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駿
摘 要:從起源上看,漢字屬于自源文字,因而和拼音文字有著本質的不同,具體表現為漢字有著天然的理據性,它是認知漢語乃至客觀世界的工具。漢字的理據性表現是有層次的,僅僅用傳統的“六書”難以完善地體現這種層次性。漢字理據及其層次性為漢語教學等應用領域帶來了新的課題。
關鍵詞:漢字理據 漢字性質 層次性 認知工具
自19世紀末漢語研究引入西方普通語言學的研究成果以來,學界對于漢字本質的不同認識屢次左右了國家的語言文字政策,給漢字乃至漢語的面貌帶來了巨大的、褒貶不一的影響。在總結前輩學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本文擬對漢字性質及其與漢語的相互關系作一些新的思索,以期為語言文字應用提供些許啟示。
一、漢字性質再思索
(一)索緒爾說:“語言和文字是兩種不同的符號系統,后者存在的唯一理由是在于表現前者。”[1](P47)“對漢人來說,表意字和口說的詞都是觀念的符號;在他們看來,文字就是第二語言?!盵1](P51)本世紀初,中國正處于積貧積弱之際,文化輻射力之微可以想見,遠在西歐的索緒爾,能作出這樣的論斷,實屬不易??上叭藢Υ苏f多有誤解,動輒給漢字冠以“符號的符號”之名,將其等同于印歐的拼音文字,而對于漢字本身的一些特點,則只知貶斥,不能正視。從魯迅先生的“漢字不滅,中國必亡”,到倉促推行又草草收回的二簡方案,直到近人對漢字部件預示能力、漢字超方言性的全盤否定[2],無不暴露著學界本體論立場的匱乏,始終難以擺脫“印歐語眼光”的束縛。也有一些矯枉過正者,常將漢字的“神奇”拔得過高,過于簡化了漢字“音形義”之間的關系:“這種文字形態(tài)能以形達意,與思維直接聯系,直接反映思維的內部語言代碼,而無須通過語音的間隔帶?!盵3]有人提出因為漢字的優(yōu)越性,“世界語言文字的研究中心有可能要轉移到中國” [4],這也值得商榷。筆者認為,漢字的地位究竟如何,應從漢字與印歐拼音文字的本質著手,先作一番理性的思考。
(二)論及漢字與拼音文字的不同,在給兩者定名的時候就遇到了麻煩。拼音文字稱為“表音文字”,或更具體地分為“音素文字”或“音節(jié)文字”似乎沒有問題,但漢字如何定性至今仍無定論,有人說是表意文字[5](P161),有人說是表詞文字[6](P360),有人稱為“語素文字”[7](P141-144),也有人說是“意音文字”[8](P16)。且由于各家文字觀及所用術語的不同,這些定義存在著很多“名同實異、名異實同”的情況,使?jié)h字定性更加復雜。但近年來有學者提出一種新的劃分方式,即從起源出發(fā),將世界文字分為“自源文字”和“他源文字”,似乎沒有引起太多的不同意見。潘文國說:“從發(fā)生學上看,世界上的文字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自源文字,一類是他源文字。自源文字是自創(chuàng)型的,是某個族群的人們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獨立自主地形成的文字。他源文字又稱為借用文字,是借用他民族的文字體系加以調整改造,從而為我所用。漢字是典型的“自源文字”[9](P90)。他又說“表意文字與自源文字、表音文字與他源文字,實際是重合的。凡自源文字都是表意的。凡他源文字都是表音的?!盵9](P91)事實上這樣的分法不僅有利于擱置爭議,也更能從本質上說明兩種文字體系的不同。漢字是自源的,從其來源上說,是一個“圖畫→文字畫→原始文字”的過程。[8](P1)屬于相同情況的文字現在知道的,且曾為發(fā)達文明所用的只有西亞的“釘頭字”、北非的“圣書字”和東亞的“漢字”[10](P13)。這些文字都是來源于有考古資料佐證的原始巖畫或刻畫記號,具有一定的直觀表意性,近來甚至有人提出漢字的“六書”同樣能說明其他類型相同或相近的文字的造字和用字原理。[10](P166)相形之下,拼音文字的來源被形容為“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性遇到了歷史發(fā)展的‘偶然性”,其祖先據考來源于古代閃米特商人對于釘頭字的“借用”。[11](P199)。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借用者對于釘頭字表意繁難的刻意回避,這種“借用”純粹是語音上的,隨后的印度字母、希臘字母乃至當今世界通行最廣的拉丁字母,無一例外是最初即來自于借音的“他源系統”。即使在內部系統上非常完善,卻無法回避兩個事實:第一,字母文字從本質上來說不是表意的;第二,字母文字的產生遠在所記錄的語言成熟之后。這樣,字母文字對語言的依附關系便十分明了了。漢字作為當今世界唯一通用的自源文字,其特殊性十分顯見。針對字母文字的上述兩個特點,我們可以推斷漢字當具有這樣的性質:1.漢字直接起源于圖畫和契刻;2.漢字的產生雖然晚于語言,但漢字不是漢語的附屬品,正如索緒爾所說,漢字是“漢人的第二語言”,是一個有相當獨立性的系統。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漢字并非天生就是記錄語言的工具;
從邏輯角度看,漢字形體構造具有特殊的認知作用和文化價值。[12](P10-13)。潘文國曾經給語言下過這樣的定義:“語言是人類認知世界及進行表述的方式及過程”[13]。王玉新認為,“漢字并不是為語言而去記錄漢語的,而是為了認知才會作為記錄語言的工具的,所以漢字的本質屬性是認知工具。漢字記錄漢語只是認知作用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最終是為了認知才會產生和存在的。”[12](P18)這里所說的漢字的認知作用不僅是指漢字幫助人們認知漢語,也指認知客觀世界本身,而字母文字在這兩方面都難以具備。這一點,在上文對于文字起源及其性質的關系中已有論述,現在可用圖表表示如下:
01
漢字能作為認知漢語和客觀世界的工具,本質上是由其“自源”的特性及由此產生的根本上的理據性所決定的。
二、漢字理據的“層次性”
漢字理據的具體表現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下面筆者嘗試進行分析。
(一)最近二十多年來,對于漢字理據性的認識往往因為對漢字本身地位的不同評價而走上兩個極端。有的完全無視漢字的認知功能,認為理據性存在的唯一證據是直接的“見形知義”,因而任何成熟抽象的文字系統都不存在理據,甚至說漢字的“所謂‘超時空性只不過是文字發(fā)展中的落后因素而已。”[2]有的則把漢字的理據看得過于簡單,比如前文提到的申小龍的“文字直接表現思維”的論斷,以及英國語言學家帕默爾所說的“在中國,一如在埃及,文字不過是一種程式化了的、簡化了的圖畫系統。這就是說,視覺符號表示概念,而不是通過口頭的詞再去表示概念?!盵14](P99)這無疑非常容易地成為了對漢字理據持否定態(tài)度的學者的攻擊對象?!芭聊瑺柕倪@些意見是不正確的,根本的錯誤在于把文字混同于圖畫,從而也就取消了文字。他認為漢字是一種圖畫系統,可以直接表示概念。他說的可以“獨立于口頭語言的各種變化之外的書面語言實際是圖畫。圖畫不是文字,圖畫可以表意,但是不能記錄語言,不是語言的書面符號?!盵15]
其實,我們更應該用發(fā)展變化的眼光來看待漢字的理據問題。如果漢字不存在理據,在認知方面對于語言的學習、使用者沒有任何幫助,為什么歷經“文白之爭”“一簡”“二簡”,直到信息時代,處理如此繁難的文字系統依然屹立不倒?幾千年來,漢字為什么沒有遵循所謂的“象形→表意→表音”的發(fā)展規(guī)律而發(fā)生徹頭徹尾的變化?看來文字的命運,實在不是由少數“有識之士”,而是由數以億記的使用者決定的;發(fā)展到今天的漢字,是否能夠和數千年前草創(chuàng)之初的古文字同等看待呢?當代語言學界早已認識到,語言文字決不是一個靜止、自足的系統,而總是受到民族、文化、歷史的種種影響?!熬烤故鞘裁匆蛩刂髟字淖值拿\呢?這也許只能從社會文化方面去尋找答案”。[16]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歷經戰(zhàn)亂、治世而經久不衰,語言文字變化之巨也可以想見。其中最重要的變化,就是由具象走向抽象。有人將其原因概括為:文字符號總是有限的,比較穩(wěn)定的。事物的發(fā)展由簡單走向復雜,導致詞語意義的引申變化,概括能力的加強、模糊性的加強,迫使記錄語言的符號走向抽象化。”[2]也就是說漢字的理據,在今天已變得不那么“直接”“直觀”。許慎《說文》提出的“六書”,其實正是對漢字理據的一種導讀?!跋笮巍薄爸甘隆焙汀皶狻弊圆槐卣f,形聲字的形旁表的是“義類”,其自身的理據性往往從形體上看十分直接,而聲旁,借的是它字的“聲”,這個“它字”本身又常常是有理據的。如“?!弊?形旁為“木”,表示它的類屬,聲旁取“莫”字之音?!澳弊肿畛跏怯兄庇^理據的會意字,后為它義假借,本義又留給了“暮”。這個層層推導的過程,顯示了漢字理據的頑強性,而漢字“六書”,說明了其構成及變化規(guī)律,是對漢字理據的有力佐證?,F代漢字學常常對“六書”不能滿足,遠的有唐蘭先生提出的以“三書”取代“六書”[17](75-78),近的有王玉新提出的“標識符號”“類化符號”“區(qū)別符號”說。[12](P25),這些其實也都是為了更好地理清漢字理據的脈絡。因為只有理清了脈絡,才能更好地實踐漢字的“認知功能”。
(二)漢字的理據性使?jié)h字具備了很強的認知功能。從認知角度來看,漢字的理據,并不是在同一個層面上的,而是有深淺之分。也就是說,有的容易直觀理解,有的則很曲折,這是由漢字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從具體到抽象的不斷變化過程決定的。仍以“模”字位例,形旁“木”很直觀,使文字的使用者或初學者在記憶文字及認知事物的過程中有據可循。聲旁“莫”的來歷較復雜,由會意→被借音(表它義而本義消失)→表音類。要解釋清楚就要另費一番周折?,F代人在使用漢字認知客觀事物的過程中,層次不同的理據性是否起著同樣的作用呢?現代漢字的字量很大,但常用字猶為有限,可以解釋理據的字量應為絕大多數。
如果承認漢字的理據有層次性,就要面臨一些新的問題。一個問題是,“層次性”應該用什么標準來劃分?應如何劃分?筆者在這里借用幾條關于文字分類的方法來進行初步的思考。
前文說了“六書”可以看作是對漢字理據性的一種導讀,由象形到轉注,隱約地揭示了漢字造字過程中理據由直接、顯性走向間接、隱性的過程。后人曾用較為簡單的分類來概括,如唐蘭先生的“三書”說、陳夢家的“三書”說[18]以及當代的“標識”“類化”“區(qū)別”符號說。這些體系因其簡單,部分喪失了區(qū)分理據層次的功能,不能不說是其弱點所在。裘錫圭先生在《文字學概要》中對陳氏“三書”說進行細分,僅“象意字”一個大類就分出了“抽象字”“象物字”“指示字”“象物字式的象事字”“會意字”“變體字”六個小類。[8]這些小類在認知的難易度上顯然存在著層次性。
其實,層次劃分的難度遠不止此。漢字經歷了幾千年的發(fā)展過程,雖然未曾中斷,但卻有過幾次極為深刻的變化?!皬男误w上看,漢字主要經歷了由繁到簡的變化。”“另一方面,在漢字發(fā)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字形繁化的現象”[8](P28-29)。這就意味著理據性在較為直接的象形、會意字中,也會存在著認知難度上的差異。即使是基本的“人”“日”兩字,前者非常直觀,而后者如果不從漢字形體的演變上加以解釋,一般很難使人(尤其是初學漢語者)聯想到“太陽”這一事物。加以解釋之后,在對以“日”字為形旁的其他漢字進行解釋時,確實又有“類化”的便利效果。這樣,兩個基本的象形字中,也呈現了另一種層次。由此可見,僅以傳統的漢字分類方法來區(qū)分層次,是遠遠不夠的。不過,考慮到區(qū)分理據層次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幫助人們更好地利用漢字這一認知工具,而常用漢字的字數在5000字以下,那么我們能否對這數千個(尤其是最常用的兩千多個)進行逐一的研究,看看哪些漢字的理據性能夠較為容易地為人所掌握,哪些次之,哪些較難,然后列成表格,供漢字教材的編寫者、漢語教師和學生參考。這樣的研究,在應用領域當大有可為。是對學習漢語的外國人,使他們掌握比廣大母語使用者更多一些的字源知識,也許會更有利于他們對漢字的學習記憶。
鑒于此,“層次性”帶來的一個重要啟示是:怎樣幫助人們“有層次”地掌握好漢字這個認知工具,或者更具體地說,怎樣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幫助學生更好地利用漢字如何變“漢字繁難”為“漢字有用”呢?限于篇幅,本文無法展開,但這顯然是當前我們在應用領域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
三、余論
現在很多學者不再提漢字是“符號的符號”,有的學者開始建議將包含了“形音義”的漢字完全納入漢語系統,并相應地為其建立“形位學”等學科。對此的反對之聲很多,常有人說“沒有文字之前如何如何,不識漢字的文盲如何如何”。而事實上,在漢字產生已經6000多年以后的今天,再假設沒有漢字的情況是毫無意義的。如果我們承認“自源”的漢字本質上不同于當今任何其他主流文字體系,那為什么不能也同樣正視漢字之于漢語的特殊地位呢?這確實值得我們思索。
(本文受上海交通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科研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08YQN03資助。)
參考文獻:
[1]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中譯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2]文武.關于漢字評價的幾個基本問題[J].語文建設,1987,(2).
[3]申小龍.漢字的文化形態(tài)及其演變[J].語文建設通訊,1993,(12).
[4]袁曉園,徐德江.二十一世紀應是漢字發(fā)揮其威力的時代[A].袁曉園主編.二十一世紀——漢字發(fā)揮威力的時代[C].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
[5]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3.
[6]布隆菲爾德.語言論(中譯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7]趙元任.語言問題[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8]裘錫圭.文字學概要[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
[9]潘文國.字本位與漢語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10]周有光.比較文字學初探[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8.
[11]周有光.世界文字發(fā)展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12]王玉新.漢字認知研究[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0
[13]潘文國.語言的定義[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1,(1).
[14]帕默爾.語言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15]蘇培成.漢字的性質[A].二十世紀的現代漢字研究[C].太原:書海出版社,2001.
[16]聶鴻音.從文字發(fā)展史看漢字的現狀與前途[J].語文建設,1993,(5).
[17]唐蘭.中國文字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8]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M].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
(王駿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