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衛(wèi)敏 耿讀海 河北省灤縣中醫(yī)醫(yī)院針灸科(灤縣063700)
慢性乙型肝炎是指急性乙型肝炎在經(jīng)過 6個月后,仍有臨床癥狀和肝功能異常者,主要表現(xiàn)食欲不振,疲乏無力,轉(zhuǎn)氨酶升高。筆者采用溫針灸配合中藥制劑治療本病 50例,現(xiàn)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均系門診病人,診斷依據(jù)2005年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感染病學分會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50例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 36~65歲 ,平均 48.5歲;病程 1~5年 ,平均2.5年。病情分度依據(jù)2000年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學分會、肝病學分會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2]中慢性肝炎分度標準。輕度患者13例,中度患者26例,重度患者 11例。
治療方法 針刺治療:取穴足三里、中脘、肝俞、行間,使用一次性針灸針治療,針刺肝俞穴時,針尖向脊柱方向斜刺 0.5~0.8寸;足三里穴直刺 1~2寸;中脘穴直刺 1~1.5寸;行間穴斜刺 0.5~0.8寸。以上各穴針刺得氣后,將純凈的細艾絨捏在針尾上點燃,留針30min,每日 1次,2周為 1療程,治療 4個療程,療程間停止治療3天。
中藥治療采用復方蛇草丸(本院制劑),藥物組成:白花蛇舌草 45g,金銀花、太子參、法半夏各 20g,五味子、苦參、瓜蔞、丹參、垂盆草、地耳草、茯苓各15g,黃連10g。將上藥研細末制成蜜丸,每丸重 9g。 1次 1丸,每日2次口服。2周為 1療程,服藥 4個療程,療程間停藥3天。
療效標準 顯效:主要癥狀消失,肝脾無腫大或明顯回縮,肝功能指標: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天門冬氨基轉(zhuǎn)移酶(AST)、總膽紅素(TBiL)正常;有效:癥狀基本消失,肝脾腫大穩(wěn)定不變或略回縮,ALT、AST、TBiL下降>50%;無效: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ALT、AST、TBiL下降 <50%或無降低。
治療結(jié)果 療效比較 輕度 13例,顯效 10例,有效 2例 ,無效 1例;中度 26例 ,顯效 19例 ,有效 4例 ,無效 3例;重度 11例 ,顯效 6例 ,有效 2例 ,無效 3例。本組50例 ,顯效 35例 ,占 70%;有效 8例 ,占 16%;無效 7例 ,占 14%,總有效率 86%。
治療后主要癥狀改善情況 見表1。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變化 見表2。
表1 治療后主要癥狀改善情況
表2 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變化
討 論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機包括正虛與邪實兩方面,正虛指脾氣虧虛、肝腎陰虛、脾腎陽虛;邪實指濕熱內(nèi)蘊、肝郁氣滯、瘀血內(nèi)阻[3],臨床多表現(xiàn)為虛實錯雜互見,證情復雜多變的慢性遷延過程。而脾胃虛弱,濕熱余邪留滯,正邪膠著,是其基本病機。濕熱余邪之所以日久留于體內(nèi),病情遷延不愈,是由于正氣不足,驅(qū)邪無力。根據(jù)這樣一種邪正關系,在扶正治本的基礎上祛邪,是慢性乙型肝炎最切合病機的治療方法。祛邪重在清熱利濕解毒,扶正重在疏肝健脾益氣[4],故以健脾運胃,疏調(diào)肝膽為主,兼以清熱化濕為基本法則。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jīng)的合穴、下合穴,五行屬土,為胃經(jīng)的本穴,根據(jù)《內(nèi)經(jīng)》“合治內(nèi)腑”,故而取之。中脘為任脈經(jīng)穴,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募穴,針灸足三里、中脘穴可振奮陽氣,調(diào)理脾胃,加強脾胃運化功能。針刺得氣后再配合艾灸,借助艾灸的溫熱之性,助脾胃之陽,暢通氣血。脾胃運化正常,水濕得化,熱無所依,濕熱自除。肝俞為足厥陰肝經(jīng)的背俞穴,行間為肝經(jīng)的滎穴,五行屬火,為肝經(jīng)的子穴,具有瀉肝清熱的作用,針灸此二穴可疏肝利膽,條暢氣機。艾絨燃燒產(chǎn)生的溫熱之氣,借助針體,循肝經(jīng)入肝體,有助于肝氣的疏泄條暢。肝疏泄正常,有利于脾胃的運化和濕熱余邪的清化。中藥復方蛇草丸以清熱解毒為主,兼以健脾補中,利濕化濁。制成蜜丸,藥力和緩,驅(qū)邪不傷正,使?jié)駸嶂皾u化漸消,可收緩圖其功之效。針藥結(jié)合,標本兼治,扶正不留邪,祛邪不傷正。因此溫針灸與中藥制劑二者配合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明顯提高臨床療效。
[1] 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傳染病學分會.慢性乙肝防治指南 [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5,13(12):883.
[2] 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 [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1,19(1):56.
[3] 李 晶 ,李振民.慢性乙型肝炎治療體會 [J].陜西中醫(yī),2008,29(3):383.
[4] 寧建平,崔志文.疏肝健脾活血湯治療慢性乙型肝炎80例 [J].陜西中醫(yī) ,2008,29(9):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