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臺學院地理系(054001) 楊印書
對一道高考地理試題的疑問和探討
河北省邢臺學院地理系(054001) 楊印書
題目
本文所談的是201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地理試題(上海地理卷)第十六題中的47題。第十六題(第48小題與本文無關,略去)及答案如下:
(十六)下圖為某日部分地區(qū)晝夜示意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晝。讀圖回答問題。
44.按東、西半球部分,圖上陰影部分主要位于____半球,此時甲地地方時是_____點。
45.按南、北半球劃分,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__半球,太陽直射點的經(jīng)度是____。
46.該日乙地的白晝時間長約____小時。
47.如果這一天是農(nóng)歷十五,上海地區(qū)人們還需要等待約____小時才能看到東邊天際升起的一輪圓月。
答案: 44. 西、6 45. 北、東經(jīng)60° 46. 11 47.2
疑問
筆者認為第47題是有疑問的。鑒于試題反映的觀點帶有一定的普遍性,故有必要談一點自己粗淺的看法。
根據(jù)試題答案,在農(nóng)歷十五這一天,上海地區(qū)人們還需要等待約2小時才能看到東邊天際升起的一輪明月。那么,為什么答案是2小時呢?這個2小時從何而來呢?
據(jù)圖可得,上海的地方時約為16時。求算方法如下:由圖可知,甲地位于晨線和赤道的交點上,所以其地方時為6點。又因甲地的經(jīng)度為西經(jīng)30°,上海的經(jīng)度為東經(jīng)121°多(有關資料提供的數(shù)據(jù)為121°26′),所以上海的地方時約為16時(16時6分)。再過2小時,上海的地方時約為18時。那么在農(nóng)歷十五這一天,上海地區(qū)人們約在地方時18時果真會看到初升的一輪圓月嗎?答案是:未必。
探討
欲說清這一點,首先得從月相談起。我們知道,月球本身不發(fā)光也不透光,只是反射太陽光。被太陽照射的半個球面是明亮的,背向太陽的半個球面是黑暗的。由于月球繞地球公轉(zhuǎn)時,它和太陽、地球三者的相對位置時刻在改變,所以從地球上看去,它的視形狀要發(fā)生周期性的圓缺變化。月球的各種不同的視形狀即為月相,月相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當月球在軌道上運轉(zhuǎn)到地球和太陽之間,且月球和太陽的黃經(jīng)相等時,日月相合。這時,月球被太陽照射的一面完全背著地球,所以我們看不到它。這時的月相叫做新月,也叫做朔。農(nóng)歷的初一就規(guī)定在朔日。當月球在軌道上運轉(zhuǎn)到太陽和地球同側(cè),且月球和太陽的黃經(jīng)相差180°時,日月相沖。這時,月球受光的一面完全向著我們,月相呈圓形,叫做滿月,也叫做望。滿月所在的那一日即為望日,望日一般在農(nóng)歷的十五日、十六日,個別在十七日。月相變化的周期叫朔望月,平均長度約是29.5306天。可以看出,滿月(望)時,因月亮和太陽的黃經(jīng)差為180°,即日月處于相反的方向。因此在望日,大體上日月此出彼沒(月球公轉(zhuǎn)軌道和地球公轉(zhuǎn)軌道在天球上的投影白道和黃道之間約有5°9′的夾角,若無此角,每逢望日則日落月出),即大體上日落月出、日出月落。
我們又知道,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太陽在一年之中升落地平的方位是不同的(當然升落地平的時刻也就不同、晝夜長度也不相同)。在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到秋分日),全球各地(極晝和極夜區(qū)除外)所見太陽從東北升起、從西北落下;在北半球冬半年(從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所見太陽從東南升起、從西南落下;在春、秋分日,所見太陽從正東升起、從正西落下。從冬至日到次年夏至日,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北移,全球各地(極晝、極夜區(qū)除外)所見日出點和日落點也逐日北移,到夏至日,日出點和日落點達到一年之中的最偏北位置;從夏至日到冬至日,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南移,全球各地(極晝、極夜區(qū)除外)所見日出點和日落點也逐日南移,到冬至日,日出點和日落點達到一年之中的最偏南位置。
前已述及,滿月(望)時,日月處于相反的方向。由于太陽在一年之中不同季節(jié)升起的方位、時刻是不同的,因此,在一年之中不同季節(jié)滿月(望)日,月亮升起的方位、時刻也是不同的。夏季時,太陽從東北升起、從西北落下,地方時6時之前日出、地方時18時之后日落,晝長大于12小時,因此滿月約在地方時18時之后從東南升起、約在地方時6時之前從西南落下,照耀的時間短于12小時;冬季時,太陽從東南升起、從西南落下,地方時6時之后日出、地方時18時之前日落,晝長小于12小時,因此滿月約在地方時18時之前從東北升起、約在地方時6時之后從西北落下,照耀的時間長于12小時;春、秋分日,太陽在地方時6時從正東升起、18時從正西落下,春秋分前后的滿月約在地方時18時大致從正東升起、約在地方時6時大致從正西落下。
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一點,下將《2001年中國天文年歷》(紫金山天文臺編,科學出版社)“月出月沒表”中歷次望日月出的時刻列表如下(各年數(shù)據(jù)不盡相同,但反映的規(guī)律是一定的):
公歷日期農(nóng)歷日期0° 10°N 20°N 30°N 40°N 50°N 56°N 1月1日臘月十六日19時06分18時50分18時33分18時13分17時48分17時13分16時42分2月8日正月十六日18時47分18時35分18時22分18時07分17時49分17時24分17時02分3月10日二月十六日19時14分19時12分19時10分19時07分19時05分19時01分18時55分4月8日三月十五日18時41分18時46分18時50分18時56分19時03分19時12分19時20分5月7日四月十五日18時10分18時21分18時32分18時45分19時01分19時23分19時42分6月6日閏四月十五18時35分18時52分19時11分19時32分19時59分20時37分21時12分7月5日 五月十五日18時12分18時30分18時49分19時12分19時40分20時20分20時57分8月4日六月十五日18時34分18時48分19時03分19時20分19時41分20時11分20時36分9月3日七月十六日18時43分18時49分18時55分19時02分19時11分19時23分19時32分10月2日八月十六日18時05分18時05分18時05分18時04分18時04分18時04分18時05分11月1日九月十六日18時12分18時03分17時52分17時41分17時26分17時07分16時51分12月1日十月十七日18時39分18時21分18時03分17時41分17時15分16時37分16時04分12月30日十一月十六18時22分18時03分17時43分17時20分16時50分16時08分15時29分
由表可見,月亮出沒的規(guī)律比太陽復雜些,但仍可看到:
1、農(nóng)歷的望日一般在十五或十六日,個別在十七日(2001年的13個望日中,在十五日的有5次、在十六日的有7次、在十七日的僅1次。從多年情況看,以十六日的最多、其次為十五日,十七日的最少)。
2、望日時,月出的時間一般并不在地方時18時。在2001年的13個望日中,只有八月十六日(10月2日)各緯度月出的時間約在地方時18時,其它望日的月出時間均偏離地方時18時。
3、同一個望日,月出的時間因緯度而異。緯度越高,月出的時刻越早或越晚。上表中,北緯56°是緯度最高處,在同一個望日中,其月出的時刻最早或最晚。如上表中閏四月十五日(2001年6月6日)月出時間為地方時21時12分,遲于其它各緯度;而在十一月十六日(2001年12月30日)月出時間為地方時15時29分,又早于其它各緯度。
了解了上述道理,我們就不難看出第47題存在的兩點不妥之處。
1、命題者認為,農(nóng)歷十五一定是望日,即如果某天是農(nóng)歷十五,必然能夠看到滿月。命題者的這一觀點可從題干中很清楚地看到。根據(jù)題意,試題中的“一輪圓月”應當是指月相中的滿月(望)吧。不然的話,“一輪圓月”又會是何種月相呢?如果“一輪圓月”就是滿月(望),那么按照題意,“農(nóng)歷十五”就定是望日(滿月所在的那一日即為望日)了。前已述及,望日可以是十五日,但十五日未必就是望日,望日也可以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因此,我們說既然“農(nóng)歷十五”不一定是望日,那么當日就不一定看到東升的“一輪圓月”了。
2、命題者認為,農(nóng)歷十五,滿月約地方時18時東升。命題者的這一觀點,顯然也是錯誤的。正如前述,大部分望日時,月亮并不在地方時約18時初升。如2001年13個望日中,只有八月十六日各緯度的月出時間約在地方時18時。不難推斷,只有當滿月恰從正東方升起時,各地才能在地方時約18時看到它升起。這跟太陽只有從正東方升起時,各地才能在地方時約6時看到日出的道理是一樣的。據(jù)筆者所知,很多文章在談及月相出沒規(guī)律時持有這樣一種觀點,即在望日地方時18時月出、6時月落。應該說,這種觀點是很不準確的。本試題所說:如果這一天是農(nóng)歷十五,上海地區(qū)人們還需要等待約2小時(到地方時18時)才能看到東邊天際升起的一輪圓月,是否就是這種觀點的反映呢?否則,再等待約2小時(到地方時18時)又該做何解釋呢?為什么不再等待約1小時、3小時或其它小時呢?
最后,我們假定農(nóng)歷十五是某月的望日(即該日可以看到滿月),那么根據(jù)題圖所示時間,上海地區(qū)人們到底還需要等待多少時間才能看到東邊天際升起的一輪圓月呢?據(jù)題圖所示,通過計算可得出,該日乙地的白晝時間長約11小時(見46題答案,由于問題較簡單,計算過程略)。因乙地在南回歸線上,所以該日南回歸線上晝長約11小時、夜長約13小時。這樣,北回歸線上晝長約13小時、夜長約11小時。由于該日太陽直射在北半球,為北半球夏半年,因此緯度越高、白晝越長。所以,該日上海(31°12′N)白晝的長度要大于北回歸線上白晝的長度(13小時),因此該日上海地方時5時30分之前日出、18時30分之后日落。由于望日時大體日落月出,所以該日月出的時間約在地方時18時30分之后。即是說上海地區(qū)人們至少還要等待2.5個小時,才能看到東邊天際升起的一輪圓月。
我們還可以求算得更具體些。根據(jù)題圖所示,由計算晝長的公式可求得,該日上海白晝的長度約為13時 24分,即日出時間約是地方時5時18分、日落時間為18時42分。即是說上海地區(qū)的人們還需要等待約2小時42分才能看到東邊天際升起的一輪圓月。如果再考慮太陽視半徑、大氣折射作用的影響,那么,該日上海白晝的長度約為13時32分。這樣,上海實際日落時間約為地方時18時46分,即是說上海地區(qū)人們至少還要等待2小時46分,才能看到東邊天際升起的一輪圓月。
附:該日上海晝長13時24分的計算過程。
一地的晝長可由公式cost = - tgφ×tgδ求得(見金祖孟、陳自悟編著的《地球概論》,高教出版社)。式中t為半晝弧的長度。按照北半球的習慣,φ和δ都以北半球為正,南半球為負。由第46題答案知,該日乙地(φ= -23.5°)的白晝長度為11小時。因此,其半晝長為5.5小時,相應的半晝弧t = 82.5°(1小時對應的弧度為15°),所以有 cos 82.5° = - tg(-23.5°)×tgδ δ=16°42′,即在圖中所示時間,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是16°42′。若上海地區(qū)的緯度按31°12′N(一般資料提供的數(shù)據(jù))計算的話,則有cost = -tg31°12′×tg16°42′。因此,該日上海地區(qū)半晝弧長度t = 100°28′,晝弧長200°56′,晝長為13小時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