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玲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 中文系,河北 承德 067000)
有聲語言的用聲技巧
李建玲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 中文系,河北 承德 067000)
作者主要從有聲語言角度介紹三種用聲技巧,即巧用氣息控制,使聲音優(yōu)美動聽;巧用口腔控制,使聲音清晰悅耳;巧用語氣調(diào)節(jié),使聲音色彩豐富,力求使有聲語言的用聲更加悅耳動聽。
有聲語言;聲音;技巧
有聲語言,顧名思義,是以聲音形式為載體的一種語言表達方式,它的最高境界應(yīng)該是字正腔圓、清晰持久、剛?cè)嶙匀纭⒙暻椴⒚?。而這一境界的獲得,除注重內(nèi)容外,其聲音形式是否優(yōu)美動聽、清晰悅耳、色彩豐富也同樣重要。那么,如何使聲音達到這一要求呢?關(guān)鍵在于“巧用”。
我們平時聽人說話、講課、或是演講、辯論等,常會感到有些人聲音要么過高、過亮,要么過低、過虛,要么過擠、過扁或過緊、過僵,聽著很不舒服,更談不上美感,其原因關(guān)鍵是用聲時缺乏氣息控制。要想使氣息得到有效控制,使聲音響亮、持久、通暢、圓潤,需要進行科學的氣息訓練,這既是聲音訓練的基本程序,也是需要長期堅持、慢慢體會、反復(fù)領(lǐng)悟的過程。
氣息訓練,從呼吸練起。為使聲音有所依托,開始訓練時,需面向墻壁或鏡前一尺遠,立定站穩(wěn):挺胸;收腹;提臀;抬頭;下頜微收;目視前方;兩肩放松,自然下垂。想象自己正處在鮮花叢中,面對香氣撲鼻的鮮花,隨后用嘆氣的方式 (深深地嘆出一口氣),把胸中余氣放出,接著雙唇微張,用口、鼻同時慢慢將花香深深地吸入肺底,尋找沁人心脾的感覺。這時會感到后腰部位漸漸撐開,小腹肌肉漸漸緊繃,不凸不癟,這便是氣入丹田了 (丹田在肚臍下三指處)。這種吸氣狀態(tài)保持幾秒鐘,仔細體會后腰部位和小腹肌肉的感覺,然后帶著這種感覺慢慢平穩(wěn)、舒緩、均勻地把氣息漸漸呼出,這便形成了一個吸、呼的循環(huán)。
吸氣練習需注意不要抬高肩膀或伸長脖子,胸部也不要起伏。如果出現(xiàn)上述情況,就要放松下來重新練習;呼氣練習關(guān)鍵在于控制,即不要讓吸進的氣一下子全放出來,要保持住小腹的收縮感,隨氣流的慢慢呼出小腹?jié)u漸放松,但仍不失去收住的感覺,最后逐漸恢復(fù)自然狀態(tài)??梢杂镁鶆虻卮甸_桌面灰塵而土不飛揚或吹蠟燭讓火焰小而不滅的方式作呼氣的輔助練習。這種呼吸的氣息狀態(tài)要反復(fù)練習,仔細體會,找到正確感覺。隨著練習的逐步加深,吸氣動作會逐步加快,直到瞬間完成;呼氣動作也逐步順暢自如。在找到正確吸氣感覺后,可練習下列內(nèi)容:
1.發(fā)“啊”(即單元音a)的延長音。聲音由微弱開始,逐漸加大音量,逐步找準自己最舒服的聲音狀態(tài),盡量延長時間。此時兩肩放松,喉部放松,丹田用力,氣息暢通。如果發(fā)聲途中某處緊張,如胸部發(fā)堵或喉部發(fā)緊則不正確,需重新體會。
2.數(shù)數(shù);數(shù)棗。發(fā)標準飽滿的1、2、3、4、5……,先慢數(shù),約一秒鐘一個,數(shù)6-10個。后逐步加快,數(shù)量逐步增多;按同樣要求由慢及快,由少及多數(shù)棗:一個棗、兩個棗……十個棗、九個棗……,1—10個棗循環(huán)著數(shù)。
3.喊人。用開口度大、發(fā)音響亮的音組成的人名如“阿毛”、“小蘭”作練習,設(shè)想被喊人的距離由近及遠,聲音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短到長,直至有回聲的感覺。
4.字詞練習。先多練開口度大的音節(jié),如:昂揚、長江、百煉成鋼、花好月圓等,以后逐漸練習其他字詞。
5.古詩詞練習。先練習比較短小、類型比較單一的古體詩,如:輕快型的《鵝》、高亢型的《登鸛雀樓》、低緩型的《靜夜思》等。練時要隨古詩的韻律走,一般一句一吸呼,注意尾音拖送。以后逐漸練習其他類型的詩。
6.繞口令練習。先慢練短小的,一句一吸呼,然后在保證吐字清晰的基礎(chǔ)上逐漸加快。
7.篇目練習??勺赃x朗朗上口的作品練習。
在作字詞、古詩詞等項練習時,要注意字里行間所蘊藏的詞的內(nèi)涵和情感分量,要依據(jù)詞義內(nèi)涵和情感分量的不同對氣息的深淺、緩急、強弱加以調(diào)節(jié),讓每個字音得到夸張和舒展,使所發(fā)出的聲音與所表達的詞義及情感相吻合,達到以情調(diào)氣,以氣托聲,以聲傳情的氣息運用的高級階段。如練“百煉成鋼”,氣息要飽滿、有力,表現(xiàn)出久經(jīng)鍛煉、異常堅強的含義。練“花好月圓”,氣息就要輕柔、舒緩,以表現(xiàn)出十分美妙的情感。練古詩《鵝》,用氣以平和、輕快、舒緩為主,表現(xiàn)出鵝兒在水中浮游嬉戲的情景。練古詩《登鸛雀樓》,用氣以高亢、飽滿為主,表現(xiàn)出壯美博大的氣勢。
以上練習需每日天天練,持之以恒;練時要循序漸進:先練氣,后發(fā)聲;先弱聲,后強聲;時間由短(10-15分鐘)及長(20-30分鐘);要掌握技巧:練“好”(感覺正確)不練“壞”(感覺不正確);練“慢”(仔細體會,找對感覺)不練“快”(盲目張口)。在“好”、“慢”的基礎(chǔ)上,逐步達到吸氣從容適度,呼氣舒暢自如,使聲音通暢自然、優(yōu)美動聽。
有人說話字正腔圓、吐字如珠、清晰悅耳,而有人說話如同嘴里含著棉花,溫溫涂涂、含糊不清、不知所云,這其中的關(guān)鍵在于用聲時口腔能否得到控制。要使口腔得到有效控制,簡單而有效的方法需著重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口腔開度要大;二是唇舌力度要強。
口腔開度要大,是指發(fā)音時口腔張開的幅度要大。這并非簡單地把嘴直接張開,讓口腔呈鴨嘴型,而是要求在張開嘴的同時把后牙上下之間的距離也拉開,即打開后槽牙,上牙有向上提起的感覺,讓口腔呈倒馬蹄形,這樣可以增大口腔空間,豐富口腔共鳴,使聲音美化,圓潤悅耳。練習時可用“半打哈欠”的感覺作引導(dǎo),體會此時口腔的狀態(tài),感受一下雙側(cè)上后槽牙是否提起,整個舌面是否向下凹,如果正確,則以正確的呼吸方式發(fā)單元音α(?。⒅鼐毩曇驭翞轫嵞傅囊艄?jié),如:bα(八)、pα(啪)、fα(發(fā))等,以及開口度大的字詞,如:發(fā)達、打靶、安然、昂揚、來龍去脈、來日方長等。在此基礎(chǔ)上,練習《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江雪》等比較空遠大氣的古詩,練時要注意字字拉開,氣息支撐,尾音托送,同時注意與詩的意境相融合。繞口令可練習開口度大的,如“八百標兵”(八百標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邊跑。炮兵怕把標兵碰,標兵怕碰炮兵炮。)“白石塔”(白石塔,白石搭。白石搭白塔,白塔白石搭。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大。)等。
唇舌力度要強,是指發(fā)音時雙唇和舌頭要有一定的力度。聲音發(fā)散、吐字不清的最主要原因是雙唇和舌頭缺乏力度。要使雙唇發(fā)揮出力量,需要給雙唇的運動找到依托,這便要求雙唇,尤其是上唇需展開貼住上齒,并把唇的力量集中到唇的中央和唇的內(nèi)緣處,這樣可以使聲音集中、明亮、干凈??删氁評、ü或i為韻母的音節(jié),如:葡萄、讀書、語句、序曲、筆記、稀奇等。繞口令可練習“吃葡萄”(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等,練時注意不要圓唇,更不要撅唇,要平展雙唇,唇貼齒面。
聲音是否清晰、集中、明亮,舌尖的作用更為重要。發(fā)音時整個舌體要取收勢,不要隨意平攤在嘴里。練習時可以想象自己的舌頭很小、很細、很尖、很有彈性、能收能縮、靈動自如??上染毩暽嗉獠课黄鹬饕饔玫淖衷~,如:打倒、特點、來電、流利、玲瓏等。繞口令可練習“打特盜”(調(diào)到敵島打特盜,特盜太刁投短刀。擋推頂打短刀掉,踏盜得刀盜打倒。)等。
唇舌力度練習,需注意不要把字音咬得過緊、過死,更不能“咬牙切齒”,要遵循語言自身的表達規(guī)律,依據(jù)詞義內(nèi)涵和感情色彩,錯落有致地安排字音,使其表達自然流暢、清晰悅耳。
有些人講話,如果單就內(nèi)容而言,本屬言之有物、頭頭是道,理應(yīng)吸引人、打動人,可是聽起來卻單調(diào)乏味、毫無生氣、令人生厭。要想改變這種狀況,使聲音充滿活力、色彩豐富,對語氣做適當調(diào)節(jié),不失為一種快捷有效的方法。
語氣往往蘊涵在具體的語言表達之中,而語言表達都有其特定的語義內(nèi)涵和感情色彩,同時也賦予了相應(yīng)的氣息狀態(tài)和聲音形式。不同的語義內(nèi)涵和感情色彩需要不同的氣息狀態(tài)和聲音形式來體現(xiàn),以突出聲音色彩的豐富性及生動性。其中的相互關(guān)系張頌先生在《朗讀學》中曾做過精辟的概括和具體的描述,在此不妨引用如下:
愛的感情——氣虛聲柔 憎的感情——氣足聲硬
喜的感情——氣滿聲高 悲的感情——氣沉聲緩
欲的感情——氣多聲放 懼的感情——氣提聲凝
急的感情——氣短聲促 冷的感情——氣少聲平
怒的感情——氣粗聲重 疑的感情——氣細聲粘
這是各種不同感情色彩在氣息聲音上顯露出的特點,在具體表達中,要依據(jù)具體的思想感情選用相應(yīng)的語氣,以表達出豐富的內(nèi)在情感,體現(xiàn)出豐富的聲音色彩。當然,語氣的色彩不是孤立單一的,而是交錯結(jié)合,并有主次之分,練習時要準確把握主要情感所顯示出的相應(yīng)語氣,以便使聲音能準確細致地傳情達意,顯示出相應(yīng)的生動色彩。
開始練習時,可選用語氣比較單一的簡單語句,如針對“你叫什么名字”這一同樣話語,設(shè)想不同情境的問話形式,練習用不同的語氣和聲音形式表達出相應(yīng)的情感。如:
阿姨對三、四歲的可愛孩子的詢問;(喜愛;語氣親切、柔和)
老師對學生的疑問;(關(guān)切;語氣親切、平和)
某人對陌生人:對普通人的詢問;(關(guān)注;語氣親切、平和)
對需要答謝的人的詢問;(感激;語氣懇切)
對侵犯自己的人的質(zhì)問;(斥責;語氣生硬、冷淡)
警察對犯人的訊問:(嚴肅;語氣平淡)等。
在此基礎(chǔ)上,可選用感情比較豐富的文字作品,運用相應(yīng)的語氣和聲音形式反復(fù)訓練,直到生動感人,盡情達意,這時的聲音色彩也便絢麗多姿,盡如人意了。
H018.1
A
1005-1554(2010)03-0012-02
2010-07-06
李建玲(1963-),女,河北承德人,河北民族師范學院中文系教授,文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