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麗云
宜興紫砂工藝廠 宜興 214221
關于《石瓢壺》的創(chuàng)作思考
戚麗云
宜興紫砂工藝廠 宜興 214221
宜興紫砂茶具,造型多變,品種眾多,在令人眩目的款式中,石瓢壺一直以質樸無華、典雅端莊而獨占一席之地,且從古到今,長盛不衰。
紫砂;石瓢;創(chuàng)作
在紫砂壺歷史上,“石瓢”最早稱為“石銚”,“銚”在《辭?!分嗅尀椤暗踝?,一種有柄,有流的小烹器”?!般摗睆慕饘倨髅笞?yōu)樘掌?,最早見于北宋大學士蘇軾《試院煎茶》詩:“且學公家作名欽,磚爐石銚行相隨”。蘇東坡把金屬“銚”改為石“銚”,這與當時的茶道有著密切的關系。蘇東坡貶官到宜興蜀山教書,發(fā)現當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銅、鐵器皿味道好,于是他模仿金屬吊子設計了一把既有“流”(壺嘴),又有“梁”(壺提)的砂陶之“銚”用來煮茶,這“銚”也即后人所稱的“東坡提梁”壺,這可謂最早的紫砂“石銚”壺。
從留傳于世的石銚壺看,至陳曼生、楊彭年時期,已有了很大的變化,更趨向文人化、藝術化?!奥摗敝饕厣巧闲∠麓螅匦南麓?,使用穩(wěn)當,壺嘴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暢順,壺身呈“金字塔”式,觀賞端莊?!奥摗迸c“子沾石銚”相比,雖同為彭年所制,但前者更顯飽滿而豐潤,后者則剛烈而古拙,這可能是因人的個性而在壺的藝術上表現。
《石瓢壺》壺身呈梯形,曲線柔和流暢,造型渾厚樸,拙泥色古樸醇厚。足為釘足呈三角鼎立狀支撐,給人以輕靈而穩(wěn)重之感。壺身八字造型,造成一個主視角度內的呈型表面,亦曲亦直,皆顯現簡樸大方的氣度。直流,簡潔見力度,溶于壺身整體。壺把呈倒三角勢,與壺身之型互補,形成和諧的美學效果。平壓蓋,壺鈕似橋,干凈利索,比例恰當,充分體現出秀巧精工為上的特點。端莊穩(wěn)重,古樸大方,剛中有勁。壺的體形是以兩條拋物線結合而成,一條是底中心至底的轉角處,一條是從口到底的轉角處。兩條拋物線略有不同,但要運用得當,結合得恰到好處,感覺剛中有柔,和順有勁。
石瓢造型的要點在于力道,要達到此目的,既要協調好石瓢各個線條所構成的三角形的比例關系,又要身筒、流、把甚至鈕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突出其獨特的力度與氣韻。
“石瓢”茶具從古到今,長盛不衰?筆者以為“石瓢”就好比一位音樂家創(chuàng)作了一首成功的曲子,美妙動聽,后來的演奏家在演奏同一首曲子時,都能發(fā)揮自身的理解與想象,不斷創(chuàng)作演奏出個具個人風格的新曲,因而名曲長演長新,長演長盛;也由于紫砂石瓢壺從它的形制上比例之度均符合美學的“黃金分割率”,既含有審美要素,又適于實用要求。可以說石瓢壺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和簡潔、適用之美聯在一起,和人們日常生活聯在一起??梢詳嘌?,只要茶文化的存在,質樸、典雅、適用的“石瓢”就一定會存在,并隨著時代和人們審美意趣的變化而繼續(xù)發(fā)展。
石瓢在我們行家來說是一跌不破的形(還有掇球、仿鼓、掇只等)。意思是說這些形很受行家喜歡,雖歷經幾百年還是推崇倍致,并可能一直延續(xù)下去。
[1]《收藏辭典》 知識出版社1992年版
[2]《中國陶瓷》(雙月刊)《中國陶瓷》雜志社
[3]《陶瓷造型設計》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