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淺析翻譯中的語言歧義

2010-08-15 00:48:47沈雷燕
黑龍江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 2010年11期
關(guān)鍵詞:多義詞歧義例子

陳 瑤,沈雷燕

(浙江大學(xué),杭州 310058)

淺析翻譯中的語言歧義

陳 瑤,沈雷燕

(浙江大學(xué),杭州 310058)

分析語言歧義在翻譯實踐中的應(yīng)用,可以使我們的翻譯更為順利和流暢。雖然針對語言意義歧義引起的翻譯問題,完美的解決方案很難找到,但仍然在引起人們的注意,從而共同探索此問題。

翻譯;詞匯的意義;歧義

一、翻譯中準(zhǔn)確理解詞匯意義的重要性

奈達(dá)提出的“動態(tài)對等理論”[1],重點強調(diào)原文信息和意義的傳達(dá)而非只重視原文的形式,他試圖在翻譯中尋找“最貼切的自然對等”。如果詞匯在其語言系統(tǒng)中不含有確定的意義,我們又將怎樣進行翻譯活動,這種涉及兩種語言的轉(zhuǎn)換行為?同樣,如果一詞包含有幾種不同的意義,我們又該怎樣確定其在不同情境下的準(zhǔn)確意義,從而在另一種語言中準(zhǔn)確地再現(xiàn)其原本的意義呢?雖然業(yè)內(nèi)人士不再熱衷于字對字的翻譯方法,但正確無誤地理解原文詞匯的意義對成功而有效的翻譯而言仍然是必須和有效的。正如彼得·紐馬克所言:

“眾多譯者都認(rèn)為翻譯是翻譯句子,思想或是信息,而非文字和詞匯。我認(rèn)為他們在自欺欺人。原語文本是由詞匯和文字構(gòu)成,印在紙面上的就是文字。最終,譯者所拿到的就是文本,文字要翻譯,譯者必須要在譯語文本中翻譯出原語文本的內(nèi)容?!盵2]

同時,他還強調(diào)他所討論的字詞并非獨立的詞匯,而是受“語言學(xué),指稱意義,文化上及個人因素”[2]約束和制約的詞匯。從上面的引用中我們可以看出,正確把握詞匯意義對翻譯活動至關(guān)重要。有時只是因為譯者本身對詞匯意義的錯誤理解,導(dǎo)致很多嚴(yán)重的錯誤,特別是就同義詞和模糊詞的意義而言,同義詞的意義只能通過特定的情景才能確定和準(zhǔn)確地進行解釋。

二、詞匯意義和語境

關(guān)于詞匯的意義,John I.Saeed作出下面的陳述:

“如果問起某個別詞的意義,說話者可能會覺得詞匯的意義是游移不定的。每一個本族人可能都會認(rèn)為自己知道該詞的意義,但是他們卻會提出來各種不同的解釋。對有些詞,他們可能隱約地知道其意義,但還需要查字典來確認(rèn)。問題的部分原因在于語境對于詞匯具體意義所起的決定作用,正如 Firth(1957),Halli2 day(1966)and Lyons(1963)所討論過的那樣。通常如果被告知詞匯出現(xiàn)的詞組或句子,定義一個詞的意義就變得相對容易一些?!盵3]

看起來,人們確實在這方面已經(jīng)達(dá)成共識,即語境的確在決定和確定詞匯的意義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實上的文本和情境比起正在分析的詞匯能夠提供更加清晰的意義解釋。舉例而言,在此句子中“John went to the bank”,如果沒有充分的背景信息說明,我們將無從確定約翰到底去了什么地方,他可能是去銀行存錢或者他也可能去了河岸邊[4]。

現(xiàn)在讓我們來看看“run”這個詞在不同情境下的意義。

1.The boy was running;the horse was running;

2.The salmon are running;the blue fish are run2 ning;

3.She ran over to the neighbors to borrow some sug2ar;

4.The clock was running;his heart is running;the car is running;

5.The water is running,his nose is running;

6.The bus runs between the end of Manhattan and 125thStreet;

7.The play ran for three months;the bill ran to sixty dollars;

8.John ran into his friend Jim in the publications section.

這個例子只是為了說明語言的豐富性,事實上,在諸多不同的情景下,一個多義詞可以被看做不同的詞來處理。詞匯的意義和情境密切相關(guān),正如 J.R.Firth所言,詞語用在新的情景下便成了一個新詞,需要根據(jù)具體的情景來準(zhǔn)確地辨明其意義[3]。

三、詞匯歧義的三個成因

先讓我們看下面的例子:

1.She didn’t take his tip.

2.Read the sentence!

3.Thatwas a good play.

4.He’s a suspicious man.

5.She took in the stranger.

6.Ask me for tomorrow,and you shall find me a grave man.(Hamlet)

7.To England will I steal, and there I’ll steal.(Henry.V)

8.You earn your living and you urnyou dead.

9.What flowers do everyone have?Tulips. (Tulips=two lips.)

10.Grace was complaining about her new case.

上面的每個例子,至少都有兩種解釋。對第 10個例子,我們甚至有三種解釋,解釋 1:Grace正在抱怨她的手提箱;解釋 2:Grace正在抱怨她的案子;解釋 3:Grace正在抱怨她的一個新病人。根據(jù)的分析,我們知道他把歧義分為三種:語音歧義、詞匯歧義和句法歧義[5],同時也是解釋了引起歧義的三個原因。就詞匯歧義而言,他認(rèn)為多義詞和同音異義詞是引起歧義的主要原因。

例子 1、2、3、4、6、7、8、9可以說明多義詞是怎樣引起歧義的;例子 10可以說明同音異義詞是怎樣引起歧義的。下面的例子,可以說明句法詞義怎樣引起歧義的。The reminisces of my father was interesting.

Iwas extremely shocked at the sight of Li’s killing.

We found her a good daily help.

Go and ask the dean who will teach our English Liter2 ature?

Mary is too kind a girl to refuse.

I know Simon more than John.

He did not arrive earlier than she did.

事實上,語言歧義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nèi)粘UZ言的一部分,通常能夠產(chǎn)生幽默的效果,比如俏皮話和雙關(guān)語,請看下面的例子。對于翻譯雙關(guān)語,對譯者而言是挑戰(zhàn),因為在兩種語言間要翻譯出幽默效果十分困難。1.A:I cannot bear your rascal.

B:but yourmother can.

2.A:Do you serve crabs here?

B:Sure,sit down,we serve everybody.3.Mother:what’s yourmark,Eric?

Eric:Under the sea level(sea=C).4.King:my cousin Hamlet,and my son...

How is it that the clouds still hang on you?

Hamlet:Not so,My lord,I am too much in the sun.

5.You can cage a swallow,can not you?But you can not swallowa cage,can you?

四、詞匯意義在翻譯中的應(yīng)用

譯者進行翻譯時,必須要確切地把握字詞、詞匯和句子的確切意義,要翻譯得流暢和優(yōu)雅,尤其需要如此。有的譯者可能只是利用現(xiàn)成已經(jīng)有的翻譯而已,而這遠(yuǎn)遠(yuǎn)不夠,因為詞匯的確切意思取決于其具體的使用語境。

比如句子“I had a beautifulmoment that afternoon”,有人譯成“那天下午我有了美麗的一刻”,翻譯并不錯,只是我們漢語通常不這樣表達(dá)。查一下韋氏詞典,我們知道“beautiful”這個詞含有使人賞心悅目、令人愉悅的意思,了解到這個意思,我們可以把它翻譯成“那天下午我有一會兒工夫,舒暢極了”,更為流暢。看另外的例子“A myth of racial superiority used to justify dis2 crimination”,有人譯成“用來替歧視辯護的種族優(yōu)越的神話”,查閱韋氏詞典,myth包含有“群體成員為支持現(xiàn)有或傳統(tǒng)的慣例不加批判接受的信仰”的意義,基于此,我們就不能譯為“神話”。這兩個例子來自思果先生的《翻譯研究》[6],只是為了說明正確理解詞匯意義的重要性。

下面的翻譯實例,可以說明在實際應(yīng)用中多義詞引起的幽默效應(yīng)。

1.The Ghost asks the waiter:“Do you serve thespirits? ”

The waiter replies:“Yes,we do.”

漢語譯文A:“你們出售烈酒嗎?”

漢語譯文B:“你們侍候酒鬼嗎?”

2.Single Tear

漢語譯文 A:一滴淚

漢語譯文B:滄海遺淚

3.Do you still remember the day when walked down the aisle in theWestermister Abbey?

漢語譯文A:你是否還記得我們一起走過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走廊那一日?

漢語譯文B:你是否還記得我們結(jié)婚那天,攜手走過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走廊?

4.I felt sorry for this wallflowerat the school dance last night that I asked her to dance.And I am glad I did.Once she got over her shyness…

漢語譯文 A:昨晚學(xué)校舞會上,出于對“壁花”的同情,我邀請她跳舞。

漢語譯文B:昨晚學(xué)校舞會上,出于對那個受冷遇的女孩的同情,我邀請她跳舞。

5.鹿鼎記

英譯文A:the Deer and the Tripod

英譯文B: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

我們知道翻譯諺語和雙關(guān)語花費很多精力和時間,盡管如此,我們還是需要追求最準(zhǔn)確的詞匯來描述;上面的每個例子,翻譯 B都比翻譯 A好。在翻譯中準(zhǔn)確表達(dá)一個詞匯的含義確實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五、結(jié)論

毫無疑問,正確理解詞匯的多重意義是有效翻譯的第一步,正因為詞匯意義的模糊和游移,更應(yīng)該特別注意和分析詞匯的意義。詞義的模糊,更是譯者容易忽略的地方,因而引起誤譯和錯譯,同時又是譯者必須要面對的挑戰(zhàn),測試譯者的智慧和潛力。

一部分翻譯的難處也正是由于詞匯意義的模糊和不確定引起的。如果能夠切實準(zhǔn)確地理解詞匯特定情景下的意義,其他的問題有時也能夠迎刃而解。從這種角度來重新審視翻譯的本質(zhì)和翻譯本身,我們也能得到很多新穎而獨特的啟示。

希望本文能夠引起人們對翻譯中詞匯歧義和模糊的興趣,更多的研究將加深我們對該問題的認(rèn)識,從而理性地解決問題。

[1]Eugene A.Nida.語言與文化:翻譯中的語境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2]PeterNewmark.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3]John l.Saeed.語義學(xué) [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0.

[4]溫偉力.英語歧義現(xiàn)象探析 [J].長春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2006,(4).

[5]思果.翻譯研究 [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6]沈家煊.英語中的歧義類型[J].現(xiàn)代外語,1985,(1).

Abstract:This paper dealswith language ambiguity in translation practice,to make the translation more successful and more flu2 ent.Although it is thought to be difficult to seek out a perfect solution for translation problems caused by ambiguity in lexicalmeaning,the paper tends to draw translatorsπattention to this particular issue and to provoke further discussion upon translation of ambiguity.

Key words:translation;lexicalmeaning;ambiguity

(責(zé)任編輯:劉東旭)

On Language Ambiguity in Translation

CHEN Yao,SHEN Lei2yan
(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 310058,China)

H315.9

A

1001-7836(2010)11-0118-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0.11.047

2010-07-16

陳瑤 (1978-),女,浙江諸暨人,助理研究員,從事翻譯研究;沈雷燕 (1967-),女,上海人,副教授,碩士,從事翻譯研究。

猜你喜歡
多義詞歧義例子
多義詞
《團圓之后》:“戲改”的“一個鮮明的例子”
中華戲曲(2020年1期)2020-02-12 02:29:00
eUCP條款歧義剖析
中國外匯(2019年12期)2019-10-10 07:26:58
初中英語課堂妙用“舉例子”
English Jokes: Homonyms
用通俗的例子打比方
快樂語文(2016年10期)2016-11-07 09:44:43
淺議多義詞在語境中的隱喻認(rèn)知
“那么大”的語義模糊與歧義分析
多義詞way的語義認(rèn)知分析及實證研究
在數(shù)學(xué)課堂教學(xué)中怎樣舉例
永安市| 淄博市| 鹤山市| 连山| 黔西| 潞西市| 夹江县| 衢州市| 武隆县| 离岛区| 锦屏县| 中山市| 五常市| 兴宁市| 宜兰市| 永吉县| 确山县| 余江县| 巴林右旗| 汝南县| 陆河县| 合江县| 普定县| 桑植县| 鄄城县| 仙居县| 赣榆县| 鄂伦春自治旗| 龙岩市| 富平县| 乾安县| 定州市| 唐河县| 阳原县| 光山县| 稻城县| 哈尔滨市| 云浮市| 原阳县| 西平县| 常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