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娜
“陶子,你最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樣的?”
“陶淵明式的隱居,那么桃子,你呢?”
“陶淵明式的淡泊”。
夢境里學校的天臺不斷回放,與陶子的對話伴隨著一陣陣風起風落不斷重復在綿延的夢魘中?!疤諟Y明式的隱居”,夢里的話未落,這個短語便幻化成飛刀狠狠地扎向左眼;“陶淵明式的淡泊”,話畢,語鋒化成數枚銀針齊齊落人右眼。只覺得兩眼頓時鮮血直流,心一下慌張起來,下意識地用雙手捂住雙眼,定睛一看卻不是血的殷紅。
只是在做夢而已,只是在流淚而已。穩(wěn)了穩(wěn)心神,腦里卻仍記著夢中的兩個人兒,睡冷了的心也為此溫暖了幾分。夢似乎總有與現實混淆的潛能,無論是夢中還是夢醒后的我們都在幻境與現實間徘徊,而我卻無數次因夢中的桃子和陶子顧念往昔,然而終究只是顧念,只是站在現實的街口看來處的燈火闌珊。聰明人懂得不應沉湎于追憶過去,而我亦明白夢中的兩人不過是曾經的自己,曾經的陶子,不過是曾經罷了。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初次見面的那天,陶子對我說的第一句話便是這首詩,彼時的他接過我遞給他的杜康酒,仰起頭微露出37度的微笑。之所以把自己手中的酒送給陶子,是因為看見陶子喝著百威的落寞神情,直覺告訴我眼前的那個人和我一般,如同上古遺留下的游魂,我們都無法在這個現世中尋找到自己的歸屬地。我們需要一絲古韻來慰藉自己的靈魂:而事實告訴我,不僅女人的第六感準確,男人的直覺也是精準無比。
而在那之前,對于陶子我一直是保持著仰望的姿勢。次次衛(wèi)冕年級第一桂冠的陶子,在某種角度來說一直是一中的神話,可以說,陶子是生活在金字塔頂端的天之驕子。與此相對,在普通班苦苦掙扎的我顯然是金字塔底層的奴隸。這個比喻很是戲謔,卻極度貼切。成績才是王道,班主任無數次私底下強調。在應試教育的制度下,所謂的素質教育也不過是分數至上的假面。
很多時候我會懷疑自己與陶子的相交不過是一場夢。我從未跟任何人說過自己與陶子的相識,路上碰見陶子的時候彼此亦是沒有交集的擦肩而過,即使是每次相約在天臺喝酒,也是持久的沉默。甚至于,知道陶子就是年級第一的那個陶子亦是在某個巧合之下。當我把自己心中的困惑告訴陶子時,陶子正低頭撥弄著他的吉他。陶子說:君子之交淡如水。
然而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是個徹底的小人。當我面對同我一樣居于普通班的哥們時,我會同他們一起咒罵第一名的陶子,我會同他們一起在打籃球時假借失手將球擊向正向教學樓走去的陶子,然后和兄弟們一起笑得猖狂。而這些,我想陶子是不知情的,畢竟,每次我都做得很小心??墒?,即使我自覺自己的行為惡劣,面對陶子我是沒有絲毫內疚感的。對我而言,陶子是我的朋友。而作為第一名的陶子依舊是我不熟識的陌生人。第一名的陶子,光芒萬丈的陶子,在我生命里如同一枚刺的存在。可能,即使是男性也會心存嫉妒吧。
屬于陶子的失敗是在一個夏末。暑假結束后回校,校光榮榜上陶子的名字不復存在,學校論壇上甚至流傳著N個陶子失利的原因,有為情所困,有家道中落,有江郎才盡。據說,陶子交了幾張白卷。結果可想而知,陶子被貶到了普通班,而我依舊在普通班苦苦掙扎。高三,我和陶子一起迎來了了無碩果的秋天。在學校里的桂花樹長出一朵朵星點大小的花朵的夜晚,我和陶子在天臺喝著一瓶瓶廉價杜康。
“桃子,你還記得上次期末考的語文作文么?主題是理想的生活。那個時候,突然間無從落筆?!?/p>
我知道那次陶子沒寫作文,也知道陶子沒有參加之后的幾場考試,背著家里人完成了為期一天的旅行。學校里猜得沸沸揚揚的謎題真相也不過是一個作文題目引發(fā)的。其實,那次的語文考試我也沒寫作文,我本想寫自己心中的渴望——采菊東籬下??墒牵蚁胱约簯缫驯贿@個現實的名利束縛了吧,我開始把與所謂的未來、所謂的前途所掛鉤的學習成績列為奮斗的目標,甚至為之付諸一切。我不后悔放棄用文字編造自己理想的生活。也是在那刻,我下定決心,即使想要獲得我想要的榮光,我也再不會為之失去自己最純真的理想。
“陶子,你最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樣的?”
“陶淵明式的隱居,那么桃子你呢?”
“陶淵明式的淡泊”。
很久以后,陶子告訴我缺考的那次旅行,他騎著自行車沿著堤壩不分晝夜地一直前行,在日出之時開始,在日出之時結束。他說,他看著一成不變的海岸線,生平第一次笑得很大聲,覺得自己已走到了世界的盡頭。然后,陶子說,可是,當他決定浪跡天涯的時候,他發(fā)現自己又回到了原點。
我開始夜夜做夢,夢見學校里盛開的桂花在日光的照射下繁衍滋長,演變成菊花的形狀,陶子和我便在菊花鋪就的席子上飲著杜康酒。每每夢醒,望著窗外的啟明星,想起那么句話——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凍、路遠馬亡。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每個人都把這句話誤解為每個人都有幸福的權利,這便是人們心中的執(zhí)著信念,而折磨著我們自己的卻又往往是我們自己的執(zhí)著信念。成長已告訴我們理想與夢想的區(qū)別,前者是合乎情理的希冀,而后者卻等同于妄想。我和陶子都只是簡單地希望自己可以過得單純而不被打攪??晌也恢馈N业睦硐?,陶子的理想我們是否能夠堅持。又或者那與現實而言只不過是個可笑的夢想。
三月,經受了人生中又一個嚴寒的冬天,可是這對作為高考生的我們來說卻并非是一個好消息。無窮無盡的練習模擬卷以及無窮無盡的壓力一次次地挑戰(zhàn)著我對未來的信心。而陶子的日子比我更為艱辛。那次蓄意的失利帶給陶子的是班主任的談話和父母的旁敲側擊,更有甚者是同學的敵意。進入普通班的陶子似乎并不急于爭奪本該屬于自己的榮光,而是很好地掩埋自己的實力。在班里同學挑釁的請教下。他總以繁忙為由推辭,許多關于他的不好言論也由此傳開?!扒甯摺薄白运健钡奶兆尤司壱卜滞獾牟?。每每聽到他人對陶子的不好言論,我不參與也不為之辯解,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把尺衡量事物的好壞,對此我無能為力。只是心痛夢想著像陶淵明一樣隱居的陶子被人群糾纏,尋不到片刻安生。無法明白是最初年級第一的榮光誤了他,還是之后的失利誤了他。
陶子失蹤的第4天,我在學校天臺上看見了他。落日呈現出與往常不同的色澤,是詭異的鮮紅。倒影在學校外的河里像是有了生命一般,隨著靜靜流動的河水,在微風的撥動下波光粼粼,只是那一瞬間,我卻無法將那條長河比作什么——在那條河上浮起一具尸體,直覺告訴我那就是陶子。
陶子的尸體連同落在河水的桃花被打撈上來后,陶子再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只不過這次的話題是他的死亡。然而這種關注也不超過一個星期,對于一中來說,自殺,是習以為常的事情,而陶子的死恰恰被歸為自殺。他們說陶子有自殺動機,他想要逃避現實。
我始終無法相信陶子的死,更不敢想象陶子的自殺。有著37度微笑的陶子,有著樸實理想的陶子,前途一片光明的陶子怎么可能自殺呢?他想
要逃避的現實,他從前便可以忍受,而我今后依舊可以忍受,他又有什么自殺動機呢?陶子不過是翻圍墻的時候失足落水的吧?!疤易?,當我想哭泣的時候,我一直想在學校里找一個不被人發(fā)現的角落。”這,才是陶子的憂慮。而我發(fā)現,學校,沒有一個角落可以供給眼淚的肆意。陶子逃避的是他人眼里脆弱的陶子,他想要尋找的是那么個角落。一個可以讓他稍稍喘氣的角落。他只不過,想要出去發(fā)泄。他是懂得將悲傷流放的陶子,是在失意時騎車去看海的陶子。
一個暗戀陶子的女生在論壇里說:他隨桃花一起凋落。
每次閉上眼睛就會做夢。
每次做夢都夢見陶子。陶子說:“桃子,桃林見?!庇谑俏抑懒?,陶子找到了他的桃花源,他釀著杜康等我,等我,過著自己的想要的生活,過著陶子和桃子想要的生活。
一直很疑惑為何陶淵明寫下《桃花源記》,總以為桃花是風塵的象征?;蛟S是因為桃花可以結出桃子吧,陶淵明想耍過的是田園生活。所喜歡的花總歸要有些實用價值吧??墒?。梨花不行么?
現在我才明白,桃,桃之天天。逃之夭夭。
只是陶子,桃子我不想逃。
不知不覺大學的頭一年就這么過去了,暑假也如期而至。其實我覺得對于大學生來說,放假和上課之間遠沒有高中時期那么涇渭分明。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已經讓我產生了某種錯覺。
或許在父母看來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吧,畢竟暑假了孩子一般都會選擇回家,大半年沒見面了,也算是一種團圓吧。
從武漢回家也就兩個多小時的車程,但平時即使有小假我也一般是不會回的,因為在我的潛意識中這個小縣城和武漢一樣對我來說沒有多少歸屬感。即使是在這里生活了十幾年。
巴士終于緩緩駛進了小城,新城區(qū)的虛假繁華讓我看著不由得從內心里升起一股深深的荒謬之感。實話說來,這個小城并不富裕,雖然比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還遠遠不夠富足之說。所有的中國人有一種通?。簾o論如何,吃是要吃好的,住是要住好的。不大的縣城版圖里到處是工程車的喧囂聲——都是在做商品房。
巴士經過的地方抬眼便可看到大大小小的住宅區(qū),雖然中國哪里都不缺人,但是這些房子做在那里真的有人需要么?這似乎也和流行風一般,青少年追星,中老年追房,而那些商人們則是追市,卻也不管不顧著經濟規(guī)律,盲目亂竄,就像是無頭蒼蠅。
新城區(qū)唯一讓我感到舒適的地方是寬敞的街道,無論是走在上面,還是騎車,抑或是乘車。這是有緣由的。
經過了新一中,望著那白白的教學樓,那是我曾經復讀過的地方,老實說我不喜歡那個地方。因為太過于壓抑,色調也太過于單一,還是典型的八十年代的建筑風格,就如同那人民醫(yī)院除了白色就是綠色。
車慢慢地來到了老城區(qū)——車站在這里。能夠想象幾條大江的水一下子涌到一條細溪的場景么?從新城區(qū)來到老城區(qū)的車流就是如此情景,一個三叉路口,由新城區(qū)延伸而來的兩條大道,而出口卻只有一條不足新城區(qū)街道一半寬闊的苗條小路來零擔這么大的車流量。手忙腳亂的場景可以想象,一時間的呼叫聲、喇叭聲、發(fā)動機轟鳴聲就如同奏響了一曲噪聲大合唱。
由三岔路口到達車站進口不過二十來米的光景,“蝸牛車”足足“爬”了近十分鐘。這算是不懂得什么叫做科學規(guī)劃的下場吧,幾十年前這么寬的路怕是足夠了,但是那時侯的人卻不知道路是應該隨著人心的變寬而變寬的。
拖著兩個提包走在街上,飄進耳朵的全是地地道道的通山話,久違了的鄉(xiāng)音,聽著還是比較親切的。地處鄂東南的小縣城似乎是個誰的賬也不買的主,北方方言、贛方言和湘方言在這里匯合,卻糅雜出了這么一個“四不像”——似乎即使近如同一個市內的其他市轄區(qū),或是遠到天南地北,我們的語言是那么的特立獨行,跟普通話完全不搭邊,曾經有人戲說:你們這說的怕不是日本話吧。
舉一個例子,用普通話翻譯過來的一個詞“腳坨”,能猜得出這是個什么意思不?嘿,有點難度吧,指的是膝蓋。這就是中國文化的奇妙之處了。
就在我胡思亂想的時侯,不覺中已經離家不遠了。但是這個“不遠”也是有講究的,直線距離是沒多遠了,但是實際距離可還是得繞七繞八的。抬頭看下右邊,雖然這里可以說是老城區(qū)的中心地帶,但是舉目望去卻是一片廢墟。這里原來是老一中的地盤,現在轉手已經賣了出去,而緣何要拆光?還是“建筑風”的盛行——又拿來做房子了。只能是嘆息一聲,無奈轉左而去。
進了家門,坐在窗子下望著窗外,面目全非的小地方讓人不禁升起陣陣感觸。“通山”顧名思義——通通是山,這山卻也不是指像北方的那些高山一樣,而是地地道道的東南丘陵的模樣,土話一句就通了:其實就是“小山包”。這對當地的經濟發(fā)展很長時間內是起了很大的制約作用的,畢竟交通不便利。當然,如今已不存在這樣的顧慮了。但是,曾經的綠水青山已然不見,套句佛家的偈語“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這便是鼠目寸光的后果——經濟似乎是有起色了,但是真的劃算么?
上學之前都是呆在鄉(xiāng)下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門前的那條曾讓人見之不勝欣喜的清河現今卻是讓人唯恐避之不及,連這窮鄉(xiāng)僻壤之地都不能幸免,這樣的“巨變”怎能不讓人有所感觸。
爺爺奶奶那里的土話和城里的話相通但是也有很大差別,正是因為這么一個讓我始終沒辦法有歸屬感的地方,內心里一直是有所抗拒的。從小便固執(zhí)的我就一直拒絕說所謂的“城里話”,在家里便說鄉(xiāng)下的土話,在學校便說普通話。這也讓從小到大的許多朋友對我是除了無奈還是無奈,在很多場景便可看到很奇怪的畫面——兩個人對話,一個說方言,一個說普通話,卻也是毫無交流阻礙。
高中三年就已經離開了這個地方,現在已經開始的大學也是遠離了這個小城,但就是這么一個地方,卻不知道是讓我應該愛還是應該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