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躍國
西方文明與普世價值
龍躍國
普世價值的存在是毋庸質疑的,但普世價值并非西方專利,科學社會主義同樣在實踐著普世價值精神。我們拒絕西方關于普世價值的話語霸權,但肯定資產階級“自由、民主、人權”觀念的歷史進步性和可供借鑒的因素。各個文明的普世價值、各個國家的普世價值需要平等地交流與合作、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普世價值;西方文明;自由;民主;人權
近幾年以來,普世價值成了媒體中的熱門詞匯。有的把某些道德規(guī)范的共性作為普世價值,如不偷盜等;而有些人認為普世價值是一套永恒的、適合于任何國家、民族、個人的價值體系,如認為儒家思想體系是普世價值;還有一些人主張普世價值專指以“自由、民主、人權”為核心的西方資產階級的價值體系??陀^而言,我們應該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辯證地看待問題,以應對西方的話語霸權。
按照馬克思的觀點,價值是主體和客體之間特定的關系,即客體以其屬性滿足主體需要和主體需要被客體滿足的效益關系[1]306。價值既是客體屬性的反映,又是對客體屬性的一種評價和應用。人和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是在“現實的人”同客體的實際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即在社會實踐中確立的[2]。普世價值作為一種價值觀,是揭示外部客觀世界對于滿足人的需要的意義關系的范疇,是指具有特定屬性的客體對于主體需要的意義。
普世價值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西方文明發(fā)展使西方社會擁有自己的普世價值。我國五千年文明也滲透了從“和”文化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3]。否定普世價值的存在是不科學的,把普世價值理解為任何時代、任何國家和地區(qū)、任何人都要積極接受和擁護的觀點是普世價值的庸俗化。
普世價值精神不是從外部加予人類的,而是人類在自身文明演進艱苦卓絕的斗爭過程中,通過反思自覺意識到的一種價值要求。人道、自由、民主、平等等價值要求,是人類在反對封建宗法等級人身依附關系,反對草菅人命的野蠻獸性的斗爭中所提出的。西方民族的文明發(fā)展過程是如此,中華民族的現代化進程也是如此。
懷疑或否定普世價值的一個重要的可能理由是:人道、自由、民主、平等等普世價值精神,最早由新興資產階級提出,它是西方資產階級的價值精神;普世價值是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國際政治斗爭中用來攻擊我們的思想武器。如果根據這樣的理由來否定普世價值的存在,則失之膚淺。
普世價值并不是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所獨有,科學社會主義同樣在實踐著普世價值精神。我們如果不是持有偏見,那么就應該承認,人道、民主、自由、平等等具有普遍性品質的價值精神,已成為當今人類的一種文明的基本價值共識,它已超越了不同種族、膚色差別。如果我們放棄這面旗幟,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yè)乃至科學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道義號召力與凝聚力,就是十分脆弱的[4]。事實上,當代中華民族正在進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以自己的特殊方式在實踐與豐富著這種普世價值精神,并為普世價值精神做出自己的特殊貢獻。
西方現在的主流話語認為:西方一直致力于推動“自由、民主、人權”這些普世價值。不少人也認為,當年歐洲的啟蒙運動、美國《獨立宣言》和法國《人權與公民權利宣言》確立了“自由、民主、人權”這些普世價值。這是有悖于歷史事實的。1789年的法國《人權與公民權利宣言》中的人和公民在法文里,指的就是男人和男性公民,更確切地說是男性白種人,不包括婦女、不包括有色人種、不包括華人、不包括窮人[2]。1776年的美國《獨立宣言》也一樣。美國的國父們確實是一批很受尊敬的人,但他們也都是歐裔男性富人,不少還擁有黑奴。美國《獨立宣言》中的“人人生而平等”指的是有地位的、男性白人之間的平等,不包括婦女、黑人、華人,也不包括白人中的窮人。
從17世紀開始的兩個世紀中,西方文明推崇種族主義和殖民主義,他們談的自由,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包括了販賣奴隸的自由、對印第安人進行種族滅絕的自由、向中國傾銷鴉片的自由。美國的南北戰(zhàn)爭廢除了農奴制,值得肯定,但戰(zhàn)后雙方還是做了政治妥協,認為美國“統(tǒng)一”的價值高于黑人“自由”的價值。
但歷史的發(fā)展并非一帆風順,在《世界人權宣言》誕生之后,種族主義理念還是繼續(xù)主導著西方的國內外政策。比方說,為了維護其殖民統(tǒng)治,法國又發(fā)動了極其殘酷的越南戰(zhàn)爭和阿爾及利亞戰(zhàn)爭。被西方奴役的各個民族也奮起抵抗,為自己的自由、獨立和尊嚴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馬丁·路德·金在1963年大聲疾呼: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生活在一個不是以膚色深淺,而是以品格的優(yōu)劣作為評判標準的國家。而這離美國通過載有“人人生而平等”的《獨立宣言》已是187年之遙。
我們拒絕西方關于普世價值的話語霸權,但肯定資產階級自由、民主、人權觀念的歷史進步性和可供借鑒的因素。從人類歷史來看,資產階級革命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是人類歷史上具有革命意義的重大變化。盡管各種文化中都可能包含某些自由、民主、人權觀念的萌芽和因素,但這些觀念作為一種比較完整的理論、作為一種由法律規(guī)定的制度性安排,是與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不可分的[5]。西方推行的并不是什么普世價值,而是他們自認為的普世價值,即有利于西方的價值外交的特殊價值。
西方國家總想壟斷普世價值的解釋權,搞話語霸權主義,為自己的戰(zhàn)略利益服務。在西方所推行的“自由、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背后,隱藏的是其全球化戰(zhàn)略的動機。全球化意味著世界范圍的全球競爭。在一個已經具有中心與邊緣的權力結構中,在一個事實上存在著發(fā)達國家、發(fā)展中國家和落后國家的差異結構中,誰在全球化中居于主導地位,誰獲得話語霸權,誰是一體化背景下規(guī)則的制定者,誰就能成為全球化最大的贏家。因此,美國具有深刻洞察力的戰(zhàn)略家,不僅強化政治、經濟、軍事的斗爭,還發(fā)明了“軟實力”這一概念,把意識形態(tài)、核心價值乃至文化的競爭都提到了重要的戰(zhàn)略高度。作為一種戰(zhàn)略,通過“軟實力”把美國的種子播撒到全世界,讓世界充滿被意識形態(tài)虛幻化的“自由、民主、人權”的美國價值,全球化在普照之光的覆蓋下就很大程度美國化了。經濟一體化→文化同質化→政治“民主化”,正是全球現代化的強勢邏輯。
不過,西方謀求世界話語霸權面臨著三個困境:第一是國際政治中的困境。中國、俄羅斯等有影響力的國家都堅決拒絕西方的話語霸權,并積極發(fā)展自己的話語權。第二是實際操作中的困境。美國入侵伊拉克,推銷“大眾的民主計劃”,結果陷入泥沼、騎虎難下。西方在烏克蘭、格魯吉亞、吉爾吉斯斯坦推動的“顏色革命”也陷入困境,使這些國家更加動蕩不安。第三是在全球治理問題上束手無策。面對棘手的全球性問題,如貧困問題、戰(zhàn)爭問題、恐怖主義問題、文明沖突問題等,西方價值觀拿不出有效的對策[6]。西方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及“民主輸出”模式使多數發(fā)展中國家繼續(xù)貧困、世界更加動蕩不安。
西方文明有其長處,值得我們學習,但也有其短處,它不可能解決今天這么復雜的世界性難題。西方人可以從東方人特別是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吸收一些合理的思想,正如中國人可以從西方文化思想中吸收合理思想一樣??鬃拥摹凹核挥鹗┯谌恕贝嬖诹藘汕Ф嗄?,到20世紀末才被宗教家和倫理家們定位為普世價值而且是黃金規(guī)則。這是現代道德危機和價值失落引發(fā)的對東方文化的需要。中國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中國“和諧包容”、“和而不同”的思想為解決世界“文明沖突”這個難題提供了寶貴的思路。
西方國家打著“自由、民主、人權”的幌子搞話語霸權主義,體現了歐美國家的憂慮:他們擔心失去競爭力,也擔心失去影響力。所以,他們盡力阻止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支持“藏獨”分子,以此來抵制中國的發(fā)展。從根本上說,普世價值應當是人類對科學價值觀的正義追求,應當符合社會發(fā)展客觀規(guī)律,集中體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從普世價值的來源看,無論它來源于東方文明還是西方文明,它的傳播應當被自愿接受,而不是被強制接受[3]。正如溫家寶曾經強調的:“科學、民主、法制、自由、人權,并非資本主義所獨有,而是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共同追求的價值觀和共同創(chuàng)造的文明成果?!边@告訴我們,各個文明的普世價值、各個國家的普世價值需要平等地交流與合作、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當然,經濟全球化形勢下,西方發(fā)達國家在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都占據主導地位,我們在加強與西方文明交流與合作的同時,也要警惕西方發(fā)達國家動輒以普世價值為借口,在人權、民族、宗教等領域對中國說三道四,干涉中國內政。我們要始終不渝地培育好、發(fā)展好、弘揚好本民族的普世價值,尊重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普世價值,促進和諧社會、和
諧亞洲乃至和諧世界的發(fā)展。
[1]李秀林,等.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邱少明.馬克思主義:“普世價值”本質的透視鏡[J].探索,2009(3).
[3]王德明.對普世價值的尋尋覓覓[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9(2).
[4]高兆明.關于“普世價值”的幾個理論問題[J].哲學原理,2009(7).
[5]陳先達.論普世價值與價值共識[J].哲學研究,2009(4).
[6]張維為.“普世價值”的來龍去脈[J].學習時報,2008(9).
book=18,ebook=311
D58
A
1673-1999(2010)13-0018-02
龍躍國(1975-),男,甘肅蘭州人,西北師范大學(甘肅蘭州730070)政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yè)2008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
201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