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士強 李明興 于宗慧 姜 渤 劉經緯 仇世欽 孫旭杰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人民醫(yī)院(266109)
腎臟解剖位置隱蔽且有著良好的保護,一般不易受傷。但隨著意外事故的增多,腎創(chuàng)傷發(fā)生率已有所增加,在腹部外傷中的發(fā)生率為8%~10%,有報道約占同期泌尿系損傷的20.6%,僅次于尿道損傷。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工農業(yè)建設和交通業(yè)的日益發(fā)達,高空作業(yè)保護措施的不夠完善,腎損傷在近年已有明顯增高的趨勢。因此,提高腎損傷的診治水平顯得十分重要和迫切。腎損傷中70%~80%為閉合性腎損傷,及時而敏捷的處理閉合性腎損傷是泌尿外科急診處理的重點,也是最大限度保留腎功能,減低失腎率和各種并發(fā)癥和后遺癥發(fā)生的關鍵。但國內目前腎損傷治療現(xiàn)狀的報道和研究較少,尤其中重度閉合性腎損傷,其治療策略的選擇目前仍有較大的爭議,其治療方案和策略的選擇和不同治療方式的結果和預后的統(tǒng)計學的比較仍然較少。同時,對于嚴重外傷的患者,病情危重,合并傷較多,要在短時間內做出傷情的判斷和治療方式的選擇,有時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總結臨床經驗。誠然,腎損傷的治療與預后與腎損傷本身的程度、損傷機制、合并傷、臨床表現(xiàn)的變化、全身情況等客觀條件密切有關,不同的治療觀念、水平、以及保守治療的具體方案、手術技術、手術方式選擇等主觀條件對于腎損傷的治療結果如腎切除、并發(fā)癥、死亡率也有很大影響。
在過去二三十年中,由于影像學特別是CT的迅速發(fā)展和廣泛應用于腎損傷的檢查、傷情的估計和監(jiān)測,使腎損傷治療經驗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腎損傷診斷和治療仍存在著爭論,目前的爭論主要集中在3個方面:腎損傷影像學檢查的適應證、后腹膜血腫探查、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的重型腎損傷治療策略。現(xiàn)就腎損傷的診斷、治療研究情況及目前存在的不同觀點進行如下的綜述。
無論開放性腎損傷還是閉合性腎損傷,詳盡的外傷史對腎損傷的診斷十分重要。即使傷員傷情嚴重,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或處于休克狀態(tài)下,在搶救的同時,也應向傷員或家屬盡可能的詳細收集外傷史資料,包括受傷時間、致傷原因、事故性質、受傷著力部位、傷后排尿情況、有無血尿、有無昏迷、短暫意識朦朧及惡心嘔吐等,以便全面評估患者傷情。對一般傷情穩(wěn)定的傷員詳細詢問病史更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血尿為腎損傷最常見的、最重要的癥狀。有94.3%~98.0%的腎損傷患者有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特別是血尿中有索條狀血絲者更具有腎損傷的診斷意義。需要指出的是,有時血尿的程度并非一定與腎損傷的程度一致。在閉合性腎損傷中,高達36%的腎血管損傷沒有血尿的癥狀(Cass,1989)。腎盂黏膜撕裂傷,血尿可非常嚴重;腎臟嚴重損傷,血液積聚于腹膜后間隙,腎蒂傷或并發(fā)輸尿管斷裂、血凝塊阻塞輸尿管或傷員已處于休克無尿的狀態(tài),這時血尿程度并不能真實反映腎損傷本身的程度,甚至可沒有血尿的癥狀。另外,當休克和鏡下血尿同時出現(xiàn)的時候,腎損傷的概率明顯增加(Nicolaisen et al,1985;Mee et al,1989)。血尿還經常出現(xiàn)在腹部臟器閉合性損傷中,因此,血尿為診斷腎損傷有意義的體征,但尿中含血量的多少不能完全作為判斷腎損傷范圍和程度的標準。有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伴有休克則是行影像學檢查的適應癥(Carpio,1999)。
休克是中重度腎損傷的很重要的臨床表現(xiàn),可為創(chuàng)傷性休克和/或出血性休克。其發(fā)生率與腎損傷的程度、有無合并傷及失血量有關。閉合性腎損傷的休克發(fā)生率約為40%,低于開放性腎損傷的休克發(fā)生率(80%)。若血尿輕微或僅為鏡下血尿而合并有休克者,應考慮重度腎損傷的可能,包括腎蒂傷或合并其他器官的損傷。有的傷員可在傷后數(shù)日甚至數(shù)周后出現(xiàn)休克,多為繼發(fā)性大出血或并發(fā)嚴重感染所致。近來,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與否被作為腎損傷手術或非手術治療一個非常重要指征,有的作者甚至認為是惟一指征。但應首先明確休克主要由合并傷引起的,或由腎損傷引起的,還是共同引起的。另外,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而腎臟損傷嚴重的病例經非手術治療可能使出血停止,但隨后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反而給后續(xù)治療帶來很多困難(Monigomery RC,1998)。因此,休克與腎損傷的處理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
多數(shù)傷員有腎區(qū)或上腹部鈍痛,并可放射至同側肩部、背部和下腹部。多為腰部軟組織挫傷、腎包膜張力增高或尿液深入腎周組織刺激腹膜后神經叢所引起。輸尿管內存有血塊,可發(fā)生腎絞痛。尿液、血液流入腹腔或并發(fā)腹腔臟器損傷,可出現(xiàn)腹部脹氣、疼痛及腹膜刺激癥狀。
腎創(chuàng)傷后可因血液和/或尿液溢出,存積于腎周形成痛性腫塊。若腎周筋膜完整,腫塊可局限;若腎周筋膜破裂,滲出的血液和尿液可沿著腹膜后間隙蔓延,形成不規(guī)則的彌漫性腫塊。腫塊的大小與出血量的大小和/或尿液外滲量的多少有關。若在治療過程中腫塊不斷的增大,且血紅蛋白持續(xù)下降,說明有活動性的出血。若傷后數(shù)日或數(shù)周后腫塊突然增大并出現(xiàn)休克,說明有血栓的脫落、血塊溶解后繼發(fā)性出血或合并嚴重繼發(fā)感染,應予以警惕。
腎損傷出現(xiàn)腹膜炎時,除了考慮腹腔臟器損傷外,還應考慮可能單純性腎損傷引起的腹膜炎,占25%~35%,其原因為:①腎損傷后血液和/或尿液經后腹膜滲入腹腔;②后腹膜破裂,血腫和(或)尿液破入腹腔。腹穿為常用手段,但假陽性和假陰性率極高。因此,對于外傷急診的患者,僅依靠腹膜炎體征和腹穿抽出血性液,而行剖腹探查,可能會出現(xiàn)盲目探查腎臟情況,而盲目探查腎臟會導致腎切除率的增加。
開放性及閉合性腎損傷均有可能合并胸、腹臟器及脊柱、遠處組織創(chuàng)傷。腎損傷越嚴重,合并傷的發(fā)生率就越高。最常見的合并傷順序為肝34.3%、結腸25.4%、肺及胸膜19.6%、小腸18.6%、胃15.6%、脾14.7%、橫隔14.7%、十二指腸10.7%、胰腺9.8%、腸系膜9.8%、大血管損傷8.6%。有合并傷者,其臨床表現(xiàn)更為兇險,常以所損傷臟器不同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xiàn)。合并肝、脾及大血管創(chuàng)傷者,以出血為主要表現(xiàn);胃腸道創(chuàng)傷者以腹膜炎癥狀為主。因此,當腎損傷的癥狀與嚴重復雜的臨床癥狀不相符時,應考慮存在其他臟器創(chuàng)傷存在的可能。對腎損傷患者,應全面系統(tǒng)地檢查和密切觀察是否有合并傷的存在,這對臨床醫(yī)師十分重要,因為合并傷是腎損傷病例死亡的主要原因。腎損傷合并腹腔臟器損傷被認為是手術適應癥,但近來趨向于采用非手術治療實質性臟器損傷。
一般認為,血尿的存在、程度和腎損傷的嚴重程度之間無直接的關系。在Ⅳ、Ⅴ級(美國創(chuàng)傷外科協(xié)會分級)腎損傷中,達18%的患者沒有血尿癥狀。
Miller KS et al認為對可能的腎損傷行影像學檢查的適應證包括開放性肋腰部、腹部損傷,閉合性損傷出現(xiàn)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伴有休克,合并腹內損傷、兒童損傷。作者回顧性分析了2254例腎損傷患者,發(fā)現(xiàn)在僅有鏡下血尿而無休克的病例中,只有不足0.2%為Ⅱ級以上腎損傷,而這些患者多合并其他損傷,在進行腹內臟器傷檢查時可發(fā)現(xiàn)同時存在的腎損傷。因此,閉合性損傷患者出現(xiàn)鏡下血尿,如無休克,則幾乎全部為輕度腎損傷,不需要進一步檢查,如果有休克則需行影像學檢查。穿透傷患者,伴有任何程度的血尿都應行影像學檢查,Carroll和McAninch通過對50例腎臟穿透傷的患者分析后,27例僅有鏡下血尿,休克、血尿程度、穿透傷口的位置、外傷的性質很難對腎臟損傷的分級做出判斷。
傳統(tǒng)上,所有創(chuàng)傷后出現(xiàn)任何程度血尿的兒童都需要腎臟影像學檢查,但Morey等注意到腎損傷患兒如僅有較輕的鏡下血尿則一般為輕度傷,只有2%(11/548)的病例為較重的腎損傷。Brown et al通過對1200例腹部閉合性損傷的兒童的回顧性分析后也認為,兒童閉合性損傷,鏡下血尿,無其他相關臟器的損傷,不需要影像學檢查的評估,因為在這些患者中,明顯的腎損傷的存在是不可能的(Brown SL,2001)。但也存在不同的觀點,Stein通過對412例閉合性腹部損傷的兒童的回顧性分析后,認為兒童患者,有閉合性腹部損傷的病史,任何程度的血尿,都應行腹部和盆部CT,以對腎損傷進行準確的分級和診斷,同時發(fā)現(xiàn)其他腹內臟器的相關損傷(Stein JP,1994)。綜上,對兒童可能存在的腎損傷,影像學檢查應靈活運用。
2.2.1 靜脈尿路造影(IVU)
多年來,IVU是診斷腎損傷的重要方法,其診斷準確率達60%~85%。為避免貽誤治療時機,X線腹部平片及靜脈尿路造影應一次檢查完成。IVU的目的是了解對側腎的情況,有無尿外滲及其程度,穿透傷時傷道是否經過腎臟。IVU確定有無腎損傷非常準確,但對腎損傷程度的判斷則缺乏特異性與敏感性。Carp等認為所有穿透性腎損傷及血壓不穩(wěn)定的閉合性腎損傷如需急診手術探查,在腎臟探查前,都應進行一次性大劑量IVU,避免腹部加壓檢查。然而,在剖腹探查之前,立即使用排泄性尿路造影來評價受傷的患者常常有很大限制,而且IVU對腎損傷正確診斷率為51.4%~66.7%,對腎周血腫的正確診斷率16.1%,對腎損傷程度的判斷缺乏特異性和敏感性。因此,Jansson等認為造影劑檢查的適應證:①腰腹部刀刺傷者;②鈍性損傷引起肉眼或鏡下血尿合并休克者。強調IVU表現(xiàn)為造影劑外溢或不顯影者,如患者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可進一步行CT等檢查,如不穩(wěn)定,則需及時手術探查。但有一點已獲公認,IVU正常則可排除重型腎損傷的可能,這對決定是否手術治療有重要指導意義。因此,IVU在國外仍作為腎損傷的首選檢查。
2.2.2 超聲顯像檢查
超聲顯像檢查快速、簡便、無創(chuàng),只要組織聲阻相差0.1%就可以顯示不同的反射波。因此,可從不同斷面動態(tài)觀察臟器的細微變化,并基本上能反映腎損傷的程度及類型,同時可以發(fā)現(xiàn)肝脾等其他腹腔臟器的合并傷,90%的腎損傷可單靠超聲顯像作出診斷。超聲最有診斷價值的是腎周血腫、較大的假性動脈瘤、尿外滲和尿性囊腫。腎損傷超聲顯像的特征為:①腎周出現(xiàn)液性無回聲區(qū);②傷腎影擴大;③腎實質回聲不均勻;④集合系統(tǒng)移位;⑤腎被膜中斷。但超聲顯像的缺點是不易準確判斷腎盂腎盞的損傷程度,不能了解傷腎和健腎功能情況。如果腹膜后血腫大,則不能準確反映腎損傷的程度。B超亦不能區(qū)別尿外滲與新鮮血液外滲,不能確定腎蒂傷和節(jié)段性腎梗死。因此,B超在腎損傷的診斷中主要是起篩選作用。目前,B超在很多國內文獻中仍常作為腎損傷常規(guī)或首選方法之一,但在國外文獻則很少作為常規(guī)和首選檢查。
2.2.3 電子計算機體層掃描(CT)
CT現(xiàn)已成為診斷腎損傷的主要手段。CT掃描對確定腎裂傷、尿外滲、階段性腎實質梗死、腹膜后血腫的位置大小及相關的腹內臟器傷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是腎損傷分級的最好檢查方法。腎動脈閉塞及腎臟缺血在CT上表現(xiàn)為腎影衰減、變淡,腎皮質外周有一增強邊緣稱為“腎皮質邊緣征”,腎動脈分支破裂可見密度低的陰影區(qū),基底向外、尖端朝向腎門。通常在傷后8h見到這種征象。新近使用的快速掃描及圖像重建的螺旋CT在靜脈推注對比劑后,分別攝2s~10min的動脈期、早期皮質、腎圖(靜脈期)及延遲像,可替代腎血管造影,更能顯示腎實質和腎血管損傷的分級情況。CT可確定尿外滲及血腫范圍,顯示無活力的腎組織,了解傷腎和健腎功能情況,對腎損傷的定性診斷和分類準確率為100%,明顯優(yōu)于IVU和B超,且對確定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2.2.4 腎動脈造影
在疑有腎動脈創(chuàng)傷或經其他影像學檢查發(fā)現(xiàn)傷腎無功能或無血運時,腎動脈造影具有特殊的價值。其能清晰顯示腎實質及血管完整性的異常變化,獲得其他檢查方法所不能獲取的影像學依據(jù),如腎蒂創(chuàng)傷、腎內血管破裂或栓塞、腎實質裂傷、包膜下或包膜外血腫,亦可診斷出血是否活動,并結合介入放射學,對某些病例可做暫時性的止血,也可判斷傷腎中、晚期有無創(chuàng)傷性腎動脈瘤、腎動靜脈瘺、腎動脈狹窄及腎萎縮等并發(fā)癥及后遺癥。該檢查操作程序較為復雜,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性,一般不作為常規(guī)檢查。
2.2.5 磁共振成像檢查(MRI)
可通過其冠狀面、矢狀面成像確定腎損傷的程度及范圍,明確腎周血腫的大小。MRI對局部缺血很敏感,能區(qū)別液體聚集的性質,亦可判斷傷腎的生存能力及原已存在的腎臟疾病。對碘過敏或CT分級困難的病例,MRI具有更大的優(yōu)越性。但由于MRI檢查時間長,價格相對昂貴,在腎損傷中的應用較少。
傷情分類是確定治療原則的基礎,但腎損傷嚴重程度分級目前并沒有完全統(tǒng)一的意見。通常血尿程度和持續(xù)時間與損傷程度密切相關,但單純以血尿程度來判斷損傷輕重并不可靠,如腎蒂撕脫、粉碎性腎裂傷、腎盂廣泛裂傷或合并輸尿管斷裂者可無血尿。目前腎損傷的分級方法很多,比較公認的有美國創(chuàng)傷協(xié)會標準分級(AAST)和Sargent分類法。
根據(jù)美國創(chuàng)傷協(xié)會標準分級:Ⅰ級:腎挫傷或包膜下血腫,無腎皮質裂傷;Ⅱ級:腎周血腫局限在腹膜后間隙,或腎皮質裂傷<1.0cm,無尿外滲;Ⅲ級:腎皮質裂傷>1.0cm,無尿外滲;Ⅳ級:腎實質裂傷超過皮髓交界進入集合系統(tǒng),或主要的腎動脈、腎靜脈損傷伴可控性出血;Ⅴ級:多處重度裂傷而致腎破碎或腎蒂血管傷。
Sargent分類法:Ⅰ類,腎挫傷:腎包膜未破,但可有包膜下小血腫,腎盞、腎盂無破裂;Ⅱ類,腎破裂傷:腎臟斷裂涉及包膜,并可通向腎盞腎盂,可有尿外滲及腎周血腫,腰部可有腫塊;Ⅲ類,腎碎裂傷:傷腎分裂成碎塊、斷裂或貫通,腎內外出血,腰部有腫塊,可合并休克,合并傷嚴重;Ⅳ類,腎蒂傷:腎蒂可穿孔、斷裂或血管內膜破裂形成血栓。
對重型腎損傷患者,尤其當CT提示腎破裂嚴重,采用手術處理還是非手術治療,目前的意見并不完全統(tǒng)一。主張立即手術探查的理由是,早期修復破裂的腎臟,清除血腫,引流尿液較為容易,可減少繼發(fā)性出血及感染等并發(fā)癥。主張保守治療的理由是,大多數(shù)腎臟撕裂的組織血運并未完全破壞,腎組織自身修復能力強,經保守治療有望自行愈合。最大限度地保留腎臟組織是腎損傷治療的目標。
B超、CT的普及,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術探查,增加保留腎臟的機會。手術探查有可能進一步加重傷腎的損傷,而且可能導致腎臟切除。在保守治療病例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如有無法控制的休克、血尿持續(xù)加重、腰部腫塊迅速增大等情況,應準確把握時機,及時手術探查,以保留腎臟或腎單位,從而減少并發(fā)癥或挽救生命。因此,對于腎損傷,把握腎探查指征尤顯重要。McAninch等指出,閉合性腎損傷只有1.9%需腎臟探查,而開放性腎損傷中,約77.0%的腎臟槍傷及45.0%的腎刺傷需探查。Nash等報道2521例腎損傷,手術探查195例(202個腎單位),手術探查率7.7%;其中腎切除率12.9%,修復保腎71.9%,僅行探查15.1%。國內手術探查率26.0%~56.0%,腎切除率44.0%~72.0%,與國外腎切除率相比,國內處理腎損傷的腎保存率顯著低于西方發(fā)達國家。
腎損傷手術探查指征分為絕對指征和相對指征。絕對指征可通過臨床觀察做出判斷,而相對指征主要依賴影像學檢查。Carroll等認為,絕對指征為持續(xù)性腎出血及擴展的或搏動性的腹膜后血腫,包括腎碎裂傷及腎蒂損傷等;Ⅳ級腎損傷并發(fā)嚴重腹腔內臟損傷者;嚴重肉眼血尿進行性加重伴血壓不斷下降者;雙側腎動脈完全栓塞或孤立腎動脈栓塞者。后者則需要進行緊急探查和(或)腎血管重建術和(或)自體腎移植。相對指征:①壞死腎組織:壞死腎組織的鑒別主要依靠增強CT、B超和超聲造影。Husmann等發(fā)現(xiàn)腎裂傷引起腎實質壞死較多(25%~50%),而行保守治療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達82%。如同時存在腹內臟器損傷,而不探查腎臟,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更高。如行手術修補腎臟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可自85%降至23%。McAninch等對腎損傷有較多壞死腎組織者果斷進行腎探查并盡量保留腎組織,結果88%的腎臟可保留而并發(fā)癥低于10%。因此,對裂傷后腎實質壞死較多(>25%)則考慮腎探查。②尿外滲:尿外滲的影像學檢查主要依賴IVU、增強CT和超聲造影。尿外滲表明腎損傷較重,但尿外滲就其本身而言不需要手術探查,閉合性腎損傷后尿外滲大多可自行吸收。如持續(xù)尿外滲或出現(xiàn)膿毒癥表現(xiàn)則需手術。腎盂輸尿管連接處損傷很少自愈,最好在損傷后即行手術修補。③腎動脈栓塞:減速傷引起腎動脈內膜撕裂,繼而形成血栓,導致腎實質缺血、壞死。盡早診斷和及時手術對挽救單側腎動脈完全栓塞患者的腎臟至關重要。④穿透傷:幾乎所有的開放性腎損傷都需要外科處理。但如果病情穩(wěn)定,影像學檢查確定腎損傷較輕且無腹內臟器傷,則可行保守治療。Armenakas等總結腎臟穿刺上的治療經驗,結果一半以上的患者經非手術治療而治愈。⑤腹膜后血腫:腹膜后血腫的狀況主要在于CT、B超檢查。腹膜后血腫一般能吸收和纖維化,而對于腹膜后的特大血腫,雖然生命體征平穩(wěn),但保守治療3~4d后,應探查清除血凝塊,減少感染和避免腎固縮,降低遠期并發(fā)癥——腎性高血壓的發(fā)生。
至于手術方式的選擇,有腎修補術、腎部分切除術、腎臟套包術、自體腎移植術、腎血管修補或重建術、腎切除術。修補術適用于腎裂傷的范圍較局限,整個腎臟血液循環(huán)無明顯障礙者。腎部分切除術適用于腎的一極嚴重挫傷或一極腎組織已游離且無血運,無保留價值,而其余組織無創(chuàng)傷或有裂傷但可以修補者。對腎臟嚴重粉碎傷或有多處裂傷,直接縫合修復困難,但整個腎臟血運尚正常,或雙側嚴重腎創(chuàng)傷,或孤立腎嚴重創(chuàng)傷,或一側腎嚴重創(chuàng)傷而對側腎臟情況不明,必須保留傷腎者,可以采用腎臟套包術。腎蒂傷來勢兇險,對腎動脈內膜破裂,內膜下剝離及血栓形成者,必須切除內膜受傷血管段,行血管吻合術。如受傷段血管較長,切除后吻合困難,可行人造血管搭橋吻合。此類手術應爭取在傷后12h內完成,如延遲至受傷18h后,手術修復已無實際意義。腎切除術應嚴格掌握切腎指征:①腎臟嚴重碎裂傷,大量出血無法控制者;②嚴重腎蒂傷或腎血管破裂無法修補或重建者;③腎內血管已有廣泛血栓形成者;④腎創(chuàng)傷后感染、壞死及繼發(fā)性大出血者。腎切除前,必須明確對側腎臟情況,在確定對側腎臟功能形態(tài)正常后,方可行傷腎切除。如系孤立腎或雙側腎損傷,應千方百計保留傷腎,確實無法挽救時,方可切除,并在腎切除后及早進行透析療法,不失時機地實行同種異體腎移植術。
腎損傷的預后與創(chuàng)傷程度密切相關。輕度腎損傷者80%~90%可經非手術治愈。死亡原因多因其他臟器嚴重損傷或傷后大出血,與腎臟本身多無直接的關系。其近期并發(fā)癥有腹膜后尿囊腫(urinoma)及殘余血腫并發(fā)感染及形成膿腫,需切開引流。Husmann報道手術及保守治療后腎周尿性囊腫的發(fā)生率分別為23%和85%。遠期并發(fā)癥有高血壓及腎積水。腎損傷后高血壓的發(fā)生率為1.4%~9.0%,其原因有腎損傷后供血不足、腎動脈血栓形成、動靜脈瘺、動脈瘤、腎周纖維化、瘢痕腎臟或腎萎縮等。中重度腎損傷后經非手術治療或腎蒂傷經手術治療而保留下來的腎臟,均為創(chuàng)傷后高血壓的發(fā)生提供了病理基礎。腎積水的原因多為創(chuàng)傷后腎盂輸尿管連接部(UPJ)狹窄或輸尿管周圍粘連壓迫所致,需手術解除梗阻。其他遠期并發(fā)癥還有腎脂肪變性、腎周假性囊腫、腎盂腎炎、腎結石等,此外還有報道創(chuàng)傷后繼發(fā)癌。綜上,尤其對于中重度閉合性腎損傷,其隨訪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