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悅
摘要:小說《朗讀者》及其電影版本擁有迥異于德國反思文學或納粹屠猶題材影片的情節(jié)和內涵。作品通過發(fā)生在德國戰(zhàn)后一代青年學生與一個曾經(jīng)做過納粹集中營看守的中年女人的愛情故事做出了關于戰(zhàn)后代際關系、道德、法律以及人類共性等多方面問題的思索和質詢。
關鍵詞:《朗讀者》;德國反思文學;電影藝術;美學特征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104(2009)07-0141-04
小說《朗讀者》(Der Vorleser)是德國作家本哈德·施林克出版于1995年的作品。這部被先后翻譯成三十九種語言的小說在不同的國家文化中獲得了廣泛的喜愛和共鳴,成為第一部登上紐約時代雜志暢銷書排行榜首的德語圖書,并獲得法國、意大利等重要的文學獎項。以憲法法官為職業(yè)的施林克擁有迥異于一般作家的創(chuàng)作理念,他批評“德語文學界將文學區(qū)分為所謂精英文學和娛樂文學的不幸傳統(tǒng)”,提倡文學的“民主意識”。他曾表示,“我一直夢想我的書在火車站的書鋪里擺放著,人們看見它們,買下它們,然后在火車上閱讀”。這令他的創(chuàng)作既不囿于固定的文學模式(這首先體現(xiàn)在他那些廣受好評的偵探小說中),也不刻意追求德國小說所慣有的高深艱澀。然而,強烈的民主意識并未令他的作品流于膚淺。相反,這位法學博士往往能在明白曉暢的文字間透露出他關于人性、道德、法律等問題的深刻見識。
《朗讀者》深受電影人的鐘愛。在持有該作電影版權的十余年間,著名導演安東尼·明格拉始終希望有機會能夠認真地將它再現(xiàn)于銀幕。最終,《朗讀者》交由大衛(wèi)·哈爾對其進行電影改編,并由英國導演史蒂芬·戴德利指導拍攝。忠實的守護原作是一項極富挑戰(zhàn)的工作,但《朗讀者》的導演和編劇并沒有毀掉這部多義的德國小說。上映于2008年末的影片獲得了美國學院獎的充分肯定,同時英國演員凱特·溫絲萊特因出演該片被授予美國學院獎和金球獎的最高獎項。最高的評價來自于原著施林克,他稱贊電影十分難得的守衛(wèi)了原作的主題。
德文“Vorleser”意為“出聲朗讀的人”,主人公米夏·伯格為漢娜·施密茨朗讀文學名著即為《朗讀者》題目的所指。小說根據(jù)米夏的回憶分為三個段落,電影版本亦是依三段展開。段落一發(fā)生在1958年的德國海德堡,中學生米夏在一次患病回家的途中得到中年電車檢票員漢娜的幫助。自此米夏與漢娜頻繁幽會,期間漢娜要求米夏為其朗讀書籍,這成為兩人關系的重要部分。幾個月后漢娜無故消失,令米夏無法釋懷。段落二發(fā)生在八年后,就讀于法學院的米夏在隨堂旁聽一場對二戰(zhàn)集中營女看守的法庭審判時驚異地發(fā)現(xiàn)站在審判席的漢娜。對被告最主要的指控是一次意外火災時女看守對數(shù)百名猶太女人的不管不顧,而其余被告均將罪責推到漢娜一人身上。漢娜對指控顯得既坦白又頑固,他人的誣陷則讓她慌張不解。當她拒絕提供作為重要證據(jù)的個人筆跡而甘受刑罰時,米夏突然回憶起生活的細節(jié),并意識到漢娜原來一直在隱藏自己的文盲身份。作為唯一掌握這一信息的人,米夏陷入了道德的困境。最終,他保留了秘密,漢娜被終身監(jiān)禁。段落三發(fā)生在又一個八年后,對漢娜無法忘懷又為自己的置之不理深感內疚的米夏通過錄音的方式重為獄中的漢娜朗讀書籍。漢娜憑借錄音,逐漸學會了讀寫。米夏收到她的來信,卻只繼續(xù)朗讀而從不寫信。十年后,漢娜準備出獄,兩人再次見面,卻雙雙感到失落。漢娜自縊于出獄當天的凌晨。米夏遵照她的遺囑,將她的存款帶給那位指證過她的猶太幸存者,在那里他第一次承認了他與漢娜的關系。
一、愛的寓言:沉默、羞愧與血緣交織的代際關系
面對人類20世紀最為慘烈的歷史,人們似乎已經(jīng)無力重拾舊目的希望和熱情。美國學者勞倫斯·蘭格曾經(jīng)發(fā)出悲嘆:“藝術怎么應當又怎么能夠再現(xiàn)受難者所承受的無以言傳的非人苦難而又不會造成對這些苦難的不公呢?”然而,德國人卻從來沒有間斷過對第三帝國和大屠殺歷史的嚴肅反思和文學創(chuàng)作。不少為讀者耳熟能詳?shù)淖骷胰绾R蚶锵!げ疇?、君特·格拉斯等都致力于此。他們的作品大多是以士兵為主要人物,以死亡為主題,以超現(xiàn)實的象征寓意構建出二戰(zhàn)德國的灰暗歷史。這些作品是時代親歷者的筆錄、思考以及對歷史真相的直接拷問。
《朗讀者》對戰(zhàn)爭和歷史有著獨特的觸摸方式,這源于作者施林克的異于前人的思考起點。出生于1944年的施林克致力于在小說中再現(xiàn)出他所屬的德國戰(zhàn)后一代的成長經(jīng)歷。施林克是以一種特殊的近距離旁觀者的身份看待歷史的,與戰(zhàn)爭的距離令他的思考比戰(zhàn)爭親歷者更為理性,比身后一代在道德的追問上更為急切。他已經(jīng)走出戰(zhàn)爭這種人類的“神經(jīng)錯亂的運動”(海因里?!げ疇栒Z)本身,轉而關注德國戰(zhàn)后一代的獨特心理體驗和道德掙扎。硝煙已經(jīng)彌散,距離并不遙遠的國家歷史留給戰(zhàn)爭一代和戰(zhàn)后一代的卻恰恰是關于第三帝國、戰(zhàn)爭和個人經(jīng)歷的沉默。一方面是父母、教師對孩子的啞口無言;一方面是孩子對為其所蔑視的父母曾卷入的罪惡歷史的刻意躲避。因此,才會出現(xiàn)1950年代的青年米夏對漢娜在40年代的個人史毫不知情。當米夏詢問漢娜的名字時,漢娜甚至不覺得他有知道的必要。伴隨著沉默的是新一代的道德優(yōu)越感,但由于這種優(yōu)越感是源自與之血緣交織的上一代的負疚感,所以他們并不輕松。他們“認識那些犯罪的作案者、策劃者、助手、袖手旁觀者和視而不見者,親身體會過在喜愛和震驚之間,在理解和審判之間的張力,而且這種張力得不到充分釋放?!币虼?,他們雖未卷入戰(zhàn)爭,卻成長在罪責里,生活在與上一代的奇怪關系中。
作品力圖通過米夏和漢娜的愛情故事實現(xiàn)兩代關系的隱喻表達。
首先,兩人的愛情樣態(tài)隱喻出代際間無以溝通的沉默,而漢娜的文盲身份令這種代際沉默關系更為緊張。這在電影版本中獲得了甚至比原著更為有力的直觀再現(xiàn):在行為上,漢娜不能理解米夏對她示愛的言語、動作,為此惱怒爭吵;在形態(tài)上,溫絲萊特飾演的漢娜不僅少言寡語,語氣也顯得斬截無情,是失語樣態(tài)的極端表現(xiàn)。進一步地,漢娜對文盲的掩藏是對歷史掩藏的隱喻,無論是她的警戒感、束縛感還是無力感都成為作品對于戰(zhàn)后德國人的代際沉默關系的深刻表達。影片中漢娜識字以后,設法閱讀了各種關于集中營的書籍,但當中年米夏詢問獄中的老年漢娜是否曾反思過往時,她卻執(zhí)拗地答道:“我的感受根本就不重要。死者無法復生?!北绕鹪袧h娜的更為親和且透露出她所思所想的談話,這簡短的對白顯然不是為節(jié)約時間的改編,而是將兩人的沉默關系貫徹到底的策略。漢娜反思過去卻不愿回答米夏的問題。同樣,在漢娜學會讀寫后,曾期望米夏除了朗讀之外也能給她回信,可米夏終究沒有做到。此后,她不再鍛煉,不再愛清潔,開始暴飲暴食,人也迅速衰老了。
其次,兩人跨代的、陌生的而又無法割舍的愛情關系正是施林克所有意建構的關于戰(zhàn)后血緣交織的代際關系的純化隱喻。面對諸如“將納粹時代的殘暴與一個非正常的愛與性混合在一起”的批評,施林克從容地解釋說:“我不想把糾纏進施
害者罪責的問題表現(xiàn)為僅僅是不同代人的問題,更不想表現(xiàn)為家庭內部的沖突。我想要揭示一個更具普遍性的問題……對我來說,一個并非父母一孩子的關系,而是另一種愛情關系就很重要。所以有漢娜這個人物,她屬于上一代人,但主人公與她的愛情關系是完全產(chǎn)生于自身的權利的。”…在這種情況下,兩人能夠更直接而沒有牽絆地產(chǎn)生一段自主控制的純粹的愛的糾結,即在倫理、法律、道德約束缺場的情況下經(jīng)由自我心靈選擇的關系。他們的愛有其特別的命運:從十五歲的米夏觸摸漢娜的身體開始——他天真無邪地生活,天真無邪地愛,有一天卻發(fā)現(xiàn)他所愛的人是戰(zhàn)爭的罪犯——到幾十年后漢娜自殺結束。米夏感到“我愛漢娜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們這代人的命運,是德國人的命運。我比其他人更難擺脫這種命運,比其他人更不容易戰(zhàn)勝這種命運”,因此,兩人的愛情是深層的又是由衷妥協(xié)的。但是米夏的心理波動和漢娜的寡言少語卻始終難以割斷他們曾經(jīng)建立起的溫情紐帶。
同時,正如施林克所暗示的,《朗讀者》也可以被看作是一個需要最細心呵護的關于愛、愛的背叛和愛的救贖的故事。作品沒有將擁有特定時代個人史的漢娜塑造成一副納粹的諷刺畫,她在米夏心中留有深刻的烙印,他回憶道:“我不記得漢娜曾拿過什么姿態(tài)、賣弄過什么風情。我只記得她的身體、她的姿勢和動作,它們有時顯得有點笨重。但那不是真的笨重,那是她讓自己回到了內心世界,那是她不讓由大腦所支配的任何命令來干擾她這安靜的生活節(jié)奏,那是她完全忘卻了外部世界的存在?!彼仁且粋€遮遮掩掩的文盲,又是一個真正沉浸于朗讀世界里的,對美和知識有著本能熱愛的美麗女人,擁有著讓米夏無法在其他女人身上感受到的魅力。漢娜對米夏的愛亦是真誠而純潔的。漢娜的扮演者溫絲萊特從人性的角度理解她的感情:“因為害怕暴露她的不識字,她可能從來沒有讓任何人走進她的生活。對她來說,能夠落在如此的境地,感受此種性質的親密關系,在她的極限世界里被朗讀聲覆蓋,從情感上她比男孩更需要對方。她真誠地愛這個年輕的男人。她不覺得不合適、色情、不舒服或者錯誤。她對他非常溫柔。”當然,影片也并沒有刻意地將漢娜塑造成一副人性化的、值得同情的樣子??梢哉f,溫絲萊特的漢娜是一個集美麗、粗魯、感性于一身的矛盾體,她讓觀眾相信,那個喚起男孩激情的女人和那個無知無識的集中營看守是同一個人,那光鮮的身體也曾經(jīng)屬于獄中暮年的可憐老人。
這讓觀眾產(chǎn)生出與米夏同樣的矛盾心理。這段關系難道是無效的,抑或是有毒的嗎?誠然,米夏成為了這段關系的犧牲品:由于在這段愛里找不到價值,他失落了對所有愛的希望。但這是否就意味著這是一段應當丟棄的骯臟感情?如果這個愛仍舊深埋于心,那么對自己所愛的人,當她走向生命盡頭時是否應當負有責任?這些就是戰(zhàn)后一代對戰(zhàn)爭一代所抱有的內心沖突:好感和震驚,向往和厭惡,理解和審判。無怪蘇珊娜·瑞塔將這則多義的小說評價為將19世紀后浪漫主義、后童話時代的形式以及20世紀可怕的歷史內容大膽融合起來的作品。
電影版本捍衛(wèi)了這則寓言的多義主題,它和原著共同追問了這段愛情的特性。特別重要的是,在導演的指導下,以漢娜公寓的浴盆為中心世界的朗讀、沐浴和做愛成為自然和諧的愛情篇章。漢娜和米夏呈現(xiàn)出的是異于好萊塢傳統(tǒng)的未經(jīng)扭曲的情感關系和性愛關系。那里沒有絲毫的引誘,做作,他們的愛情純潔可信。場景是赤裸的,卻不像諸如《本能》之類的影片一樣將女性角色孤立出來成為男性角色和觀眾共同的欲念對象。無怪導演戴德利自稱這是一部以歐洲人的鑒賞力制作的反好萊塢模式的電影。
二、道德審判:人性的罪責
值得一提的是,小說中法庭審判的部分同時又是影片極有可能改變原作含義的關鍵部分。原作中透露了足夠的集中營材料,比如一段米夏的想象:“我看見漢娜站在熊熊燃燒的教堂旁,表情僵硬,身著黑色制服,手執(zhí)馬鞭。她用馬鞭在雪地里畫著小圓圈,然后用長統(tǒng)靴一腳踢開。我看見她怎樣讓人為她朗讀,她聚精會神地聽著,不提問題,不做評論。當朗讀的時間結束時,她便告訴她的朗讀者,明天她將被送往奧斯威辛。那位瘦弱的、頭上長出黑色頭巷、眼睛近視的寵兒開始哭泣起來。漢娜用手敲敲墻壁,隨后進來兩位也穿著有條紋衣服的女囚犯……我看見教堂的塔頂坍塌到教堂的房頂上,火光沖天。我聽見女人們絕望的呼救聲……”如果選擇倒敘視角,則完全可能將《朗讀者》變成一部屠猶影片。影片并沒有將此片段視覺化,而是將焦點集中于坐在法庭旁聽席上顫抖著的米夏那里。美國女作家喬伊斯·哈克特在對現(xiàn)今美國電影對納粹和屠猶題材的熱衷的分析中談到:“經(jīng)歷了道德分裂的布什年代,人們強烈向往道德上的一致性,向往清晰有力的善惡標準。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朗讀者》不屬于這一系列的美國電影,它關注的是道德問題、緊張和矛盾沖突?!比绻f《辛德勒的名單》觸及到人類心性中殘暴和忍耐的一面,《朗讀者》則更多地觸及到戰(zhàn)爭的后遺癥及其人性來源,讓人們看到法律條文在回答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道德災難問題時的束手無策。
道德問題之一是應當如何看待作為文盲的被審判者漢娜。即使撇開漢娜那個為了掩蓋文盲身份拒絕升職而去作女看守的動機不談,她作為一位“對前后關系沒有概念,對自己的和別人的表達方式?jīng)]有概念,不知有罪或無罪”的女人,究竟應當受到怎樣的法律對待?按照英國學者史蒂文·盧克斯的解釋,自主意味著“個人的思想和行為屬于自己,并不受制于他所不能控制的力量或原因。特別是,如果一個人對于他所承受的壓力和規(guī)范能夠進行自覺的批判性評價,能夠通過獨立的和理性的反思形成自己的目標并作出實際的決定,那么,一個人(在社會意義上)就是自主的”。當其他被告女看守很快發(fā)現(xiàn)她們可以將事情推脫到她一人身上,她既沒有能力清晰地表達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也不懂得撒謊,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快語速,不斷重復她已經(jīng)說過的話。而法律的判刑或釋放往往取決于表達方式。很顯然,漢娜缺乏法律上的自主和獨立。
道德問題之二是如何對待由個人與系統(tǒng)的從屬關系所造成的罪責。漢娜因為個人的理由卷入了一個將其牢牢釘住的系統(tǒng)中。她并不明白看守工作的含義,她為納粹工作,就像許多其他德國人為某一理由或者根本沒有理由所做的一樣。漢娜在法庭上的直率和唐突反而讓她能夠直擊最為尖銳的道德悖論:她覺得她所受的指控是出于她對當時工作的恪盡職守——如果放猶太人出來,就會造成混亂。因此,她向審判長提問:“換作您,會怎樣做呢?”。這是她真正想得到答案的提問。而審判長在眾人的期待中卻只能用一副惱怒的表情掩蓋自己對此的無能為力。事實上,漢娜在道德上的無知無識或說身不由己正是人類共性的極端反映。美國影評人羅杰·艾伯特由影片洞見了一個深刻地人性事實:全世界的大多數(shù)人,在大多數(shù)時候都在選擇從眾。他引用馬克·吐溫的一段話:“對于宗教和政治,人們所持的信條幾乎都是來自于權威的二手信息,卻并沒有經(jīng)過自己的檢驗,而那些權威自己也同樣沒
有對問題的關鍵進行檢驗就從別人那里拿來了這些二手的信條。羅杰進而思考美國的情況:“美國軍隊成為施虐者,因為他們收到這樣的指令……可以設想,在希特勒時代,我們會怎樣去做?如果我們是猶太人,我們要么逃亡要么被殺害。如果我們是剩下的那些德國人呢?我們能設想出情況,因為現(xiàn)在許多清楚種族歧視存在的白種美國人卻從不去反對它。”同謀乃是人性持續(xù)面對的問題。邁克爾·奧克肖特指出,由于境遇或性情的原因,有些人沒有能力做出自主的選擇,雖然自由給了人們更多的選擇機會,也賦予了平等競爭的社會環(huán)境,但有許多心理上的弱者并不期望將自我選擇的權利真正掌控在自己手中。他們在眾多的選擇機會面前會眼花繚亂,在飄忽不定的風險面前止步不前,正是人們普遍地擁有這樣一種心理狀態(tài),從而導致了全能政府的誕生。
道德問題三關系到《朗讀者》所關注的一種既不容易捕捉亦不容易顯現(xiàn)的人類情感:羞恥感。程度不同地,米夏和漢娜都因為羞恥而犯罪。羞恥感是主體對自我的強烈意識,具有掩蓋自身的特性,其根本便是遮蔽和隱藏。漢娜為深刻的羞恥籠罩著,為了那貫穿于全部生活的目不識丁的缺陷她不間歇地編制著遮蔽的外衣,而這件保護衣的副產(chǎn)品卻成為她的不可原諒的罪責。是否應當體諒漢娜的羞恥感,亦即是說羞恥感是否是一種值得同情觀照的情感?漢娜所無法擺脫的關于文盲的羞恥感是自尊的顯現(xiàn),但同時也對人類羞恥的等級進行了提問:為何漢娜會認為做一個文盲比做一名罪犯更丟臉?相應的,米夏也深刻地體驗到羞恥感。當?shù)弥獫h娜曾經(jīng)是納粹看守時,米夏為他與漢娜的關系感到羞愧,“我為什么要在我的生活中為她留有一席之地呢?為什么讓漢娜生活在這個小空間里會讓我感到問心有愧?我對自己產(chǎn)生這種自愧心感到氣憤”。而這個二十四歲的青年所遇到的最為艱難的選擇是是否說出漢娜自己決意要保守的能夠減輕她罪責的秘密。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都在一瞬間(隱晦的)說明:他保留住了這個信息。關于他的動機,兩部作品則都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不可爭辯的是,他在選擇了尊重漢娜意愿的同時也成全了他對兩人關系的保密。他亦是在深刻的羞恥感中縱容了審判的不公。米夏在與漢娜同樣的掩藏的道路上前行,他再未向任何人提起這個對他影響深刻的女人?!巴ㄟ^做出這個決定,他將影片的焦點從德國人大屠殺的罪責轉移到整個人類?!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悲劇,是掩埋在時代中的個人史。
對道德人性的多重拷問令《朗讀者》不單引發(fā)出有關第三帝國的思考,同時也讓不同地域的讀者反觀自身。日文版《朗讀者》譯者感嘆“這是一篇讓日本人羞愧欲死的藝術檄文”,肖復興寫道:“對于我們,后文革時期中,把曾經(jīng)那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徹底遺忘,而且遺忘得那樣漂亮,同時也徹底小資化了的文化中,《朗讀者》這部書對于我們有著無法回避的相關性……”
人類在成長,世界屬于新的一代。對歷史的審視本應當具有動態(tài)的、不斷擴充其內容的獨立價值。對于沒有經(jīng)歷過可怕暴風雨的第二代德國人,他們有對待歷史的看法。正視自己的心靈,是人類的生存尊嚴。偉納·富德寫道:如果一個人能夠真正的寫作偉大的主題,就絕不應該讓它們溜走。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朗讀者》的獨特觀點都能夠讓人們在努力理解二十世紀最不可思議的歷史和道德困境的進程中邁出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