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江華
(湛江財貿(mào)學校,廣東 湛江 524094)
生本教育理念在英語翻譯課程教學中的運用
田江華
(湛江財貿(mào)學校,廣東 湛江 524094)
生本教育是一種新型的教育理論,它是“以人為本”的思想在學校教學過程中的具體運用。在英語翻譯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貫徹生本教育理念可以培養(yǎng)和發(fā)掘?qū)W生的學習潛力,使學生體會學習英語文化的快樂,既提高了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又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生本教育;翻譯教學;教學效果
《商務英語翻譯》是我校商務英語專業(yè)開設的一門英語專業(yè)課程,該課程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掌握商務活動中常見的商務文件、廣告文案或商品說明書的翻譯技能,要求學生既要掌握英漢翻譯的基本理論和技巧,又要掌握商務英漢翻譯常用的技能。所以這門課程對學生的英語基礎要求比較高。在英語的“聽、說、讀、寫、譯”五大技能中,翻譯技能是最難掌握的。本文的目的就是探索如何運用生本教育理念教授中專學生的英語翻譯課程。
生本教育是以學生為本的素質(zhì)教育。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文化素質(zhì)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就中專學生而言,他們的文化素質(zhì)普遍較大學生甚至高中生為低,這必然使得他們在學習某些課程的時候會有較大困難。比如說英語翻譯這門課程,在一些教師和學生看來,英語翻譯課程是枯燥乏味的。尤其是對那些英語基礎不太扎實,對英語文化不了解的學生來說,有些英語句子看都看不懂,遑論要用優(yōu)美通順的中文翻譯出來。例如有一個句子:Buffett is a Napoleon of finance.我告訴學生“Buffett”和“Napoleon”都是人名,分別叫做“巴菲特”和“拿破侖”,許多學生就把這句話直譯成:巴菲特是金融界的拿破侖,完全不得其意,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拿破侖是誰。如果了解一些西方文化背景,就知道這句話應該翻譯成:(美國商人)巴菲特是金融界巨子。又如:Listening to classical music is my cup of tea。大多數(shù)學生會翻譯成:聽古典音樂是我的一杯茶。其實這句話應該翻譯成:聽古典音樂是我的至愛??梢娙绻徽莆找恍┯⒄Z文化知識,對句子的翻譯就會與句子的原意相差甚遠。教授英語翻譯課程的過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教授英語文化的過程。所以我在上翻譯課程的時候,經(jīng)常會補充一些英美國家的英語文化知識,介紹當代英美國家的一些流行文化和商業(yè)文化。另外,我也會要求學生經(jīng)常閱讀《英語世界》、《英語學習》、《英語周報》、《21世紀學生英語報》等英語報刊雜志,收聽美國之音特別英語的新聞節(jié)目,這樣既可以了解當代英語發(fā)展的最新趨勢,又可以積累一些英語文化知識和較新的英語詞匯,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zhì),對學生學習翻譯技能大有裨益,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翻譯技能的興趣和積極性。
當學生對學習翻譯技能產(chǎn)生興趣的時候,如果老師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上翻譯課,照本宣科,讀一遍句子,再翻譯一遍,從頭講到尾,學生難免會昏昏欲睡。教學效果自然是談不上了。所以如何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學生對翻譯課程產(chǎn)生興趣并主動學習翻譯技巧便成了教師應該解決的問題。實踐證明,生本教育模式不失為解決問題的一種可行方法。
生本教育有三個特點:1.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2.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3.強調(diào)學生的合作精神。我在上翻譯課程的時候,從來不搞“一言堂”的教學模式,而是采取生本教育模式,讓學生來充當課堂教學的主角,努力讓學生做到“我來翻譯,我做主!”一般而言,在學習翻譯理論的時候,我很少會長篇大論地按照課本內(nèi)容來講解,因為那實在是言者有心,聽者乏味。我會參照課本內(nèi)容舉出大量實例,然后讓學生自己來嘗試翻譯,而且在回答問題的前后都鼓勵他們互相討論,讓學生既做選手又做裁判。例如,在講翻譯技巧中的“反譯法”時,為了讓學生理解什么是“正說反譯”,什么是“反說正譯”。我舉了幾個很淺顯的例子讓學生翻譯:
1.公園里的長凳旁邊有個牌子,上面寫著 The paint is wet , 怎么翻譯呢?有的學生說應當譯成:油漆是濕的,有的學生說應當按照“正說反譯”的方法譯成:油漆未干,哪一種翻譯更好呢?經(jīng)過討論,同學們覺得當然是后一種譯法更簡潔明了。
2.你的好朋友給你的信里說,I can’t wait to see you again.怎么翻譯呢?一個學生的翻譯是:我不能等待再次見到你,另一個學生的翻譯是:我非常想再次見到你,不言而喻,“我非常想再次見到你”這種“反說正譯”的譯法更通順達意。
因為例句比較淺顯,所以學生們通常都會積極參與討論,爭相回答問題,在思考和爭論中對“反譯法”這種翻譯技巧有了深刻的理解,在實際使用中也會運用自如了。可以說,我在翻譯理論課的教學中使用“生本教育”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我還把生本模式運用于翻譯實踐課中,既讓學生們通過翻譯練習學習和了解一些英語文化知識,又讓他們熟悉所學到的翻譯技巧并能熟練運用。
在學習了一種翻譯理論之后,我通常都會安排學生做一次相關的翻譯練習。每次練習一般會有句子的翻譯和文章段落的翻譯,內(nèi)容包括英美文化,基礎語法、商務英語等。首先,我要求每個同學都必須在課后完成翻譯練習卷的所有內(nèi)容,然后,安排學生以2人到3人為一組,每組重點負責翻譯兩、三個句子或一段文章。在上課時,他們必須在講臺上把他們負責翻譯的那部分的答案讀給其他同學,并回答其他同學的疑問,解釋為何要如此翻譯。其他同學如果有不同意見,也可以把自己的翻譯答案說出來讓大家討論。這樣,同學們在課堂上常常是各抒己見,有時候互不相讓,甚至爭論得面紅耳赤。當然,我會在大家爭執(zhí)不下,達不成統(tǒng)一意見的時候適當介入,做最終裁定。例如,有一句話,Churchill said: We are sea animals,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basically ocean animals. 負責翻譯這句話的學生把它直譯成:契爾奇說:“我們是大海動物,美國是大洋動物?!庇械耐瑢W不同意,說應該譯成:丘吉爾說:“跟美國這個龐然大物相比,我們只是小魚小蝦?!庇械耐瑢W問丘吉爾這個人是誰,也沒人能講清楚。我先給同學們解釋丘吉爾是二戰(zhàn)時期的英國首相,在英國面臨德國的侵略時發(fā)表了膾炙人口的演說,是冷戰(zhàn)時期最先提出“鐵幕”這個詞的人。然后給出了參考答案:丘吉爾說:“我們是小巫,而美國可稱得上是大巫?!边@樣,學生既了解了這句話的文化背景,又學會了中文的通俗表達方法。
為什么說我給的只是“參考答案”呢?因為我一直主張,在翻譯課堂上,老師所給的答案不能說是標準答案。因為翻譯句子或文章是無所謂標準答案的,一個句子或一篇文章可以有很多種翻譯方法,或許會有最佳方法,但那也是見仁見智的問題。重要的是在理解原意的基礎上開拓思路,努力找到合適的表達方法,爭取達到翻譯家嚴復先生所講的“信、達、雅”的標準。這其實也是生本教育的一種理念,即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盡可能不要預設限制。例如,我要求學生翻譯一個關于公司的組織結(jié)構(gòu)的句子:研究與發(fā)展部負責開發(fā)新產(chǎn)品。有的學生譯成:The R&D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fo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有的學生譯成:The R&D Section takes care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有的學生譯成:The R&D Department is in charge of developing new product.還有的學生譯成:The R&D Department is accountable to develop new product.這四種譯法都比較準確,說明學生的思維還是比較活躍的。如果總是把老師給出的答案看作是標準答案,無疑會束縛學生們的思維,那么我們也許就看不到學生們靈機一動的翻譯佳作了。
我在翻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中使用“生本教育”的理念達到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生本教育”模式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他們經(jīng)常在我布置了練習后,就主動去圖書館和閱覽室尋找資料,還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去找答案,無形中使他們接觸到各種包括英語文化、歷史、商業(yè)等在內(nèi)的豐富知識,形成了文化積累,這對他們學習翻譯技巧是相當有幫助的。而且,在課堂上的爭論中,學生們也學會了一定的中英文語言表達技巧,鍛煉了表達能力。值得重視的是,生本教育也不是光讓學生唱戲,老師就可以袖手旁觀,坐視不理。在生本教育課堂中,學生是演員,老師是導演,老師應該給學生提供一個表演的平臺,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想象力。但表演的火候和氣氛還需要老師來引導和掌控,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教學效果和教學目的。如何在生本課堂教學中做到收放自如,拿捏得當,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實踐和摸索。
[1]張春柏.英漢漢英翻譯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謝建國.英語翻譯[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
[3]張立玉.實用商務英語英漢互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4]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H059
A
1673-2219(2011)03-0185-02
2010-12-15
田江華(1970-),男,湖南株洲人,湛江財貿(mào)學校英語講師,從事英語教學研究。
(責任編校:張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