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悅
[摘要]繪本是以簡練生動的語言和精致優(yōu)美的繪畫緊密搭配而構(gòu)成的兒童文學作品,文字與圖畫共同擔當講故事的重要角色,每張圖都有豐富的內(nèi)涵,圖與圖之間呈現(xiàn)獨特的敘事關系,表達繪本的整體意境,蘊涵著豐富的知識、情感、人生哲理。那么,怎樣有效引領孩子走進繪本天地呢?本文將總結(jié)歸納自己十幾年來的繪本閱讀教育經(jīng)驗,和大家展開交流。
[關鍵詞]繪本閱讀 幼兒 閱讀能力
一、選擇適合幼兒閱讀的繪本
1.以幼兒為本,充分考慮閱讀興趣
要注意選擇適合幼兒不同年齡段與智力發(fā)展段的繪本。通過對中班幼兒的觀察與分析,我發(fā)現(xiàn):由于這一階段的孩子們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因而,他們更注意事物的表面屬性。同時,由于他們的觀察能力不強,不能老到地觀察每一幅畫面上的人物和背景,因此,角色太多、背景較復雜的繪本都不太適合他們閱讀。所以,我就選擇那些畫面清晰、形象突出、情節(jié)簡單、內(nèi)容健康的繪本供幼兒閱讀。
2.與實際相結(jié)合,故事內(nèi)容貼近生活
故事的取材要貼近孩子的生活,最好是孩子熟悉的事情,情節(jié)要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獨特的心理狀況、思維方法和語言特色。但要有一些異于常態(tài)、常理、常情的變化,使兒童感受到熟悉而奇特,新奇而有趣。故事的主題需合乎孩子的概念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例如,瑪格莉特的繪本《逃家小兔》,是一本簡單生動卻寓意深刻的經(jīng)典繪本。故事里的小兔想用離家出走來考驗媽媽對自己的愛,而故事當中的兔媽媽卻很豁達,一點也不緊張,只是說:“如果你跑了,我就來追你,因為你是我的小寶寶?!本o接著是一場在幻想中展開的歡樂而奇特的追逐游戲。我覺得這樣的故事內(nèi)容使幼兒能夠感受到一種安詳寧靜的愉快。同時也會使得幼兒有一種妙不可言的安全感。在《逃家小兔》這本繪本中,故事的語言淺顯、具體、形象;句子單純、短小、口語話;朗讀時明快、活潑、瑯瑯上口,富有音樂感。
3.鮮艷的色彩,鮮明的主題
圖畫要富有視覺美,這樣故事中的形象才會更鮮明,內(nèi)容才會更感人,才更能激發(fā)孩子閱讀的欲望。視覺美就是文字能用繪本表現(xiàn),而且繪本表現(xiàn)能使故事更為生動。例如,佩特?哈君斯《母雞羅絲去散步》:作者把羅絲的頭、翅膀及尾巴上畫上了羽毛狀的花紋,在身體上畫上了點點。至于那只倒霉蛋狐貍,她并沒有因為是一個丑角而丑化它,相反還把它美化了,畫得妖媚無比,一對尖耳朵的輪廓和腿是深褐色的,耳朵和肚子是白色的,身體及長長的大尾巴則是橘黃色的,上面布滿了由復雜的圓點、線條和黑三角組成的裝飾性圖案,就像一只美麗的妖狐。不只是雞和狐貍,連后面的樹、農(nóng)家、風車等背景也都畫得像裝飾畫一樣。這種大膽的實踐,更能被咿呀學語的幼兒所接受。
4.關注幼兒心靈世界,著眼于幼兒精神成長
繪本中的繪圖風格各有千秋,有的夸張幽默,在風趣中說完了一個故事如《鱷魚怕怕牙醫(yī)怕怕》《膽小的老鼠》《小老鼠和大老虎》;有的細致溫和,好像輕輕地娓娓道來,如《猜猜我有多愛你》《森林》《爺爺一定有辦法》;有的畫面充滿了童趣,色彩鮮艷奪目,如《好餓的毛毛蟲》《彩虹色的花》《小老鼠和大老虎》;還有的畫風嚴謹,裝飾感強,如《母雞籮絲去散步》《金老漢買鐘》等,但是這些繪本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是從孩子的視線看世界,從童心去讀世界,從這些繪畫風格不同的作品中,都能讓我們真切感受到畫者的一顆童心,而且這些繪本留下來若干扇門讓孩子可以自由進入故事的世界,反映了孩子們的生活世界和內(nèi)心世界。
二、開展幼兒繪本閱讀的策略
1.激發(fā)閱讀興趣,引領閱讀之路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蚨處熞獙τ變哼M行興趣的激發(fā)和積極情緒的調(diào)動,促使每個孩子都被繪本深深吸引促使他們處于興趣盎然地閱讀、探究氛圍中。從精彩有趣的故事入手,一步一步地將孩子引領進閱讀之門。為了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尊重孩子們的不同感受,調(diào)動孩子閱讀的興趣,教師不要把故事情節(jié)一股腦兒全盤出,可以在每個緊要環(huán)節(jié)來個“剎車”,制造懸念,積極鼓勵還在邊讀邊猜想后面將要發(fā)生的事,鼓勵們將自己比擬成故事中的角色,讓他們也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去;鼓勵他們參與到編寫故事中,想與作者不同的更有意思的情節(jié)或續(xù)編結(jié)尾。例如,《爺爺一定有辦法》寫的是一個充滿智慧、愛孫子老爺爺,他用巧思把孫子心愛的破毯子變成外套、背心、領帶、手帕、鈕扣。在閱讀過程中,我就讓孩子們猜測:“爺爺把背心變成了什么?”有的孩子猜是手套,有的孩子猜是襪子,有的孩子猜是帽子,家紛紛猜測著各種各樣的可能,充滿了閱讀的樂趣。
2.整合多元化教育,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
繪本本身有多元性,它的主題豐富多彩,包含了幼兒成長的方方面面,不同的畫家和作家也有不同的藝術(shù)風格,不同的國家和民族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這就形成了繪本的多元性。因此,我們教師也應該整合多元教育因素,注入到豐富多彩的各類活動中,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逐步提高幼兒早期閱讀的閱讀能力。比如,讀《泰迪熊搬家記》,可以學畫地圖;讀《別再親來親去》,可以續(xù)寫故事;讀《鱷魚怕怕,牙醫(yī)怕怕》,可以表演故事;讀《嘟嘟與巴豆》,可以學習寫信,介紹各地風土人情……
3.積極開展開放式探討,提高幼兒閱讀能力
大圖書中有很多或精美,或幽默,或感染力強的畫面,教師在認真研究的基礎,要善于挖掘故事的內(nèi)涵和閃光點,充分激發(fā)孩子們的發(fā)散性、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閱讀能力,為他們今后探索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如,在繪本《母雞羅絲去散步》創(chuàng)編故事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發(fā)散性思維,編前我們給幼兒提出了這樣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母雞羅絲去散步的時候碰到了狐貍,狐貍會怎么想,怎么做?母雞又會怎樣呢?”圍繞這些有趣的問題,引發(fā)幼兒積極地觀察畫面,分析思考,進而推測故事的多種可能性。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思維活躍,積極熱情,廣開思路,思考出狐貍和母雞之間可能發(fā)生的各種事情,表現(xiàn)出極大的創(chuàng)造性和靈活性。
4.多種方式挖掘教育資源,提升繪本閱讀質(zhì)量
現(xiàn)代教育是開放式的教育,電視、網(wǎng)絡等媒體的傳播,社區(qū)環(huán)境的影響,家庭教育的深化等,對學生成長所帶來的影響不亞于學校。教師要充分挖掘各方面有益的教育資源,幼兒園和家庭要積極主動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過雙方的雙向互動共同促進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做法如:定期進行親子故事會;定期進行書香寶寶”評選;開展“故事媽媽、故事爸爸”進教室的活動;定期在各種場合舉行閱讀活動。對繪本的研討采取教師、家長、幼小朋友相互探討、相互學習和教師加以正確引導的方法,邀請有關專家開設專題講座,向家長講解親子閱讀的原理和益處。
參考文獻:
[1]肖娟.論圖畫書閱讀與兒童發(fā)展[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4,(9).
[2]袁曉峰.“繪本快樂閱讀”課開發(fā)的理念與實踐讓孩子去熱愛與渴望[J].人民教育,2006,(23).
[3]肖云.繪本閱讀對小班幼兒語言能力的影響[J].創(chuàng)意與素養(yǎng)閱讀,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