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龍
〔關鍵詞〕養(yǎng)成教育;內驅力; 學習品質
一、針對每個年級學生成長發(fā)展中的不同特點確定理健康教育內容
1.低年級以養(yǎng)成教育為主,以“學會生活”為重點,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一年級學生處于以游戲為主向以學習為主的過渡階段,缺乏系統(tǒng)學習的經驗和能力,自理能力差,難以適應嚴格的學習要求。二年級孩子雖然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是其基本學習和生活能力仍未形成。所以,一二年級心理健康教育以“學會生活”為重點,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增強其自主意識和生活自理能力。低年級的心理健康教育應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理能力、自律、自控能力和基本的學習能力,養(yǎng)成自理、自立、自學習慣,把學生送上愛學、樂學、會學的良性發(fā)展軌道。
2.中年級側重學習心理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
調查發(fā)現(xiàn),小學中年級學生往往在學習上的兩極分化嚴重,出現(xiàn)了大量的“差生”或“雙差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不會學習,沒有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沒有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所以,對中年級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應進行必要的學習心理指導,培養(yǎng)學習上的自我效能感,增強自信心,特別是學科學習信心,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三種內驅力”即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從而使學生用自身內在的學習動機帶動其學習行為,幫助學生努力減少學習欠賬,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3.高年級重點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體驗學習和生活中克服困難的快樂
小學五六年級學生面臨著更多和更難的學習任務,此階段學生已形成了不同的學習類型傾向。比如:主動學習型,這是指班級中那些學習主動、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孩子。被動學習型,是指那些被家長和老師看管著才學習的孩子,他們還沒有自覺學習的意識。跟風隨大流型,這部分學生學習尚可以,也不大違紀搗亂,但是凡事不往前沖,比較消極保守,這些學生往往容易被忽略。極端厭學型,屬于從內心里討厭學習也不會學習,主觀上放棄努力,行為上好尋釁鬧事、經常違紀挨批評的那類學生?;诖?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就是幫助學生體驗解決困難的快樂,使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夠在學習和生活中找到自信、找到歸屬感和成功感,從而調整心態(tài),提高學習興趣和動力,培養(yǎng)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
二、針對學生年級特點,有計劃地開展多形式、多層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1.改善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為學生成長營造健康的心理環(huán)境
校園環(huán)境是一本活的教材,對學生心理品質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特別是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深切地影響學生內心的安全感和歸屬感,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行為。因此,我們把這個問題放到學校教改的日程上來抓,把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團結友愛的同學關系作為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目標,上升到師德師風的高度長抓不懈。為此,學校首先對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掃盲培訓,提高教師的心理保健意識。學校還制定了“教師忌語一百句”,督促教師自覺減少不適當?shù)慕逃袨?鼓勵教師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學會與學生進行換位思考,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
2.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通過課堂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1)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激活學生愛學樂學的美好感
良好的課堂氣氛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fā)其學習潛能,還能使師生雙方在心靈交融的最高境界里達到思維的飛躍,將學生帶入“學并快樂著”的最佳狀態(tài)。為此,學校利用教研時間,組織了“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動之以情,方能曉之以理”等系列教研活動,鼓勵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藝術。
(2)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學的教育性
各科教材中都蘊涵著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我們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就確定情感教育目標和能力訓練目標,并結合學生特點找準知識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點,運用心理學的原則和方法,改善課堂評價用語,捕捉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時機,用心理學規(guī)律提高課堂實效性。比如,低年級學生感知帶有具體形象性特點,低年級教學就突出生動形象性,用音樂、美術、手工操作等方式營造鮮活的教學情境,使孩子在“玩中學”、“說中學”、“做中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3)充分科用課堂教學訓練學生能力,開發(fā)智力
課堂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的主渠道,也是開發(fā)學生智力的主渠道。我們結合學科特點,靈活選擇教學方法,在傳授知識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力,還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特殊能力,比如:通過演講和古詩詞背誦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通過興趣小組活動培養(yǎng)學生音美特長和動手操作能力。
3.根據(jù)學生年級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品質
針對一年級學生剛入學,自理能力差的特點,重點進行入學適應性教育,開展“我成為小學生了”的入學教育,培養(yǎng)孩子的“小學生角色意識”,使小學生迅速了解學校,熟悉環(huán)境,為適應學校生活做好準備。對中年級學生開展經常性的學習心理訓練,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預防和減少差生的產生。比如組織二年級學生開展“我有一雙小巧手”“一分鐘能做多少事”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并以賽促練,促進學生手腦結合,協(xié)調發(fā)展。針對三四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學習上開始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苗頭,組織學生開展“學好數(shù)學(語文或英語)我能行”“記住生字(詞)有方法”“知識大拍賣”等交流活動,幫助學生體驗學習知識的快樂,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對高年級學生繼續(xù)完善學習品質培養(yǎng),為畢業(yè)升學打好基礎,側重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積極思考和回答問題的習慣、“超前思考”的習慣、及時完成作業(yè)習慣和遇到難題不放過的習慣等,不僅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而且為學生適應初中的學習提供了穩(wěn)固的心智條件。
(作者單位:遼寧省建平縣深井鎮(zhèn)小學,122401,電郵:jpzfl@126.com)
編輯/何 妍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