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萬盛 劉 濤
劉濤:黃老師,您好。此前在上海就讀過您的書和文章。2008年9月來哈佛,我先住在malden,房東是黃定國先生,攝影家。其時,他也時常向我提及您。一直希望能去拜訪您一次。上次燕京學社舉行新年party,偶然遇見您,和您簡單聊了一會。當時談到文學“改寫”問題,對您的觀點很有興趣。這次談話,我們就圍繞著“改寫”展開,如何。這是當下比較重要的現(xiàn)象,最近文化、文學、電影領域出現(xiàn)很多“改寫”的癥候。我想“改寫”問題背后有更為深刻的時代氛圍。我們可以由近及遠,先討論狹義的“改寫”,然后可以將改寫內涵擴大,討論一些時下流行的改寫現(xiàn)象和潮流。
上次聊天,您提到曾經(jīng)在人民大學做了一次演講,是關于“改寫”問題的。我在網(wǎng)上搜索了一下,沒有找到您的演講稿。只在一個當時聽眾的博客上,間接聽到您當時的一些聲音。您可否先談談您的那次演講的一些觀點?
黃萬盛:我在人大的講演,主要是講我的一個哲學觀念contextualism,現(xiàn)在大部分人譯成“譜系主義”,其實“脈絡主義”可能更好些,至少對于我所主張的立場和學術觀點會更適合人們的理解。 那次討論的范圍很廣,哲學、歷史、經(jīng)濟、文學等都有涉及,圍繞著文學,我主要談了文本改寫的問題。我年輕的時候從事過戲劇創(chuàng)作,有一段時間也做過文學評論,而且介入得比較深,文學一直是我關心的領域。來哈佛后,我希望發(fā)展一種有涵蓋性的人文學。此前我們講的humanism,這是狹義的人文主義,主要是啟蒙運動時針對神學提出的。若回到希臘傳統(tǒng)和中國的傳統(tǒng),人文主義不一定是和神對抗,或可以將神學和宗教包含進去。如何發(fā)展有涵蓋性的人文學,對學者而言,首先要突破學科的限制。洪堡在近代完成了學科的體系化和分科化。于是此后學科之間壁壘森嚴,比如搞文學的很少關心哲學問題,搞哲學的不理會文學問題。有涵蓋性的人文學科應該對哲學、歷史和文學有同等的尊重和關懷。
談論文學時,我以脈絡學的方法討論,講到很多次轉變,現(xiàn)在處于一個重要的文學階段,其中有一個有趣而且重要的現(xiàn)象即是文學改寫。最近二三十年,在拉丁美洲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很多文學家,甚至有的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在做這樣的工作:改寫歐美的文學經(jīng)典。比如《哈姆雷特》、《雙城記》等都被改寫過。其特點是:故事情節(jié)幾乎沒有任何改變,但是人物、發(fā)生的場所和語言改變了。比如,不再是哈姆雷特而變成委內瑞拉的一個什么人物,故事場所不是英國而是放到了南美洲。改寫后,他們將其本身的地方經(jīng)驗帶入這些文本之中。文本改寫的問題在中國也有影響,比如我在上海講學、訪學期間,曾經(jīng)看到上海戲劇學院的一些小劇場演出,演《喜馬拉雅王子》,其實就是《哈姆雷特》,只是將場景搬到了西藏而已。
劉濤:戲劇界是蠻多的。2007年,上海戲劇學院的谷亦安老師導演過易卜生的《皮爾金特》,我去看過?!镀柦鹛亍犯窬治创笞儯且蚵秃喌匾陨虾騽W院的校園為劇場,也加進去一些中國經(jīng)驗。
黃萬盛:這種改寫一時很成氣候,不僅僅是幾個人在做,而是具有普遍性。于是我開始考慮,其背后有什么問題。與之相關,將近二十年,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不是授予歐美主流的作家,更多的是授予了拉美、南美洲和亞洲等地的作家。這背后可能蘊含著美學趣味的轉變,文學格局的調整。在此意義上去了解文本改寫,其中有復雜的語境和復雜的張力。被改寫的文本往往是經(jīng)典,有話語權,但是改寫卻是對話語權的顛覆。這里面有一個相反的立場,深刻的尷尬:要改寫它就須首先承認其是權威,但改寫也意味著顛覆了權威。拉美等地方的作家似乎要證明,這些經(jīng)驗并不是歐美獨有的,他們亦有。他們的審美趣味和美學境界也可以是普世的。
我們可以在積極的意義上去看,全球化的進程對文學提出一個任務。某一些價值,在全球化的進程當中,被加速“普世化”??墒牵蚧坏韧谄帐阑?。一些價值以普世的名義,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強制地開展。在大的經(jīng)濟的格局中,其體制化,市場的規(guī)則,產(chǎn)品的規(guī)范化,消費口味的塑造,都導致趨同的情況。于是容易產(chǎn)生誤讀,將全球化導致的強制趨同誤解為普世化。真正的普世化應該是基本價值的認同,不是特殊的生活經(jīng)驗,僅僅地緣性的價值習慣被強制地推廣。但是若說全球化沒有普世化的成分,這也靠不住。所以要將二者剝離開,區(qū)別出來。
劉濤:您是從普世化和地方化的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我覺得翻譯問題與您討論的這個問題很相似。比如近代中國翻譯大興,背后亦有民族崛起的目的在??涤袨樵凇度毡緯恐尽返摹蹲孕颉分姓f:“故,今日欲自強,惟有譯書而已?!蔽矣X得很多翻譯問題都有“自強”的目的。您覺得翻譯和改寫問題,二者有無聯(lián)系?
黃萬盛:對,翻譯不僅僅是翻譯。當代法國有一個著名的思想家帕斯卡?卡沙諾瓦,有一本書“The World Republic of Letters”,可以譯為《通信中的公共世界》,談到關于翻譯的問題。他研究從但丁開始重要文本的翻譯,在研究過程中遇見一些不了解或者有疑問的問題,會寫信詢問別人,很多通信是討論由翻譯而引起價值觀念的討論,于是有此書。他發(fā)現(xiàn)通過翻譯,完成了價值的傳播。小說的翻譯使得價值傳播具有了最為寬廣的可能性。這甚至比戰(zhàn)爭和經(jīng)濟更為有效。哈貝馬斯也注意到此問題,認為現(xiàn)代公共領域的起源和報紙、小說有關。小說塑造了一個生活世界,通過翻譯,在不同地區(qū)被閱讀,其背后的價值得以傳播。這與黑格爾近代的所謂公共性完全不同,黑格爾只是說依靠國家、軍隊和警察。
但翻譯與改寫不盡相同。我在國內曾有一個講演《現(xiàn)代公共性與翻譯》,是在河南大學講的,就是談此問題。翻譯的基本要求是要忠實于原作,只是不可避免地因為語詞理解而帶入一些地方經(jīng)驗,但無論如何經(jīng)典著作的權威依舊在;改寫則是以充分的地方經(jīng)驗和生命情感去重新詮釋故事構架,以新的東西填充原有的框架,原作只是提供一些背景架。
改寫比翻譯的問題更為深刻。這里有一個普世價值和地方經(jīng)驗張力的問題。普世價值容易導致霸權主義。如果深刻的普世價值根本不能和地方經(jīng)驗配合,這根本就不是普世價值,不配談什么普世性。因為它本身就只是一個不能與地方經(jīng)驗交融的有局限的東西。只有地方經(jīng)驗的充分回應,才能建構真正的普世價值。普世價值此前只是被認作傳播過程,但我將其理解為建構過程,地方經(jīng)驗的參與,使之具有更為充分的普世性,使之不斷豐富。同時地方經(jīng)驗的參與可以反哺,反過來影響和營養(yǎng)普世價值的原地方經(jīng)驗。其它地區(qū)的參與使得普世價值的原生地亦可以受惠?,F(xiàn)在第三世界的多種多樣的倫理觀念、處世之道逐漸進入歐美,二者產(chǎn)生會通融合。如此,普世價值可以成為一個積極的動態(tài)過程,且是雙向的互相建構。在中國,這個看法過去很容易被看作不切實際的自大。但是現(xiàn)在它已是緊迫的任務了。當蘇聯(lián)東歐解體后,新的世界會向何處去?漢廷頓預言了“文明沖突”,其后美國的單邊主義和伊斯蘭的沖突證明了他的遠見。他的問題在于描述并欣賞這種前景,而沒有任何積極的應因之道。今天,單邊主義的世界瀕臨崩潰,未來的世界將如何?文化資源的介入將如何轉變我們的世界,尤其是中國元素的真正進入,將如何影響人類的未來?這是前所未有的大考驗。中國的作家、思想家們準備好了嗎?我們的作品是什么?這是一個需要偉大的時代,我們必須面對了。
劉濤:剛才您主要談了拉丁美洲等地,關于普世化和中國地方經(jīng)驗的問題,您怎么看?
黃萬盛: 中國現(xiàn)在面臨一個大的問題:中國本身的地方經(jīng)驗,如何完成深刻的自我認同。經(jīng)過洋務運動和五四運動,中國一度完全否定了自我的經(jīng)驗,這個問題是一百年來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中心。以至變成了一個標準:進步和后退,革命和保守等須以此來劃分。我們這么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怎么可能會完全不進入普世價值?中國的地方經(jīng)驗和普世價值之間的關系,不能只是陽光和被照耀的關系。
中國不能沒有聲音,我們也有反哺的資源和責任。因此帕斯卡說,寫作是如此的重要。如果不能通過作品,地方經(jīng)驗只是潛在的生活習慣。只有作品化,其背后的價值才能傳播。翻譯是translate,trans是傳播,其背后有一系列重要的東西,比如價值(trans-value)、文化 (trans-culture)、民族(trans-nation)甚至國家(trans-state)。所有這一切,它的基礎必須有作品。因此寫作是如此的重要,因此對文學作品的挑剔和評論是如此的重要。你要想辦法,讓作家,將真正滋養(yǎng)他的生活世界呈現(xiàn)出來。但是這20年來,中國的作家基本上強調:寫作只是自己的事情,在波士頓的哈金也不例外。
劉濤:這和80年代去政治化直接相關。
黃萬盛:當然。曾經(jīng)有一個階段,意識形態(tài)力量是如此地強大,完全決定了文學。文學要擺脫被意識形態(tài)的控制、束縛和暴力,于是強調文學的獨立性和審美性。我能理解這個背景。但是文學最終還是要回到責任意識。所以某一個階段的矯枉過正,我可以理解,但我不接受,因為這成了另外一種偏離。如何重建作家的責任意識,我想這是現(xiàn)代文學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美國的作家經(jīng)常抱怨,歐洲諾貝爾獎的評委歧視美國文學,因為美國很長時間內得不到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的一個成員說,美國作家之所以不能得到諾貝爾文學獎,是因為美國的作家缺乏對大問題的關懷。美國這三十年來的作家,很少對人類的大問題有所擔當和直面。美國國家政策中的單邊主義,或多或少地會影響其知識分子群體。有此參照,中國的作家應該了解,個人寫作的背后依然有深刻的責任。正是責任的存在,才是自我寫作的價值所在。
劉濤:對。據(jù)我所知,王安憶老師對此有非常清醒的認識。她有一次在復旦的課堂上講托爾斯泰,說自己的作品——比如現(xiàn)在非常流行的《長恨歌》——還是小,而《戰(zhàn)爭與和平》的境界卻是那么大。
黃萬盛:是。之所以小,這和作家們的自我認同有關。只是將自己認同為作家,缺乏對廣泛問題的關懷,則肯定會受到限制。這怎么能夠出大格局?像索爾貝婁這樣的作家,他首先是社會學家,對社會學心理學有極其深刻的研究和貢獻。薩特本身就是重要的哲學家,對基本的哲學問題有獨到的看法。妥斯托耶夫斯基在西方是被當作哲學家來研究的。這就是我說的有涵蓋性的人文學,如果一個作家不積極進行角色轉化,他永遠不可能把自我寫作和后來對大問題的自覺意識配合起來。
劉濤:對。我想這就是很多作家氣魄不足,氣象不大的原因所在。您這些年有沒有關心中國作品的改寫?
黃萬盛:看得不是太多,但也是看過一些。我總體的感覺是中國現(xiàn)在的文學處于一個調整的階段,有各種各樣的風格、敘事方式、品位和語言形態(tài)。但基本的問題在于,真正的大的問題意識沒有出來,大多是小作品。有一些個人經(jīng)驗寫得非常好,個人對社會困境的回應也做得不錯,但不是大問題。這與理論界強調,“思想要淡出,學術要出臺”,歷史界強調“歷史經(jīng)驗不重要,歷史事實才重要”都有關系。這些都是對此前意識形態(tài)的矯枉過正,但是早晚有一天這些本身也會成為被修正的對象,因為他們走得太遠?,F(xiàn)在是時候。一是 猶豫和嘗試確實需要積累。二是世界本身在做深刻的改變。你這一年在美國,碰到兩件大事。碰上了經(jīng)濟危機,經(jīng)濟要求對世界經(jīng)濟秩序有新的調整和新的結構;碰上美國總統(tǒng)選舉,這背后透露出來不同的精神訴求和改變世界的渴望。大的改變已經(jīng)來了,已經(jīng)等不及了,如果還在做自我抒情,遲早會被甩掉。世界將會進入多種文化參與重建的階段,不管美國和西方是否情愿,這個趨勢已經(jīng)存在。中國的角色分量很重。寫作個人主義顯然不能適應這個轉變。
因此,為改變這種情況,我主張中國的作家和批評群體應該建立相互聯(lián)系的群體,建立social relation。作家的個人資源,通過聯(lián)系逐漸變成公共的資源。
劉濤:您講的相互聯(lián)系具體指什么?
黃萬盛:比如各種群體之間的相互學習;各種敘事風格之間的相互辨析。舉行沙龍、刊物、會議、茶話會、研討會等,就是作家與作家要交流,作家與評論家之間要交流,作家與整個社會要交流。
現(xiàn)在單打獨斗,書房作業(yè)較流行。我比較主張作家群體和評論家群體加強公共性。很多作家,比如格非,寫完小說后感覺自己被掏空了。掏空是因為太小,太狹隘,沒有建立起普遍的聯(lián)系,不能把群體記憶轉變成個人資源。
劉濤:對。《學記》說:“獨學而無朋,孤陋而寡聞”。因為缺乏根源和源泉,亦是缺乏相互聯(lián)系。我們接著談文學的改寫。往前追溯一下,魯迅《故事新編》亦是對經(jīng)典的改寫。重新刻畫了老子、莊子、孔子、墨子等等。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黃萬盛:這當然與魯迅當時的文化批判任務有關,要破除理學的權威性,顛覆儒家大傳統(tǒng)。在那個時代中這有意義,但是任何的矯枉過正必須回到正常的軌道之中。魯迅的作品一度影響非常大,甚至成為唯一合法的作品。此外的作品和資源不能進入公共領域,這非常可惜。魯迅比較復雜,他一方面被認為是破舊立新的急先鋒,但是他又與主流的破舊立新者格格不入。
當時向西方尋找資源,其背后的基礎是經(jīng)驗論和理性主義。但是魯迅不是,魯迅基本上是意志論和心理學,這就是他為什么看不起胡適這些人的原因。魯迅更接近尼采,他的生命的敏感和反抗意識結合得非常緊密。我們反思五四時,不能將魯迅納入經(jīng)驗論和理性主義之中。但是我們要看到,他所導致的對傳統(tǒng)的破壞甚至比理性論和經(jīng)驗論要嚴重得多。去年我在浙江大學有一個講演。我提出理解魯迅不能從一般的理性反思的路去理解,他有一個更深刻的倫理經(jīng)驗的面對。他的作品中,真正過不去的都是小人物,阿Q、祥林嫂等。小人物代表日常生活經(jīng)驗和日常倫理。魯迅完全不能接收這些,他嘲笑阿Q和祥林嫂。他將這些人物和事情放到生命態(tài)度上來考慮,只要是習俗經(jīng)驗的載體,在魯迅那里就過不去。魯迅與德國后期的理性主義非常相似,甚至包括伽達默爾,他們基本上不了解習慣可以是深刻的哲學命題。在他們看來,習慣就是惰性和腐朽,習慣甚至連經(jīng)驗的水平都達不到。習慣容易被稱為“陳規(guī)陋習”。經(jīng)驗比習慣高,尚是積累;理性更高,哲學處理的是理性。
劉濤:習慣和希臘的nomos有關。中國可以稱為禮俗。
黃萬盛:是。這恰是中國最為寶貴的資源。幾千年積累起來的“忠孝”、“仁義”、“和為貴”等等。若在德國理性主義看來,這是nothing。在魯迅那里,很多日常經(jīng)驗過不去。
劉濤:我覺得,魯迅面對這些小人物及其背后代表的習俗時有很多掙扎和矛盾。比如《阿Q正傳》,行文前后魯迅明顯對阿Q的態(tài)度有變化。前面肯定是批評和嘲諷,從行文的語調中可以體會出來;但是后來有明顯變化,阿Q被殺頭時,行文的語調有了明顯的變化。這就是魯迅的矛盾和糾結之處。批判很顯白,糾結很隱微,故讀者未必體察出魯迅的糾結。但無論如何,我覺得魯迅有一些副作用。比如就我個人的閱讀經(jīng)驗而言,我們小時候就學《孔乙己》,孔乙己掛在嘴邊的“君子固窮”、“多乎哉,不多也”等,小時候常被我們作為笑談,同學之間互相取笑。當然現(xiàn)在我理解《孔乙己》這個故事與章太炎提倡《禮記》《儒行》篇有關,章太炎感于當時士風頹敗,于是倡讀《儒行》篇。士人之所以為士人不是因為“儒服”(即《孔乙己》中的“長衫”),而是要有“儒行”??滓壹褐挥小叭宸睕]有“儒行”。魯迅做得太過于決絕,不僅嘲諷了孔乙己,也嘲諷了“君子固窮”、“多乎哉,不多也”。似乎孔乙己沒有“儒行”是因為“君子固窮”等造成的。因此,很多年這些對我而言都是負面的,認識到“君子固窮”等的正面價值,經(jīng)歷了很長時間。
我們暫不談魯迅,如果將“改寫”這一概念擴大來看,經(jīng)典注疏亦算廣義地改寫。比如朱熹對四書的注疏,尤其對《大學》的修改、補傳、段落調整、闡釋等。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黃萬盛:現(xiàn)代的文本改寫有顛覆的意義在。但朱熹是成全。他認為這些文本重要,但有些地方好像說不通,于是成全?,F(xiàn)在,我們承認朱熹的貢獻,但貢獻不因為他把文本補充全了,只是因為他提了一個看法。
中國的經(jīng)和西方的經(jīng)不同。西方的經(jīng)和宗教有關,和神有關?!妒ソ?jīng)》不能被改寫,只能被不斷解釋。若以為經(jīng)錯了,會被認為大逆不道。這是西方的大的傳統(tǒng),所謂解釋學成為豐富經(jīng)典的渠道。中國的情況不一樣,一開始就立足于民間社會??鬃泳褪且粋€有血有肉的人,他有尷尬也有惶惑等,比如“子見南子”時常被人提起來;“不見周公”的不安和緊張,等等。神不會有這些問題,我們看不到神的惶惑不安,神的尷尬等。它是扎根在日常社會的,因此,中國的一些思想家認為有責任去成全。
劉濤:當然是成全。但是這背后應該有時代的問題在,比如朱熹其時佛教風行,欲排佛而彰顯儒家,于是推“四書”。所有的改寫,都有一個改寫當下的原因。我們對經(jīng)典的態(tài)度往往是“述而不作”,只是注疏,要以回到經(jīng)典的態(tài)度來思考當下的問題。
黃萬盛:是,肯定有原因。但是里面有兩個問題。一是中國的經(jīng)典是開放性的體系,留下了可以被發(fā)展的空間,的確有經(jīng)典本身的學術需要。另外一面有道統(tǒng)的問題。大的社會提出大的問題和新的問題,如何面對文化考驗,使得道統(tǒng)可以適應當下的情況。中國的思想家經(jīng)常做的就是在凡俗中轉變凡俗。基督教有天堂和人間,人間不如意,還有天堂。中國的大傳統(tǒng)沒有凡俗的不合法和神圣的絕對合法的二元對立。
劉濤:對。莊子有《人間世》一篇,永遠在人間中。故達摩言,神州望之有大乘氣象,大乘佛教在中國流行。
黃萬盛:對。我們其實有深刻的資源。我們可以真正全面地理解凡俗,塑造凡俗,因為我們就在凡俗中,所以說“道在倫常日用中”。思想家真正的任務是在紅塵中轉變紅塵。
劉濤:“在紅塵中轉變紅塵”這個觀點非常好。我們現(xiàn)在談談媒體。中央電視臺有一個節(jié)目叫“百家講壇”,推出很多講演人。比如有一個廈門大學的教授叫易中天,講《三國》。我聽過幾次,覺得這是對《三國》的“改寫”,即是一種重新闡釋。他似乎投了時代之好,大談《三國》中體現(xiàn)出來了的“如何管理,如何用人”等等。北京師范大學有一個教授叫于丹,大講《論語》,我覺得有將《論語》解成“心靈雞湯”的意思。這雖然似乎學術普及,但是我覺得是通過講述改寫經(jīng)典。對這個現(xiàn)象,您怎么看?
黃萬盛:這個背后有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需求?,F(xiàn)在拜金主義、物質主義等流行,人們需要一種公共的意識形態(tài)。如果單純從商業(yè)炒作來看這個問題,肯定不夠。我們要從商業(yè)炒作背后看到大的社會需求。但是被炒作成腕的人會有一種快感,他們的反思能力會變得更差,他們了解背后有更大的力量。我看于丹和易中天的迷失即在此。于丹幾乎不跟研究《論語》的人交流,只是單向地自我講述?!墩撜Z》的核心是“學”,第一句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講《論語》卻沒有任何學習的心態(tài),這是對自己扮演的公共角色缺乏基本的了解。
這個問題和中央電視臺也有關。他們將此變成商業(yè)行為,請了一批說書先生來說書,說《論語》的書,說《三國》的書。中央電視臺是一個放大了的單向茶館,請了說書先生來說書,聽書喝茶的人要付錢。因此授道解惑就成了謀利圖財。本來他們如果謙虛一些,也許能創(chuàng)造一個現(xiàn)代的公共“茶館”,他們的自負使他們搞砸了。其實,哈貝馬斯也極其重視“茶館”,因為這是一個公共領域,有雙向的交流,一邊喝茶一邊說話討論。但是媒體的茶館,通過視頻,恰恰產(chǎn)生了一個屏蔽作用,取消了雙向性。聽眾只能面對這個屏幕,只有輸送,沒有交流。
現(xiàn)在很多社會學家正在為此憂慮:現(xiàn)在的社會正在變成一個屏幕社會。這就是為什么二十世紀后半期,媒體對社會變得如此重要的原因。為什么一些有責任的思想家在強調媒體的責任,強調公共知識分子,強調對媒體的監(jiān)督(這是媒體的現(xiàn)代尷尬)。只有強調責任,才能將媒體從一個公共運作的模式變成公共價值的參與者和建設者。這個問題現(xiàn)在解決得不好。
劉濤:您談的這些非常有批判意義。您對電影的改寫有無關注?比如Disney拍了《花木蘭》,不僅在美國流行,現(xiàn)在中國的小孩了解花木蘭多是通過這部電影。
黃萬盛:是。我們前面討論的改寫都是弱勢對強勢的改寫。這里涉及到強勢對弱勢的改寫。花木蘭當然有商業(yè)性,但是背后也有文化考慮。在這個意義上,我才說“第三世界美學”。這些年,第三世界的美學氣質逐漸進入歐美,比如中國電影介入好萊塢。我們不敢說,歐美對背后的文化品位是否真正理解,但是終歸中國的美學在被欣賞了,久之,或可以融入歐美美學品格之中。現(xiàn)在中國的作家和導演要有更大的自覺性,不能僅僅將改寫看作商業(yè)活動,要將民族的生活品位,生活理想、文化觀念帶出來。也就是應該有反哺普世價值的信心和責任。而現(xiàn)在多是搞怪,外國喜歡什么就搞出什么。
劉濤:我覺得強勢對弱勢的改寫容易使得弱勢走樣,成為香蕉,表面是黃色的,其實心里是白色的。比如前一陣子,英國一家出版社發(fā)起一個全球“重寫神話”的活動,中國很多作家也加入了。但是這里有一個問題:什么是神話?神話是不是不言自明的定義?比如,蘇童參與寫了孟姜女。孟姜女是一個民間傳說,不是神話。但是為了使得這個傳說變成神話,蘇童不得不施加手術,填入一些情節(jié),使之像神話。于是,中國文化語境中“神話”的特質喪失很多。我對強勢改寫弱勢的情況比較悲觀。
黃萬盛:呵呵。我與你相反,對此很樂觀。當然這里面總會丟失一些信息和價值。
這里有一個自我文化認同的問題。如果沒有深刻的認同,我們的改寫只是將自己的東西改成別人的品位而已,這個背后,價值使者和文化使者并不出現(xiàn)。但是若有深刻的自我認同則不會。這背后還是有一個作家責任的問題。
我們如何建設起這個責任,這是大問題。如果對自我的傳統(tǒng)缺乏理解,并且不停地在顛覆,這如何能夠建立起來?因此需要我們對自我傳統(tǒng)和西方傳統(tǒng)有深刻的了解,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和西方的問題所在。
我給你講一個具體的例子,可以說明普世化和地方化之間互動的關系。澳大利亞有一個梅多克媒體公司。它進軍日本,幾年后還是覺得和日本社會很隔膜,打不開市場。后來發(fā)現(xiàn)其口味和形態(tài)與日本不符合,于是有所調整,使之符合日本的消費經(jīng)驗。這可以稱為“全球化的日本化”。這一套媒體管理經(jīng)驗,運作方式,被日本學會之后,帶入了日本的民族品格和氣象,這又返回到了西方。以至于現(xiàn)在美國很多社會學家憂慮,比如日本卡通的流行會不會影響美國的下一代,并使美國的社會結構發(fā)生變化。這被稱為“日本化的全球化”。普世性和地方性是二元的。普世性需要地方性的參與,地方性亦可以反哺,形成更深刻和廣泛的普世價值。長久之后,普世性和地方性之間的人為的壁壘會逐漸消除。因此改寫是一個過渡階段,終究會將這個階段跨過,終究會有地方經(jīng)驗大放光彩的一日。
改寫是根源性的崛起,要將自己的根源性帶入其中,只是保留原作品的結構。因此改寫是文化性的,但是有困難,不得不面對強權的話語。改寫是一個過渡時期,是目前不得不的一種策略。所以改寫正是因為重視自己的經(jīng)驗。改寫意在說明,你們有的我們也有,并且我們還有獨特的東西。后面有一個cultural-agent,甚至文化使者的責任在。假如沒有文化自覺,那就不是改寫,而是模仿抄襲,那是很拙劣的,所以還有必要區(qū)分改寫和模仿。
劉濤:今天和您聊天,受益良多,非常感謝黃老師。
(責編:吳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