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為了忘卻的記念》是高中語文課本中的傳統課文。近來重教一遍,又得幾點“小東西”,愿與同人交流。
1.讓學生分析題目結構,根據文章背景、開頭、結尾理解題目的真實涵義,借以理解全文。
過去講此文 ,因為太有講頭,筆者總是滔滔不絕。這次教此文,因為學生有了自學的基礎,筆者也決心克制自己對經典課文大講特講的欲望,為學生設計了幾個思考題。第一個便是:文章題目有“忘卻”和“記念”看似矛盾的兩個詞,試結合文章背景、題目和結尾理解題目的真實涵義。
學生分六個小組,討論得很熱烈,也很深入。第一組代表發(fā)言:
不用看結尾,開頭就已經說得很清楚?!拔以缫严雽懸稽c文字,來記念幾個青年的作家?!敝皇且驗閮赡陙磉^于悲憤沒有寫成,魯迅先生說,他要借這篇文章抒發(fā)感情,將悲哀擺脫,更好地投入戰(zhàn)斗。
筆者讓第二組學生代表評價此發(fā)言。第二組學生代表認為,第一組的發(fā)言基本上是正確的。但是說“不用看結尾”就能完全理解題目似乎不妥當。結尾中“夜正長,路也正長,我不如忘卻,不說的好罷。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將來總會有記起他們,再說他們的時候的”,這些語句,更明確地表達了作者化悲痛為力量,更好地投入戰(zhàn)斗的涵義。
有一位女學生舉手要求發(fā)言。她說,“夜正長”說明了當時的現實,“夜”是象征,象征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漫漫長夜?!奥芬舱L”,說明了革命者任重而道遠?!皩砜倳杏浧鹚麄?,再說他們的時候的”,表明作者對革命前途充滿信心。她的發(fā)言贏得了一致的掌聲。
語文科代表要求發(fā)言補充。他說,開頭中的“悲憤”和“悲哀”兩個詞可幫助我們理解題目的涵義和文章的主題。作者說“悲憤總時時來襲擊我的心,至今沒有停止”,“悲”是對戰(zhàn)友,“憤”是對國民黨反動派?!拔液芟虢璐怂闶邱瞪硪粨u,將悲哀擺脫”,但是“憤”是不能擺脫的。這兩個詞用得很恰當。
至此應該說問題得到了圓滿的解決。筆者仍然不停,要求學生分析一下題目的結構。學生討論后,有兩種意見:甲,“忘卻”是“記念”的定語,構成一個偏正短語;“為了”和“忘卻的記念”構成介賓關系。乙,“為了”和“忘卻”構成介賓關系,“為了忘卻”又和“記念”構成偏正關系,整體上是一個偏正短語,中心詞是“記念”。
這篇文章到底是“忘卻”,還是“記念”?很明顯,乙是正確的。學生從分析題目結構中加深了對文章題目涵義的理解。
2.內容決定形式——文章在回憶百莽和柔石兩個人物時,各采取了什么方法?為什么?
教學之功在于啟發(fā)學生深入思考,筆者認為這一問題對學生的寫作也有指導意義。學生討論時有點茫然。筆者于是點撥:“回憶白莽寫了幾次相見?”“三次。”“回憶柔石怎么寫的呢?”“抓住他的性格特點來寫的。”“什么性格特點呢?”“硬氣和迂?!薄斑@就是寫法上的不同,一個依次寫了三次相見的情形,一個抓住性格特點來寫?!?/p>
“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呢?大家想一想,寫柔石可不可以寫每次見面的情形?”
同學們開始翻課本?!安豢梢?,”有學生站起來搶先發(fā)言,“因為魯迅先生和柔石很熟,經常交往,經常見面,不可能也沒必要把每次見面的情形都記下來,不如抓住人物性格特點寫更能突出人物,給讀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薄昂?!”筆者帶頭鼓起掌來。
“內容決定形式,決定手法,”筆者開始總結,“我們寫作要記住這一點?!?/p>
3.何謂閑筆?——“她的體質是弱的,也并不美麗”有什么深意?
馮鏗是除柔石、白莽之外文章著墨較多的“三號”人物。在文章第二部分的結尾,這樣寫到:“她的體質是弱的,也并不美麗?!睂W生發(fā)出疑問:“這是閑筆,還是另有深意?”筆者點撥:“結合全文思考一下。”有的學生很快發(fā)言:“不是閑筆。下文寫到馮鏗女士在國民黨監(jiān)獄里遭受折磨,‘面目都浮腫了,照應了‘她的體質是弱的,這樣一個體弱的女子,也遭到反動派的折磨,這是對國民黨反動派暴行的控訴!”“那么,為什么寫她‘也并不美麗呢?”學生討論,很長時間找不到頭緒?!巴拔淖x一下。馮鏗和柔石是什么關系?”筆者讓學生讀了這樣一段:
他說的并不是空話,真也在從新學起來了,其時他曾經帶了一個朋友來訪我,那就是馮鏗女士。談了一些天,我對于她終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點羅曼諦克,急于事功;我又疑心柔石的近來要做大部的小說,是發(fā)源于她的主張的。但我又疑心我自己,也許是柔石的先前的斬釘截鐵的回答,正中了我那其實是偷懶的主張的傷疤,所以不自覺地遷怒到她身上去了?!移鋵嵰膊⒉槐任宜乱姷纳窠涍^敏而自尊的文學青年高明。
她的體質是弱的,也并不美麗。
在筆者的啟發(fā)下,閱讀前文,學生明白了:馮鏗是柔石的“同志”,也是“朋友”,可能就是“女朋友”。他們之所以走到一起,是共同的志趣和信仰起了作用,并不是因為相貌——強調“她并不美麗”的意義就在于此。同時,筆者引導學生認識到,三個“疑心”正是對馮鏗富于革命理想和拼命硬干精神的贊美。
——何謂閑筆?閑筆是無關緊要之筆。而這句話卻意義深刻,至關重要。
4.此時無聲勝有聲——“原來如此!…… ”
“天氣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們是有的。洋鐵碗可曾收到了沒有?……但忽然得到一個可靠的消息,說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龍華警備司令部被槍斃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彈。
原來如此!…… ”
這一段,“原來如此 ”后面的“!……”有什么作用?筆者提出了問題。
“魯迅先生根本沒想到柔石等人的‘罪行會被槍斃!”“如果有一點人性就不會如此殘忍!”“人間地獄!”
“好!但這只是嘆號的作用,省略號的作用呢?”筆者相機引導。
“作者怎么也沒想到反動派如此殘忍,以至于一時說不出話來?!?/p>
“省略號省掉了什么內容?”筆者繼續(xù)引導。
“失去戰(zhàn)友的悲痛。”“對反動派暴行的無比憤慨。”“活著的人今后如何戰(zhàn)斗。”“對今后革命道路和方式的思索。”……
“好,很好!這里用省略號并沒有省掉內容,而是給讀者留下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起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惫P者總結。
5.無須問,也無須感嘆——“這是怎樣的世界呢?!?/p>
“不是年青的為年老的寫記念,而在這三十年中,卻使我目睹許多青年的血,層層淤積起來,將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這樣的筆墨,寫幾句文章,算是從泥土中挖一個小孔,自己延口殘喘,這是怎樣的世界呢?!?/p>
“在這一段中,“這是怎樣的世界呢”一句為什么后面用句號,而不用問號或感嘆號?是魯迅先生用的不恰當嗎?”筆者提出了問題。學生討論,陷入了疑惑。
“問號和感嘆號的作用是什么?”筆者引導。
“當然是表示疑問和感嘆了?!睂W生回答。
“這里用得著疑問和感嘆嗎?”筆者繼續(xù)引導,分析:“鎮(zhèn)壓,暗殺,黑暗透頂,就是這樣的社會,何須再問?這樣的社會以革命的手段推翻就是了,何須感嘆!所以這句話后面用了句號?!?/p>
“啊,原來這樣。這個標點真恰當!”學生小聲議論著,滿臉收獲的喜悅。
教學之妙在于引導和啟發(fā),小處可見大,引導要深刻。重教《為了忘卻的記念》,深刻引導,師生互動,筆者的課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桑文彬 山東省泰山外國語學校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