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藍的眼睛》(The Bluest Eye)(1970)是美國黑人文學巨匠托尼·莫里森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展示了一個充滿扭曲與變異的世界,人們的心理因價值觀的畸變而扭曲,他們不但仇恨自我,而且把這種仇恨蔓延到自己的配偶和子女身上。莫里森不但對奴隸制與種族歧視進行了批判與鞭撻,更從黑人女性的視角對黑人社會內(nèi)部的陰暗面作了大膽而犀利的披露。小說以主人公佩科拉的悲慘遭遇為線索,展開了一幅白人與黑人之間,黑人社區(qū)成員之間以及黑人家庭內(nèi)部錯綜復雜的全景圖。佩科拉酗酒的父親查理在眾人的眼里已墮落成不可救藥的禽獸,奸污了佩科拉,而母親波琳性情冷漠對女兒不是拳腳相加就是冷眼相向。在這種痛苦而又無奈的生活面前,佩科拉覺得如果她有一雙藍色的眼睛,她就能得到關愛,命運就會被改變,因為藍眼睛是美麗純潔的象征。佩科拉幻想自己的夢想已成為現(xiàn)實,然而,可悲的是藍眼睛不但沒有使她獲得解脫,反而讓她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佩科拉喪失了神志,瘋了。整個故事展示了黑人女性多舛的命運。小說中佩科拉母女的悲劇讓我們看到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這兩座大山壓得她們喘不過氣來。非洲傳統(tǒng)文化中有關女人與上帝的神話歷史性地埋下了黑人女性悲劇的種子,同時,非洲具有幾千年歷史的特殊的青春期文化對女人逆來順受秉性的養(yǎng)成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些傳統(tǒng)的東西在人們的意識中根深蒂固,揮之不去,多少年來一直或隱或顯地禁錮著這個歷史悠久的種族。由此觀之,黑人女性的悲劇更具有必然性的一面,譜寫了一曲催人淚下,意味深長的悲歌,成為一個可以從不同角度審視的“多面體”。
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黑人種族內(nèi)部的歧視
佩科拉在家中得不到溫暖和關愛,反而成為父母發(fā)泄的對象,父親將他對所有傷害過他的人的仇恨遷移到女兒身上,而她只是忍氣吞聲。家人尚且如此待她,外人的態(tài)度便可想而知。社區(qū)里的人都將自己的憎惡感發(fā)泄到佩科拉身上,把她當成最適合的“替罪羊”。買糖果時雜貨店老板用一種莫名其妙的眼神好像要將她看穿,周圍的男孩總是嘲弄她,她新交的朋友不但沒有真心實意地去安慰她受傷的心靈,反而以種種方式來諷刺她,連媽媽波琳·布萊德拉夫也惡意對她進行戲弄,罵她是“骯臟的黑人小婊子”。一切罪惡的根源似乎都在于她的黑皮膚和丑陋的長相,因此她幻想著有一雙藍眼睛來改變命運。黑人社區(qū)內(nèi)部的壓迫進一步加強了佩科拉對藍眼睛的渴望,這種不能實現(xiàn)的愿望更加強了主人公的悲劇性,使讀者不忍卒讀。故事接近尾聲時,佩科拉以為實現(xiàn)了藍眼睛的夢想,然而,夢想實現(xiàn)的代價卻是她神志的喪失,夢想的實現(xiàn)變得那樣不合情理,那樣可悲,那樣具有諷刺意味。這雙藍色的眼睛不僅沒能讓她看清周圍的世界,沒能拉近她與周圍人的距離,相反,他們蒙上了佩科拉的眼睛。佩科拉再也無法準確地看世界,她在人們的眼中也變得更加微不足道。
社區(qū)成員內(nèi)心恐懼的黑皮膚和丑陋外表如今都成了佩科拉一個人的缺點。當人們將屈辱、怨恨傾泄于佩科拉這樣無助的“替罪羊”身上時,他們從她的貧窮中感到自己尚有溫飽,從她的丑陋中感到自己并非最丑,她的丑陋使他們感到自己的美麗,從她的不幸中感到自己不幸中的萬幸,她的沉默給了他們講話的機會。佩科拉天賦的美麗成了一種諷刺:她帶給別人美麗是因為她在他們眼中的丑陋,而不是因為他們感悟到了她身上真正的人性美。所以,“最藍的眼睛”變成了最悲慘的眼睛。從佩科拉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黑人對自己同胞的殘酷,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佩科拉神志不清后漫無目的、四處游蕩的身影始終縈繞在人們心頭,時刻提醒著他們自己的丑陋和心中難以抑制的仇恨,所以她的痛苦其實象征了整個黑人社區(qū)揮之不去的苦惱。莫里森借此表明,這種在內(nèi)部轉(zhuǎn)嫁痛苦的做法之愚蠢和殘忍。莫里森對“替罪羊”現(xiàn)象的剖析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繼黑人在法律上取得平等之后所面臨的新的問題。當種族歧視與迫害被明令禁止后,黑人所遭受的傷害更直接地來自黑人內(nèi)部,如貧富之間、男女之間、父子之間。顯然,這種受虐和施虐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根源仍歸咎于奴隸制的影響,但從黑人自身來看,其主觀上的原因是難以抹殺的。
二、黑人的自我異化:微妙的白人種族歧視
《最藍的眼睛》是一部關于種族歧視的小說,但是書中卻很少提到黑人受到白人直接壓迫的事情,而主要是通過黑人之間的矛盾以及黑人內(nèi)心的自我否定,自我憎恨的描述間接地反映了“白人至上”的種族審美觀長期以來對黑人的影響。可以說,這是白人種族主義顛覆黑人靈魂,同化黑人意識形態(tài)的升華,黑人已經(jīng)把白人的審美標準作為衡量黑人美丑的尺度。主人公佩科拉的渴望雖然天真,卻也不失邏輯,因為整個社會都已經(jīng)認同了白人的審美觀。但是最終她并沒有因為在幻想中擁有了藍眼睛而幸福,瘋了,喪失了理智。這一具有諷刺意味的結(jié)局不能不讓我們深思。這不能不說是種族歧視導致的又一場令人發(fā)指的人間悲哀。佩科拉象征著黑人社區(qū)中的自我憎惡感和自認為丑陋的觀點,這只是白人主流文化滲透顛覆邊緣文化的一個范例。由于歷史原因,正統(tǒng)白人文化在美國始終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世世代代受奴役的黑人接受和內(nèi)化了白人的審美觀,并按照體內(nèi)白種人血液的多少把人劃分成等級。黑人社區(qū)已經(jīng)完全接受了白人審美觀,從而認為淺黑色皮膚才更美麗而佩科拉的黑色皮膚是丑陋無比的。這一切從一開始就為佩科拉的命運埋下了悲劇的種子,同時也使整個黑人社區(qū)一直處在自暴自棄、不能自拔的困惑中。
三、驅(qū)之不散的隱形殺手:非裔文化傳統(tǒng)的陰霾
歷史上男尊女卑的傳統(tǒng)思想禁錮婦女多少年,各國因文化差異而各有說辭。非洲傳統(tǒng)宗教中與上帝有關的神話和傳說似乎成了婦女應該受懲罰、受歧視的絕好理由,而非洲具有幾千年歷史的特殊的青春期文化對女性的馴化作用則“鞏固”了她們逆來順受的秉性,這些都對其悲劇命運具有難以開脫的責任。
婦女“性本惡”之傳說
在非洲傳統(tǒng)宗教中,上帝神圣不可侵犯,上帝即權(quán)威,因此人們會頂禮膜拜。而在非洲傳統(tǒng)神話中偏偏就是女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以這樣那樣的方式招惹了上帝,禍及人類,所以婦女便成為眾矢之的。其中,“臟葫蘆”之說反映了婦女的懶惰,“搟面杖戳天”和“撤天做湯”的故事則暴露了婦女對上帝大不敬之“放肆”,而“怒殺上帝”的傳說則道出了女人野蠻的秉性。凡此種種,都與婦女的“大逆不道”分不開。據(jù)此可見,婦女是上帝遠離人類的“罪魁禍首”,打破了人類的美好夢想,使人類與上帝同在的現(xiàn)實成為泡影。于是乎,黑非洲女性注定被認為是邪惡的,應該世世代代接受懲罰。另外還流傳著一個頗似伊甸園的故事,其中母?!巴党越脑铩彼坪踹M一步加劇了傳統(tǒng)文化中“母性”的罪惡。
神話典故的形成雖然發(fā)生在遙遠的過去,但它對社會現(xiàn)實生活反映的真實程度以及由此體現(xiàn)出來的價值判斷和思想傾向,卻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影響。黑非洲關于女性之“惡”的神話反映出當時人類在生產(chǎn)力極為低下時的精神困境、社會的種種矛盾和復雜的內(nèi)心沖突。婦女作為一個弱勢群體便成了人類平衡自己內(nèi)心情感所需儀式的“替罪羊”。這一傳統(tǒng)在時間上以神話模式被賦予了永恒性和合理性,時代相傳,演繹著女性的種種的悲劇。
“成年儀式”對女性的馴服
上古遺留下來的關于婦女“性本惡”之傳說讓黑人女性在潛意識中默認了多舛的命運悲劇,而廣泛流傳的泯滅婦女個性的“成年儀式”似乎十分巧合地成為對婦女在上述神話傳說中所犯過錯的報應和懲罰。
古老的非洲地區(qū),月經(jīng)來潮的女孩子們被稱為“姆娃利。”從此,這個女孩就要開始承擔部落賦予她的義務和責任,有陽光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將是一段漫長而艱難的時光。她將要孤獨而恐懼地呆在漆黑的茅屋里,乖乖地坐在那里度過漫長而沉悶的時光,只能聽從部族上了年紀的老嫗關于怎樣取悅丈夫,怎樣受孕保胎,怎樣生孩子、照顧嬰兒等陌生的知識。要是對此表現(xiàn)出一點點不耐煩,就會被嚴肅地責備甚至懲罰。好幾年的時間之內(nèi),她都不能在白天冒險離開茅屋,只能在夜里才能出去。她不能正面大聲對著任何人說話,只能對著監(jiān)護人的耳朵悄悄說幾句話。一個姑娘越是活潑,獨立性越強,老婦人們就越要挫掉她們的銳氣,最終把她培養(yǎng)成服服帖帖、百依百順、卑躬屈膝的婦人。這種“挫掉她的銳氣”的工作可能要持續(xù)好幾年,以至于有時年輕的姑娘從禁閉中被釋放出來后,好長時間都不能直立行走和說話。度過“母娃利”憂傷而艱難的日子之后,姑娘們就出嫁懷孕,成為一個真正的女人。她們將在任何事情面前保持堅忍和沉著的耐力。她們將無畏而堅強地解決生活接踵而來的憂慮和不幸。義無反顧地保護好孩子,悉心服侍好自己的丈夫是她們的天職。在隔離期接受的教導,早已讓她們習慣于卑躬屈膝的角色:外出時,婦女要扛著沉重的東西跟在兩手空空的丈夫身后;吃飯時,丈夫要首先享用,吃得最多最好;男人們講話時,婦女要溫柔崇敬地看著他們,認真聆聽他們的意愿。
由此觀之,黑人女性成為“母娃利”的第一聲哭泣哭出了她今后艱難負重的生活。她們眼中灰色的憂傷,是非洲婦女身處男權(quán)父系氏族部落中永遠低調(diào)的顏色。這種世代相傳的成年儀式抹殺了女人的天性,使之成為男人的附庸,這對黑人種族內(nèi)部或隱或顯的男尊女卑意識的形成不無關系。
結(jié)語
黑人在法律上取得平等之后黑人婦女問題似乎顯得更加突出。而黑人女性的悲劇更多地暴露了黑人內(nèi)部的問題,當然不可否認白人種族主義殘余勢力的影響,除此之外,黑人種族的文化之根,即非裔文化傳統(tǒng)似乎從更深的層面詮釋了黑人女性悲劇的歷史性和必然性。
參考文獻:
[1]Morrison, Toni.The Black Book[M].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4.
[2]王守仁,吳新云.白人文化沖擊之下的黑人心靈[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0.3.
[3]欒奇,張穎,幻夢里的真實———讀<最藍的眼睛>[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1997.2.
[4]宋擎擎,李少暉.黑色的文明——非洲文化面貌與精神[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
[5]高繼海.佩科拉悲劇探源——評托尼·莫里森<最藍的眼睛>[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1.3.
[6]謝群.<最藍的眼睛>的扭曲與變異[J].外國文學研究,1999.4.
[7][英]帕德林著,張治強譯.非洲傳統(tǒng)宗教[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8][德]費爾巴哈著,王太慶譯.宗教的本質(zh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
張學祥(1973—),男,山東昌樂人,濰坊學院外國語學院教師,碩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