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臘美
江蘇宜興 宜興 214221
紫砂文化與紫砂藝術之試論
許臘美
江蘇宜興 宜興 214221
我們說華夏文明五千年,這“文明”是什么概念?而一些朋友一再強調紫砂蘊涵了大量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這個“文化”又是什么?
紫砂壺;文化
茶文化在中國的淵源久矣。唐代陸羽的《茶經(jīng)》是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也是中國茶文化的形成的標志。到了宋代,茶更是成為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北宋王安石《臨川集》卷七十議茶法云:“夫茶之為民用,等于米鹽,不可一日以無”),亦是貴族們攀比顯擺的一種工具,想過去那時期的有錢人都跟我們閩南大爺們一樣,出門口袋里揣著兩團茶,見了面第一要事就是各自掏出茶來一比高低。因此,宋代的茶文化得到極大的豐富和發(fā)展,產生了《茶錄》(蔡襄)、《品茶要錄》(黃儒)等許多作品,甚至皇帝老兒宋徽宗也寫了篇《大觀茶論》來湊熱鬧。
但是,在這些論著里,我們都沒有發(fā)現(xiàn)確鑿的紫砂的證據(jù)。雖然梅堯臣(北宋)有“紫泥新品泛春華”的詩句,可不管考古也好史證也罷,目前一般都認為紫砂茶具起源于明代。也就是說,紫砂文化的產生遠在茶文化之后。
民間認可的紫砂壺首創(chuàng)者,是明代宜興金沙寺一個不知名的寺僧(明,周高起,《陽羨茗壺錄》)。當然,在這之前應該也有紫砂器的存在,但其用途并非主要用于泡茶,可能用于煮水或溫酒,形式也未必一定是壺狀,或碗或缶或盞或甕。這種陶土技藝僅在社會的最底層流傳,從制作到燒成都沒有固定的范例和指導文本——擁有這些初級技藝的估計認識字的都很少——整個過程處于自發(fā)狀態(tài),跟我們突發(fā)興致,在家里動手做個自己“發(fā)明”的菜肴一樣,過后可能就忘了具體步驟。而金沙寺僧把這種民間的事物帶進了自己的修行生活,并且明確了紫砂壺為茶而作的用途。和尚四大皆空,什么都沒有,除了時間。金沙寺僧可能把研究、整理紫砂技藝作為打發(fā)時間的一種手段,或許做壺是為了布施給周邊的農民當作生活日用品也說不定(故而那時都是大壺)。
不可否認紫砂從華夏文明中汲取了大量的營養(yǎng),經(jīng)過歷代陶手的錘煉,融合,努力,從而逐漸形成自身的文化。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歷史上紫砂文化的形成是被動的,是在主流文化乃至茶文化的壓迫、殖民之下產生的;甚至到目前為止,紫砂文化中的大部分還不能說是真正意義上屬于紫砂的,而只能看做“舶來品”,紫砂本身的文化仍然相當?shù)臏\薄。
所謂被動,是指紫砂的從業(yè)人員并不主動創(chuàng)造紫砂本身的文化,而是外部環(huán)境賦紫砂以文化。這使紫砂文化在層次上大大打了折扣。可以說,大多陶手并不具備符合紫砂文化水準的素質。古人我們看不到,現(xiàn)在丁山的情形大家都了然于胸。試問,在三萬陶手中,有幾人熟悉紫砂文化的淵源?又有幾人了解自己所做的壺把壺鈕出自何處?更有幾人能體會“淡泊自然”的真諦?
被動和主動其實就在一念之間。只有主動消化、自覺產生的文化,才是永遠屬于這一領域的?,F(xiàn)在紫砂的環(huán)境不可謂不好,一些有識之士已經(jīng)在主動探索紫砂獨有的內涵,實乃紫砂之幸,愛好者之幸。
[1]《收藏辭典》 知識出版社1992年版
[2]《中國陶瓷》(雙月刊)《中國陶瓷》雜志社
[3]《江蘇陶瓷》(季刊)江蘇省宜興陶瓷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