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韶 軍
(海南大學 人文傳播學院,海南 海口 570228)
論老子無棄的胸懷
汪 韶 軍
(海南大學 人文傳播學院,海南 ???570228)
老子的“無棄”并非提倡人盡其能、物盡其用,更非主張奴用他人;而是說,對于“不善”,世人應該立乎道德(道家意義上的),覆之如天,載之如地?!盁o棄”突出的是一種寬容精神,目的是給宇宙全體生命騰出一個寬松的存在空間,成就一個豐富華嚴的世界。
老子;“無棄”;寬容;“玄德”
宗白華先生在談到中國文化時曾況之以“美麗精神”[1],此論非常精到。這四個字同樣可以用來形容老子哲學之精神。筆者以為,老子哲學的美麗精神可以概括為“放棄的智慧與無棄的胸懷”。放棄的智慧是道家最深的智慧,學界多有論說;無棄的胸懷,學界言之甚少,提到者也多為誤解,需要單獨提出加以論述。
從字面看,在老子之前,《詩經(jīng)》(如《魏風·陟岵》、《小雅·正月》、《大雅·民勞》、《大雅·云漢》)已有“無棄”的說法,但它們的意思都是不要遺棄,沒有什么深的意味?!蹲髠鳌こ晒拍辍芬惨^一首逸詩:“《詩》曰:‘雖有絲、麻,無棄菅、蒯;雖有姬、姜,無棄蕉萃?!盵2]846這里引者是從“用”的角度立說,目的是為了有備無患而提倡片善亦取、片能亦用。后世常有人在此意義上談“無棄”,如《呂氏春秋·用眾》云:“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無丑不能,無惡不知。丑不能,惡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惡不知,尚矣?!盵3]東晉葛洪《抱樸子》外篇《務正》云:“然劍戟不長于縫緝,錐鉆不可以擊斷,牛馬不能吠守,雞犬不任駕乘。役其所長,則事無廢功;避其所短,則世無棄材矣。”[4]唐代道教理論家李筌注孫子:“夫勇者可戰(zhàn),謹慎者可守,智者可說,無棄物也?!盵5]《魏子》卷五引:“錄人,一善則無棄人;采材,一用則無棄材。”[6]從用的角度談“無棄”,并沒有什么哲學意義。相比之下,《老子》的“無棄”則是一個鮮明的哲學命題。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27章)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人之不善,何棄之有?……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62章)
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49章)*本文所引《老子》文本均據(jù)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所引《莊子》文本、郭象注均據(jù)郭慶藩《莊子集釋》,中華書局1961年版。文中只注所出章節(jié)或篇目,個別標點有所改動,[]內(nèi)文字均為引者所加。
顯然,老子的“無棄”并不像學界通常解釋的那樣主張人盡其能,物盡其用。那么,老子通過“無棄”想傳達什么觀念呢?從淺層次講,“無棄”是包容海涵?!蛾套哟呵铩肪砦澹骸皨肼勚?,省行者不引其過,察實者不譏其辭,嬰可以辭而無棄乎?嬰誠革之?!盵7]這里的“無棄”指晏嬰請求越石父原諒自己的過錯,與老子所說無異。前引材料告訴我們,“無棄”的邏輯主語是道或法道者(如“圣人”),作用的對象是“不善”?!盁o棄”的字面意思是,不要遺棄“不善”,而要救之保之。我們知道,《周禮》的地官系統(tǒng)設有司救一職,其職責之一是用禮來禁人之過失:“司救掌萬民之邪惡過失而誅讓之,以禮防禁而救之?!盵8]與此不同,老子的主張不是以禮(老子對禮持尖銳的批判態(tài)度,參看38章)救之,而是以道救之;不是責而罰之,而是保而不棄。所謂以道救之,保而不棄,就是立乎道德(道家意義上的),覆之如天,載之如地,容納“不善”。64章:“是以圣人……教不教[通行本作“學不學”,宜從簡本作“教不教”],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復”,一般釋為補救,不確,當釋為蓋覆。也就是說,以不教為教,包容百姓的一些小過錯。王弼27章注:“圣人不立形名以檢于物,不造進向以殊棄不肖,輔萬物之自然而不為始,故曰‘無棄人’也?!盵9]說的正是這一點。此章“善言無瑕謫”或即莊子之“不譴是非”,它的側重點不是是非不分,而是不責于人,因其所是而是之。老子反對強勢的教化,他一方面呼吁世人主動復歸于道,另一方面也主張容納世人的小過錯。這就是三寶中的“慈”,即寬容。故《莊子·天下》評曰:“常寬容于物,不削于人,可謂至極。關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從深層次言,“無棄”意味著不分,即不加人為分別地一概加以包容。從字面上看,老子似乎要區(qū)分出“善人”與“不善人”。但是,這種區(qū)分其實是就世俗意義上而言的,老子本人的用意恰恰是破除世人的這種分別。2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边@句話的句式可以化約為“知……,斯惡已;知……,斯不善已”。這樣一來就很明顯,“惡”并非與“美”相對,“不善”亦非與“善”相對;“惡”不是與美相對的丑,而就是“不善”,它們都是針對“知”而言。老子這里不是談概念的對生性,而是在宣說“無知”,即不要一門心思地做善惡、美丑等判分。何況,世人的判分是否具有合法性,很值得懷疑。我們憑什么標準判斷善與不善?有沒有標準供我們做一刀切的判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的判分標準是很主觀的。他們只是以自我為標準,凡與自己不同,便斥之為“不善”。因此,所謂的善未必全是善,所謂的惡未必全是惡。比如,不拘禮法在儒家看來是一種惡(《莊子·大宗師》“修行無有,而外其形骸”),但這果真是惡嗎?有些行為本身就不適合納入道德領域來加以判斷。有人說,禮、法可作為外在標準。那么舉個例子,《禮記·曲禮上》云:“上于東階,則先右足;上于西階,則先左足?!盵10]16無論怎么解釋,都看不出有什么理由必須這么做。而不這么做,就是惡嗎?禮到了如此煩瑣的地步,事實上已經(jīng)喪失它的原初精神,成了拘限生命的桎梏,能稱其為善嗎?《老子》20章:“美之與惡,相去若何?”我們可以套用著說:善之與不善,相去若何?老子認為,如果把某種單一的東西立為標準來要求一切、齊同天下,那就等于在宰割天下。在此意義上,所謂的善就變成了惡?;蛘哒f,善不僅有善,亦有惡。58章:“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彼^的“正”、“善”就是邪,禍害委實不淺??梢?,老子要破除世人現(xiàn)有的分別之心及隨之而來的愛憎之情。講不分是鑒于分所可能造成的危害,這是對宇宙生命的一種關懷。
如前所述,老子希望世人效法天地自然之道,無不覆載,無不包容?!盁o棄”突出的是一種寬容精神,它是“玄德”的包容一面(關于玄德,可參看51、65章)?!翱椎轮?,唯道是從”(21章),“孔德”是玄德的另一種說法,這句話的意思應是像大道那樣去包容。不無遺憾的是,老子的這種寬廣胸懷經(jīng)常被誤解。在此以王夫之為例來加以說明。其《詩廣傳》卷四《論泂酌》說:“善用人者無棄人,善用物者無棄物,老氏之言,何其似《泂酌》之詩也!雖然,其用心之厚薄遠矣。君子不忍棄人,故善用人;不忍棄物,故善用物。以功效勸天下于善之途,而不役天下以收其功效,故‘豈弟’之德流焉,父母之道也。然后知彼之用人物者,權虜之術也。……以術言之,謂之不善用人物也奚辭?”《泂酌》是《詩經(jīng)·大雅》中的一首詩,主要歌頌王侯有愛民之美德。王氏把老子的無棄主張當成權謀之術,認為老子是奴用他人,而非勸善。只要對照文本,我們便可發(fā)現(xiàn),老子根本就不是談如何用人。王氏接著說:“故老氏曰:‘不善人,善人之資?!Y失以得,資毀以譽,資敗以興,其用天下也猶仇敵然?!盵11]這里是認為老子把自己的“得”、“譽”、“興”建立在他人的“失”、“毀”、“敗”之上,這完全是一種曲解。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10章)通常認為道家沒有儒家式的溫情,也沒有墨家式的火熱,其實,老子是通過寬容來愛,而寬容是難的?!蹲髠鳌ふ压辍份d子產(chǎn)語:“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2]1421子產(chǎn)說的是民眾容易在一個寬松的政治空間里忘乎所以,最終蹈于死地,所以寬容之政難為。老子說的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難,即損掉自我的控制占有欲(寬容也是一種放棄,我們應該都有體會,許多東西,得之不難,舍之為難;許多事情,指責容易,寬容不易),做到無心而“以百姓心為心”。這是一種偉大的胸懷。沒有這樣的大心,便不可能寬容。我們只要把《老子》文本粗粗一覽,便可知老子推崇“大”(41、45章有一連串的“大×”)。與此類似,老子還推崇“至×”、“上×”,如“至譽”、“至柔”、“上善”、“上德”。當然,這些說法并非都在談主觀心靈境界,但至少可以告訴我們,老子要做探底之論、究極之論,追求某種至高無上的東西。那么,什么是心靈境界的“大”?34章:“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yǎng)萬物而不為主,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道可名為“大”,又可名為“小”,原因在于小即大?!靶 笔恰伴L而不宰”,“不為主”,“不自為大”,見小守柔(52章)。
我們還可以結合《莊子》來談?!短斓亍罚骸胺虻?,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大哉!……愛人利物之謂仁,不同同之之謂大,行不崖異之謂寬,有萬不同之謂富?!薄靶孕薹吹拢轮镣诔?。同乃虛,虛乃大?!蓖ㄟ^心性的修養(yǎng)而同于道,當一個人達至道的境界時,他就虛掉了自我,不再自是而賤彼,而能涵容群有之不同(“不同同之”),成就一個豐富華嚴(“有萬不同”)的世界。因此,這種“大”是心量的廣大和境界的超越?!独献印?5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鼻叭咧浴按蟆保売谒鼈儫o不覆載而又不自為大。人并非無條件地就“大”,只有效法天地自然之道,才能成其為大;達到“天”的高度的人,才是圣。道家理想中的圣人就在這天人之際,人而天,天而人。
“無棄”的提出,是老子哲學的邏輯必然。首先,老子主張效法于道,而道無所不包,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必須無棄。其次,老子主張道治,而道治的根本特點是不宰萬物而使其自已。他反對樹立標準,反對強勢的教化,主張因物之自然,這就帶出了一個多樣性的世界。為了保住這樣一個世界,他必須提出“無棄”。復次,人是關系性的存在,老子處理的雖然主要是君民關系和邦國關系,但從許多章節(jié)(如3、20、37、49、64章)可以清楚地看到,老子認為當時的百姓也存在著問題,所以也隱含著對群己關系的處理。而在他看來,處理所有這些關系的關鍵,在于人效法天地自然之道(這里又是人與天的關系),處理好人與自身的關系,懂得放棄和無棄。他一方面主張A對B的寬容,一方面呼吁B做必要的自制。(生活在群體中的每一個體都兼有雙重身份,既是A又是B。)缺少寬容,小事容易升級成大事;沒有自化自正,無事會生出有事。郭象《莊子·刻意注》“患難生于有為,有為亦生于患難,故平易、恬惔交相成也”,意思與此相通。但在老子看來,兩方面雖然相需為用,相比之下,寬容顯得尤為重要。他之所以強調(diào)“圣人常無心”、“大者宜為下”,原因即在此。
老子依據(jù)“反者道之動”的規(guī)律,昭示世人返歸于道。但很明顯,想要每個人都歸根復命,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理想。事實上,總會有人“不守本分”,從而傷及他者。那么,老子如何應對現(xiàn)實中的這個難題呢?我們可以看到,他一方面說“天地不仁”(一視同仁)、“天道無親”,一方面又說“常與善人”(79章);一方面否定天有意志,一方面又說“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纟單然而善謀”(73章)。為什么會有這種貌似相反的言論呢?原因很簡單:合于道者,道亦合之;離于道者,道亦離之(參23章)。這里的道是律令意義上的道。所謂的天、道成了代表正義、主持正義的一個東西*可參看龐樸《原道》一文的分析,見《一分為三——中國傳統(tǒng)思想考釋》,第247頁,海天出版社,1995。。老子以天道“常與善人”來勸勉世人。在他看來,如果不效法于道,那就是“自遺其咎”。清人馮班說得好:“《老子》云‘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這話卻好。小人只看了疏處,不曾看他不漏處,便去放肆,是他識見不濟,看理不明也?!盵12]“不道早已”(30章)、“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73章)原是極自然的事,并不表示天有情感與意志*在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到老子學說與之前思想界的連續(xù)性?!对娊?jīng)·小雅·桑扈》“受天之祜”,《國語·周語中》“天道賞善而罰淫”,《晉語四》“天祚有德”,《晉語六》范文子語:“吾聞之,‘天道無親,唯德是授?!薄蹲髠鳌べ夜迥辍芬吨軙罚骸盎侍鞜o親,惟德是輔?!?。
當然,老子(包括莊子)并不是無原則地提倡無棄,他們?nèi)菁{不了無道者,這與無棄的主張并不矛盾,因為無道者本身違反了無棄。如果有人確實大逆不道,危害他人的生存權利,老子并非視而不見,所以他在談到用兵原則時說“果而不得已”(30章),“不得已而用之”(31章),“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將得而殺之,孰敢?”(74章)
老子的“無棄”主張在先秦就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先以《莊子》為例。《知北游》篇稱老聃對孔子說“運量萬物而不匱”。“匱”,北宋陳碧虛《莊子闕誤》載文如海本、劉得一本作“遺”[13],當從?!安贿z”就是“無棄”。這可以從《莊子》中找到內(nèi)證?!短斓馈菲唬骸胺虻溃诖蟛唤K,于小不遺,故萬物備。廣廣乎其無不容也?!薄缎鞜o鬼》更明言無棄:“天地之養(yǎng)也一?!薄笆ト瞬斓?,澤及天下,而不知其誰氏。……夫大備矣,莫若天地;然奚求焉,而大備矣。知大備者,無求,無失,無棄,不以物易己也?!鼻f子對“丑”的關注(集中體現(xiàn)于《德充符》、《人間世》),也與無棄主張有關。
范蠡是道家學派的一個重要人物。《越絕書》卷十三載其語:“曲成萬物,不名巧,故謂之道。……圣人緣天心,助天喜,樂萬物之長。”“知保人之身者,可以王天下;不知保人之身,失天下者也?!?/p>
管子學派也繼承了這種思想。《管子·形勢》:“有無棄之言者,必參于天地也。”[14]32《形勢解》釋曰:“天公平而無私,故美惡莫不覆。地公平而無私,故小大莫不載。無棄之言,公平而無私,故賢不肖莫不用。故無棄之言者,參伍于天地之無私也。”“道者,扶持眾物,使得生育而各終其性命者也?!盵14]1178又《版法解》:“天覆而無外也,其德無所不在;地載而無棄也,安固而不動,故莫不生殖。圣人法之,以覆載萬民,故莫不得其職姓。得其職姓,則莫不為用。故曰:法天合德,象地無親。日月之明無私,故莫不得光。圣人法之,以燭萬民……”[14]1203這些話雖然摻雜了儒家、法家思想,但還可以看出“無棄”的影子,因為它也是從天地之公而不私,萬物莫不覆載之玄德立說。
儒家也受到了影響?!吨芤住は缔o上》:“范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薄安贿^”意思當為不責過,而“不遺”明顯就是無棄??追f達《正義》釋后句曰:“屈曲委細,成就萬物,而不有遺棄細小而不成也?!盵15]再如,《禮記·經(jīng)解》說:“天子者,與天地參,故德配天地,兼利萬物,與日月并明,而不遺微小。”[10]737
先秦以后,皇侃《論語義疏》中保存著9條郭象《論語》注,其中一條說:“夫君子者不能索足,故修己者索己?!傩瞻倨罚f國殊風,以不治治之,乃得其極。若欲修己以治之,雖堯舜必病,況君子乎?今見[《知不足齋叢書》本無“見”]堯舜非修之也,萬物自無為而治,……故能夷暢條達,曲成不遺而無病也?!盵16]“索足”可理解為求全責備。郭象強調(diào)“索己”而不主張“索足”,“夷暢條達”的效果就歸功于“曲成不遺而無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李贄。他在一封信中寫道:“天[一本無此字,于義更長]下之人,本與仁者一般,圣人不曾高,眾人不曾低,自不容有惡耳。所以有惡者,惡鄉(xiāng)愿之亂德,惡久假之不歸,名為好學而實不好學者耳?!?《復京中友朋》)[17]21其《高潔說》開篇更有一大段:“余性好高,好高則倨傲而不能下。然所不能下者,不能下彼一等倚勢仗富之人耳;否則稍有片長寸善,雖隸卒人奴,無不拜也。余性好潔,好潔則狷隘而不能容,然所不能容者,不能容彼一等趨勢諂富之人耳;否則果有片善寸長,縱身為大人王公,無不賓也。能下人,故其心虛;其心虛,故所取廣;所取廣,故其人愈高。然則言天下之能下人者,固言天下之極好高人者也。余之好高,不亦宜乎?能取人,必無遺人;無遺人,則無人不容;無人不容,則無不潔之行矣。然則言天下之能容人者,固言天下之極好潔人者也。余之好潔,不亦宜乎?”[17]105這些言論把傲視與包容的關系說得很清楚,頗得老莊(特別是莊子)哲學之精神,也已將中國古代士人的高潔性情抉發(fā)無遺。
綜上所述,“無棄”的確是老子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哲學命題而提出的,是其廣大諧和之道的有機組成部分。它談的根本不是用人(更非奴用他人)之術,而是凸顯寬容精神,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出老子的博大胸懷和他對宇宙全體生命的關切之情。盡管老子處理的主要是君民關系,但作為一條可以普遍化的原則,卻完全可以用來處理現(xiàn)實中的群己(“我”與他者)關系,因而理應得到我們的重視。我們不能把誤解再延續(xù)下去,而要讓它作為一種重要的思想資源在當代社會中很好地發(fā)揮作用。
[1]宗白華.宗白華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403.
[2]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1.
[3]張雙棣,等.呂氏春秋譯注[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115.
[4]楊明照.抱樸子外篇校箋[M].北京:中華書局,1991:309.
[5]楊丙安.十一家注孫子校理[M].北京:中華書局,1993:98.
[6]馬總.意林[M].《四部叢刊》本.
[7]吳則虞.晏子春秋集釋(下)[M].北京:中華書局,1962:353.
[8]楊天宇.周禮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02.
[9]樓宇烈.王弼集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1980:71.
[10]朱彬.禮記訓纂[M].北京:中華書局,1996.
[11]王夫之.船山全書:第3冊[M].長沙:岳麓書社,1996:455-456.
[12]馮班.鈍吟雜錄[M].借月山房匯鈔本.卷1.
[13]道藏:第15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958.
[14]黎翔鳳.管子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4:32,1178,1203.
[15]十三經(jīng)注疏整理委員會.周易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314.
[16]北京大學《儒藏》編纂中心.儒藏:精華編104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479.
[17]李贄.焚書·卷一[M].北京:中華書局,1975.
[責任編輯張家鹿]
OnLaozi’sMindofNoAbandoning
WANG Shao-jun
(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
The idea of “No abandoning” advanced by Laozi, is not to advocate tapping everyone or everything’s potential, much less enslaving others. Rather, it maintains that people should cherish Dao and De, so as to tolerate “imperfectness”. Hence, this idea gives prominence to the spirit of tolerating. It aims to afford loose living space for all lives in the universe, thus to create a colorful and splendid world.
Laozi;“No abandoning”;tolerance;“Profound virtue”
B223
A
1000-2359(2011)01-0019-05
汪韶軍(1973—),男,浙江淳安人,北京大學哲學博士,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老莊哲學、魏晉玄學、南宗禪。
海南大學科研啟動基金項目(kyqd1055)階段成果
201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