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 剛(河南省焦作市許衡中學)
寫作,在語文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既是人們表情達意、交流信息的需要,又是一個人語文能力的綜合反映。目前,語文教學改革正朝著加強學生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方向發(fā)展,這從考試增加主觀題和作文的份量可以反映出來。我認為,這種改革方向非常正確,在語文課堂中,教師應該適時引導學生進行這方面的練習。
只要在閱讀教學中貫穿作文教學的思想,挖掘課文在構(gòu)思行文方面的特點,并輔以恰當、到位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使閱讀教學的效果更為深入,更可以為寫作教學鋪就一條捷徑。
教師要善于從課文中挖掘?qū)懽髟慈?,引導學生仿寫、改寫、續(xù)寫或針對課文中的人、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閱讀與寫作教學刪繁就簡特別重要,具體教學中應該分解目標,化整為零,一節(jié)課練習一個點:文筆優(yōu)美的課文,就重點積累優(yōu)美詞語、句子,多采用仿寫的形式進行練筆;人物描寫傳神的課文,就抓住關鍵詞句去體會人物形象和情感,多采用修辭方法的綜合運用進行練筆;寫作方法巧妙的課文,就重點體會寫法,多采用讀、悟、仿的形式進行練習;謀篇布局精當?shù)恼n文,就重點進行整體感悟,多采用學以致用的形式進行練筆……這樣,既避免了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又因任務相對簡單,有充足的時間,使寫作落到實處。
學習《木蘭詩》,掌握圍繞中心選擇材料的方法,材料的組合要做到主次分明、詳略得當。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揣摩過渡段的作用,巧設過渡,使上下文銜接更連貫,條理更清晰。學習《鄧稼先》《信客》,借鑒其篇幅長、容量大仍結(jié)構(gòu)清晰、一目了然的板塊結(jié)構(gòu)。
學習《走一步,再走一步》,掌握“一事一議”的記敘文寫作技法,學會完整敘事后嘗試著寫畫龍點睛、深化中心的感悟。學習《口技》,了解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多角度刻畫人物、突出中心。學習《春》,引導學生明白:通過動靜、虛實、色味、高低等多個角度描寫,使景物更生動形象具體。學習《行道樹》,借鑒“擬人”寫法,以“行道樹”的口吻來寫,生動、親切,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習《貝殼》,掌握“欲揚先抑”的寫法,先抑后揚,使文章起伏跌宕,結(jié)尾出人意料。
閱讀教學中還可以挖掘許多類似的寫作教學的內(nèi)容:開頭和結(jié)尾是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葉圣陶先生曾指出:“文章的開頭猶如一幕戲劇剛剛開幕的一剎那的情景”。好的結(jié)尾是要“文字雖完了而意義還沒有盡,使讀者好像嚼橄欖,已經(jīng)咽了下去而嘴里還有余味,又好像聽音樂,已經(jīng)到了末拍而耳朵里還有余音?!币蚨湃藢ξ恼碌囊笤小傍P頭”“豹尾”之說。而大多數(shù)學生的習作,開頭不是過于突然,對所要記敘的人和事缺少必要的交代,就是繞大彎子空發(fā)議論,或無的放矢地寫景抒情。結(jié)尾不是匆匆收場,就是畫蛇添足,或空喊口號。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又很難體會到什么是“鳳頭”“豹尾”。語文課本中有許多形式各異的好的開頭和結(jié)尾,可以作為范本,開展練筆活動。
讀書多了,見多識廣,寫起文章來自然洋洋灑灑數(shù)千言。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必須從培養(yǎng)其閱讀習慣入手。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呢?我的做法是專設閱讀課。我經(jīng)常把自認為獲益匪淺、愛不釋手的好文章在閱讀課上推薦給學生,并要求學生把聽到的關鍵詞句寫下來。利用閱讀課,欣賞好文章,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見聞,又教會了學生捕捉文章精華,還引導學生做好摘抄、寫好讀書筆記。煽情的朗讀,適當?shù)囊龑?,使學生求知的欲望被點燃,在聽中寫,在讀后摘,寫美詞佳句,摘精彩華章,既收獲了知識,又為以后的寫作積累了素材。
語文課本中每篇課文后面幾乎都附有“讀一讀,寫一寫”,我指導學生在牢記這些字詞音、形、意的同時,鍛煉連詞成句的能力,即運用其中的幾個詞寫幾句通順的話。這樣做其實是小學“造句”訓練的延續(xù),其目的是讓學生學以致用。剛開始,我要求學生選擇一個詞寫一句話。隨著此項訓練的深入,隨著學生寫作能力的日漸提升,慢慢增加難度,要求他們選擇兩個或三個詞語造句。有時,我還要求學生選擇四、五個詞寫一段完整的話。
仿寫是近幾年中考試卷常見的一種題型,對學生進行仿寫訓練往往也是對學生進行觀察能力、模仿能力、遣詞造句能力以及運用修辭能力等多方面的訓練,可謂一舉多得。仿寫訓練能夠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以及運用比喻、排比、引用詩文典故的能力。學生如果將這些語言靈活運用到文章中,定會錦上添花,文采飛揚。
語文教學不能僅囿于語文課本,我們必須把目光投向語文課本以外的廣闊世界,幫助學生樹立大語文觀:報紙雜志、電視電影、街頭標語廣告等,都是語文學習的內(nèi)容。為了讓學生擬廣告詞,我引導學生從欣賞身邊的廣告入手,指導學生總結(jié)廣告詞的特點,有的言簡意賅,有的講究句式工整、音韻和諧。
在講授《信客》一文時,我給學生講述了當代信客王順友的感人事跡,并宣讀了感動中國組委會寫給他的頒獎詞,之后我引導學生模仿并為余秋雨筆下的“信客”致頒獎詞,一位學生寫道:“誠實守信是他的堅守,盡職盡責是他的追求。長途跋涉、背井離鄉(xiāng),他不叫一聲苦;遭人誤解、被人誣陷,他不喊一聲冤。任勞任怨,善良寬容,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他的言行彰顯了男兒本色,他的所為確為世人楷模?!?/p>
八年級語文下冊中對對聯(lián)的有關知識做了較詳盡的介紹。為了使學生掌握擬對聯(lián)的訣竅,我經(jīng)常在授課過程中適時地讓學生對對聯(lián)。例如教授《傅雷家書》一課時,我出了三個上聯(lián):“拳拳愛子心”“含辛茹苦育子女”“終生不忘父母恩”,學生字斟句酌、反復推敲,得出的下聯(lián)依次為:“深深舐犢情”“感恩戴德報父母”“一世償還養(yǎng)育情”。
翻開語文書看每課課后的“研討與練習”,有些題是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的。我在閱讀教學中總會留出十幾分鐘時間引導學生進行片段作文訓練。如學習《音樂巨人貝多芬》一課后,我結(jié)合課后作業(yè)第二題設計了一個名曰“猜猜我是誰”的活動。在榜樣力量的帶動下,學生一個個紛紛鎖定目標,然后奮筆疾書,欲一展才華,和老師一比高下。那節(jié)課學生情緒高漲,“寫”興大發(fā),不少學生的習作既抓住了人物的特點,又文采飛揚。
講授《石壕吏》一課時,我結(jié)合課后練習,引導學生把這首敘事詩改寫成一篇記敘文。這樣做既加深了學生對詩作的理解,又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寫作能力。我還讓學生改寫過《天凈沙·秋思》《望江南》。一位學生改寫《望江南》時將題目擬為《望穿秋水不見君》,這個富有詩意的題目令我至今記憶猶新。學完《愚公移山》,我要求學生把這篇文言文改寫成白話故事。有一位學生卻改寫成了七言詩,他的創(chuàng)新精神令我大加贊賞,他的詩作我至今珍藏。
機會是人創(chuàng)造的,語文教師應該適時地、靈活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學完《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之后,我引導學生寫《給雨果的一封信》;學完《斑羚飛渡》,我讓學生給狩獵隊的叔叔阿姨們寫信;學完《孫權(quán)勸學》,我引導學生寫想象作文《呂蒙巧遇方仲永》;學完《端午的鴨蛋》,我引導學生結(jié)合本地風俗寫《端午的粽子》;學完《偉大的悲劇》,我引導學生給那幾位失敗的英雄寫一首贊美詩。
為了提高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我經(jīng)常和學生進行同題作文比賽。教師身體力行寫下水文,無非是告訴學生寫作其實不難,身邊小事,信手拈來,即可成文。每次學生的練筆,我都會不厭其煩地一讀再讀,從中精選幾篇妙文佳作,在班上大加表揚,并讓小作者抄寫兩份,一份由我珍藏,一份適機投稿。在我的引導、鼓勵下,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訓練中,我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對寫作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班上出現(xiàn)了寫作熱潮,學生們頻頻向報刊投稿。這可喜的變化得益于學生的博覽群書、廣泛涉獵,得益于日常閱讀教學中的反復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