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說文解字》“戈”部字作了窮盡式的考察,明確其義類歸屬,梳理其詞義的孳乳演變,指出《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在釋義某些“戈”部字時存在的尚可待商榷之處。
關(guān)鍵詞:《說文解字》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 “戈”部 義類
《說文解字》“戈”部文二十六,本文對此二十六字一一加以分析,指出其義類歸屬,梳理其詞義的引申變化,并對《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此類字釋義時存在的問題進行商榷。
一、“戈”以其形構(gòu)字,義為兵器
(一)戈,部首?!墩f文解字》(為行文便捷,下文簡稱為《說文》)解曰:“平頭戟也,從弋,一衡之,象形。凡戈之屬皆從戈?!?/p>
(二)戛,《說文》和《廣雅》均釋為:“戟也。”張衡《西京賦》:“立戈迤戛?!毖C注曰:“戛,長矛也?!薄豆艥h語常用字字典》也釋為“長矛”。矛與戟是不同的兩種兵器,形狀相近,但戟除了矛也有的槍尖外,旁邊還附有月牙形鋒刃。且不論戛到底是矛還是戟,它是一種兵器應(yīng)是無疑的。
現(xiàn)代漢語中常用“戛然而止”中的“戛”當(dāng)為象聲詞。從指稱兵器到表象聲,詞義的引申經(jīng)歷了以下的過程:兵器(戟或長矛)→擊打、敲擊①→象聲詞。另,韓愈《進學(xué)解》:“惟陳言之務(wù)去,戛戛乎其難哉!”此處之“戛戛”釋為費力、困難②,詞義引申的理據(jù)可能是人們在費力做事時往往會不自覺地發(fā)出聲響,由象聲詞指代此種困難情狀,從而產(chǎn)生此種義意。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釋“戛戛、戛然”兩個詞條似乎存有可商榷之處?!瓣╆庇幸粋€義項是“形容困難”,后詞例為“~乎難哉!”(出自韓愈《進學(xué)解》,見上文)《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對于此詞條的注釋為“費力的樣子”,聯(lián)系韓愈文章的上下文,后者的釋義似乎更為恰當(dāng)?!瓣┤弧钡牡诙€義項為“形容聲音突然中止”,詞例為“~而止。”義項中所指“突然中止”義應(yīng)為詞中“而止”承擔(dān),戛然當(dāng)僅指聲音。
(三)戎,《說文》解曰:“兵也?!倍斡癫米⒃?“兵者,械也?!睋?jù)段注,“五戎謂五兵”,即:弓、矢、殳、矛、戟?!氨隇檐囎洹⒉阶?故戎之引申亦為卒旅”,卒旅可理解為今天所稱的部隊。成語“投筆從戎”的“戎”即詞義。由士兵、部隊引申為軍事、戰(zhàn)爭。柳宗元《封建論》:“牘貨事戎”,“戎”即為詞義?!叭帧弊鳛閷Ρ狈缴贁?shù)民族的統(tǒng)稱,不是該字的引申義,而應(yīng)為假借義。
上述分析可得“戎”的詞義引申過程為:兵器→士兵→部隊→軍事、戰(zhàn)爭?!冬F(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戎1”有兩個義項:“①兵器;武器:~兵。②軍事;軍隊:~馬/~裝/投筆從~?!笨梢钥闯?《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沒有體現(xiàn)出“士兵”的這個義項,將“軍隊”和“軍事”兩個義項并為一個似有不妥。
(四)戲③,《說文》解曰:“三軍之偏也?!倍斡癫藐P(guān)于“三軍之偏也”的注解十分充足且清晰:“偏若先偏后伍,偏為前拒之偏,謂軍中所駐之一面也,識記項羽紀、高帝紀皆曰‘諸侯罷戲下,各就國。師古曰‘戲,軍之旌旗也?!笨梢姟皯颉钡摹叭娭绷x,后來以“麾”字代之。段玉裁關(guān)于“戲”“一曰兵也”義的引申分析十分精彩:“一說謂兵械之名也,引申之為戲豫、戲謔,以兵杖可玩弄也、可相斗也,故相狎亦曰戲謔?!闭沾怂悸?后來進一步引申的“嬉戲,游戲”“歌舞,雜技等表演”的意義,也可推斷得出。
(五)戟,《說文》解曰:“有枝兵也。”段注:“兵者,械也。枝者,木別生條也。戟為有枝之兵,則非若戈之平頭。”
(六)戣《說文》解曰:“周制,侍臣執(zhí)戣,立于東坐。兵也?!睉?究竟為何,段玉裁指出這是有爭議的,有說類似于“三鋒矛”的,有說是“皆平器之名”,尚未有定論。
二、“戈”以其用構(gòu)字,表示一種行為動作
(一)賊,《說文》釋為:“敗也。從戈,則聲。”《系傳》:“敗,猶害也。”段注:“敗者,毀也,毀者,缺也?!敝芄魇拿?“毀則為賊?!北玖x應(yīng)該是用戈毀物,即破壞。由此本義引申出“殺害”義,既而有“殺人者”之義?!俄n非子·內(nèi)儲說下》:“二人相憎,而欲相賊也?!薄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燕王昏亂,其太子丹乃陰令荊軻為賊。”由“殺害”義引申為強盜。柳宗元《童區(qū)寄傳》:“賊二人得我,我幸皆殺之矣?!薄皬姳I”又引申出“狠毒”之義?!度龂尽の簳ざ瑒鳌?“董卓狼戾賊忍?!逼湟赀^程可圖示為:害、破壞→殺害→強盜→狠毒。
“賊”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中有五個義項:①偷東西的人。②做大壞事的人。③邪的;不正派。④狡猾。⑤傷害。這些義項有兩個來源:一是由“賊”引申而來:如義項②③⑤。二是由“盜”引申而來,“盜”,《荀子·修身》:“竊貨曰盜?!奔幢I竊、偷東西。義項①④應(yīng)由此義引申而來。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賊”的五個義項若按其不同的來源有所區(qū)別,則更能幫助讀者把握其準確的含義。
(二)戍,《說文》解曰:“守邊也。從人持戈?!?/p>
(三)戰(zhàn),《說文》解曰:“斗也。從戈單聲。”段注曰:“戰(zhàn)者,圣人所慎也,故引申為戰(zhàn)懼?!?/p>
(四)戕,《說文》解曰:“槍也。他國臣來弒君曰戕。從戈,爿聲。”此字有兩義,一為“殘”,段注:“槍者,歫也。歫謂相抵為害?!瓊髟弧?殘也。此戕之正義。”二為“殺”,段注:“左氏傳曰:‘凡自虐其君曰弒,……自外曰戕?!?現(xiàn)代漢語“戕”義為“殘害、殺害”,是“戕”的第二義發(fā)展而來的。
(五)戮,《說文》解曰:“殺也?!?/p>
(六)戡,《說文》解曰:“刺也。”段注:“經(jīng)史多叚此為堪勝字。”即經(jīng)史多用此字代表“攻克”之義?!渡袝の鞑琛?“西伯既戡黎?!庇伞肮タ恕币瓿觥捌蕉ā绷x,《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釋為:“用武力平定(叛亂)?!?/p>
(七)戩,《說文》解曰:“滅也。從戈,晉聲?!倍巫?“滅者,盡也。盡之義兼美惡,故減之義亦兼美惡,凡盡皆得云滅,亦皆得云戩也。”現(xiàn)代漢語中“戩”還有“?!绷x。段玉裁找出了此義的來源:“《爾雅》‘履、戩、祓,福也。此謂木之福履,天寶之戩谷,卷阿之福祓皆得訓(xùn)福。履本不訓(xùn)福,與福連文則可訓(xùn)福矣。戩、祓本不訓(xùn)福,與谷祿連文則亦可訓(xùn)福?!钡斡癫貌⒉徽J同這種解釋,他認為許慎沒有將此義納入其說解之中,是正確的,并贊之曰:“斯善讀《爾雅》《毛傳》者也?!?/p>
《說文》關(guān)于此字的釋語中還有“詩曰:‘實始戩商”一句。段注:“……今詩作‘翦,……《毛傳》曰‘翦,齊也,……謂周至于大王,規(guī)模氣象始大,可與商國并立?!薄皯臁钡倪@個義項并未廣泛使用,今漢語中也只有“滅”和“?!眱闪x。
(八)武,《說文》解曰:“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為武?!薄爸垢隇槲洹币鉃?“武”是用武力制止干戈的。許慎沿襲了春秋時代人們的道德觀念中的“武”來釋義為現(xiàn)代學(xué)者所不認可??技?、金文,“武”上面是“戈”,下面是“止”,“止”象形的是腳,而不是停止義。于省吾《釋武》,“武從戈,從止,本義為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辜词拘我?。征伐者必以武器,‘戈即武器也?!爆F(xiàn)代漢語“武”的義項也都由此本義引申而來。
(九)戔,《說文》解曰:“賊也。從二戈。周書曰‘戔戔,巧言也。”“賊”見上文分析,意為“破壞、殺害”。段注:“此與殘音義皆同,故殘用以會意,今則殘行而戔廢。”可見,其義應(yīng)為“破壞、殘害”。至于“戔戔”,段注有言:“善騙言”,與《說文》“巧言”同義。
白居易《買花》:“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贝颂幍摹皯鈶狻币鉃椤氨姸嗟臉幼印!薄读凝S志異·小官人》:“戔戔微物,想太史亦當(dāng)無所用?!贝颂幍摹皯鈶狻眲t意為“微薄、少”?!氨姸唷迸c“微少”詞義是引申而來,還是假借之義,其理據(jù)是什么,這些筆者沒有找到相關(guān)的解答,筆者認為應(yīng)當(dāng)是由“善騙言”義引申而來。但凡善騙言者,一般其言語喋喋不休,唯恐他人生疑;其言語不真實,無任何有效信息,所以“言輕”。前者引申出“眾多”義,后者引申出“微薄、少”義。
(十)戢,《說文》解曰:“藏兵也?!敝甘詹乇?后引申為“收斂?!碧諠摗稓w鳥》:“翼翼歸鳥,戢羽寒條?!?/p>
(十一)或,《說文》解曰:“或,邦也。從口,從戈以守其一。一,地也。”段注:“《邑部》曰‘邦者,國也。蓋或、國在周時為古今字,古文只有或字,既乃復(fù)制國字。以凡人各有所屬皆得謂之或。各守其守,不能不相疑,故孔子曰‘或之者,疑之也?!?根據(jù)以上段注的分析,“或”在古時有兩義,一是“城邦”,二是“疑惑”。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奴隸制廢除,封建制建立,國家的概念產(chǎn)生,此時,在表“邦”義的“或”字上加以大“口”,寫作“國”,代表更為統(tǒng)一的建制,從而代替了“或”的“城邦”義。又在“或”字底加“心”,為“惑”。此時,它的原始意義另有他字表示,“或”轉(zhuǎn)借為“有”,意為“有的,有的人?!彼抉R遷《報任安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進一步引申為“或許,也許”,詞義有所虛化。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云霞明滅或可睹?!痹~義進一步虛化為“或者。”
注 釋:
①元稹《華原磬》詩:“鏗金戛瑟徒相雜”,“鏗”撞擊,“戛”
應(yīng)為敲擊或擊打義。
②見《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和《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的解釋。
③戲,許慎《說文解字》:“一曰兵也?!睋?jù)此,將“戲”歸入此
義類。
參考文獻:
[1][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
社,2006.
[2]《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編寫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Z].北京:商
務(wù)印書館,1996.
[3]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
[Z].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
(魯海濤 陜西 寶雞文理學(xué)院機電系 72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