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現(xiàn)偉
(許昌學院外國語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商務英語中模糊語言的顯化和隱化翻譯
高現(xiàn)偉
(許昌學院外國語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商務英語中模糊語言表現(xiàn)在語言的詞匯、語法、語用、文體以及跨文化交際產生的模糊性等各個方面。商務英語翻譯既要力求準確,又要堅持忠實,商務英語中的模糊語言成為翻譯的矛盾。本文主要闡述商務英語中模糊語言的翻譯方法,著重介紹顯化和隱化的概念,以及其產生的因素,分析商務英語中模糊語言的顯化和隱化翻譯原則和方法。
商務英語;模糊語言;顯化;隱化;翻譯方法
1965年美國伯克利的加州大學的自動控制專家扎德(L.A.Zadeh)發(fā)表了《模糊集合》(Fuzzy Sets)一文,科學地論述了模糊集理論。從此誕生了一門新的學科——模糊語言學(Fuzzy Linguistics),它的問世為語言研究開辟了新的領域。語言學家伍鐵平在《模糊語言學》中指出,模糊類是指“其界限不是涇渭分明地確定好了的類別”。由此可見,模糊性就是人們認識中關于事物類屬邊界或性質狀態(tài)方面的亦此亦彼性,也就是中介過渡性。
商務英語中的模糊語言廣泛存在于商貿英語、商務談判、商務寫作、外貿單證等文本中。翻譯中的模糊語言翻譯問題,同時也受到翻譯學者的關注,提出了有益的探索。商務英語中的模糊語言成為翻譯的難點和焦點。本文在分析顯化與隱化的概念和成因基礎之上,分析商務英語中的模糊語言翻譯方法。
顯化,又譯外顯化、明晰化,指的是“目標文本以更明顯的形式表述源文本的信息,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增添解釋性短語或添加連接詞等來增強譯本的邏輯性和易解性,從而使原文艱澀晦暗之處在譯語中變得清晰、明白、淺顯”?!帮@化”的概念首先由Vinay&Darbelnet提出,他們將其解釋為“把原語文本中只是以隱含的方式存在但可以根據上下文推斷出來的信息添加到目標語之中的過程”?!帮@化現(xiàn)象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是指翻譯過程中,在譯文中添加或明示原文中隱含語言成分的過程,目的在于更清楚地傳達原文中的語法和非語法信息;相反的過程則被稱作隱化,即根據譯語語言規(guī)范隱去原文中語言成分的過程?!彪[化現(xiàn)象是指目標文本通過概括信息或刪除連接詞等有意忽略或省略翻譯源語文本中的某些部分。德國功能學派賈斯塔·赫茲·曼塔利將翻譯分為隱形翻譯和顯性翻譯,指出隱形翻譯力求完整地保持原文功能,并使譯文看似譯語文化的原作品一樣;顯性翻譯則是讓目的語讀者意識到此文是譯文。
翻譯中的顯化和隱化現(xiàn)象是由多種因素造成,主要有語言學、翻譯學、文體學、語用學和跨文化交際等幾個方面的因素來源。
從翻譯和語言學角度看,顯化、隱化現(xiàn)象的發(fā)生和隱化、顯化程度與語言的形式化程度和翻譯方向相關。例如,漢語同英語等印歐語言相比,其詞匯、語法銜接上的顯化度都比較低,漢譯英時更多地呈現(xiàn)形式上的“顯化”,而英譯漢時則呈現(xiàn)更多的模仿式的“顯化”。另外,負責任的譯者在穿梭于兩種語言之間進行協(xié)調時,總會盡量減少信息傳輸過程中的損耗和丟失,便于讀者的理解和吸收。但有些譯者因其能力上的不足,在翻譯中對原文直譯,也會導致譯文過度“隱化”。
從社會文化角度看,翻譯涉及的兩種語言在社會和文化上必然具有差異,一方面,可能越需要解釋性的“顯化”,從而強調需要“隱化”;另一方面,文化差異的翻譯越是力圖清晰、明了的“顯化”翻譯,往往使目標語讀者迷茫和模糊,而顯得“隱化”了。
從文體學和篇章語言學角度分析,小說文本、科學文本、政論文本、新聞文本、應用文文本等文體不同,語言的顯化和隱化程度不同,翻譯時造成翻譯出的譯文的顯化和隱化程度也不同。
從語用學角度分析,源語和目標語的語言都要求“信達雅”,符合語言交際的合作原則、禮貌原則和關聯(lián)原則,并能清楚地表達言內和言外行為。但語言中的模糊語言的特殊語用學功能,使得語言變得模糊和深奧,翻譯中恰當?shù)摹帮@化”和“隱化”翻譯技巧,也變得尤為重要。例如,把“Kleenex”翻譯為“克林尼克斯牌手紙”的顯化翻譯。
模糊性表現(xiàn)在語言的各個方面,如語音、語義、語法以及邏輯等方面。這主要是語言本身的概念界定不清所決定的,是語言的重要特性。語言的這種模糊性也同樣存在于商務英語。其主要表現(xiàn)為語音的模糊、語義的模糊、語法的模糊和語篇的模糊等。商務英語交際是跨文化交際,文化的不同也會產生交際時的跨文化模糊性。商務英語翻譯時,由于英語和漢語語言特征的不同,同樣會產生模糊性。由于商務英語文體的特殊性,商務英語翻譯要求“忠實”、“通順”和“準確”。模糊語言的使用既要表達準確的語用功能,又要表達必要條件下的模糊性,有時為了避免歧義要“改譯”,有時為了迎合禮貌要省略翻譯,這使翻譯工作面臨矛盾。為了全面照顧商務英語的嚴謹、準確、禮貌、得體等特征,發(fā)揮模糊語言在商務交際中的積極作用,商務英語模糊語言的翻譯要適度把握顯化和隱化現(xiàn)象。
1.顯化作為一種翻譯技巧,是譯者采取的翻譯策略所致,主要包括語法顯化、轉換指稱、譯語具體化、形象轉換、句段重組、語體變換等手段。商務英語中的模糊語言顯化翻譯,主要表現(xiàn)在把模糊語言通過顯化翻譯為清晰、明了的準確語言。
例如:Let us remember that if this financial crisis taught us anything,it's that we cannot have a thriving Wall Street while Main Street suffers.
Wall Street即華爾街,它是美國金融中心,美國人用它來指代大金融、大公司的利益。而Main Street對中國讀者來說則顯得很陌生,而它卻是2008年美國經濟危機中經常出現(xiàn)的一個表達。Main Street通常用來泛指鄉(xiāng)鎮(zhèn)或小城市里最繁華的街道,美國文化用它來指代勞工階層和中小工商業(yè)主的利益。因此,對于這兩個美國文化隱含意義,我們必須譯出本體,顯化出隱含的知識,才能形成最佳關聯(lián)。
可譯為:讓我們記住,如果這次金融危機給我們帶來什么教訓的話,那就是我們不能只讓華爾街的大資本興旺發(fā)達而卻讓無數(shù)的小店小廠、普通民眾受苦受難。
又如:As to the steamers sailing from Hong Kong to San Francisco,we have bimonthlydirect services.
從香港到舊金山有直達船,但是bimonthly究竟是一個月兩次即半個月一次,還是兩個月一次?bimonthly在這里是模糊語,容易產生歧義。翻譯時,要根據具體源語的語義進行準確顯化翻譯。
2.商務英語的話語要遵守關聯(lián)、禮貌和合作的原則,但由于文化的差異,有時為了避免翻譯為目標語后的歧義和違背禮貌和合作原則,一些模糊語言要在不損失原語表達者的利益的基礎上翻譯為模糊語言。這種主觀意圖使得翻譯者傾向于隱化的翻譯策略,含糊的翻譯到目標語、隱化某些信息。
例如:We have examined all the cartons one by one,and found each ofthemwas leaking.
買方關于賣方包裝低劣的投訴,出于禮貌以及不威脅到對方的面子。翻譯時可以把each ofthem(每個都……)用模糊語表達,翻譯時可以加上“幾乎每件”、“或多或少”來緩解氣氛。所以,“模糊語言的應用即可以讓說話人靈活周旋,又可以讓聽話人隨心領悟,因而弱化了語言的刺激強度,也減少了言語行為的盲目性。”
又如:The original Model Business Corporation Act,as it is usually referred to,was first published in 1950 and was influenti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ate incorporation statutes in some thirtystates.
這里some不是“許多”的意思了,要準確地翻譯為“大約”。
模糊是修辭中常用的手法,委婉語、比喻、借代等有時是“模糊”了事物的界限?!鞍延黧w和本體之間的關系概括為類似不完全合乎實際的情況。把這種關系概括為模糊,即通過比喻,使喻體和本體之間的界限模糊,可以說明些比喻的特點?!?/p>
如:“亞洲四小龍”公認的翻譯為“Four Asian Tigers”,而不是“Four Asian Dragon”。Tiger和 Dragon 是不同的事物,用Tiger代替Dragon可以更好地表達“亞洲四小龍”的語義特征,同時隱化了Dragon在西方文化中表達時出現(xiàn)的文化沖突,因為西方文化中的Dragon,以毒蛇形象為主,在此基礎上還綜合了其他種種令人產生恐怖感、厭惡感的動物特征,一般是蛇身獅爪,身上披著鱗片,嘴里噴著火,雙翅或四翅,頭部基本上類似于爬行類動物,如蜥蜴、鱷魚和蛇,基本上是暴力和邪惡的標志。
再如:The project went a bomb.
bomb的準確對等詞就是“炸彈”。但是在英美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意思。在美國,bomb的意思是“a thing that fails badly”,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這個項目太失敗了”;但在英國,bomb的意思是“a successful thing”,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這個項目棒極了”。因此,譯者要根據不同的文化進行翻譯顯化或者隱化翻譯,否則結果會大相徑庭。
模糊語言是商務英語中的普遍現(xiàn)象。顯化和隱化翻譯也是多種因素相互交織的結果。語言語用因素和語義內涵的不對應形成了外部的、客觀性的強制性力量,這就激發(fā)了譯者產生目標語思維傾向。在涉及到句法結構和語言文化信息方面的顯化或隱化時,譯者的主觀因素對之產生的影響比較突出,而譯者所屬語言文化環(huán)境、譯者的態(tài)度取向、學識、目標語的嫻熟程度以及心目中的假擬讀者等因素都有可能影響譯文的顯化和隱化程度。此外,作為一種普遍的翻譯現(xiàn)象,顯化不應只是狹義地指語言銜接形式上的變化,還應包括意義上的顯化轉換,即在譯文中增添有助于譯文讀者理解的顯化表達,或者說,將原文隱含的信息顯化于譯文中,使其意思更明確、邏輯更清楚,這也是商務英語中模糊語言翻譯特有的現(xiàn)象。隱化也不是簡單的隱含和隱藏,而是更多考慮到與語用原則的迎合,達到良好交際的目的,這與模糊語言所表達語用功能往往是一致的。
[1]伍鐵平.模糊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2]秦平新.科技英語翻譯中的顯化現(xiàn)象探微[J].中國科技翻譯,2009,(8):16-18.
[3]顏愛華.從關聯(lián)理論視角看翻譯中的顯化[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09,(12):19-22.
[4]??∪A.英漢翻譯中的顯化和隱化[J].中國校外教育,2009,(8):82.
[5]張志慧.奧巴馬獲勝演講中轉喻的解讀與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2009,(5):52-55.
G718.5
A
1673-0046(2010)5-00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