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試論“把”字句的教學
——兼議理論語法與教學語法的關系

2010-04-10 21:10:56
海外華文教育 2010年1期
關鍵詞:賓語留學生語法

孫 瑞

引 言

(一)“把”字句教學歷來被認為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和重點。姜德梧(1999)、余文青(2000)、李英&鄧小寧(2005)等通過具體的調查、統(tǒng)計證明留學生對“把”字句的掌握是不盡如人意的,這與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的感覺是一致的。留學生對“把”字句掌握得不好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盡量回避使用“把”字句——有時甚至為了回避使用“把”字句而采用一些錯誤的替代形式;二是,即使偶爾使用,也經常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錯誤,比如語序錯亂、結構不完整等。

留學生習得“把”字句很難,原因是多方面的,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把”字句所表達的語義內涵比較復雜,不易把握。一般來說,一個“把”字句至少涉及施事、受事、動作、結果等多個要素。將這些要素合理地組織在一起并非易事。而且,“把”字句對句中的動詞和“把”的賓語的語義①都有比較嚴格的要求。二、“把”字句結構復雜。一個“把”字句一般至少包括主、謂、狀、補等多個句子成分。三、留學生的母語中一般沒有和漢語“把”字句相對應的句式。四、漢語學界(包括對外漢語教學界)對“把”字句的研究還不夠深入。雖然現(xiàn)在有關“把”字句的研究結論已經很多,但其中的某些看法依然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把”字句的語法意義等。五、留學生教材對“把”字句的講解不到位,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最新的研究成果沒有得以及時的吸收,教材中沿用的說法科學性不夠;二是教學的難點不突出,學生最需要掌握的東西沒有放在突出的位置。

上述造成留學生習得“把”字句困難的原因中,一、二、三條是客觀原因,我們無能為力;四與我們的主觀努力程度有關,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要想在短時期內取得質的突破并不是一件易事;而第五條則是我們在現(xiàn)階段可以做并且可以起到立竿見影效果的。本文就擬從這個方面入手來探討一下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把”字句教學。

(二)一個語言點的教學應主要包括哪些內容呢?學界有不同的看法,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幾套對外漢語教材(比如《漢語教程》、《漢語課本》等)所采用的做法是:先介紹該語言點的語法意義,然后是結構形式,最后是變化形式或其他注意事項。

我們以為,在對外漢語教學中,一個語言點的講解至少應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使用該語言點的條件限制;二是使用該語言點的實現(xiàn)限制。前者是指使用該語言點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赡苄允侵?,在什么時候可能使用該語言點,這主要是由該語言點的語法意義決定的。必要性是指,在什么情況下必須使用該語言點。這往往取決于該語言點的語義——包括語法意義和語用意義——以及該語言點在該語言中有無其他替換形式。語言點的實現(xiàn)限制是指,在將該語言點實現(xiàn)為一個具體的現(xiàn)實句子時,在結構上應滿足哪些要求。

對于“把”字句來說,應該講解的內容就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使用“把”字句的可能條件,這主要是要告訴學生“把”字句的語法意義;二是使用“把”字句的必要條件,這一部分主要是要告訴學生“把”字句的語用意義以及“把”字句與相關句式的關系(包括相同點和不同點);三是具體實現(xiàn)“把”字句時在結構上應注意的問題。歸納起來就是三點:一是“把”字句的語法意義教學;二是“把”字句的語用意義以及“把”字句與相關句式關系教學;三是“把”字句句法實現(xiàn)條件教學。

一 “把”字句的語法意義教學

自從上個世紀王力先生將“把”字句的語法意義界定為“處置說”之后,“把”字句就成為了學術界研究的一個焦點。在諸多的研究中,學者們爭論最多的還是“把”字句的語法意義。到目前為止,相關的研究不下于十種,比較重要的有以下三種:

(一)“處置說”。這種觀點其實有兩種表述形式:一種以王力先生為代表,王力先生在《中國語法理論》中認為“‘把’字所介紹者乃是一種‘做’的行為,是一種施行(execution),是一種處置”(1954:165);第二種表述形式是以沈家煊先生為代表的“主觀處置說”:“說話人主觀認定主語甲對賓語乙做了某種處置”( 2002:387)?!疤幹谜f”的核心是:“把”字句中的動詞必須含有“處置義”;“把”字句的句式意義是表示對某種事物的處置。

(二)“致果、致態(tài)說”。這種觀點最早由宋玉柱在1979年提出,后來經邵敬敏先生發(fā)展。邵敬敏先生在《把字句及其變換句式》中將“把”字的語法意義界定為:“表示由于某種動作或某個原因,使O、S或S(VO)獲得某種結果,或使動作達到某種狀態(tài)。簡而言之,是致果或致態(tài)?!?2000:233)(按:這里的“O”為“把”的賓語;“S”為“把”字句的實詞性主語;“S(VO)”為“把”字句的謂詞性主語)

(三)“處置、致果/態(tài)說”。這是沈陽先生在《名詞短語的多重移位形式及把字句的構造過程與語義解釋》一文中提出的觀點。沈陽先生是國內從事轉換生成語言學研究的學者中卓有成效的一位,他從轉換生成語言學的角度出發(fā),認為,“把”字句的生成過程中至少存在著兩次移位:一次是“把”的賓語從動詞前移位到動詞后,從而產生“支配”義;第二次是動詞后的名詞性成分又移位到動詞的前面,從而產生“結果狀態(tài)義”。

我們認為,在這三種觀點中,最適合在對外漢語教學實踐中運用的是第二種,即“致果、致態(tài)說”。

“處置說”在學術界具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也的確具有相當?shù)慕忉屃Γ热纾?/p>

他把門關上了。

他把書放在桌子上了。

前一句表示對“門”的一種處置(改變門的狀態(tài)),后一句表示對“書”的一種處置(改變書的位置)。然而,還有很多“把”字句我們無法用“處置說”進行解釋,比如:

二兩小酒就把他的眼睛喝紅了。

打仗把他老婆打跑了。

前句不能理解成“二兩小酒“處置”了“眼睛”;后句不能理解成“打仗”“處置”了“老婆”②。

因此,我們不難看出,“以偏概全”是“處置說”的致命缺陷。

此外,直接將“處置說”運用于對外漢語教學中還有另外一個重大缺陷:對于留學生來說,讓他們理解什么是“處置”是十分困難的——尤其是按照現(xiàn)行的對外漢語語法教學大綱,留學生在入學3~4個月左右就要接觸“把”字句。學生理解不了什么是“處置”,就很難真正掌握“把”字句的用法。

“處置、致果/態(tài)說”有三大缺陷:其一,“處置”和“致果/致態(tài)”存在著交叉的情況,在理論上有缺陷;其二,這一理論是建立在轉換生成語言學基礎之上的,其成果本身不易被學生所理解;其三,這一理論同樣無法回避“處置”這一概念。

相比較而言,我們認為“致果、致態(tài)說”比較適合應用于對外漢語教學實踐,這主要是因為這種理論具有兩大優(yōu)勢:一是科學性強;二是可接受性強。

說“致果/態(tài)說”科學性強是說這種理論的解釋力更強,比如:

他把狗打死了=他打狗+狗死了

她把牙吃壞了=他(用牙)吃X+牙壞了

前者表示“他打狗”導致“狗死了”;后者表示“他吃X”導致“牙壞了”。

即使是上面我們提到的那些用“處置說”難以解釋的句子也能用“致果/態(tài)說”來解釋:

二兩小酒就把他的眼睛喝紅了=他喝二兩小酒+眼睛紅了

打仗把他老婆打跑了=打仗+他的老婆跑了

前者表示“他喝二兩小酒”導致“眼睛紅了”;后者表示“打仗”導致“他的老婆跑了”。

說“致果/態(tài)說”可接受性強是指,這種觀點更易于理解:這種理論不用再強迫學生去理解、接受所謂的“處置”;而只需要讓學生理解“使……出現(xiàn)某種結果或達到某種狀態(tài)”(即所謂的“致果、致態(tài)”)。

當然,我們說“致果/態(tài)說”比較適合運用于對外漢語教學實踐,并不是說我們就可以將這種研究結論原原本本地照抄到對外漢語教科書中——在實際運用中,我們必須有所改造。

我們以為,宋玉柱先生的論述不能準確地概括“把”字句的語法意義;邵敬敏先生的論述則又過于繁復,不易被學生直接理解。因此,我們認為,可以以邵敬敏先生的研究成果為基礎加以改造,將“把”字句的語法意義界定為“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使某一確定事物的位置或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

這樣改造是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的:一、“把”字句所表示的“致果/態(tài)”的動因一般都是“把”字句中的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二、動作行為影響的對象一般也都是“把”字的賓語,由于“把”的賓語一般要求是確指的(而不是傳統(tǒng)上所說的“有定”的),因此,我們可以將這一部分表述為“使某一確定對象”;三、“致果/態(tài)”的一般表現(xiàn)形式主要就有兩種,一種是位置發(fā)生變化,另一種是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因此我們將這部分改造為“位置或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把這三個方面結合起來,就得到了“把”字句的語法意義:“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使某一確定事物的位置或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

我們對邵敬敏先生的“致果/態(tài)說”進行改造堅持了兩個原則:一是盡量科學,盡量使界定更具有解釋力;二是盡量簡單,易于學生理解。我們認為,這兩條原則是整個對外漢語教學中都必須遵循的原則??茖W性是基礎,易接受性是要求。

這里順便指出,根據(jù)我們對“把”字句語法意義的界定,我們認為,能夠進入“把”字句的動詞一般都必須具有“使……的位置或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義。比如,“死”就不具備這種語義,因此無法成為“把”字句的主要動詞。

二 “把”字句的語用意義以及“把”字句與相關句式關系教學

這其實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探討“把”字句的語用意義,就是要探討“把”字句與相關句式之間的在語用上的差異;“把”字句與相關句式之間的差異主要由“把”字句和相關句式的語用意義決定。

與“把”字句關系最密切的是“被”字句和相關的一般主動句。與被字句的關系,大多數(shù)對外漢語教材在講解“被”字句的時候都有所介紹,據(jù)筆者的經驗,這部分并非留學生習得的難點,本文不擬深入討論;我們擬集中討論一下“把”字句與相關的主動句之間的關系。

留學生在實際使用漢語的過程中,回避使用“把”字句,主要的根源應該是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把”字句很難,容易出錯;二是很多情況下,并非一定要用“把”字句。比如,我們可以說“把門打開。”也可以說“打開門。”有時候,留學生為了回避使用“把”字句,甚至不惜將一個較為復雜的句子拆分成幾個句子——即使這樣拆常常出錯。比如把“他把‘夫’寫成了‘天’”拆分成了“他寫字?!颉瘜懥恕臁邸?。

因此,要想消除盡量減少這種回避現(xiàn)象,教師應告訴學生“把”字句語用意義。在現(xiàn)行的對外漢語教材中,對“把”字句的語用意義的介紹是非常少的,有些教材甚至一點都不提。

其實近些年來,學術界關于“把”字句語用意義的研究已經取得了相當多的成果,比如,邵敬敏等就曾認為,“把”字句中的“把”是個語用標志,使用“把”字句只不過是想凸顯“動作在逆方向上對事物的主動性影響?!?2005:11)我們認為,這種看法是有道理的;但另一方面,我們還認為,“把”字句與對應的主動句相比,更突顯因“把”字句中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的作用而導致/產生的結果或狀態(tài),比如“把門打開”與“打開門”相比,前者更強調“打”這一動作行為使“門”的狀態(tài)變成了“開的”。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驗證:其一,一般句子的信息結構組合規(guī)律都是焦點在尾,“把”字句也不例外;其二,從語言史角度看,據(jù)相關研究,“把”字句是由連動句演變而來的,“把”字句在演變過程中用“把”將動詞后面的賓語提前,而根據(jù)“最簡方案”理論的精神,語言是有惰性的,任何移位都是要付出代價的,也就是說,任何移位都是有原因的,那么,用“把”將動詞后面賓語提前的原因是什么呢?解釋只有一個:凸顯“把”的賓語以及動詞的附帶成分。

因此,我們認為,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我們應該告訴學生:當你想凸顯某個動作對某個事物所造成的影響時,就應該使用“把”字句。

三 “把”字句的句法實現(xiàn)條件教學

“把”字句的句法實現(xiàn)條件主要指,將“某一動作行為使某一確定事物的位置或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這一語義實現(xiàn)為一個現(xiàn)實的句子時在結構上應滿足那些條件。

在現(xiàn)代漢語中,“把”字句的基本結構形式“S+把+O+V+其它”。一般的對外漢語教材往往指出:“其它”的形式可能是“著、了、重疊動詞、動詞的賓語和補語”(比如《漢語教程》),而實際上,這里應該把“V+其它”放在一起來討論。在現(xiàn)實語料中,“V+其它”的形式主要為以下幾種:“V了”、“V著”、“V+補語”、“VV”、“狀語+V”。關于這個問題,其實邵敬敏先生早就有過論述(2000:228-252),只是眾多的對外漢語教材均未將這一研究成果吸收進來。

四 余 論

(一)教學語法源于理論語法。當前對外漢語教材中的語法教學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沒有將最新的研究結論吸收進來。當然教材的吸收往往有一定的滯后性,因此我們一方面強調要盡快將最新的研究成果吸收到教材中來,另一方面強調對外漢語教師應該主動學習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并將之靈活地運用于教學中去。

(二)教學語法不同于理論語法。理論語法是教學語法的源泉和基礎,但并不等同于教學語法。將理論語法轉化為教學語法應注意:一、盡量選擇科學性更強的研究成果;二、在選擇具體的語言點的時候,應注意針對性,要選取學生最需要學習的項目;三、在具體介紹、講解的時候,應盡量簡明,要用留學生能聽得懂的語言加以闡述。

(三)本文討論的只是“把”字句教學中的一些核心問題,并非是“把”字句教學的全部,其他相關問題,比如,各類“把”字句在教材中的排序問題等還需要另文討論。

①傳統(tǒng)上一般認為,“把”字句中的動詞一般要有“處置”義,“把”的賓語要是“確指”的。

②即使用“主觀處置說”也很難解釋:前者不宜解釋成說話人主觀上認定“二兩小酒”“處置”了“眼睛”;后句也不能解釋成說話人主觀認定“打仗”“處置”了“老婆”。

③引自本人一個學生的作業(yè)。

姜德梧.從HSK(基礎)測試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看“把”字句的教學[J].漢語學習,1999,(5).

李 英,鄧小寧.把字句語法項目的選取與排序研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5,(5).

劉頌浩.論“把”字句運用中的回避現(xiàn)象及“把”字句的難點[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3,(2).

陸儉明,沈 陽.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邵敬敏.把字句及其變換句式[J].漢語語法的立體研究[A].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邵敬敏,趙春利.“致使把字句”和“隱省把字句”及其語用解釋[J].漢語學習,2005,(4)

沈家煊.如何處置“處置式”?——論“把”字句的主觀性[J].中國語文,2002,(5).

王 力.中國語法理論[M].北京:中華書局,1954.

余文青.留學生使用“把”字句的調查報告[J].漢語學習,2000,(5).

猜你喜歡
賓語留學生語法
連詞that引導的賓語從句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賓語從句及練習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留學生的“撿”生活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7:56
跟蹤導練(二)4
KEYS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小學科學(2019年12期)2019-01-06 03:38:45
Keys
Book 5 Unit 1~Unit 3語法鞏固練習
哈巴河县| 邵阳市| 南城县| 安丘市| 博白县| 闽清县| 甘德县| 永寿县| 淄博市| 贵州省| 丰镇市| 望城县| 武邑县| 渑池县| 崇左市| 巧家县| 和政县| 遂川县| 中山市| 罗定市| 威信县| 桐梓县| 郎溪县| 威宁| 紫阳县| 乡城县| 绍兴县| 西城区| 汉源县| 成武县| 偏关县| 湘乡市| 武川县| 冷水江市| 澳门| 清镇市| 仙桃市| 高碑店市| 滁州市| 安图县| 尚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