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俊
(廣西師范大學 文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我們注意到漢語中存在一類有趣的特殊句式,這種句式主語與賓語可以自由交換位置而均能成立。如:一張床睡三個人—三個人睡一張床。一鍋飯吃十個人—十個人吃一鍋飯;一個人分兩斤大米—兩斤大米分一個人。此句式的特點是,不增刪或改變任何詞語,主語與賓語直接易位,雖然變化前后的話題或者表述重點有所不同,但是變換式與原式都成立并且基本語義關系不變。這種句式在很早的時候就引起了語言研究者的興趣,像宋玉柱、邢福義都做過相關論述。
動詞是聯系主賓語的橋梁,從動詞的語義著手,對主賓語可互換句進行粗略的分類,可參考任鷹[1]、李敏[2]:
在兩列句子中,表人的名詞性成分無論是處于主語還是賓語的位置都是充當動作的與事,表物的名詞性成分則充當受事,整個句子表達將某物轉移給某人的意思。此類句子中動詞的共同點為均含“給予”義,而與之相對的“取得”義的動詞無法進入此句式,如我們能說“兩個人買一張票”,主語與賓語交換位置后“一張票買兩個人”,與原句的語義關系不同。
在此類句子,主語、賓語可以都看成是動詞的受事。施事并不出現。如:番茄炒雞蛋=炒番茄+炒雞蛋;一份石灰和兩份水=把一份石灰同兩份水調和在一起。兩個受事中任何一個充當主語,都不會改變句子的語義關系。
這種數量短語作主賓語可互換句的動詞都含有某物“供”某人或某物使用的意思。其中被供應的事物在句中充當主語或賓語,與賓語或主語互換位置后仍保持與在原句時一樣的處所、工具或受事義。
這類主賓語可互換句的動詞都有使某處充滿了某物,某物存在于某處的意思。存在物既可以用作主語,又可以用作賓語。當處所處于主語位置時,句子屬于存現句,賓語為動作的施事。無論處所與施事處于主語還是賓語的位置,它們之間的語義關系保持不變,均是“施事—動作—處所”。
這種主賓語可互換句中的動詞含有“進入”或“移出”的意義,原句與變化后的句子的基本語義關系均是從/在某處進入/移出某人/某物,其低層語義關系保持不變。
這類主賓語可互換句的主語跟賓語是等同關系,常使用“是”動詞。不存在施動力的轉移,而僅表示等同。動詞聯系的兩個名詞性成分是等同的,任何一方都可作陳述對象,句子的語義結構保持“當事—動作—系事”不變,成分的語義屬性不因充當的句子成分不同而改變。
陳平[3]曾提出充當主語和賓語的語義角色優(yōu)先序列:施事﹥感事﹥工具﹥系事﹥地點﹥對象﹥受事。這個優(yōu)先序列說明,位于﹥左邊的語義角色優(yōu)先于右邊的語義角色,在充當賓語剛好相反。這一優(yōu)先序列基本反映了漢語句法結構的常規(guī)語序。然而,從我們上面所列舉分析的主賓語可互換句中,這個語義序列失去了其作用,無論是何種語義角色,主賓位置的轉換都有極大的自由性。
呂叔湘[4]認為:“主語和賓語不是互相對待的兩種成分。主語是對謂語而言,賓語是對動詞而言。”“主語和賓語既然不相對立,也就不相排斥。一個名詞可以在入句之前做動詞的賓語,入句之后成為句子的主語,可是它和動詞之間原有的語義關系并不因此而消失。”呂先生舉例如:西昌通鐵路了——鐵路通西昌了/這個人沒有騎過馬——這匹馬沒有騎過人/窗戶已經糊了紙——紙已經糊了窗戶。
邢福義[5]先生也在《漢語語法三百問》中提到:由于意旨表達的需要,甲句子成分和乙句子成分有時可以互易位置,但不變動句子的基本意思,這種互易位置體現了句子在成分配置上的靈活性。邢先生所舉的主賓語互易的例子:我們想死你了——你想死我們了。
在諸多研究此句式的學者中,李敏[2]從句法語義方面進行了描寫,闡述了主賓可互易句的種類,考察了主賓可互易句所受的句法語義制約;陳昌來[6]也對可逆句進行了分類,并對可逆句的性質語義語用進行了考察。但是他們都沒有對這種特殊句式進行解釋。其他學者對主賓可互易句的考察也多限于描寫方面。
由于語法現象的解釋一般要涉及到認知等方面,本文試圖從認知角度的意象概念對主賓語可互換句進行解釋。
與傳統語言學將客觀事物和語言結構直接聯系起來不同,功能主義語言學認為語言結構的生成程序是“客觀圖景—主觀意象—語言結構”,即語言不是直接反映客觀世界,而是由人對客觀世界的認知介于其間。對于同一個客觀場景,有可能通過不同的意象反映出來。觀察的視角不同,得出的結論也就不同。對主賓語可互換的特殊句式,可以主觀意象作為切入點進行解釋。
首先我們要先解釋一下認知里面的一些基本概念:意象、圖形、背景。
意象是認知心理學的術語,知對事物的感知在大腦中形成的表征,這種表征不是豐富的具體形象,而是刪除具體細節(jié)的客觀或事件在大腦中的一種抽象類比物。認知語言學中意象和意象圖式受到心理學意象說的很大影響,但是認知語言學家對意象有不同的理解,在認知語法中,Langacker的意象指的是人們以不同的視角、選擇不同的注意點和轄域、凸現不同的側面來觀察某一個場景,從而形成不同的意象,以便去理解和把握某一感知到的事物和情景的能力。比如“書在桌子上”和“桌子上有書”反映了發(fā)話者對同一情景的不同認知,表達了不同的意象,因為選擇了不同的基點作為突顯對象,前者突顯“書”而后者突顯桌子。
按照Langacker的觀點,同一情景之所以有不同的意象,是取決于以下四個參數:選擇(selection)、視角(perspective)、突顯(salience)、和詳細程度(specificity)。選擇是指確定觀察和表達事物的哪些方面,視角是指人們觀察事物的角度,突顯即是注意的焦點所突出的側面,而詳細程度即是指用不同詳細程度的語言描述同一情形。在主賓語可互換句中,我們注意到,互換前后的兩個句子表達一樣的語義關系,描述的是同一個情景,但是在我們大腦里形成的意象不同。例如,“一張床睡三個人”與“三個人睡一張床”,這兩句話描述了同一個情景:一張床,上面有三個人。但是前一句突顯的是“床”,而后一句突顯的是“三個人”,選擇的參照點不同。在這里我們要先引入認知語言學里重要的兩個概念:圖形(figure)與背景(ground),這一對概念Langacker 傾向于用射體(trajector)和地標(landmark)表示?!皥D形”指某一認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即注意的焦點部分;“背景”即是為突出突顯而成為襯托的部分。主賓語可互換句表述的同一情景卻在大腦中形成不同的意象就是由于注意焦點(圖形)的轉移,即“突顯”參數的改變。在一個簡單的及物動詞句子中,主語即圖形,賓語即背景,動詞表示二者之間的關系。
著名的“花瓶”與“頭像”的視覺實驗,顯示了“圖形和背景”倒換的效果,我們每次只能注意一個圖形,不能同時看到兩個圖形。漫長的生物進化使生物在觀察情景時能在一瞬間決定哪個是注意對象,哪個是背景。我們在觀察事物時,總是傾向于把顯著部分作為圖形,把相對不顯著的部分當作背景,也就是說,我們習慣于將接受到的視覺信號處理為“圖形”和“背景”兩部分。例如:當觀察盛著液體的情景時,我們傾向于把液體當作圖形,容器作為背景;觀察載著物品的載體時,傾向于把物品當作圖形,而把載體作為背景。一般說來——我們自己就能意識到——圖形和背景的選擇遵循一定原則:體積小的、會移動的、顯眼的、結構緊湊完整的也就是具有完形特征的事物往往被選擇為圖形,而具有相反特征的事物往往被選擇為背景。如果某個情景中各個事物的這些特征都不明顯,那么由誰充當圖形的傾向性就沒那么強了,極端時甚至可以自由轉換。(當然,理論上講,若在觀察中付出更大的努力也可以使我們在圖形/背景之間互相轉換。)另一方面,說話人或觀察人的主觀選擇也使得情景或行為的任何部分都可以成為突顯的圖形從而充當主語,我們認為這恰恰就是主賓語可互換句式存在的認知基礎。
我們在每一類句子中選取一個代表做說明:
主賓語可互換句里由于動詞所聯系的名詞性成分之間語義關系保持不變,兩個名詞性成分無論哪一個充當主語都不會產生理解上的不同,只是在結構方面發(fā)生了變化,變化較大的要屬語用方面,原句的主題變成了述題,述題變成了主題,信息結構方面,原句的已知信息變成了新信息,新信息變成了已知信息。跟花瓶與頭像的實驗一樣,我們觀察情景時每次只能注意一個事物。主語對應句法圖形,而賓語對應句法背景,當我們把眼光落在番茄上時,雞蛋在視網膜內變成了次要成分,成了背景,而相反的,若我們把眼光集中在雞蛋上,番茄則相應地變成了次要成分。兩本書、床、車、商場、監(jiān)獄、國家主席、十月一日等位于主語的名詞性成分時,學生、床上睡的人的數量、坐車人的數量、顧客、犯人、胡錦濤、國慶節(jié)等退居在次等重要的位置,成為句法背景。而當我們把注意焦點投射在學生、床上睡的人的數量、坐車人的數量、顧客、犯人、胡錦濤、國慶節(jié)等名詞性成分上的時候,它們成了句子的主語,而原句的主語變成了句法背景,退居賓語位置。這樣就完成了主賓語的成分互換。這種互換是以動詞聯系的兩個名詞性成分充當句法圖形的傾向性相差無幾為前提的,任何一個都可被選擇為注意的焦點。這是主賓語可互換句存在的前提及原因。
圖形-背景轉換只是主賓語可互換句式存在的前提——因為同一情景所對應的句子也可能是:“我扔了一本書”、“一本書被我扔了”這種表達句式——而不能解釋不增刪改變任何詞語的主賓語可互換句式的生成。要解釋此句式的生成,我們還得進一步探討漢語動詞的特殊性質。
丁聲樹[7]曾指出:“有的動詞是兩面性的,主語跟賓語可以互換,意思上沒有大差別。‘一個大餅夾一根油條’也可以說‘一根油條夾一個大餅’。三四個人蓋一條被子(袁靜)和‘一條被子蓋三四個人’意思也差不多?!笔怪荹8]觀察,英語的動詞在概念上已被確定方向,是動作行為方向確定的右向動詞:即常態(tài)句中句子的力的傳遞方向是由左往右的,也就是線性結構上語法成分的排列遵從“力的起點-終點”這一方向,若打破常態(tài)則需要用外顯的語法標記(例如用被動語態(tài))或者更換詞語來標示。例如:Tom broke the window. 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Tom.而漢語的動詞的動作行為方向是不具體的,可能往左也可能往右,還有部分動詞可以雙向。右向的如:他拍了一下小孩的肩膀。(力的方向為S→O)①。左向:她吹了一會兒風扇(力的方向為S←O)可左可右的歧義結構:老李借了小王一本書,(S→O)/(S←O)②。這樣,漢語的動詞在特定的語法結構改變方向時,自身就不需要借助外在形態(tài)來標識,而只需要其他詞匯手段表示起點或者終點即可。漢語動詞這種動作行為方向的不確定性使主賓語可互換句有產生的可能。
主賓語可互換句的轉化多涉及到動作方向的改變,上面第二部分所舉的給予義的兩列例子左右兩邊的動作方向變化為(A)→O變成 S ←(A)③,混合義兩列例子左右兩邊的動作方向為(A)→O1+ O2;供用義兩列例子左右兩邊的動作方向變化為S→O變成S←O;存在義兩列例子左右兩邊的動作方向變化為S→O變成S←O;進出義兩列例子左右兩邊的動作方向變化為S→S變成O→O;等同義由于動詞聯系的兩個名詞性成分是等同的,不存在力的轉移。
我們認為漢語動詞動作行為方向的不確定特征即是主賓語可互換句里動詞所聯系的名詞性成分之間語義關系保持不變的原因,而這成分語義關系不變才使得兩個名詞性成分無論哪一個充當主語都不會產生理解上的不同。人做出的圖形與背景的轉移的主觀認知,心理上對兩個名詞性成分中哪一個成為突顯部分的“圖形”的選擇,是主賓語可互換句中由誰充當主語的根據。由此,我們認為人的圖形認知選擇是主賓語可互換句存在的前提條件,而漢語動詞的這個特征則使得主賓語可互換句從可能變?yōu)楝F實。
在探討主賓語可互換句的生成機制時,我們也發(fā)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有些主賓語可互換句的謂語可以省略而又不影響句子意義的完整性,如三個人一張床,一個受害者兩萬,一份石灰兩份水,國家主席胡錦濤等,但是另一些句子則不能有如此轉換:*濃濃的煙味大廳,*一位新同學我們班;或者轉換成立但是意義會發(fā)生變化或產生歧義:“一個房間租三個人”若省略謂語變成“一個房間三個人”,我們就無從判斷是“一個房間睡三個人”之意還是其他什么意思。究竟是什么影響了謂語的隱現,這是值得我們以后探討的一個問題。
[注釋]
① S代表主語,O代表賓語,A代表施事。
② 本段例子均來自石毓智[8]。
③ 括弧代表該成分在句法結構里沒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