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翠芹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得到了改善和優(yōu)化,課堂教學異彩紛呈,極具觀賞性。但是,認真審視當前的課堂教學,我們感到:許多教師常常由于認識不清晰和理解不深入,盲目跟風,追求時髦,致使課堂教學出現虛假的繁榮,有“形”無“實”、喧賓奪主、以繁代簡、以假亂真的現象時有發(fā)生,教學改革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課堂教學的精彩是我們每一位教師不懈的追求,而真實有效則使我們的追求得以升華。因此,課堂教學因有效而精彩!
片斷一:1厘米是一個數嗎?
師:小朋友們,有沒有聽說過“厘米”?你在哪兒見到過厘米?
(生答略)
師:大家手中都有一把尺,你能用它在紙上畫一條4厘米長的線段嗎?(學生試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畫的?
生:我從0畫到3。
生:我從0畫到4。
生:我從1畫到4。
生:我從1畫到5。
(師把這四種畫法都寫在黑板上)
師:哪一種畫法正確呢?
生:我認為我和生的畫法是對的。因為我們要畫4厘米長的線段,而從0到3和從1到4正好都有4個數,所以我認為這兩種方法是對的。
師(問生):你認為應該從0畫到4,能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嗎?
生:我……我可能錯了。
[反思]
有效的課堂教學,應建立在對學生學習起點的準確把握之上。在準備這節(jié)課時,我一直在思考兩個問題:有多少學生接觸過“厘米”這一概念?有多少學生知道1厘米的實際長度?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的過程,只有找準他們的認知起點,才能組織起有效的教學活動。于是我在新課伊始就安排了“畫4厘米線段”的活動,這一活動看似有點情理不通——還沒認識1厘米就讓學生畫4厘米的線段。豈不違反了認識規(guī)律?但是學生的認知起點不是“0刻度”,他們有自己的生活經驗。如果學生能畫出4厘米的線段并說出理由。不正說明他們已經知道1厘米的實際長度了嗎?如果學生不會畫,就會出現多種畫法,這時教師就能清楚地知道學生的思維狀況,便于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內驅力。課中出現了4種畫法,有對也有錯,但這些方法是學生對厘米的真實理解或猜測。以生,和生,為代表的學生認為1厘米應是一個數,所以4厘米應該包括4個數,這顯然是錯誤的,在成人看來甚至有點荒謬,然而正是這種認識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認知。當生說完后,教師再問生,他已經推翻了自己最初的想法,可以推斷他對厘米的理解是極不牢固的?,F狀清楚了,學生的認知起點也找到了,必須首先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觀念。
片斷二:這條線段的長就是1厘米。
師:想聽聽老師的意見嗎?(借助學生尺,在紙上畫一條線段,從0畫到1)大家看,這條線段的長就是1厘米。
生:原來我畫的是對的!
生:我畫錯了,不應該從0畫到3。
生:我也畫錯了,不應該從1畫到4。
師(問生):知道自己錯在哪里嗎?
生:1厘米不是一個數,而是一大格的長度,所以4厘米應該有4大格那么長。
師:那你畫的是幾厘米?
生:3厘米,因為它里面包含了3個大格。
師:小朋友們現在知道1厘米有多長了吧?看看你剛才畫的對不對。
[反思]
有效的課堂教學,不拒絕有意義的接受學習。1厘米的觀念可以通過外界直接給予?!稊祵W課程標準》積極倡導探究學習,但并不是說拒絕接受學習,只是接受學習應當追求“有意義”。案例中的有意義學習建立在學生產生強烈心理需求的基礎上,因而顯得十分適切。
片斷三:終點的數減去起點的數得幾,就是幾厘米。
師:有同學從0畫到了4,有同學卻從1畫到了5,起點不同,終點也不同,為什么都是4厘米呢?
生:我數過了,他們這樣畫都畫了4大格,所以都是4厘米。
師:既然這樣,你覺得要畫出4厘米,還有不同的畫法嗎?
生:還可以從2畫到6,從3畫到7……
師:看來,要想用這把尺畫出4厘米長的線段,可以有許多種不同的畫法。那么,這些畫法中有沒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
生:我覺得這些畫法都畫了4大格,都是4厘米。
師:說得好,只要你面的線段中正好包含4個1厘米,那么這條線段就一定是4厘米。
生:我還發(fā)現,不管哪種畫法,用后面的數減去前面的數,結果都等于4。也就是說,用前面的數加上4,正好都等于后面的數。
(大家頻頻點頭表示贊同)
師:如果這樣的話,那我們從5開始畫起,要畫4厘米,應該畫到幾?
生:畫到9。
師:如果我們從2開始畫起,要畫7厘米,應該畫到幾?
[反思]
提升經驗、啟迪思維是有效教學的主要手段。如果僅僅停留于淺層次的操作性活動、經驗性思考,而沒有及時引導學生借助比較、分析,將已有的經驗提升。進而上升為理性的數學思考,那么這樣的教學顯然不是真正有效的。上述教學中,學生已經初步認同多種畫法都是正確的,我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激發(fā)他們深入探尋背后的原因。從教學實際來看,這樣的思路是可行的。在比較的過程中,使學生擺脫了“0到4才是4厘米”這一狹隘的認識,幫助他們從一般意義上認識到“只要包含4個1厘米,不管起點和終點在哪兒,長度都是4厘米”,從而使學生對“4厘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更難能可貴的是,學生還從起點和終點的比較中發(fā)現了更深層次的規(guī)律,從而使他們對原本淺顯的問題獲得了更加深刻的思考,思維的深刻性在比較、交流的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我以為,此時的有效才是更加深層次的有效,也是我們在追求教學有效性過程中應著力倡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