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玲
俗話說:“好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比绾问挂惶谜Z文課妙趣橫生,教師的導語設計顯得舉足輕重。因為,它可以先聲奪人,引人入勝,以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氣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新穎別致的“好”的開端牽引學生“曲徑通幽”。“漸入佳境”,順暢地走進課堂,領略課文的精彩。
導語激趣的方法不勝枚舉,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以下的方法,教師們不妨一試:
一、故事導入法。
學生喜歡聽故事,因此,在講新課之前,教師不妨將與課文有關的故事略點一二,這樣,就能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攝住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使下面課文的導人水到渠成。比如,在講授《出師表》之前,可以講一講劉備三顧茅廬、白帝城托孤的故事。然后設計導語: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劉備死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諸葛亮又是如何對待劉備的后人,即后主劉禪的呢?請跟老師一起走近諸葛亮,感受他那令人蕩氣回腸、肅然起敬的赤膽忠誠吧……
二、詩詞鋪墊法。
中國古典的詩詞歌賦是一塊瑰寶,美麗迷人,以其深厚的文學積淀,沁人心脾。永遠散發(fā)出動人的藝術光彩。教師如果能結合課文,讓學生在課前吟詠與課堂講述有關的句子,則可以收到錦上添花的效果。比如教師在講授朱自清的《春》之前,可以讓學生說出有關“春”的詩詞。有春花:“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有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春風:“沾花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有春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有迎春活動:“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如此導入,學生在教師講新課之前已看到了滿堂春色。已感受到了詩意盎然。教師用詩詞歌賦作鋪墊。能使課堂氣氛“轉軸拔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接下來教師的課堂駕馭就可以順理成章,信手拈來!
三、情景渲染法。
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巧設情景,讓學生觸景生情,以導人對課文的講述。如在講授《音樂巨人貝多芬》時??梢韵炔シ咆惗喾业拿睹\交響曲》,然后讓學生談一談聽后的感受。進而導入:大家想不想知道如此撼人心魄的樂曲出自誰的手筆?他的經歷怎樣?他的性格為人如何?如此一來,就能引起學生探究課文的欲望與激情。
四、時事遷移法。
教師在講課時,可以根據新近發(fā)生的焦點時事,新聞,重大消息等與課文巧妙嫁接,從而引起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如在講述《月亮上的足跡》之前,教師可以插入有關中國航空的時事。如:“神七”升空,中國實現(xiàn)了載人航天飛船太空人出艙活動的壯舉,這一時事激動人心,是中國航天事業(yè)中一個劃時代的事情,而翟志剛,這個“中國出艙第一人”也將被載入中國航空史的史冊。懷著同樣的激動和驕傲,我們可以來緬懷早在1969年,人類首次登月成功的壯舉!同學們想知道是哪個國家率先踏足月球?月球上留下的第一個腳印是誰的?登月的過程又是如何的嗎?請跟老師一起去探尋《月亮上的足跡》。
五、多媒體吸引法。
科技的發(fā)展給語文課堂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尤其是多媒體手段的介入,更讓教師的課堂如虎添翼,增加亮色。無可質疑,恰到好處的聲光畫影,在課堂上“點到為止”地運用,確實讓學生大開眼界,情緒大受感染,氣氛活躍靈動,思維恣意翕張,使課堂講授或如涓涓細流,歡快愉悅;或如驚濤駭浪,動人心魄;或如小石激潭,漣漪蕩漾!比如,在講授《海燕》一文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在蒼茫大海中搏擊風浪的海燕,配以滔滔的海浪聲。海燕勇敢的叫聲,配以狂風雷鳴電閃的畫面,學生能在最直觀的感受中充分領略到海燕矯健的雄姿,感受到無產階級先驅者的光輝形象。多媒體手段的成功運用,確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神效!
六、幽默調侃法。
教師在講新課之前,來點笑話,來點調佩。幽他一默,逗一逗學生,學生樂了,自然會對教師所講的內容產生興趣。所以,幽默調侃,不失為教師成功開講的明智一舉。比如,在講授《吆喝》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街頭賣東西的商販的各種吆喝,尤其鼓勵模仿具有地方色彩的吆喝,然后自己也用方言模仿一二,看到學生饒有趣味,樂在其中時,就可及時導入:其實吆喝不僅是一種叫賣,更是一種文化遺產,或許,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它會被歲月所湮沒,但是,這種曾在街頭響亮地蕩漾過的聲音,會和那些美好的往事一樣,永遠留在人們深深的記憶里。不信,請來聽一聽蕭乾筆下,二十年代老北京的吆喝。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在笑過之余,跟著老師走進那遙遠的歲月……
語文課堂的導語激趣是一種技巧,更是一門藝術,它充分彰顯了教師的修養(yǎng)和才智。作為教師,我們要像夸美紐斯說的那樣:“應該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激發(fā)孩子身上的求知與求學的方法?!奔ぐl(fā)學生一切的求知欲望,挖掘學生積極投入學習的潛質。讓學生愉悅而成功地學習。“問渠哪得清如許,惟有源頭活水來”,我相信,每一個語文教師。只要懷著對教學、學生的熱忱。努力探索,定能找到源源不斷的“活水”。定能探尋到多姿多彩、實用有效的激趣方法,把語文課堂教學激活成一泓清如明鏡、波光激滟的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