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梅 李曉紅
論倫理學視域下的廉政教育
李曉梅 李曉紅
廉政是為官從政者最基本的官德之一,是統(tǒng)治者對官吏最基本的政治要求。廉政教育是政治性教育,也是倫理道德教育。廉政教育需借助他律來實現(xiàn),而教育的根本則在于權力主體的自律。探討了新時期廉政教育的實現(xiàn)途徑。
廉政;廉政教育;主體;客體;他律;自律
在中國古代,凡談廉潔,往往與政治聯(lián)系在一起。所謂的廉政,實際上就具有政治與倫理的雙層涵義。
廉政是為官從政者最基本的官德之一。春秋時期的齊國政治家晏子說:“廉者,政之本也?!保ā蛾套哟呵铩绕s下?》)即認為廉是為官者從政的根本。宋代的著名清官包拯也認為:“廉者,政之本也,民之表也;貪者,政之禍也,民之賊也?!泵鞔跷牡撘舱f“廉者,士之本”(《竹下寤言》卷二《廉戒篇》)。清代魏象樞將廉與古代臣對君的忠、子對父的孝和女子的節(jié)烈歸為人生四大綱目。他說:“人生大綱有四:曰忠,曰孝,曰廉,曰節(jié)。是廉吏與忠臣、孝子、節(jié)烈并重也?!保ā逗商萍ぷ嗍琛氛J為這四種德性是并駕齊驅的。近代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指出,官吏是“為人民所供養(yǎng)”,應當“為人民而盡職,以答人民之供奉”[1]??梢?,作為官德,廉政在歷代都被文人和官員所推崇和敬仰。
廉政是統(tǒng)治者對官吏最基本的政治要求。中國古代是封建社會占主流的社會,這決定了皇權意志的至上性。官吏腐敗是歷代封建社會激化階級矛盾、爆發(fā)農民起義、造成政權更迭的主要原因。因此,為穩(wěn)固王權、安定人心,統(tǒng)治者必然會通過立法整治官場腐敗。秦朝律令規(guī)定“通一錢,黥為城旦”,只要官吏行賄受賄一文錢,就會予以苦刑或肉刑,遭受臉上刺字并服苦役的懲罰。北魏時貪贓者全部要被處死,“枉法無多少,皆死”?!短坡伞ぢ氈坡伞分兴?guī)定的對貪污官吏的處罰,包括杖刑、絞刑和流放。明朝對貪官的刑罰更為嚴厲,不僅使用了剁指、削足、凌遲、抽腸子、剝皮等殘酷的肉刑,并且在《大明律》中還規(guī)定,貪污數目只要超過40貫錢就要被處斬。近代革命先驅孫中山受資產階級法制思想的影響,組織擬定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保護人民財產令》《大總統(tǒng)令內務司法兩部通飭所屬禁止刑訊文》《中國裁判所官職令草案》《律師法草案》等諸多法令,禁止官吏濫用職權、貪污受賄。
廉政教育,是指一個社會或階級根據一定的社會政治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廉政認知水平,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對受教育者施加的身心影響,以提高對于廉潔從政的認識和將廉潔意識轉化為實際行動的能力。廉政教育的主體是人。人不能孤立存在,人是處在社會中的人。因此,這個主體就具有集團性和社會性。在現(xiàn)行社會條件下,廉政教育的主體屬于集團主體,是指各級黨政部門的全體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廉政教育的客體,是指在主體的對象性活動中,同主體一起構成實踐結構兩極并彼此發(fā)生相互作用的事物和現(xiàn)象[2]。現(xiàn)行社會條件下,由于黨和人民利益的根本一致性和廉政教育客體的對象性,廉政教育的客體涵蓋了黨員與黨員干部在內的全體社會公民,涉及社區(qū)、家庭、學校、企業(yè)和農村等各個領域。
廉政教育的主體與客體之間是一種價值關系。價值是關系性范疇,它是指主體與客體之間需求與滿足需求的關系。主體及其需要是價值產生的依據和緣由,廉政教育主客體之間的價值紐帶就是黨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兩者又相互制約。馬克思說:“對象如何對他說來成為他的對象,這取決于對象的性質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本質力量的性質?!保?]也就是說,客體之為客體的條件,包括兩個:一是內部條件,即事物自身的性質;二是外部條件,即主體的性質。全體公民的利益的一致性是教育客體的內在屬性,教育主體的黨員及黨員干部是社會群體的組成部分,也是人民利益的代表,是監(jiān)督與被監(jiān)督、制約與被制約的對象。兩者在相互監(jiān)督中共存、制約中發(fā)展。在我國,中國共產黨是最廣大人民利益的代表,其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貪污受賄是直接損害人民利益的表現(xiàn),是破壞黨的廉潔氛圍的表現(xiàn),是舊社會封建殘余的再現(xiàn)和資產階級腐化墮落的表現(xiàn)。因此,對于腐敗行為,全體社會公民都應當引起重視。要增強客體法律自覺性,政治敏感性,同時提高倫理意識和政治責任,保持和人民群眾的價值一致性。
(一)廉政教育需借助他律來實現(xiàn)
廉政教育的他律性,是指廉政主體賴以行動的廉政標準或動機,首先受制于外力,受外在的根據支配和節(jié)制。換言之,廉政教育的他律性就是廉政規(guī)范的外在約束力。而這種外在約束力,因為受到了客觀的社會政治關系和客觀的社會政治要求,在對政治實踐活動的人們進行節(jié)制和限制的時候,具有一種外在約束和外在導向的功能。
廉政教育的實現(xiàn)離不開他律,他律在廉政教育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實現(xiàn)廉政他律的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行政組織和政策、法治的具體管理。通過必要的獎懲、賞罰與制裁,使社會政治準則得到最低限度的貫徹。第二,利益機制調節(jié)。社會的利益導向是廉政他律的最深刻的形式,它使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并指引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行為。因此,它對人們道德觀念和行為的影響是最有力而持久的。第三,社會輿論和教育。社會通過廉政教育和輿論的力量,倡導德行、褒揚善舉,樹立榜樣形象,譴責失德行為,鞭撻丑惡現(xiàn)象,使整個社會形成揚善懲惡、扶正怯邪的良好道德力和政治力,隨時引導、激勵、督促人們做有廉潔之德的人。
(二)廉政教育的根本在于權力主體的自律
貪欲是滋生腐敗的源頭,自律是遏制欲望的堤壩。真正意義的上廉政必須是自律的,他律層次上的廉政終究是一種外在于廉政主體的“異己”力量,無論人們怎樣盡職地去遵循它,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廉政。將他律階段的廉政要求內化為客體自覺的行為,是廉政教育的根本目的。而要實現(xiàn)這一點,最根本的還在于權力主體的自律。
廉政自律是指廉政主體依靠自身意志,將廉政思想內化為自己的廉政品格,憑著自己的廉政良心、良知,自覺地把握自己、檢驗和校正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廉政的規(guī)范和標準。廉政教育的他律性轉換為自律性的最重要的特征,表現(xiàn)為廉政主體自身的行為動因由原來的外在約束轉換為內在約束,由原來的外在導向轉換為內在導向?!吧鳘殹笔橇庵咀月尚袨榈淖钪匾囊粋€表現(xiàn)?!抖Y記》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痹谶@里,“道”可解為根本的真理和原則。根本的原則是人們一刻也不能背離的,懂得原則的人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也會謹慎,在沒有人聽到的地方也會有所畏懼。沒有比隱秘的事情更能顯露一個人的本性,沒有比細微的表現(xiàn)更能顯露一個人的內心?!吧鳘殹睆娬{了廉政行為個體修養(yǎng)的自覺性和一貫性,體現(xiàn)了意志約束的能力和魄力,是廉政自律最高的價值期待和和目標追求。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
各級領導干部,要勤奮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特別是要認真吸取馬列主義在中國科學發(fā)展過程中所形成的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fā)展觀思想。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行動指南,它代表了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全世界無產階級政黨的指導思想。毛澤東思想是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鄧小平理論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對毛澤東思想的集成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叭齻€代表”重要思想是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同我國新時期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的具有歷史飛躍性的理論成果。以科學發(fā)展觀為主題的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則是站在世界政治文明的最新前沿,站在黨的建設、政權建設和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戰(zhàn)略高度,進一步深化了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和人類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歷史是不能割斷的,黨員干部的理論學習是不能停止的。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可以使我們迅速透過紛紜復雜的現(xiàn)象認清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進一步增強和提高政治敏銳力、鑒別力。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是增強共產黨人黨性修養(yǎng)、增強團結統(tǒng)一、提高凝聚力、戰(zhàn)斗力的基礎,也是各級領導干部提高自身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水平的途徑。
(二)加強廉政道德修養(yǎng)
廉政道德修養(yǎng),指的是領導干部在廉政道德品質、情感、意志、習慣等方面進行的自覺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鍛煉和自我培養(yǎng)的潛質。它的發(fā)揮需要主體按照一定的政治原則進行學習、體驗、對照、檢查、反省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和客觀的實踐活動。
廉政道德修養(yǎng),要從培養(yǎng)艱苦奮斗的廉政意志做起。毛澤東在建國前夕多次強調“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鄧小平也說:“應保持艱苦奮斗的傳統(tǒng),堅持這個傳統(tǒng),才能抗住腐敗現(xiàn)象?!毙聲r期,胡錦濤則提出了“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艱苦奮斗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革命性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更是一種吃苦耐勞的精神,是一種不計較個人得失、不追求個人享樂的氣量。保持艱苦奮斗精神的黨員干部不會踏入腐敗的泥潭,而淡化艱苦奮斗觀念的人,則更容易被權色誘惑成為貪污的階下囚。
加強廉政道德修養(yǎng),需要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廉政情感。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列寧說:“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對于真理的追求?!比绻非笳胬硇枰星椋敲醋非笊苿t更需要感情。廉政情感是一種理性的善,是廉政觀念的情感因素,是廉政行為發(fā)生的催化劑。在突發(fā)的政治情況下,它能使廉政主體迅速采取正確的、高尚的廉政行為,對行為產生鼓舞和強化的作用。
(三)自覺遵守廉政法規(guī)
廉政法規(guī),是指為保證黨員干部廉潔從政而采取的一系列具有強制約束力的法律和規(guī)范,它是保證廉政建設實現(xiàn)的前提和外在約束。在我國,最主要的廉政法規(guī)有中國共產黨黨章、廉政準則、收入申報規(guī)定、國務院工作規(guī)則以及中共中央2005年1月頒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等。
自覺遵守廉政法規(guī),是黨員及黨員干部最基本的政治義務和職業(yè)道德。鄧小平說: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帶頭嚴守黨紀?!皩τ谶`犯黨紀的,不管是什么人,都要執(zhí)行紀律,做到功過分明,賞罰分明,伸張正氣,打擊邪氣?!保?]對個人來說,人生的最優(yōu)價值目標選擇,就是按照社會價值目標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關系、個人對社會的貢獻與責任。在個人意愿同社會和人民利益發(fā)生矛盾的時候,按照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自覺服從人民和社會進步利益,并按照人民的利益和社會進步的需要,調整或培養(yǎng)自己的意愿、愛好和個性。對黨員干部及其工作人員來說,這是一種個體責任。因此,黨政領導機關應該率先提倡和遵守職業(yè)道德,促進社會上其他各行各業(yè)遵守職業(yè)道德,推動整個社會道德風氣的進一步好轉,進而提高全社會的職業(yè)道德水平。
(四)自覺參與廉政監(jiān)督
廉政監(jiān)督,從狹義上講,它是指特定國家機關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對立法、司法和執(zhí)法行為的合法性進行的監(jiān)督;從廣義上講,則是所有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對各種政治行為的合法性進行的監(jiān)督。
自覺接受廉政監(jiān)督,是正確的道德選擇。行為的選擇依賴一種自覺、自知的心理活動,是在理智或情感的支配下通過意志或欲望的推動產生的行為。自覺接受廉政監(jiān)督,是一種理智的道德動機,也是實現(xiàn)廉潔從政效果的前提和基礎。從倫理學意義上講,如果任性地被自私的、邪惡的動機所左右,就會使行為及其后果具有惡的價值;相反,如果選擇高尚的動機,就會導致高尚的行為,得到具有善的價值的行為后果。自覺接受廉政監(jiān)督,黨員及領導干部自覺地使自己置身于公眾的監(jiān)察和督導之下,一旦出現(xiàn)錯誤,及時糾正,避免使錯誤進一步擴大,這于己于人都是善的。
接受廉政監(jiān)督還必須自愿。“自覺”還停留在思維領域,沒有變?yōu)樾袆拥囊庵荆挥袑⒆杂X轉化為自愿,變成主體的意志活動,才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自覺。這不但要受到主體的主觀方面的限制,還會受到來自客體的限制。一方面,從主觀上來說,黨員及黨員干部是接受廉政監(jiān)督的責任主體,責任意識是主體意識的最深層次和自由意志的最高規(guī)定,是自覺接受廉政監(jiān)督的內在動力,更是黨員及黨員干部廉政人格的體現(xiàn)。一般來說,由于人的成長環(huán)境、知識水平、經歷及閱歷的不同,而導致主體責任度的高低和差異。這是來自主觀方面的限制。另一方面,是來自黨內、人大、行政監(jiān)察和審計等政府機構、司法、政協(xié)以及媒體和群眾等各個方面的監(jiān)督。但這些監(jiān)督機制并非基于權力制約的總體設計而產生的,換句話說,上級不能監(jiān)督、同級不好監(jiān)督、下級不敢監(jiān)督的現(xiàn)象仍未徹底解決。這是廉政監(jiān)督客體方面的限制。最有效的方式是將客體和主體結合起來,在自覺接受廉政監(jiān)督的基礎上,強化主體自愿意志,將客體監(jiān)督作為個人思想進步的階梯,廉政人格提升的境界。這樣,才會使黨內外團結一致,共創(chuàng)特色社會主義廉政事業(yè)。
[1]孫中山選集:上冊[G].人民出版社,1956:91.
[2]韓玉敏,韓莉.關于主體、客體及其關系的辨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3).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G].人民出版社,1979:178.
[4]鄧小平文選:第2卷[G].人民出版社,1983.
D648
A
1673-1999(2010)07-0021-03
李曉梅(1981-),女,河北滄州人,廣西民族大學(廣西南寧530006)政法學院2007級倫理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人生與倫理;李曉紅(1974-),女,北京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07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經濟法。
2009-11-22
廣西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計劃資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