文化產品把深厚、高端的國學與傳統(tǒng)文化經典推到了千萬民眾的眼前,讓國學經典從廟堂走進民間,它們在對國學的推廣中起到了特殊的、積極的作用。同樣,“國學熱”現(xiàn)象和在此背景下產生的大眾文化產品也必然對中學生學習文言文起到特殊的、積極的作用。他們用現(xiàn)代理念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再認識、用現(xiàn)代手段對傳統(tǒng)文化再表現(xiàn)的文化產品,如于丹的《〈論語〉心得》、易中天品三國、王立群讀《史記》等系列講史節(jié)目都非常受中學生青睞,這些產品不僅有表層的視聽享受也有對經典作品的深刻理解,打破了學生與作品之間存在著的解讀隔膜,同時這些文化產品也是學者把書齋中的思考化作一種現(xiàn)實性的社會力量。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課文因勢利導引入相關的內容,如在教《鴻門宴》可引入王立群讀《史記》,讓這些學生喜歡的課程資源發(fā)揮其資源優(yōu)勢,不再把教學局限在教師個人狹小的閱讀空間內,讓文言文學習走出只有“教材教參”的單調和枯燥,走向有思想、有認識的豐富和生動,那必能充分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同時“國學熱”也能促使學生聯(lián)系現(xiàn)實思考學習文言文的意義和價值,思考文言文中蘊涵著的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明確學習動機,增強學習興趣。
二、可推薦與課內相關的經典讀本
蘇霍姆林斯基說:“興趣的源泉藏在深處,你得自己去攀登、挖掘,才能發(fā)現(xiàn)它?!敝灰獙W生在文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得到了心靈上的震撼,他們就會自覺地去尋找、接觸、品味它們,這樣他們對文言文的興趣就會得到鞏固和增長。但是學生的課外閱讀不能是盲目的,因為他們沒有那么多的時間,也沒有太強鑒別能力,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推薦、介紹,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有序、高效。例如:在我們學習《論語》選段,除了要求學生熟讀和背誦課本中的選段外,教師還要及時向學生推薦并引導課外閱讀的主要參考資料。如:《史記·孔子世家》(岳麓書社)、于丹的《〈論語〉心得》(中華書局)、南懷謹?shù)摹墩撜Z別裁》(復旦大學出版社)、來可泓的《論語直解》(復旦大學出版社)、楊樹增的《〈論語〉導讀》(中華書局)等書籍,且不能僅僅滿足于機械熟記《論語》的編者、成書年代、主要內容等概括性的文字。學生通過這樣的系統(tǒng)閱讀,相信在文言文閱讀能力會有更高層次的飛躍。
三、可推薦閱讀課外文言讀物
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提供或推薦課外文言文讀物,諸如《古文觀止》《聊齋志異》……以及“四書五經”等古典作品。使小小說、寓言故事、成語故事、古今笑話、古代小品文等成為學生的最愛。這些短文的篇幅一般只有幾十個字,最多是200字。例如,選自《聊齋志異》的小小說《瓶中狐》只有92個字,《孫必振》只有95字,《鴻》只有120字。又如晚唐小品文中,李商隱的《虱賦》,全文只有32字,將“虱”比喻欺貧怕富、凌弱畏強者,寫得含蓄雋永,極有韻味。而明代馮夢龍編寫的《古今笑史》多收集稗官野史、筆記縱談,所選篇目大多篇幅精短,故事含蓄蘊藉,咀嚼有味,風趣幽默。在閱讀這些經典篇目和精彩篇目時,學生就會把課堂上學過的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運用到閱讀實踐中,并且在運用中鞏固、加深,使精讀和博覽相結合,提高他們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教師在推介這類作品時應做到:一是適合學生的年齡和審美水平;二是作品的數(shù)量每次不宜太多,不要讓學生感覺到閱讀成為負擔,要讓他們感覺到輕松快樂;三是教師要對課外的閱讀有一定的了解,要掌握學生的閱讀情況,比如閱讀中的困難之處、興趣所在、閱讀進程等等,以便及時調整課外閱讀計劃。
四、閱讀社會生活中的文言材料
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通過從社會生活發(fā)掘學習文言文的材料。中國的春聯(lián)名聯(lián)、打油詩、歇后語等民間傳統(tǒng)文學形式,是學生在社會中會經常遇到的,欣賞這些內容對文言學習也是極有幫助的。如現(xiàn)代中學生多數(shù)喜歡流行歌曲,而不少流行歌曲恰巧是根據舊詩詞翻作的,如某明星演唱的《濤聲依舊》,其歌詞的創(chuàng)作顯然出自于唐朝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的意境,只要教師稍作引導,學生完全可以從歌詞的角度作出更深刻的理解,這樣就使學生對文言學習充滿了趣味性。另外,諸如瓊瑤的言情小說中古詩詞的文學修養(yǎng),教師亦可適當選擇一些,給學生做些定向欣賞,使這些大眾文藝形式也能為我們的文言學習服務。所有這些都是極貼近學生生活的文言學習方式,想必學生是樂意接受的,也定會有不小的收獲。
課外文言文閱讀是課堂文言文教學的延伸、加固和補充。加強課外文言文閱讀,讓學生把課堂上學過的文言詞語文言句式運用到閱讀實踐中,在運用中鞏固、加深、熟練,把精讀和博覽相結合,這樣,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作者簡介:張凱,廣西南寧市第二十四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