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江
在鄭珍的詩歌創(chuàng)作歷程中,鴉片戰(zhàn)爭時期的詩歌值得關注?!爱敃r海禁已開,國家多故,具有敏銳感的文人更覺得前途暗淡不安,于是言愁愈愁,其表現(xiàn)力量,也就更能深刻而真摯。黔中詩人莫友芝和鄭珍,尤足為代表”(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由于諸多原因,鄭珍反映鴉片戰(zhàn)爭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詩歌數(shù)量不多,以至成為一些論者攻擊他耽于詩藝、不問時政的把柄。探討他這一時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不僅可以修正對他不應有的一些成見和偏見,而且可以管窺到他感時憂世之情和經世濟用之志,領略到他詩歌質樸感人的藝術風格。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了,英國侵略者所到之處,燒殺淫掠,無惡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滿清軍隊一觸即潰,毫無戰(zhàn)斗力,赫赫天朝上國受到了猛烈的沖擊和動搖。在侵略軍隆隆的槍炮聲中,那種“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一下了被猛烈地激發(fā)出來,愛國詩人“每談海氛事,即激昂慷慨,幾欲拔劍起舞”(溫訓《射鷹樓詩話序》),掀起了一個規(guī)模頗大的鴉片戰(zhàn)爭愛國詩潮。
但是遠在祖國偏僻腹地的貴州卻幾乎沒有聽到清晰的槍炮聲,沒有感覺到帝國根基強烈的顫動,隅居在貴州遵義的近代詩壇大儒鄭珍也沒有匯入到這次愛國詩潮中去,據(jù)此,一些論者攻擊他游于詩藝,不問時政,直接證據(jù)就是“連鴉片戰(zhàn)爭這樣重大的歷史事件也幾乎沒有反映”。
鄭珍本是一位關心時局的詩人,為什么沒有加入到鴉片戰(zhàn)爭愛國詩潮中去呢?主要原因有三點。
一是1840年3月,母親鄭太夫人病逝,“古人在喪服中,三年不作詩。何也?詩乃有韻之文,在衰毀時,何暇揮毫拈韻?”鄭珍恪守封建禮制,“為棘人,不作詩”。直到1842年6月,撢祭完畢,他才動筆作詩。自居喪至釋服,凡二十七月,他可說是“三年不事吟詠”。
二是鴉片戰(zhàn)爭時期,鄭珍幾乎沒有走出過地處偏僻的貴州。母親久病之時,鄭珍不敢遠行,偶爾出行,也是“出謀生計足奉一月甘旨,即歸”,最遠的地方也只是遵義府。母親病逝后,他忙于斂殯墓葬,又在墓旁建一草廬,且墾且讀,為母守墓。在當時信息閉塞的情況下,自然對外邊的事知之不多。鴉片戰(zhàn)爭發(fā)生在東南沿海,他可能僅憑邸報、朋友來信以及與郡府官員的交往中零星了解到戰(zhàn)爭的一些信息。1843年冬在父親督責下,他帶疾赴京應禮部試,本來這是開闊眼界,了解時局最好的機會,但抵達京師時,他目漸失明,“至不辨壁間徑尺字”,又染上瘧疾,臥床不起。勉強人闈應試,不得不交白卷而出,稍愈便如同大難不死,匆匆而歸。身體和心態(tài)都不允許他逗留悠游。
三是這段期間,受遵義前后兩任知府平翰和黃樂之的邀請,與莫友芝等在遵義郡署之來青閣修《遵義府志》。自道光十八年(1838)年冬至二十一年(1841)冬,這三年間,他同莫友芝“悉發(fā)荒碑仆碣,及各家所遺舊記事狀”,翻遍了所有可得的圖籍資料,訪遍了可能有價值的斷碑殘垣,“窮年掎摭不閑閑,漫詡蓑衣與畫斑。地賴《桑經》求鲴部,水須《班志》定狼山。游心上下職方氏,搔首西南天地間。寄語邦人莫金玉(指莫友芝),懷鉛相待[食鬼]芻還。”該志“古今文獻,搜羅殆盡。間涉全黔事跡……所征引前籍,至四百余種,并導源究委,實事求是。然茍舊說不安,雖在班志桑經,亦力正傳本之誤,糾作者之失。其紀載纖繁皆具,寧詳勿遺”(黃樂之《遵義府志序》)。輯纂的艱苦與成纂的完備耗盡鄭、莫二人精力心血(筆者認為鄭珍的眼病和身體虛弱與此間修《遵義府志》用功太甚有關),這三年鄭珍除母病回家看望,以及母親病逝耽擱了些時間,全身心投入到府志的修纂中。由于公命在身,鄭珍不得不困守一隅,無法出游,詩境為眼界所局,他所能獲得的有關鴉片戰(zhàn)爭的信息是十分有限的,不可能像生活在東南沿海親眼見到侵略者的兇殘橫暴的姚燮、貝青喬、朱琦等人用大量詩篇詳細真實地記錄這場戰(zhàn)爭。
主要由于以上三個原因,有關鴉片戰(zhàn)爭這類題材的詩歌在鄭珍詩集中確實不多。
鄭珍詩歌沒有太多地反映了鴉片戰(zhàn)爭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事出有因,不能據(jù)此認為他是個遠離現(xiàn)實、埋首于經籍之中、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學究書蠹。
鄭珍對帝國主義在經濟、政治、軍事上侵略有較深刻的認識,1841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以后,他在《送潘明府光泰歸桐城序》中說:“記少年時聞言者道蘇、廣貨,相詫極矣。十年來乃咸尚洋貨,非自洋來者不貴異。今日英吉利即洋貨所由來者也,其于中國為何如耶!自去年擾穢海疆,至今大半年,積半天下兵力而猶未能蕩滌,是何由致之然哉?”指出西方侵略者發(fā)動對中國的這場戰(zhàn)爭真正的目的就是為了爭奪商品市場;這股遠涉重洋的侵略軍,竟能在中國沿海長時間的侵擾,政府勞師傷財,一籌莫展,根本的原因是腐敗無能,而非敵之船堅炮利。鄭珍在國門轟開之初就能對西方侵略者作如此深刻的洞察,這不是一般文人所能做到的。
鄭珍的詩歌也不是對鴉片戰(zhàn)爭“幾乎沒有反映”,除喪服后,他在《有感二首》其二中寫道:“太祝瞎無翳,仲車聾有靈。海澄何日見,世議皺目聽。烽火通龍國,樓船斷鮚亭。黃頭方選壯,雞肋愧劉伶?!彼牭轿鞣角致哉咴跂|南沿海燒殺掠奪,滿清軍隊損兵折將,深感痛心疾首,他本想投筆從戎,殺敵建功,無奈身羸體弱。再如他的《五岳游侶歌送陳煥巖歸南?!分性疲骸澳蠘侨粘鲆姾|,五朝風靜玻璃鐘。何物蠓蠓一蟣虱,不值關矢天山弓。富哉中原億萬鏹,拱手擲向波濤中。君歸試看五色羽,邇來恐化青趺去。更尋喑虎今在無,終古銜碑奈何許?!彼J為英國侵略者勢若蟣虱,本是不堪一擊的,滿清政府怯弱而割地賠款,只會虛耗國力,助長侵略者的野心,他們貪得無厭,必然還會來進犯。形同虛設的海防,是抵抗不住侵略者的。他對鴉片戰(zhàn)爭中的決策者頗為不滿,不無揶揄地說:“海內寬大極,安攘盡豪英”。(《和淵明(飲酒)二十首》)
他除喪服后的詩筆更多的是對耳目所及的現(xiàn)實生活的記錄,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凡所遭際,山川之險阻,跋陟之窘艱,友朋之聚散,室家之流離,與夫盜賊縱橫,官吏割錄,人民涂炭,一見于詩”(唐炯《巢經巢遺稿序》)。鄭珍的詩,還記載了戰(zhàn)后中國自然災害肆虐。旱災時,“祈甘無半滴,種早不全空。水遠珍于米,云生化作風。東來時借問,愁道故鄉(xiāng)同”(《旱》;水災時,“城門出入惟鳥鳶”,“魚蝦為谷罛網耕”(《江邊老叟詩》);盜賊橫行,“不論士與官,商賈更待說。吹葉作號令。麇至魄已奪。稍難刀妨下,乞命解褲襪”(《自大容塘越嶺快至茅洞》);民不聊生,揭桿而起,鴉片戰(zhàn)爭前夕在貴州仁懷、綦江之間爆發(fā)了溫水起義,“狼星射東井,羽檄忽紛披”(《愁苦又一歲贈邸亭》),一向以天下為念的
鄭珍,“那能更修文,日夕念仁綦”(《愁苦又一歲贈(呂阝)亭》)。
他的詩歌抨擊和諷刺了官吏的平庸無為和厚顏無恥。面對災情民瘼,不但不能主動救災,還要瞞災邀功,如“井井泉干爭覓水,田田豆落懶收萁。六旬不雨渾閑事,里長催書德政碑”(《酒店埡即事》),“官家歲歲程堤功,而今江身與河同。外高內下潰尤易,善防或未稽考功”(《江邊老叟詩》)?!笆赝溜棸仓?,掩著不敢泄。大吏信其然,更為最其伐(伐:功勞政績)”(《自大容塘越嶺快至茅洞》)。
在亂世之秋的鴉片戰(zhàn)爭時期,鄭珍的詩歌表達了自己的經世之志以及壯志難酬的感慨。鄭珍年輕時就不以文人自命,欲成就一番事業(yè),“男兒生世間,當以勛業(yè)顯。埋頭事章句,小夫已翦翦。何況夸文詞,更卑無可善,居常每念此,心若波濤卷。百年大概見,素志未必聞”(《樾峰次前韻見贈兼商輯郡志奉告》)。但在腐朽的封建官僚體制下,廣大志士卻無緣施展自己的才華,“太平不假腐儒術,吾亦盱衡奈何許”(《江邊老叟詩》)。他對有才之人備加壓抑,恬嬉機巧之輩得意直上的官僚體制深為不滿,“庸子福所聚,志士病所欺。天道有難識,此心終不移”(《君子何所悲》)。
鄭珍此時年近四十,不但沒有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志向,還在為生計問題奔波,詩人未免感到憔悴傷感,“少志橫四海,夜夢負天飛。將老氣血靜,少樂多所悲”(《和淵明(飲酒)二十首》(其四))。“以茲朽方寸,謀生到畺蔗。爛稿過十種,閑抵許鄭罅,徑舍既不能,欲理卻還罷”(《至仁懷廳五日,》)時光易逝,人生易老,“我年近四十,老日登頭巾。約去五十年,當為覓替人”。(《和淵明(飲酒)二十首》),他不由得感事悲發(fā):“一上一回老,紅顏能幾回”(《三坡曲三首》(其一))。他曾想通過科舉實現(xiàn)自己經世的理想,但自中舉后科考屢屢受挫。1843年冬,他再一次上京赴禮部試,達京時身染重疾,人闈應試,“臥兩日夜,繳白卷出”,這對他是一種莫大的打擊和傷害,“[革勺]驥蒼涼斷鴻哀,廿年九宿試官槐。擲將空卷出門去,王式從今不再來”(《自清明人都,病寒……》(其三))?!懊麍霰樽邭v紛紛,水盡山窮看白云。三十九年非到底,請今回向玉晨君”(《自清明人都,病寒……》(其四))“挽須問事子嬌成,解抱圖書從我行。歸云誓攜諸葛姊,鈕花冢下過余生”,(《自清明人都,病寒……》(其六))。
從此他徹底地斷絕了通過科舉人仕的念頭,安慰自己安心于訓導、教諭等薄宦,甘于淡泊,“違已求薄宦,亦為無食故……勞勞百年中,會有貴生處”。(《子午山詩七首》(其七))致力于教書育人,興教一方,以漢代鄉(xiāng)里先人尹珍自期——尹珍生于黔地。自以厜于荒裔。不知禮義,乃從許慎受經書圖緯,學成,還鄉(xiāng)教授,黔人始知學?!皾h朝道真公。貽今貴州書。盍即字其姓,子豈西家夫。九原愴已矣,瓠落無我如。詎知試手處,即是毋斂區(qū)。茫茫念淵源,此事豈在余”(《往攝古州訓導,別柏容、鄙亭三道》)?!拔锤彝罢埽K期啟童孺” (《子午山詩七首》)。
鄭珍這段期間的詩歌不只表明了自己的經世之志,而且闡述了自己的經世策略,如他為家鄉(xiāng)貴州如何擺脫貧窮,發(fā)展經濟提出三策。
第一策是大力發(fā)展林業(yè)。黔地是山多地瘠的喀斯特地貌,濫墾只會收成低而水土流失。他把遵義的過度墾荒而窮和黎平育林植樹而富做了個對比,提出黔地必須從農耕轉向林業(yè),發(fā)揮地區(qū)優(yōu)勢,才能守土致富,“遵義競墾山,黎平競樹木。樹木十年成,墾山歲兩熟。兩熟利誠速,獲飽必逢年。十年亦紆圖,緣林長金錢。林成一旦富,僅忍十年苦。耕山見石骨,逢年亦約取。黎人拙常熟,遵人巧常饑。男兒用心處,但較遵與黎。我生為遵人,獨作樹木計。子黎長于遵,而知墾山弊”(《黎平木贈胡生子何》)。
第二策是開山辟嶺,改善交通狀況,才能與外商平等交易,繁榮貴洲經濟。如《厓塹口》寫貴州依賴川鹽,受壓塹口等陡峭地勢的阻擋,川鹽無法以舟車運進,只能依靠運夫肩掮背駝,其來也不易,則值便不昂,值昂則民之食艱。“一朝會平蕩,茶鹽得通易”,詩人認為只有打通與四川的通道,才能免去搬運之苦,黔茶川鹽才能順利貿易,繁榮黔地經濟。在《吳公嶺》提出要為“蜀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提供便利的交通條件,改變“越山三十里,馱負費其財”的狀況,呼吁開鑿赤水河吳公崖一段險灘。
第三策是發(fā)展桑蠶業(yè),為此鄭珍曾作《樗繭譜》,詳述桑蠶之業(yè),認為養(yǎng)蠶業(yè)“金帛滿山那苦貧”。貴州養(yǎng)蠶業(yè)以遵義為盛,完全可以在黔地其它地方推廣,“昔我與婦論蠶事,本期博得彌黔區(qū)”(《遵義山蠶至黎平,歌贈子何》)。
鄭珍的詩善言骨肉手足之情,姚永概《書鄭子尹詩后》云:“平生怕讀莫鄭詩。字字酸人心肝脾。鄙亭猶可柴翁酷,愁絕篇篇母氏思”。1840年母親鄭太夫人的去世,使鄭珍對母親的摯愛之情受到強烈的刺激而一下進發(fā)出來,情感激烈的震蕩催生出精妙絕倫的藝術境界。他呼天搶地之悲、牽腸槌心之痛流露于筆端,一字一淚,令人不忍卒讀,讀之無不為之悲且泣也。他在鴉片戰(zhàn)爭時期創(chuàng)作的哀母詩,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一是數(shù)量多,首首都可以說是精品;二是感情真摯哀婉,篇篇都以啼血哀鳴的方式流出,“深摯真切”,“孺慕之忱,可格天地”。中國古典詩人寫哀情詩很多,但有其情者卻無其才,有其才者卻無其情,有其才情者卻無其詩之多,“在鄭珍以前的詩史上,似乎還沒有人像鄭珍這樣大量地、充分運用平易暢達,而又雅健洗煉的詩筆樸實細致地表現(xiàn)家人骨肉間的摯情至性……鄭珍的筆墨滲透到了家庭生活和骨肉親人的許多方面,在整體上,他超越了前人,這是鄭珍對是中國詩歌作出的最重要的貢獻”。
責任編輯: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