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亭
(天津師范大學 文學院,天津 300384)
杜十娘與娜斯塔西亞形象比較
馬 亭
(天津師范大學 文學院,天津 300384)
馮夢龍筆下的杜十娘執(zhí)著追求愛情卻又被愛情所玩弄,這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娜斯塔西亞熱烈追求愛情卻又被傷害命運如出一轍。兩位主人公的悲慘遭遇是黑暗的社會現實所致,在社會等級分明、利益熏心的影響下,兩位主人公的命運經歷了大起大落,最終被殘酷的社會現實所毀滅。
杜十娘;娜斯塔西亞;人性解放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不朽之作,其被定義為反封建反禮教的愛情小說,塑造了一個執(zhí)著追求自己心中美好愿望的女性形象杜十娘;《白癡》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其關注的焦點是現實世界中人的存在和人的價值,塑造了一個具有強烈叛逆性又追求自己愛情的女性形象娜斯塔西亞。從《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到《白癡》,縱觀杜十娘和娜斯塔西亞的悲劇人生,不難發(fā)現,這兩位剛烈女子的命運頗有許多相似之處:在殘酷的社會現實之下,身份卑微的她們并沒有屈從于社會的奴役,而是選擇與命運、與腐朽社會抗爭。
一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是明代著名作家馮夢龍的白話小說集《警世通言》卷 32中的名篇,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為杰出的短篇小說之一,至今廣為傳頌。簡單而言,主要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杜十娘,一位天生麗質,多才多藝的女子,因命運不濟,自幼墮入風塵成為京城名妓,但她卻從未放棄過從良心愿,處心積慮地積攢百寶箱,希望將來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在長期的考驗和尋覓后,她選擇了看似忠厚的李甲為自己贖身,幾經努力終于完成從良心愿。可惜在歸途中,李甲卻突然心生恐懼與悔恨,擔心自己同十娘這等低賤之人結合會有辱家門。正當李甲猶豫之時,恰巧遇見孫富,孫富目睹杜十娘美貌,心生貪念,便乘飲酒之機,誘惑李甲使他以千金銀兩之價,將十娘賣給了他??蓱z的十娘知道自己被賣,萬念俱灰,在交易之際打開百寶箱,怒斥奸人和負心漢,抱箱投江而死。毫無疑問,整篇小說最為出彩和成功之處就在于,作者以其細膩的筆觸塑造了一位美麗多情而又堅貞大膽的女性形象——杜十娘。作為一位大膽反叛的、受盡侮辱與壓迫的社會下層女性,杜十娘也因其悲壯的舉動和悲慘的結局,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了 19世紀,俄國文壇上也出現了一位類似杜十娘的女性形象,她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于 1868年創(chuàng)作的名著《白癡》中的女主人公娜斯塔西亞,一位美麗多情、性格剛烈的女子。同杜十娘一樣,娜斯塔西亞也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至于她的生平和命運,我們將從《白癡》這部作品獲知。
《白癡》主要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娜斯塔西亞,一個天生麗質的女人,雖出身貴族,但從小父母雙亡,12歲時因美貌被富翁拖茨基收養(yǎng),繼而在其十六七歲時被這無恥的男人糟蹋淪為他的私人玩物。她聰明、高傲,向往美好的生活,對玩弄和蹂躪她的拖茨基懷著強烈的憎恨。之后,她認識并且瘋狂地愛上了本書的男主人公梅什金公爵,一個基督式的人物,純潔、善良、美好。但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娜斯塔西亞的愛卻顯得那么渺茫與痛苦,身份的卑微使她自覺配不上梅什金公爵,她愛他,這種愛是純粹、無私的,所以她不愿因為自己的卑賤而阻礙梅什金的前途。在那場不堪的競拍會后,當商人羅果靜把 10萬盧布遞給她時,娜斯塔西亞當著所有人的面,把這10萬盧布毫不猶豫地投進了熊熊燃燒的壁爐。最后,放棄愛情與美好的幻想,跟隨羅果靜而去。
二
我們縱觀杜十娘和娜斯塔西亞的悲劇人生,不難發(fā)現,這兩位剛烈女子的命運頗有許多相似之處??傮w而言,在杜十娘和娜斯塔西亞年幼無知時,都淪為男人的玩物,而后,她們又都成為男人們無恥交易、爭相搶購的商品。在她們試圖努力改變自己命運的時候,門第等級、傳統(tǒng)倫理道德又向她們問罪,根本不肯給她們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更不會允許她們的癡心妄想。在現實面前,杜十娘和娜斯塔西亞的美好希望,完全被殘忍的現實所摧毀。但是,堅強、剛烈的兩位女性,在自己夢想破滅、人格遭受侮辱的那一刻,都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反抗,她們?yōu)榱藸帄Z做人最基本的尊嚴和權力,用女人微弱的身軀同強大的黑暗社會相抗衡,同封建倫理道德做最大限度的反擊,向世人們昭示:她們不是一件可以任人自由買賣的商品,而是一個擁有人格尊嚴、敢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人!具體而言:
(一)從杜十娘和娜斯塔西亞各自的出身和社會地位來看頗有許多相似之處
在小說《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雖然作者并沒有告訴我們杜十娘的原始出身和家庭情況,但身為京城的青樓女子,她也不外乎是因為貧窮或父母雙亡而被賣到了青樓。作為教坊名妓的她,天生麗質,多才多藝,可就是這樣一位堪稱才貌雙全的嬌女子卻因貧寒墮入風塵。《白癡》中的女主人公娜斯塔西亞,雖然出身貴族,但從小父母雙亡,當她還是一個 12歲孩子的時候,就被富翁拖茨基收養(yǎng),似乎,在這點上娜斯塔西亞要比杜十娘好許多。但是,我們應該清楚的是拖茨基收養(yǎng)娜斯塔西亞并不是出于他的同情心而是出于對娜斯塔西亞美色的覬覦,在她十六七歲時就被拖茨基無情地糟蹋了,以后自然淪為拖茨基的玩物。換句話說,娜斯塔西亞也淪為了妓女。故,從各自的出身和社會地會來看杜十娘和娜斯塔西亞具有相似之處,兩位女性都是美麗而不幸的。
(二)從杜十娘和娜斯塔西亞各自的性格特點來看,有諸多相似之處
總體而言,處于如此悲慘境地的她們,雖出身卑微但不失尊嚴,雖淪落風塵,但不醉生夢死,雖陷入絕境,但不失堅韌,共同擁有著多情、堅強與剛烈的性格特點。
杜十娘作為一個青樓女子,所處的社會地位,毫無疑問是卑下的,但是生活的磨練使她愛憎分明、堅決勇敢而又機智聰明。雖淪落風塵但她并沒有自甘墮落仍保持著一顆自由而圣潔的心。當遇見英俊、頗有教養(yǎng)的李甲時,十娘傾注了滿腔的愛。美麗聰慧的她苦心積攢百寶箱以便贖身之需,但是,關于百寶箱,十娘既避鴇母,又避李甲??梢韵胂?,在當時那樣的環(huán)境下,如果鴇母知道百寶箱的存在,定會將其劫奪占為己有。避李甲則是因為杜十娘內心一直渴望得到的是純潔的愛情,換言之,她希望李甲是單純的愛她,而不是愛她懷中的百寶箱!事實證明,十娘的做法是非常理智與正確的,正當她滿心歡喜之時,她歷盡千辛萬苦所選中的李公子,卻露出了卑劣、自私的一面,在孫富的勸誘下,竟以千金將十娘出賣。李甲這一舉動無疑是對十娘愛情、人生的徹底毀滅。最后,剛烈的十娘懷抱百寶箱投江而死。她用這悲壯的生命之歌捍衛(wèi)著自己的人格尊嚴和純潔愛情。這等剛烈堅強的女子著實令人感到惋惜和贊嘆!她那拋灑萬金的悲壯正是對李甲等人最尖銳的諷刺和鄙視。
同杜十娘一樣,娜斯塔西亞也是一位多情、堅強與剛烈的女子。她同十娘一樣一直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而抗爭著,對于自由愛情和幸福,同樣充滿了憧憬和希望。娜斯塔西亞的生日宴會可以說是整部小說的高潮,也是她性格特點最為有力的寫照。這位美艷的女子在得知那些貪婪而又各懷鬼胎的男人們,企圖用金錢收買自己的美麗、尊嚴、幸福和命運時,她憤怒到了極點。她尖刻地諷刺與挖苦著這些無恥男人們的丑惡嘴臉,將商人羅果靜緊緊捆住的 10萬盧布毫不猶豫地投進了熊熊燃燒的壁爐,眼看著它們在沖天火光中化為了灰燼。娜斯塔西亞用她特有的方式控訴與鄙視著這個被金錢所奴役的社會,她用這種極端的蔑視來抗議罪惡的私有制度,宣泄著對骯臟金錢的全部仇恨。她以飛蛾撲火似的壯烈,點燃了一生中最為閃亮的時刻。但就是這樣一位剛烈、堅強的女子同時又有著多情的一面,她深深地愛著善良、英俊而又有修養(yǎng)的梅什金公爵。但是這種愛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卻又是徒勞的。娜斯塔西亞一邊深深地愛著公爵,另一邊卻因為自己的過去和現在的名聲不愿嫁給公爵,正是這種無私的愛,促使她甘愿嫁給自己不愛的羅果靜,雖然她十分清楚這會使她和他一起毀滅!
(三)從杜十娘和娜斯塔西亞的悲慘結局來看,二人同是萬惡等級金錢社會的犧牲品
杜十娘,一個如此聰明、美麗而熱情的女子,之所以自幼墮入風塵,完全是因命運不濟,貧困所致。她一直渴望改變自己的命運,但一個處于社會底層的妓女,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又談何容易。杜十娘生活在明代萬歷年間,雖然等級森嚴的地主階級政權以及意識形態(tài)領域里的孔孟之道、程朱理學仍占統(tǒng)治地位,但在這個期間,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金錢的誘惑充斥著這黑暗的社會,在這樣一個交織著利害關系,利欲熏心的社會里,她的希望是注定要破滅的,她的悲劇是注定要發(fā)生的[1]。
李甲因為杜十娘的妓女身份而感到羞愧、苦惱,孫富利用封建衛(wèi)道者李布政使的勢力,才達到買下杜十娘的目的,李家也絕不允許十娘踏進自己的家門,這些都是因為根深蒂固的封建等級觀念在作祟。甚至十娘潛意識中也認為只有金錢可以改變她的命運,這也正是其積攢“百寶箱”的原因,她認為只要擁有金錢就可以過上自己幻想的美好生活,她甚至也幻想利用“百寶箱”來換取李甲的愛情。此時“百寶箱”是金錢的象征,是利益的代表,也是杜十娘悲劇產生的真正原因。終究十娘還是沒能躲開禮教的羅網,成為金錢和利益的犧牲品。而李甲、孫富之輩,只是成了間接的殺人兇手而已! 歸根結底,杜十娘還是黑暗社會的犧牲品。
娜斯塔西亞美麗聰慧、多情而又堅貞,向往自由幸福的生活,但卻因幼年喪失雙親被拖茨基收養(yǎng),最后淪為他的玩物,自此注定了她命運的悲劇性,在當時殘酷的資本主義社會現實面前,娜斯塔西亞同杜十娘一樣,也做了種種改變自己命運的努力,但最終還是失敗了,同杜十娘一樣,成了名副其實的社會犧牲品。
娜斯塔西亞,生活在俄國正由封建軍事帝國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的時期,這個時期的俄國社會,可以說是金錢至上,地主、貴族階級除了荒淫無恥、腐朽墮落的本性以外,還具有了轉型時期資產者的唯利是圖、偽善卑劣的特性。在那樣一個金錢至上、物欲橫流的資本主義社會,像娜斯塔西亞那樣的女子,僅憑自己微薄的力量是根本無法與社會相抗衡的,她注定會成為社會的犧牲品。象征著資本主義強大勢力的拖茨基,可以隨意擺弄她的命運,卑微的地位和低賤的身份在那個門第等級森嚴的黑暗社會讓她自形殘穢,使她不敢面對自己深愛的梅什金公爵??梢哉f,娜斯塔西亞的命運完全是被罪惡的資本主義金錢社會所毀滅,她的怒毀萬金同杜十娘一樣充滿了無奈與憎惡之情,如此柔弱微小的她們除了可以選擇自我毀滅之外似乎別無選擇,畢竟在當時那個黑暗社會,相對于強大的貴族勢力而言她們的力量實在是微不足道,她們注定成為社會的犧牲品。
三
杜十娘和娜斯塔西亞是世界文學畫廊中兩個經典的悲劇形象,作為經受苦難和屈辱磨礪后覺醒的新時代女性形象,她們用女人的微弱身軀同這腐敗的、強大的黑暗社會相抗衡。雖然最后還是未能改變自己的悲劇命運,未能動搖金錢與權勢的強大社會根基。但是,她們那悲壯、慘烈的舉動,無疑感動了世人,她們用那極端的犧牲,沖擊與打擊著這無視女性尊嚴與地位的腐朽社會。卑微身份與純潔心靈,屈辱地位與堅強人格,執(zhí)著的美好追求與勇決的自我毀滅,形成了一系列的巨大反差,震撼著世人[2]!她們的命運值得同情,更值得我們認真思索,她們被逼上絕路,是社會的罪過,她們的死更是對黑暗社會的一個抗爭!她們的悲劇是一幅絕美的畫面,這種美更襯托出社會和世俗的黑暗與邪惡,她們對愛情的追求,對真摯誠懇的向往,對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以及為謀求個性解放而敢于犧牲的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有識女性,更為后來的女性解放運動提供了極大的精神鼓舞。在筆者看來,卑微了一生的她們,在怒沉百寶箱和怒燒萬金的那一刻,是如此高尚與絕美。
[1] 鄒壯云.杜十娘形象與明代個性思潮[J].時代文學:理論學術版,2008(24):109.
[2] 彭江浩.怒毀萬金反抗物化命運——娜斯泰謝與杜十娘形象比較[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2):56-60.
Comparison Between Du Shiniang and Anastasia
MA Ting
(College of Literature,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China)
Du Shiniang, depicted by Feng Menglong, pursues love relentlessly. But she is tricked by it. Anastasia in Dostoyevsky’s work is a duplication of Du Shiniang. The miserable life experience of the two characters is the result of the dark social reali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distinct social hierarchy and greedy people, they both experience ups and downs in life and are finally destructed by the cruel social reality.
Du Shiniang; Anastasia; humanity liberation
I106.4
A
1673-2065(2011)05-0045-03
2011-02-28
馬 亭(1987-),女,山東棗莊人,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2009級在讀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校:耿春紅英文校對:楊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