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春仁
華東師范大學葉瀾教授在面向“21世紀的新基礎教育”報告中強調(diào)“課堂的活力來自學生動態(tài)的發(fā)展,教師必須緊緊抓住課堂教學中‘動態(tài)生成的因素,使之成為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的催化劑,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地發(fā)展”。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如何抓住課堂中動態(tài)生成性資源,構建有利于學生思維發(fā)展的新課堂教學結構,使語文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有效達成《語文課程標準》中“應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這一目標,我想應該從幾方面努力:
一、寬松平等是課堂得以動態(tài)生成的前提
要讓課堂教學發(fā)揮真正的教育價值,不但要讓學生的身體走進課堂,還必須讓學生的心靈走進課堂。作為教師,不但要有寬容的心態(tài),善于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還要有“分享課堂”的思想,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吸引力和足夠的機會。在師生互教互學的過程中,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使學生想學、樂學、愛學。首先,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良好寬松的課堂氛圍,充分重視師生問候的課堂第一次互動,溫情的師生問候和課文的藝術導入,讓每個學生都有心理安全感,都敢于互動,樂于參與。其次,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態(tài)要親切自然,要尊重學生的意見。還要給與學生充分的理解,學生的問題往往只停留在知識的表層,甚至是很幼稚的,對此,教師千萬不能有絲毫不悅的表示,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動作和一閃即逝的眼神;而是要熱情鼓勵、積極啟發(fā)引導學生,防止學生產(chǎn)生局促不安的心態(tài),使學生有足夠的心理安全感。
二、開放互動是課堂得以動態(tài)生成的關鍵
1教學形式應是開放的
語文課堂教學在形式上要打破傳統(tǒng),淡化課的形式,消融師生在空間上的距離。教室中課桌椅擺放依據(jù)課文特點、教學需要、學生喜好而變化。有閱讀教學中的分組圍坐的討論式,有訓練口語交際的通道排列的辯論式,有自由組合的沙龍式等等,最經(jīng)常采用的還是小組討論式,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課堂互動應是多樣的
語文課堂教學的互動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有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也有學生與學生的互動;有固定的同桌學生互動,電有不定的學生與學生互動;有朗讀的互動,也有閱讀的互動等等。比如說將普通作業(yè)改變?yōu)閹熒鷮υ捊涣魇降幕幼鳂I(yè);將過去單一的文本作業(yè)改進為可輔以圖畫、照片、互聯(lián)網(wǎng)資料等多元媒體形式參與的文化型互動作業(yè);有時還師生互換角色,由學生擔當“小先生”上課或組織課堂討論,老師則還原到學生位置,直接參與討論或課堂辯論等。
3教學設計應是開放的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堂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教育活動,教師在課前必須對教學日的、任務和過程有一個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但是,預設要適度,要留有空間,要有彈性。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必須將線性設計柔化為彈性設計,教師在課堂要敢于放開束縛,敢于挑戰(zhàn)自己的課堂預設,就像一篇散文一樣,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把握住文本的精髓,萬變不離其宗,從而運轉自如,課堂也才有可能因此而激情蕩漾,靈感進發(fā),詩意盎然。
三、捕捉資源是課堂得以動態(tài)生成的保證
寬松平等的課堂氛圍和形式多樣的課堂互動,打破了傳統(tǒng)教師主宰一切的局面,形成了可變的師生多向互動關系,形成了開放的課堂教學。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會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意見和結論,在思維的碰撞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許多預先沒有想到的、奇特的、閃光的、極有個性的語言材料,它是貼近學生實際的活的材料,這就是生成的教學資源。教師必須緊緊抓住這些課堂資源,并加以充分利用,我們的課堂就會更生動、更活潑,更具有生成性。
1以質(zhì)疑問難促生成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他們呈現(xiàn)在課堂上的喜怒哀樂、言行舉止,是最珍貴的教學資源。尤其是學生對于文本的解讀,教師更應該高度珍視,敏銳捕捉,善于利用。一次講授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我讓學生體會詩人筆下清新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忽然張同學舉手站起來說:“詩人筆下又是雞又是狗的,臟亂不堪,我覺得毫無美感可言。陶淵明當官當不成,就說官場不好,這不就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嗎!”張同學坐下去后,我發(fā)現(xiàn)下面有人在竊笑,還有的點頭表示贊同,看來,由于時代的差異和人生閱歷的不足,學生對這樣的作品還是有隔閡的。怎么辦呢?這個時候,我靈機一動,順著他的思路說:“是呀,我也有這樣的疑問。詩人筆下的景物再平常不過了,可他為什么會覺得如此美好呢?誰能揣摩一下詩人當時的心情?”一石激起千層浪??吹竭@樣的見解老師都沒有貿(mào)然予以否定,學生說話的欲望頓時被調(diào)動起來,思路也被打開了。之后,不僅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起來。學生是活的,課堂也是活的,當學生出現(xiàn)思維障礙的時候,教師若能不急于糾正學生的“錯誤”,順著學生的思路,隨機應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以學為主”。這樣的課堂上才會呈現(xiàn)出一群思維活躍、見解獨特、心靈飛揚的孩子,這樣的課堂才會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2以意外事件促生成
教師總是處于意想不到的課堂情境中,要學會關注學生的‘言一行,甚至一個意外,一個惡作劇,并能馬上作出積極反應,因時而變,因情而作,這樣才能及時修正偏差或重新將課堂引向具有教育意義的方向上來,促使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某教師在教學魯迅先生寫的《風箏》一文,當她講到“我把小兄弟的風箏抓斷,又將風輪擲在地上,踏扁了,并傲然走出,而弟弟則絕望地站在小屋里”這一情節(jié),引導學生“想象小兄弟后來怎么樣?”時,突然一個男生陰陽怪氣地說“小兄弟后來發(fā)瘋了”。全班哄堂大笑。眼看著課堂要出現(xiàn)混亂的局面,可是這位教師卻靈機一動溫和地說:“同學們,你們知道魯迅先生在課文中寫到的小兄弟是誰嗎?他就是周建人?!比缓笏喡缘亟榻B了周建人成年后的一些成就,這樣一來既補充了課外知識,又輕松地否定了這個男生荒唐的說法,把學生的思路拉了回來,穩(wěn)定了課堂的教學秩序。如果這位女教師當時板下臉來,厲聲說:“嚴肅點!這是在上課!”即使這位男生不會說什么了,但我們也可想到全班學生會啞然失色,整堂課就會一片死寂。正如布魯姆說的“沒有預料不到的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了。”每一位教師都應努力地去及時的捕捉住“動態(tài)生成”的智慧火花,讓他綻放生命活力,使課堂教學因生成而變得美麗。
3以情景朗讀促生成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境熏陶,享受審美樂趣。在學習《春》一文時,在反復朗讀中,給學生的朗誦配上貝多芬的《愛的紀念》的音樂,優(yōu)美的文章,似行云流水般的音樂,很好地體現(xiàn)了文章的意境。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多媒體展示一幅幅生機盎然的春天的畫面,讓學生欣賞春的美景,自主學習,討論交流。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沉浸在優(yōu)美的意境中,意猶未已。課堂上的朗讀給予了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知識的熱望。在閱讀教學中,朗讀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常常把教學推向高潮。
語文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的過程,它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再現(xiàn)的是師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新課程呼喚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教師要從關注生命的高度,細心地呵護學生,積極地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真誠地尊重學生的發(fā)現(xiàn),巧妙地啟迪學生的思維,使課堂真正成為師生互動、生機盎然的舞臺,使課堂因動態(tài)生成而變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