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勁楊,張建民,張卓瑛,李衛(wèi)華,魯智勇
登山運動,特別是高海拔地區(qū)的登山運動是極端困難、復雜,對身體條件要求很高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相對于天時地利、物資保障等客觀條件,運動員本身是惟一可控因素,出色的體能對于完成登頂任務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了解運動員的體能特征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以 2008北京奧運珠峰火炬?zhèn)鬟f隊即國家登山隊 21名男運動員為對象,通過對登山運動員體能特征各因素指標評價分析,使運動員身體形態(tài)、體能、特征客觀、量化地反映出來。
1.1 研究對象
2007年 9月—2008年 5月北京集訓的參加 2008北京奧運珠峰火炬?zhèn)鬟f隊 (國家登山隊)的 28名男運動員,剔除年齡超過 40歲的 7名運動員,有效樣本共 21名運動員,其中,健將級運動員 13名,國家一級運動員 8名,平均訓練年限為 7.5±3.3年。另選取參與珠峰火炬登山隊選拔的男性登山愛好者 15名作為對照組。
表 1 國家男子登山運動員與登山愛好者的平均年齡比較一覽表
1.2 研究方法
1.2.1 測試
1.2.1.1 身體形態(tài)的測試
身體形態(tài)測試主要包括身高、體重、胸圍、臀圍、腿圍、克托萊指數(shù)等。
1.2.1.2 身體成分的測試
測量儀器:采用韓國 B iospace公司生產的 InBody 3.0生物電阻抗身體成分測試儀。
測試主要指標:瘦體重率 (%)、體脂%、基礎代謝率、BM I指數(shù)等。
1.2.1.3 身體素質與機能的測試
身體素質與機能的測試主要指標:˙VO2max、無氧閾、無氧功測試、心率、心功能指數(shù)、肺活量 /體重、血紅蛋白等。
最大耗氧量 (V˙O2m ax)測試:本研究采用德國 Cortex心肺功能測試儀進行 V˙O2max測試,采用每次呼吸法采集耗氧量。測試室內溫度控制在 20℃~25℃,相對濕度為40%~50%。受試者佩戴采集氣體面罩,呼吸氣體通過心肺功能儀測定,并通過 Polar遙測心率儀記錄運動過程中的心率。每次測試前,對設備進行氣體校準。受試者在MONARK功率自行車上按設定的測試方案進行逐級增加運動負荷,運動到力竭。運動員自選運動負荷 (5~100 W)蹬車 5m in進行準備活動。逐級遞增負荷測試從 100 W負荷開始,每 1m in遞增 40W,直到運動員不能保持自行車轉速在 60 rpm以上。最大耗氧量判定標準:1)最大呼吸商 >1.10;2)心率≥180 b/m in;3)體力達到力竭,受試者不能保持原有的運動速度;4)持續(xù)運動時耗氧量出現(xiàn)下降,以上標準滿足 3個或 3個以上即可判斷V˙O2m ax[10,11,12]。
無氧閾測試:本測試程序與 V˙O2m ax測試相同,測試完畢后分析測試數(shù)據(jù),運用通氣量、CO2排出量、耗氧量和呼吸商氣體代謝指標來變化確定通氣無氧閾。
無氧功測試:本研究采用W ingate無氧功作為運動員無氧能力的測試指標,無氧功測試采用MONARK功率自行車進行測試。測試結果選取的指標主要有最大無氧功率、相對無氧功率、無氧功率遞減率。測試前,運動員在自行車上騎行 15 m in做準備活動,準備活動后休息 3~5 m in。當心率恢復到 100 b/m in以下時開始測試。正式測試時,運動員以本人最快的速度蹬騎,運動過程中不斷給予鼓勵和時間提示,使運動員發(fā)揮出最大能力堅持運動到時間結束。
1.2.1.4 血紅蛋白 (Hb)檢測
運動員于早晨 9:00~9:30空腹取靜脈血液樣本,血常規(guī)采用日本 SYSMEX公司產 XE-2100型全自動血細胞計數(shù)儀測定。
1.2.2 數(shù)理統(tǒng)計
采用 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對測量的數(shù)據(jù)進行數(shù)理統(tǒng)計,并對統(tǒng)計的結果進行相關分析。
2.1 我國優(yōu)秀男子登山運動員的主要形態(tài)特征
我國男子登山運動員具有身高中等、四肢粗壯、體型偏胖、肌肉強壯等形體特征 (表 2)。
表 2 國家男子登山運動員與登山愛好者的主要形態(tài)指標比較一覽表
表 2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男子登山運動員平均身高 168 cm,平均體重為 69 kg,這些數(shù)據(jù)與我國第 2次國民體質監(jiān)測公報的我國 25~29歲年齡段的男性體質數(shù)據(jù) (平均身高 170m,平均體重為 66.5 kg)[3]相差無幾。但是,登山運動員腰圍、臀圍,大腿圍、小腿圍的數(shù)據(jù)要遠遠超過這一年齡段的普通人群 (分別為 76.8 cm、87.37 cm、48.19 cm、39.11 cm)[3,4]。另外,優(yōu)秀登山運動員的上臂相對圍、大腿圍、小腿圍、腰圍、臀圍、克托萊指數(shù)等指標也與一般登山愛好者存在顯著性差異 (P<0.05,表 2)。這些指標體現(xiàn)出我國登山運動員形態(tài)的專項化特征:四肢較發(fā)達,但相對于上肢,下肢更為粗壯。登山運動主要以下肢運動為主,長時間的負重步行與攀登等專項訓練使運動員的小腿圍、大腿圍指標普遍大于常人。登山運動員上肢同時較為發(fā)達與登山運動需要攀爬、抓握巖壁等專項力量要求較高以及專項化的力量訓練有關。
克托萊指數(shù) (體重/身高 ×1 000,kg/cm×1 000)主要反映運動員體重與身高的合理比例關系,用克托萊指數(shù)還可以表示運動員的骨骼、肌肉的發(fā)達程度以及運動員的肥胖程度。從表 2可以看出,男子登山運動員的克托來指數(shù)平均為 410±29.1,遠遠超過同年齡段普通成年男性的克萊托指數(shù) (340~360)[3],也高于自行車運動員的克托萊指數(shù) (389± 22.7)[9]。從克托萊指數(shù)來看,我國男子登山運動員比普通人群、自行車運動員的體格更為強壯。
2.2 我國優(yōu)秀男子登山運動員身體成分特征
以往的研究表明,運動員身體成分與運動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一些研究人員在對各種項目的高水平運動員的測試中發(fā)現(xiàn),其身體成分都具備一定的特征[6]。從表 3可以看出,我國優(yōu)秀男子登山運動員體脂率 (%)、瘦體重率 (%)、基礎代謝率、BM I指數(shù)分別為 22.91±0. 17、77.09±0.21、1073.1±31.17和 24.4±1.2,均與登山愛好者存在顯著性差異 (P<0.05)。
表 3 國家男子登山運動員與登山愛好者身體成分主要指標的比較一覽表
從表 3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登山運動員的基礎代謝率較低、體脂含量高,有資料顯示,18~29歲的成年男性的基礎代謝率參考均值為 1 550 kcal[5],這一標準遠遠高于優(yōu)秀登山運動員的 1 073.1±31.17 kcal。另外,同年齡段的正常成年男性的體脂率為 15%~18%[6],登山運動員的這一指標為 22.91%,超過了 18%左右。
一般而言,登山運動員常年在低溫高海拔地區(qū)生活,一方面,要求運動員具有較低的基礎代謝率,盡可能的降低能耗;另一方面,要求運動員有相應的能量儲備,一定比例的身體脂肪含量可以減緩運動員身體熱量與外界的交換,從而為保證運動員體能提供一定的幫助,也可有效地防止體能過快地耗盡。
BM I指數(shù)是用來判斷正常人肥胖程度的一項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優(yōu)秀登山運動員的 BM I為 24.4±1.2,明顯高于亞洲同年齡段的正常成年男性 (有資料顯示,正常成年男性的正常 BM I指數(shù)為 18~23[6])。需要指出的是,登山運動員 BM I的意義有別于正常人,結合體脂率(%)指標,登山運動員的瘦體重的絕對量較大,因此,BM I并非純粹描述肥胖程度。
2.3 我國優(yōu)秀男子登山運動員的機能特征
優(yōu)秀登山運動員的心功指數(shù)明顯低于一般登山愛好者,說明優(yōu)秀運動員大運動量訓練后,心率增加不太多,并且心率恢復較快,是運動員心臟功能良好的表現(xiàn)。登山運動員須在高山缺氧、天寒地凍、坡陡壁滑等復雜的高山地區(qū)進行長時間的運動,負荷變化較大,良好的心臟功能是保證登山訓練與高原適應的基本條件。
表 4 國家男子登山運動員與登山愛好者主要機能指標的比較一覽表
肺活量反映肺一次通氣的最大能力,是反映呼吸系統(tǒng)機能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測試肺通氣功能簡單易行的指標。肺活量 /體重是每千克體重的肺活量值,能更合理地反映肺功能的強弱。登山運動員肺活量 /體重的平均值為82.85 l/kg,而普通男性的肺活量 /體重的標準值僅為 60 l/kg[6]。因為登山運動員需要有良好的呼吸機能和較大的肺通氣量。登山運動員與登山愛好者這 2個指標有著顯著性差異 (表 4),說明通過長期系統(tǒng)的登山訓練,可以提高呼吸肌的力量和吸氣、呼氣的能力,從而提高相對肺活量。
安靜時心率指標反映了運動員的身體健康與機能狀況,它隨訓練水平及健康狀況的提高而趨平穩(wěn)下降。有關研究表明,運動訓練,特別是耐力訓練可使安靜時心率減慢,具體表現(xiàn)為安靜時心率低、竇性心動徐緩、運動性心臟增大。優(yōu)秀登山運動員的平均心率為 56.9 b/m in,顯著低于登山愛好者的 69.5 b/m in,也低于正常人群的平均心率60~100 b/m in[6]。說明優(yōu)秀登山運動員在安靜狀態(tài)下,心臟保持著較良好的能量節(jié)省化狀態(tài),心肌耗氧、耗能量維持在最低水平,保持著良好的心力儲備。
血紅蛋白 (Hb)其主要功能是作為紅細胞運輸氧氣和部分二氧化碳的載體,又有維持體液酸堿平衡的作用,故能直接影響體內物質代謝與能量代謝,從而影響人體的身體機能及運動能力。正常男性的血紅蛋白 (Hb)為 140~160g/l[2],優(yōu)秀登山運動員的血紅蛋白含量明顯高于登山愛好者,說明優(yōu)秀登山運動員血液的攜氧能力很強,這樣的特點有利于他們在高原缺氧的環(huán)境下保持較高的適應能力與良好的運動能力。
2.4 我國優(yōu)秀男子登山運動員主要身體素質指標
2.4.1 有氧能力
2.4.1.1 最大耗氧量 (˙VO2m ax)
˙VO2max指標反映人體心肺機能水平和有氧運動能力。本研究中 ˙VO2max測試條件基本上達到 ˙VO2m ax測試標準[10,11,12]。登山運動與其他的體育項目存在明顯不同:首先,運動時間長,高海拔登山運動從開始攀登到登頂成功以及完成下撤,往往需要長達數(shù)月的時間;其次,運動的形式以步行與攀爬為主,在登山運動過程中,人體大部分時間都處于高速的步行以及高強度的攀爬過程中,因此,
表 5 國家男子登山運動員與登山愛好者的 ˙VO 2m ax及相關指標一覽表
2.4.1.2 無氧閾
無氧閾是在遞增負荷運動過程中,人體由有氧代謝供能開始轉向無氧代謝供能的轉折點。無氧閾是評定運動員耐力水平和控制訓練強度的重要指標[10]。運動員機體大多數(shù)情況下處于有氧代謝的狀態(tài),好的有氧耐力是保持運動員高水平的必要條件。我國優(yōu)秀登山運動員的 V˙O2max測試結果顯示,V˙O2max及相關指標與登山愛好者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V˙O2m ax值為 4.78± 0.57 l/m in,相對 V˙O2max為 68.75±7.91(m l/m in·kg),遠高于普通人群,略低于優(yōu)秀的自行車運動員。文獻資料報道,我國正常成年男性的 V˙O2max在 3.0~4.0 l/m in[7]之間,相對 V˙O2m ax在 50~55(m l/m in·kg)[7]。優(yōu)秀自行車運動員 V˙O2m ax一般在 5.0~5.5 l/m in之間,相對V˙O2m ax為 70~80(m l/m in·kg)之間[5]。優(yōu)秀登山運動員的有氧運動能力高于普通人群,接近于自行車運動員。
表 6 國家男子登山運動員與登山愛好者的通氣無氧閾情況一覽表
從表 6中可以看出,我國優(yōu)秀登山運動員通氣無氧閾為 3.83 l/m in,相當于 ˙VO2m ax的 80.12%,該數(shù)值高于自行車運動員 (78.88%)[9],低于網球運動員 (81. 13%)[14],同時,也遠好于登山愛好者與普通人群的無氧閾的相關數(shù)據(jù)。有研究表明:無訓練的健康男子的無氧閾大約為 55%~65%˙VO2m ax[11]。高原登山是一項長時間、高強度運動,同時,高原環(huán)境的低氧高海拔對登山運動員的無氧代謝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Lucia[13]研究認為,通氣無氧閾最高可達 90%˙VO2max。由此不難看出,我國優(yōu)秀登山運動員通氣無氧閾為 80.12%˙VO2max。提示,我國登山運動員的無氧閾存在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2.4.2 無氧能力特征
無氧運動能力是指人體肌肉在無氧功能代謝狀態(tài)下的身體工作能力。登山運動員通常在高海拔低氧的惡劣環(huán)境下行走,需要面對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與危險,如在缺氧環(huán)境中,無氧能力往往是成功的關鍵。另外,登山運動員在完成變速、攀登、沖頂?shù)热蝿諘r,要求運動員在短時間、快速的完成一些攀登技術動作,順利的完成這些技術動作主要是依靠機體無氧供能系統(tǒng)的能量供給。無氧功率遞減率表示疲勞速度的指數(shù),體現(xiàn)了最大無氧功率的下降幅度,反映機體的無氧抗疲勞能力,它的高低取決于無氧峰值功率和最小無氧功率,體現(xiàn)了機體的無氧耐力水平。從表 7可以看出,登山運動員的平均無氧功率為847.02±109.25 W,無氧功峰值功率為 1197.64± 245.1W,氧功率遞減率為28.21±14.2W/s,均與登山愛好者間存在顯著性差異,表明登山運動員無氧能力好于登山愛好者。另有資料顯示,優(yōu)秀男性中國式摔跤運動員平均無氧功率為 852.73±131.15W[1],優(yōu)秀武術散打運動員無氧代謝功率 859.54±85.4W[8],從以上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登山運動員的無氧代謝水平與摔跤、散打兩個項目的運動員相差無幾。以上數(shù)據(jù)表明,我國優(yōu)秀男子登山運動員的無氧代謝能力處于很高的水平。
表 7 國家男子登山運動員與登山愛好者的無氧功狀況一覽表
1.我國優(yōu)秀男子登山運動員的上臂緊張圍、大腿圍、小腿圍、腰圍、臀圍、克托萊指數(shù)與登山愛好者存在顯著性差異;優(yōu)秀男子登山運動員身材中等,四肢都較發(fā)達,下肢尤為粗壯,身體較正常人群為強壯。
2.我國優(yōu)秀男子登山運動員的體脂率、瘦體重率、BM I指數(shù)、基礎代謝率與登山愛好者間存在顯著性差異 (P<0.05);我國優(yōu)秀男子登山運動員基礎代謝率低、體形偏胖,脂肪含量高。
3.我國優(yōu)秀男子登山運動員的心功指數(shù)、心率、肺活量 /體重、血紅蛋白含量明顯優(yōu)于登山愛好者 (P<0.05)。我國優(yōu)秀男子登山運動員形態(tài)機能的特點決定了對高原缺氧低壓環(huán)境的良好適應性。
4.登山運動員的有氧、無氧能力均優(yōu)于登山愛好者(P<0.05),我國優(yōu)秀男子登山運動員的最大耗氧量為4.78±0.57 l/m in、通氣無氧閾為 3.83±0.35 l/m in、無氧功率為 847.02±109.25W,無氧功峰值功率為1 197.64± 245.1W,氧功率遞減率為 28.21±14.2W/s。
[1]鄧樹勛,洪泰田,曹志發(fā),等.運動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7-98.
[2]馮連世.運動員機能評定常用生理生化指標測試方法及應用[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75-85.
[3]國家體育總局.第二次國民體質監(jiān)測公報 [ER/OL].http:// www.sport.gov.cn/.
[4]李立敏.中國成年男女國民體質變化特征的比較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1(9):1219-1221.
[5]浦鈞宗.優(yōu)秀運動員機能評定手冊[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1989:47-54.
[6]人體測量與評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70-80.
[7]孫紅梅,張茂林,崔樹和.優(yōu)秀中國式摔跤運動員無氧代謝能力特征研究[J].體育科學,2008,28(8):34-38.
[8]趙光圣,高炳宏,郭玉成,等.優(yōu)秀武術散打運動員無氧代謝能力特征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6,26(3):46-49.
[9]周志雄,季鋼,張凡,等.優(yōu)秀男子公路自行車運動員專項體能特征研究[J].體育科學,2009,29(9):50-51.
[10]B ILLATLV,KORALSZTEINJP.Significance of the velocity at V˙O2m ax and tim e to exhaustion at this velocity[J].SportM ed, 1996,22(2):90-108.
[11]B ILLATLV,H ILLDW,PINOTEAU J.Effectof p ro toco lon determ i
nation of velocity at V˙O2m ax and on its time to exhaustion[J]. A rch Physio lB iochem,1996,104(3):313-321.
[12]LEPERSR,HAUSSW IRTH C,MAFFIULETTI,N,etal.Evidence of neurom uscular fatigue after p ro longed cycling exercise[J].M ed Sci Sport Exe,2000,32:1880-1886.
[13]LUC IA,CARVAJAL,BORA ITA,etal.Heart dim ensionsm ight influence the occurrence of the heart rate deflection point in highly trained cyc lists[J].B r JSportM ed,1999,33:387-392.
[14]PTSAKL IS.Isokinetic evaluation of the knee extensors and flexors anaerobic capacity[J].Isokinetics Exe Sci,2002,10:69-72.
[15]United States Tennis A ssociation.Tennis Tactics-w inning Patterns of Play[M].Hum an K inetics,1996: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