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金
自主學習(automatic learning)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不同的學者對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和定義。Holec把自主學習定義為“能負責自己學習的能力”[1],即承擔以下責任:確定學習目標、確定學習內容和進度、選擇學習方法和技巧、監(jiān)控學習過程以及對學習進行評估。Little把自主學習看作是一種心理狀況,把它定義為“語言學習中的自主學習依賴于超然、反思、決定和獨立行動的能力的發(fā)展與練習,自主學習者對作出學習決定的目的、內容、學習速度和學習方法承擔責任”[2]。Littlewood 認為自主學習是“學習者獨立作出選擇的能力和意愿”[3],能力是指具備為自己的學習作出選擇的知識和實現(xiàn)這個選擇所需的技巧;意愿是指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所需的動機和信心。因此自主學習既是一種學習態(tài)度,也是一種獨立學習能力。但不管是何種理解和定義,自主學習強調的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理念,注重從學習者的需求出發(fā),依賴于學習者的知識、技巧、信念、動機和毅力來獲取成功的學習。
元認知(metacognition)概念是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弗拉維爾(Flavell)于1976年首先提出的,他指出元認知是一個人所具有的關于自己思維活動和學習的認知和監(jiān)控[4]。根據(jù)弗拉維爾的理解,元認知不是認識客觀對象的一般性認知,而是對認知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的認知。簡言之,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認知,是人對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調節(jié),包括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策略三部分。
自主學習能力是新時代大學生培養(yǎng)的必然要求,而元認知能力的提高是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戰(zhàn)略。
美國教育學家巴斯指出,在半個世紀前,人們從大學畢業(yè)后,大約 70%的所學知識一直可以在其退休前運用。而在現(xiàn)代社會,這個數(shù)字縮減為 2%[5]。這意味著當今大學生畢業(yè)后從事某項職業(yè)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大部分要依靠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育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為目標,為學生提供未來獨立學習所需的技巧和能力[6]。語言學習的目標是實際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用語言來完成各種任務。學生的語言學習不應停留在對詞匯和語法規(guī)則的記憶和熟悉上,而是掌握相應的學習語言的方法和策略。因此,學生不應是知識的消極接收器,而是學習的主動積極的探索者,是學習的主人。
有研究表明[7],目前我國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普遍較低,具體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1、學習目標不夠明確,計劃性不強; 2、多數(shù)學生對通過寫英語周記和參加課外英語學習活動來提高英語寫作能力和口語水平認識不足,能力不強; 3、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普遍缺乏合作學習和克服焦慮等不良情感因素的能力;4、主動反思和評估學習效果的意識和能力總體較弱。這四個方面中有三個方面是與元認知相關的。因此,提高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在于提高他們的元認知水平。
從近年來的實證研究來看,元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與外語教學相結合是完全可行的。國內學者紀康麗通過對清華大學一年級學生進行元認知策略培訓,發(fā)現(xiàn)這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并證明了元認知策略培訓的可行性[8]。在另一項研究中,呂芳和王嵐進行了三學期的新生自我認識的培訓試驗[9],從了解自己的認知風格入手,設計大量調查問題及訓練項目,運用策略定位、學習模式歸納等方法以及國內尚無前例的增強學習者元認知意識的培訓手段,證明是完全可以對學習者進行元認知培訓的。元認知水平的增強將極大地提高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開發(fā)其學習潛能,創(chuàng)立優(yōu)良的學習模式,從本質上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那么,怎么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習者的元認知水平呢?筆者認為,學校首先應在課程的設置、教材選擇、成績評估系統(tǒng)等方面適應自主學習模式和元認知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并對教師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下文主要從外語教學的角度提出元認知培養(yǎng)策略。
(一)提高學生對語言學習過程的元認知意識
對語言學習過程的元認知意識是學生對語言學習本身的認識,是提高學習自主性的最關鍵因素。第二語言學習過程跟第一語言學習過程相似,要經過語言輸入(language input)、信息加工和語言輸出(language output)三個階段,大腦加工語言信息的過程實質上就是語言認知的過程,這種認知建立在語言實踐(包括語言輸入和語言輸出)基礎上,又在語言實踐(語言輸出)中得到檢驗。對語言的認知要經過上述過程多次反復才能逐漸形成。認識到實踐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學生才有可能從思想上真正重視練習和實踐,真正理解“Practice makes perfect”的道理。
語言學習過程也是一個量變與質變交叉進行的過程。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才可能發(fā)生質變,質變后又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huán)不已。從理論上講,第二語言的學習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xiàn)量的迅速積累,進而實現(xiàn)質的突破。但是,這種質的突破受語言環(huán)境、語言信息輸入量、學習者本人大腦對語言信息的處理能力以及學習者本人的學習動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對第一語言環(huán)境中的多數(shù)第二語言學習者來講,是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xiàn)的。他們需要克服語言學習中急于求成的心理,腳踏實地、一點一點地、從基本的語言輸入開始,多聽、多讀、多記、多說、多寫,最終才可能實現(xiàn)語言學習質的突破。
(二)豐富學生的元認知知識
在二語學習中,元認知知識是關于學生對語言學習過程的認識(knowing about learning)[10]。Flavel[4]22-23從學習者、學習任務和學習策略三方面給元認知知識下了定義,即學生對自己認知能力的了解,也就是自己擅長哪方面的學習;對學習任務及要求的判斷,即不同難度的任務需花費不同氣力去解決;以及對如何以最佳方式達到目的的知識。
1、豐富對認知主體即學習者本人的元認知知識
從個性特點來說,學習者有外向和內向之分。一般來說,外向型的學生更擅長于交際和交流,更喜歡與他人合作學習;內向型的學生更擅長于語言的分析和記憶,傾向于獨自學習。
從認知風格來分,學習者有場獨立型和場依存型之分。場獨立型的學生在學習中善于排除干擾,能夠區(qū)分主體與部分,抓住要害,對抽象的理論和原則感興趣;知覺比較穩(wěn)固,不易隨著背景的變化而改變;比較自主,能獨立對信息進行重組;場依存型的學生通常以整體或全局的眼光去看問題,能夠抓住問題或事物的普遍性,在學習中表現(xiàn)出喜愛集體學習的環(huán)境,比較依賴于學習材料的預先組織,需要明確的指導和講授。場依存型的人還表現(xiàn)出開朗合群、易受群體觀念的影響,具有較強的移情傾向[11]。學習者的個性特點不同,認知風格有異,其學習風格和學習策略就會有一定差異。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評估自己的學習特點有助于他們克服自卑心理,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正視自己的缺點,選擇恰當?shù)膶W習方法,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2、豐富對認知客體即學習任務的元認知知識
很多學生在面臨任務時往往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從哪里下手。因此,我們有必要告訴學生學習任務的構成要件及分析學習任務的方法和技巧。根據(jù)David Nunan的學習理論,學習任務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其組成部分:一是任務的目標;二是構成任務內容的輸入材料;三是基于這些材料而設計的各項活動[12]。面對一項學習任務,學習者首先應該能對任務目標做到心中有數(shù)。明確了任務目標后,學習者應該仔細分析所給材料及圍繞材料而設計的各項活動,采取適當?shù)牟呗赃_成學習目標。
3、豐富學習者關于認知策略的知識
根據(jù)O’M alley 和Chamot的研究[10],學習者主要運用三種學習策略: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交策略,其中主要的是認知策略(53%)。因此,我們首先有必要提升學生的認知策略意識,讓他們認識到認知策略在學習中的重大作用;其次,讓學生明確認知策略的種類及其內涵。認知策略包括重復、歸類、演繹、利用目的語資源、視覺形象、關鍵詞、遷移、推測、記筆記、總結、重組和翻譯等;最后,我們應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認知策略培訓,讓學生明白在何種情況下可以利用哪種策略來解決問題。
(三)增強學生的元認知體驗
Flavell認為,元認知體驗是伴隨認知活動而產生的有意識的認知體驗(cognitive experiences)與情感體驗(affective experiences)[13]4-7。他還認為元認知體驗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激活元認知監(jiān)控,激活相應的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在語言學習的調節(jié)與控制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在分析語言學習情境、制定計劃、評估學習效果等過程中,都要求高度的情感喚起,這就需要有機會讓學生充分地思考和體驗自己的認知活動。因此,元認知體驗是語言學習活動的催化劑,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元認知知識的增加、刪除或修改。隨著認知的進行,元認知體驗使個體對任務進行監(jiān)控調整,監(jiān)控的結果又會使個體產生新的元認知體驗,同時完善了自己的元認知知識。元認知正是通過元認知情感體驗而得以增強,持續(xù)而穩(wěn)定的元認知體驗能夠發(fā)揮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元認知體驗持續(xù)的時間可長可短,可以發(fā)生在認知活動之前、之中或之后。調查研究表明,元認知體驗有積極體驗和消極體驗兩種。吳紅云的研究表明[14],熟悉的作文題材和老師的肯定性批閱會促進學生積極的元認知體驗;而構思困難和語言表達困難是導致消極的元認知體驗的主要原因。她建議在作文教學中,一方面,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構思策略”以及“語言使用策略”方面的有效指導,減少他們的消極元認知體驗;另一方面,還要注意設計與學習者生活經歷相關的寫作任務,并及時發(fā)現(xiàn)和指出他們在寫作方面的進步,豐富他們的積極寫作體驗,幫助他們體驗用書面英語來傳情達意的樂趣。其實,在別的教學中,我們也應該盡力促進學習者積極的元認知體驗,避免消極的體驗,如經常給予學生肯定的評價;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相當難度的教學任務,特別注意不要設計太難的任務;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水平采取相應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針對他們的錯誤提出注意策略,盡量減少消極體驗。
(四)加強元認知策略的培訓
元認知策略是學習策略的一種,是學習者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控,包括計劃(planning)、監(jiān)控(monitoring)和評價(evaluating),是保證學習活動成功的更高級的執(zhí)行技能。元認知策略主要分為計劃策略、監(jiān)控策略和評估策略。
1、加強計劃策略的培訓
中國學生習慣于依賴老師,把自己學好英語的希望主要寄托在老師身上,不懂得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在注重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中,老師首先應該幫助學生做需求分析,確定學習目標和內容,然后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需求來確定自己的學習內容和學習強度。其次,老師應幫助學生做自我分析,明白自己的英語程度、認知風格、個性特點等,以確定自己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方式。只有做了充分的自我分析,制定出來的計劃才會符合學習者的實際情況,才有可能真正執(zhí)行下去。
2、加強監(jiān)控策略的培訓
在自主學習中,學習者既是整個學習過程監(jiān)控的主體,又是這一監(jiān)控的對象,他們將自身的實踐活動作為監(jiān)控的對象,施以監(jiān)視反饋和調節(jié)控制。學生擁有了這種監(jiān)視反饋和調節(jié)控制意識,才能不斷修正錯誤,調整目標,變換策略,取得進步??梢哉f,一個完善的學習過程就是一個以內部監(jiān)控為主要特征的學習過程的體現(xiàn)。學生學習自我監(jiān)控有別于其他形式的外在監(jiān)控,是學生個體自主、獨立、自覺地從事和管理自己的學習活動的過程。
首先,我們應該給學生提供機會,使學生能進行學習自我監(jiān)控。學生學習自我監(jiān)控能力,是學生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中通過不斷的實踐和鍛煉而形成與發(fā)展起來的。因此若要真正培養(yǎng)學生學習自我監(jiān)控能力,我們必須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進行學習自我監(jiān)控。
其次,我們應該加強指導,使學生學會自我監(jiān)控。學生學習自我監(jiān)控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若只為學生提供機會而不進行系統(tǒng)的指導,也不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自我監(jiān)控的能力,甚至會適得其反。
3、加強評估策略的培訓
自我評估策略是指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進行評估,并根據(jù)實際情況對計劃、學習進程所采用的策略進行調整。
(1)學校要重視學生自我評估在語言自主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傳統(tǒng)的評估是“一對多”(一位老師評估多位學生),不可能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學生的自我評估能在一定程度上補充教師評估的不足,從而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進一步學習。
(2)學校應該要求任課教師給學生介紹具體的自我評估方法。如幫助學生建立學習檔案,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做定期的反思和評估;要求學生寫學習日記,記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策略等,總結哪些是最有利于自己學習進步的。
(3)學校應真正重視學生的自我評估,以保持其評估的積極性。對學生的自我評估,學校應給予充分的信任,讓學生感覺到自我評估的實際作用,這樣才能使他們始終保持評估的熱情,達到促進其自主學習的目的。
[1]Ho lec, H. (1981).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
[2]Little, D.(2000). Autonomy and autonomous learners[C].Dublin: Authentik.
[3]Littlewood, W. (1996). Autonomy: An anatomy and a framework [J].System, 24(4): 427-435.
[4]Flavel, J. H. (1987). Speculations about 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metacognition [Z].
[5]陸漢文.高校學生自主學習的培育和實施[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 高教研究版, 2003 12(4):13.
[6]王篤勤.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外語界2002(5):17.
[7]李秀萍.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調查與研究.延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J].2009(4):53.
[8]紀康麗.外語學習中元認知策略的培訓[J].外語界.2002(3):20
[9]呂芳.王嵐. 提升學習者元認知意識,推動大班英語教學效果[J].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5):13.
[10]O’Malley, J. M. & Chamot, A. U. (1990).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孫廣治.認知風格的差異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 (2): 95-97.
[12] 徐錦芳.大學外語自主學習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13]Flavell, J.H. (1979).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 [J].American Psychologist, 34 (10): 906-911.
[14]吳紅云.大學英語寫作中元認知體驗現(xiàn)象實證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3): 2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