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士 昌
(河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7)
歐洲余燼中飛起的鳳凰
——杰弗瑞·希爾詩歌主題與藝術(shù)風格評述
姜 士 昌
(河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7)
杰弗瑞·希爾是“二戰(zhàn)”后英國新一代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許多詩歌以考古殘片為題材,以片斷式語言為主要表現(xiàn)手段。他將歷史與現(xiàn)實有意地混雜在一起,重構(gòu)出奇特的歷史神話,從而蘊涵了厚重的歷史和嚴肅的倫理主題。
片段詩;歷史神話;艱澀;倫理主題
杰弗瑞·希爾(GeoffreyHill)是“二戰(zhàn)”后涌起的英國新一代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詩歌無論主題還是藝術(shù)風格都有別于同代英國其他詩歌流派和文學運動,因而廣受關(guān)注與爭議:支持者對其極盡溢美之詞,“成群結(jié)隊的評論家毫不含糊地說他是當今用英語寫作的最佳詩人”[1]。質(zhì)疑者則指出,希爾詩歌中濃重的宗教氣息、過分的引經(jīng)據(jù)典、沉郁陰冷的格調(diào)簡直令人無法接受。
希爾的早期詩歌就像在展覽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映入眼簾的全是殘片。這些殘片又以片斷式的語言得以展示,詩人有意識地游離于詩歌之外,既不妄發(fā)情感也不進行說教,更不有意地去填補詩行間的缺隙。然而,這并不是說希爾的詩歌毫無邏輯,事實上,這種碎片式的語言一方面增強了語義的多重性和暗示性(這使得希爾的詩歌深奧莫測),另一方面,由于被一種內(nèi)在的邏輯緊密地壓縮在一起,產(chǎn)生了令人震撼的效果。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考古碎片”背后蘊涵的厚重歷史。《莫西亞人贊歌》中的三十首散文詩以8世紀英格蘭西部的古代國王奧法(Offa)為中心展開敘述。詩中所描述的令人肅然起敬的威嚴形象有時是古代國王奧法,有時卻是童年時代的抑或是現(xiàn)在的詩人自己。按照這個次序,遙遠的過去、不久以前和現(xiàn)在被詩人以奇特的方式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
四季長綠的裂砂巖冬青樹林之王、古城堡與壕溝的建筑師、塔姆沃斯豬的老巢、圣十字架的避暑山莊、威爾士大橋和艾恩大橋的守衛(wèi)、新型房產(chǎn)承包商、大鹽梟、貨幣兌換商、監(jiān)誓員,還有查理曼的朋友。
(《莫西亞人贊歌·一》)
這種有意識地將歷史與現(xiàn)實混雜在一起的表現(xiàn)手法體現(xiàn)了希爾獨特的歷史觀,他要為讀者重構(gòu)一個歷史神話。正如史維特所說,“在那種精心營造的對歷史、傳統(tǒng)、秩序、權(quán)力和記憶的沉思冥想中,語言的精確性與對往昔的神秘反響結(jié)合在一起,從而達到一個自然而又真實的目標”[2]。下面是該詩集中另一首廣受稱贊的詩歌:
像尼祿一樣堂皇的硬幣,上等的質(zhì)地,足足的分量。奧法王聽到銀幣的聲響和鑄幣者的名字心中就發(fā)癢。他們負責而老練地打造。他們能夠改變國王的臉色。
精密的設計是為防止偽造;稍不合適就得毀掉。這金屬的典范象征商業(yè)的成熟。這價值由一個人口稀少的民族的鹽場工人和養(yǎng)牛人們創(chuàng)造。
長長的溝渠里,包裹著的尸體;一只眼盯著上蒼??梢院敛华q豫地假設,國王他發(fā)怒了。他統(tǒng)治了40年。四季反復觸摸這片土壤。(《莫西亞人贊歌·十一》)
這首散文詩牽涉到一點歷史或考古學方面的知識。國王奧法統(tǒng)治莫西亞王國長達四十年(AD757-796),從那個時代的硬幣鑄造工藝可以看出,他統(tǒng)治期間國力尚且雄厚:現(xiàn)存的許多那一時期的硬幣上都鑄有奧法的肖像,就藝術(shù)水準來看,已經(jīng)超越了同時代法蘭克人的鑄幣水平。有些硬幣上還鑄有他妻子的肖像,這也是唯一在錢幣上留有肖像的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的王后。史料證明,奧法王對權(quán)力的渴求超越了統(tǒng)一英國的愿望,他留下的除了虛名之外,再無別的遺產(chǎn)[3]。這便是前兩節(jié)提供給讀者的歷史信息。而第三節(jié)似在警示世人:無論權(quán)力也罷,虛名也罷,一切都逃不脫歲月的嘲弄。詩中變幻出一個由墳冢、考古、幽靈出沒、古老的英格蘭、逝去的時光、塵世、精湛的手藝和已經(jīng)消失的封建時代的遺跡構(gòu)成的世界,具有強烈的神話意蘊,體現(xiàn)了希爾“片斷詩”的核心價值。
希爾詩歌中摹寫的這種垂死的神話還直接映射了“二戰(zhàn)”后英國作為一個世界大國的衰落。這不僅是政治和經(jīng)濟的衰落,更是精神與信仰的喪失。在后宗教時代,各種儀式和典禮雖然保留了下來,原有的宗教意義卻在消失?,F(xiàn)代人,尤其是基督徒們的生存狀態(tài)成為文學尤為關(guān)注的對象。這是整個歐洲所歷經(jīng)的一段歷史,無論在現(xiàn)代主義還是后現(xiàn)代主義作家的作品中,均彌漫著一種充滿焦慮色彩的后宗教話語,希爾的詩歌承襲了這種話語傳統(tǒng)。托馬斯·杰弗斯說:“就他那活潑、豐富的語言和他廣博的涉獵來看,希爾顯然是后現(xiàn)代的;而就主題來看,他卻不能不讓人想起W.B.葉芝、T.S.愛略特、華萊士·斯蒂文生等杰出的現(xiàn)代派詩人?!盵4]然而,希爾的任務不僅僅是展示現(xiàn)代人的困惑或焦慮,他還要擔負重塑往昔的責任。A.N.維爾森說:“既然我們已經(jīng)失去了理解我們祖先語言的能力,新詩人們就有義務承擔重塑往昔的義務……然而,在英國本土出生的詩人當中,直到希爾為止才真正理解這項工作的性質(zhì)和意義。希爾的詩歌是歐洲余燼中飛起的一只鳳凰。”[5]
希爾進而因其“拉丁文風和對基督徒生存狀況的戲劇性描繪以及強烈的政治性”而被稱為“歐洲人”*George Steiner.About Geoffrey Hill.Quoted in Literature Online biography.Adapted from data developed by the H. W. Wilson Company,Inc.Copyright ? ProQuest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pany1996-2001and H. W. Wilson Company,Inc. Retrieved January7,2008,from Literature Online.。這種歐化傾向與當時以復歸傳統(tǒng)、關(guān)注“英國性”為主流的英國詩壇背道而馳。正如尼古拉斯·里扎德在評論希爾的新詩集《無題》時所說,希爾的作品“走向了幾乎所有當代詩學觀念的對立面:它深刻、含蓄而又復雜,幾乎到了無以復加、令人生畏的程度”[6]。不言而喻,希爾這位眾多評論家心目中的精英詩人其實成了英國當代詩壇的一位“獨行俠”。然而,好像只有像洛根這樣嚴苛的批評家才更能把準希爾的脈搏。他曾為希爾的境遇作過一番辯解:“希爾明白一個殘酷的現(xiàn)實,那就是普通讀者對他毫無興趣。然而,他堅信沉沒于俗眾之中無疑是對詩歌高雅目的的背叛……他一次次地拒絕屈服于這樣的背叛。鑒于此,人們對他的敬佩多于喜愛,更多人則無視他。”[7]
希爾明白自己的處境,但是他堅信含混與朦朧是詩歌的魅力所在,詩歌需要含混:“我們(詩人)是難以理解的,人類都是難以理解的。我們難以理解自己,也難以相互理解?!盵8]可見,希爾詩歌中含混的語言與那些明確的主題具有同等的分量,《莫西亞人贊歌》便是如此。邁克爾·漢堡指出,希爾對莫西亞人各種活動的描述——沖制、錘打、雕刻——準確地展現(xiàn)了他藝術(shù)手法(同①)。其中的每首散文詩都是絲絲入扣的整體,精美而不虛飾,緊湊而不松弛,巧奪天工而無斧鑿之痕。當然這種刻意的“完美”也不是無可挑剔,彼特·里瓦伊贊賞它“絕對精確”的同時,又說它“像一棵碩果累累、枝干粗壯卻沒有一片葉子的樹”(同①)。
希爾有時也希望將自己的詩歌寫得溫暖、直白而富有生機一些。在他的第二本詩集《國王日志》(1968)中的一些片斷就體現(xiàn)出他對自己藝術(shù)風格謹慎的改變,這種行為又招致一番爭議。
有的評論家認為希爾某種程度上實現(xiàn)了風格轉(zhuǎn)型。他們從詩集《國王日志》中發(fā)現(xiàn)很多坦率、直白的情感流露。比如,系列十四行詩“哀樂”之三在描寫15世紀“玫瑰戰(zhàn)爭”中的血腥事件時創(chuàng)造出詩人自己所說的“一曲不斷被呼嚕聲和尖叫聲打斷的華麗而恐怖的音樂”(同①),詩歌用較為線性語言表現(xiàn)出一種沉郁而奇異的宗教情感:
“哦,那個古老的北方交易…”一片戰(zhàn)場
激戰(zhàn)后發(fā)出它自己的聲響
不像地球上的任何聲音,卻的確屬于地球。
漫無目標地探路的蝸牛,脆弱依舊
鼴鼠出現(xiàn)了,我們漫無目標地躺倒,漫無目標
大屠殺中最羸弱的靈魂
透過他們的姻親,氣喘吁吁地喊著“耶穌”。
這種沉郁主題在希爾詩歌中俯拾皆是,實際上它是一種充滿情感的灰色的反諷。安東尼·斯維特說,“這種充滿沉思的憂郁不僅是一種憐憫與哀婉:它用反諷加以修飾,每個短語都美妙地參與于重塑一個真實而可怕的現(xiàn)場,一個‘不像地球上的卻的確屬于地球’的聲音”[2]。威廉·沃爾什則注意到希爾這些非凡的詩行中“典禮式的華美和動物現(xiàn)實主義的巧妙而有力的結(jié)合”,說它們“源自詩人的個人力量……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穎而又扣人心弦的詩體。這樣的詩歌只需一卷就足以進入杰出作品之列”(同①)。
但是,有些評論家批評希爾在試探讀者。洛根嘲諷道,希爾“常常給人以渴望交流的印象,但愿他不覺得羞辱”[9]。甚至有人認為希爾的詩歌不但沒有明朗、率真起來,反而變得益發(fā)令人失望地內(nèi)斂。他們舉例說,希爾詩中所反映的托馬索·康帕內(nèi)拉被宗教裁判所嚴刑拷問,米格爾·赫爾南德斯被西班牙法西斯監(jiān)禁而餓死,羅伯特·戴斯諾斯被關(guān)進納粹集中營中等殘酷的歷史事件,實際上是詩人本人干澀而痛苦的精神歷程的寫照。詩人試圖在自己的詩歌中透露出一絲暖意,但這種“溫暖”就如同“透過一堵冰墻看到的夕陽的光線一樣微弱”*Martin Seymour-Smith.About Geoffrey Hill.Quoted in Literature Online biography.Adapted from data developed by the H. W. Wilson Company, Inc. Copyright ? ProQuest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pany 1996-2001 and H. W. Wilson Company,Inc. Retrieved January7,2008,from Literature Online.。
希爾不再理會評論界的爭議,在1978年出版的《熄燈禮拜》中,他仍然延續(xù)了他以前“墮落而崇高、強勁又怪異”的語言風格和他恒久不變的宗教主題。當然,希爾仍然繼續(xù)關(guān)注土地、自然、地下的埋葬物以及“柏拉圖式的英格蘭”。請看他如何描述那“隱士的小屋”:
房間都鋪著雪松地板和柔軟的羊毛毯,
在顫動的閨房,冰冷的水晶柜里
那水晶在相互親吻。
(《桂冠之斧》)
房屋外面,“鴿子在樹林里咕咕叫著”,“四處亂竄的獾把漿果踩爛”,蘋果樹枝上“長滿了發(fā)霉的綠毛”。他的語言仍然苛刻而新穎,免受諸如廣告語、俚語和流行語這些大眾語言的玷污。他聚精會神地尋求那些無疑僅屬于他自己的詞句,然后把它們從現(xiàn)代生活的喧囂中分離出來。
在思想上,希爾是一位嚴肅的倫理學家。“他不太喜好擺弄諸如玄學或者詰問自然之類的東西。他認識的世界已然具有某種社會和文化的形式,有好有壞……問題是:如何生存?該做些什么?作家的職責是什么?”[11]這種道德責任貫穿了希爾整個創(chuàng)作生涯。
希爾的第一本書《寫給未曾墮落的人》(1959)以一種嚴肅得有點冷漠的方式表達出一種強烈的憂患意識。葉芝認為,好的詩歌就是能夠從中“發(fā)現(xiàn)些許刻薄和冷漠的東西,某個與日常生活中的自己成為對立面的清晰的意象”(同②)的詩歌。希爾贊賞這種評價標準,盡管這樣的詩歌有點缺乏人情味。詩人用這種刻意的方式彰顯了一位詩人獨特而正直的品質(zhì),他率真的情感勝過一切說教:
愛情已將她耗盡,也耗干了她曾經(jīng)的愛人,盡管
為了彼此,他們偽造出熱情的話語,
艱難地挨過最后的日子,忍耐到夜晚來臨
她終于抓住了瞌睡蟲,他也漸入平靜
無需疑問,現(xiàn)在,可以斷定
她那隱秘的內(nèi)心無法徹底躲藏。
這是《斑鳩》一詩的前六行,嚴謹?shù)寐燥@笨拙。這種嚴肅與20世紀50年代的英國詩風格格不入,以至于引起某些批評者的恐慌。但是,大多數(shù)的評論者卻對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有些敬畏。
希爾堅定地面對自己選擇的題材,但并不把它們納入抽象的思辨,而是對它們展開鎮(zhèn)定而痛苦的、心靈層面上的體驗。這一點在另一首詩歌《看護人》中得到更好體現(xiàn),這首詩歌喚起的不單單是老年人復雜的情感:
早起的年輕人已經(jīng)離去了。
有的去到灣口之外,
有的走向湖畔,一道微弱的陽光反射過來。
南面,氣象雷達笨拙地觀望著;
老人們觀望著。
……
一片沉寂。這些也需忍耐:
順其自然;震撼后的平靜。
他們平靜地涉過亂哄哄的海岸
搜集尸體……
詩歌以一種無奈的語氣敘述一個悲涼卻無奈的情景:年老的看護人注視著年輕人走了出去,走向毀滅。整首詩歌流露出一種無法克制的幻滅感和一種歷經(jīng)滄桑后強烈的淡漠感與隱忍力。詩歌符合希爾的一貫風格,沒有明確的闡述,也沒有充分的解釋。
詩集《查爾斯·皮蓋伊的慈善之謎》(1983)則借助主人公來表達詩人自己的政治和情感傾向。查爾斯·皮蓋伊是一位法國社會主義者和虔誠的愛國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犧牲。希爾與皮蓋伊有著相似之處:既是社會主義者又是愛國主義者,既是無神論者又是勇于獻身者,既流露出牧歌的神秘色彩,又放射出學術(shù)智慧的光芒。比如,皮蓋伊留戀養(yǎng)他長大成人的鄉(xiāng)村,在那里:
三面圍墻的庭院,蜜蜂
在曲曲折折的樹籬中飛舞,鴿子
在戲水調(diào)情。
希爾自己雖然沒有走上從軍的道路,但是在伍斯特郡鄉(xiāng)村度過的童年使他同樣具有一種永久的田園情結(jié)和強烈的生態(tài)倫理意識。希爾在詩歌中展示了歷史對英國鄉(xiāng)村的改變,書寫了先民們?nèi)绾闻c自然發(fā)生沖突,當然也穿插有對出沒于鄉(xiāng)村的中世紀的幽靈描述。
《賽恩的果園》探討的是人生問題。希爾引用了皮得羅·卡爾德龍·德·拉·巴爾卡的戲劇杰作《人生若夢》的典故,故事告訴人們:人生是一場夢,是死亡把我們從這個夢境中喚醒。這是一個關(guān)于人的境況和生命奧秘的哲學寓言,其中心主題是自由意志和宿命之間的關(guān)系:上帝賦予我們自由意志,但是,對我們卑微的生命而言,宿命的力量超乎一切。在希爾的詩歌中,這個標題就像咒語一樣不斷重復,伴隨我們漫步整個果園。
這就是希爾,一位嚴肅的倫理家、歷史神話的創(chuàng)造者和駕馭語言的大師。當他沿著自己選定的道路前行時,他并不在意別人說些什么,當他覺得需要改變自己時,他也絕不是出于對讀者的迎合。他的詩風雖然遠離大眾,卻贏得英美詩壇和評論界眾多人士的青睞和稱頌,他無愧于自己獲得的眾多榮譽與稱號。
[1]Tom Payne.Review of The Orchards of Syon[N].Daily Telegraph,2002-09-28.
[2]Anthony Thwaite.Utterly Speakable:a review of Scenes from Comus[N].The Sunday Telegraph,2005-02-06.
[3]Wikimedia Foundation Inc.Offa of Mercia[EB/OL].Wikipedia.[2010-03-10].http://en.wikipedia.org/wiki/Offa_of_Mercia.
[4]Thomas L. Jeffers.A review of Hill's poetry[J].Commentary,2002(6).
[5]A. N. Wilson.A phoenix rising from European ashes[N].The Spectator,2002-09-07.
[6]Nicholas Lezard.Jump for Joy[N].The Guardian,2006-01-21.
[7]William Logan.Living With Ghosts[N].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2008-01-20.
[8]Carl Phillips.The Art of Poetry No.80:an interview[J].The Paris Review,2000(154).
[9]William Logan.Victoria's Secret[J].The New Criterion2006,(6).
[10]Denis Donoghue.Lover of Lost Causes[N].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1999-05-20.
I106.2
A
1000-2359(2011)01-0181-03
姜士昌(1966-),男,河南尉氏人,河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英美文學研究。
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2007fWX010)
201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