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素群
現(xiàn)在很多學生怕寫作文,究其原因:一是學生生活面較狹窄,平時又不留意生活,缺少觀察,缺少寫作素材;二是沒有掌握審題、立意和布局謀篇等基本寫作技能和方法;三是語言積累少、詞匯單薄,駕馭語言的能力低,認識能力差。這就是學生作文的三大難題:“沒話寫”“不會寫”“寫不好”,那么我們該怎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
一、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深入生活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要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興趣。學生沒有興趣,勉強拼湊,變相抄襲,敷衍塞責,應付差事,是決然寫不出好文章的。正如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只要有了寫作的欲望和興趣,就會致力于寫作,寫作能力就能得到提高。我們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可從幾方面入手:1.組織寫作興趣小組,利用課外時間開展活動,開闊學生眼界,拓寬寫作思路。2. 有計劃、有選擇地組織學生接觸各種傳媒,并有針對性地開展討論。3.開展多渠道寫作練習。如開展課前十分鐘演講活動;舉辦自寫自編的手抄報活動;定期辦好黑板報、學生優(yōu)秀作文宣傳欄等,有利地加強學生練筆。4.鼓勵進步,調動積極性。學生在各項活動中展現(xiàn)了自己的才能,體驗了成功的喜悅,他就會消除對作文的畏懼,產(chǎn)生作文的激情。
二、提高作文指導課的實效
針對作文課存在隨意、沒有確定的教程、知識含量低的情況,豐富作文教學內容,提高作文指導課實效尤其重要。1. 我們可設計形式多樣的作文課型,如優(yōu)美語段賞析課、片斷練習課、看圖說話課、材料評議課等,讓學生覺得作文課堂并不單調,還挺有意思,從而調動他們主動參與的積極性。2. 根據(jù)不同的訓練目的,從不同的角度確定作文學習的重點和要求,并進行相關的指導和訓練,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每一堂作文課都要提出明確的訓練內容、目的和要求。讓學生心中有數(shù),知道學什么,怎樣學,達到什么要求。3. 抓好作文后的評講。作文評講不能過于簡單地把學生作文硬分解為不同等次和分數(shù),再把“好文章”的范例強加給學生,讓每位學生舍棄自己的個性和優(yōu)點,來模仿幾篇“好文章”。這樣的教學會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作個性,使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千人一面。
三、幫助學生解決作文難題
“沒話寫”“不會寫”“寫不好”是學生作文三大難題。幫助學生解決這三個問題,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生活是學生寫作的源泉,學生若沒有積累一定的生活素材,必定無話可寫。因此,要使學生有話寫,一定要善于引導學生深入生活,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多看書讀報,多看電視、聽收音機,并深入工廠、農村、商店去了解社會,關心社會,積累生活素材。這樣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此外,教師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命題,以學生關注熱衷的一些事來開設話題,以利于學生有話寫。
“不會寫”是存在學生中最突出的難題,如寫記敘文怎樣寫才生動、形象;寫議論文怎樣講道理;寫說明文怎樣說才明;文章怎樣立意、選材、布局謀篇;文章怎樣開頭、結尾等等。這些都是學生心中的疑團。因此教師有必要針對疑團逐步解疑,對學生進行審題、立意、片斷寫作等各種不同方面的專項訓練。有必要教給學生各種文體的基本寫作知識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讓學生學會寫。
如我在教給學生立意、選材等寫作知識時,我會告訴他們:1. 作文立意要巧取新角度,切忌人云亦云。要唱自己獨具特色的“山歌”,表演自己的“地方戲”,發(fā)出時代的“新”聲。2. 立意要求高,忌庸俗低級?!拔膶W是為社會的進步服務的”,我們作文也要弘揚這一精神:歌頌新事物,揭露舊事物;贊揚真善美,批評假惡丑;關心家事、國事、天下事……3. 選材要精當,構思要精巧。作文要捕捉生活中靈動的亮點,選取有代表性的最能表現(xiàn)主題的事來寫,力求以小勝大,以少勝多;構思精巧,要求文章寫得曲折一點,增添文章情趣;出乎人的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又如學生不會寫讀后感,我告訴他們可以按照“引—議—聯(lián)—結”的結構來寫,結果學生很快就完成作文,有的學生還能作相應的變通來布局,寫得非常好。正如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學生積累了一定的寫作素材,也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技巧,還得積累一定的語言,善于表達,才能真正寫好作文。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持之以恒的學習,積累好詞好句,除了精讀教材外,要廣泛涉獵各種課外讀物,堅持每天看報并經(jīng)常瀏覽各種雜志,做好讀書筆記。
責任編輯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