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薇
對于絕大多數(shù)中國民眾來說,他們與科學知識仍有距離,他們距科學精神依然遙遠
八年前是板藍根,今年是碘鹽。其間還有白醋、綠豆——從2003至2011年,隨著非典、甲流、張悟本與日本地震,這些尋常生活用品一次次毫無預兆地身價飆升。
3月17日當天,全國多個城市絕大多數(shù)超市的食鹽貨架上空空如也。媒體報道,武漢“搶鹽帝”郭先生花2萬多元買了一座由東風6噸載重卡車才能拉動的“小鹽山”。
對這種失去理智的行為,解讀不盡相同。群體心理、謠言、不正當?shù)靡娴鹊戎猓癖娍茖W素養(yǎng)被再次提起。恰逢去年底,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發(fā)布了第八次中國公民科學素養(yǎng)調(diào)查結果,2010年具備基本科學素養(yǎng)的公民比例達到3.27%,而這個數(shù)字在2003年是1.98%。
“我怎么也沒有想到,過了七年才增加了一個多百分點?!睂@個進步,曾擔任《全民科學行動素質(zhì)計劃綱要》起草組組長的中國科技館原館長王渝生教授不太滿意。他以為,即使沒有美國那樣一年增長一個百分點的速度,七年時間,至少也應該翻一番才說得過去。
“中國公民的科學素質(zhì)不僅是低,而且是十分低下?!?王渝生毫不諱言。
中國科普亦曾風流
“養(yǎng)鴿子、養(yǎng)蠶、釣魚、種樹。喜歡自己動手去做,比如將生病的熟蠶腹中還沒吐出的絲液,取出來拉長就成為透明又結實的釣魚線”,82歲的地質(zhì)學家、科普作家陶世龍時?;貞浧鹪谒拇ㄉ酱謇锏耐晟?。
當他在中華書局出版的《少年周報》上看到教育家舒新城先生寫的發(fā)刊詞《讀一本大書》時,他恍然大悟,這本“大書”就是大自然,如果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就能看到許多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陶世龍為如今的城市孩子感到一絲惋惜。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孩子們失去了與大自然的親近感,培養(yǎng)“科學興趣”顯得更加刻意而困難。
“在日本沒看到像我們國內(nèi)一些幼兒園那樣有豪華氣派的塑膠場地,也不一定有寬闊平坦的水泥地操場。幼兒園大都有沙池、工具、大木樁和各種生活用具或自然物件,戶外平地多由細小的碎沙石鋪成”,廣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學前教育研究室主任李麥浪在三年前參觀英國、日本等國的托幼機構與社區(qū)后,稱最大的感受是孩子們能夠“閱讀”環(huán)境。
對于28歲的南京女孩董嘉來說,大自然的確有些遙遠。她是生長在城市中的獨生子女,和女性同伴常做的游戲不過是跳皮筋、拋沙包。小學的自然課每周一節(jié),老師有時會帶來青蛙讓同學觀摩。偶爾在戶外上課,除了記得同學們放風似地向外瘋跑,再也沒有其他印象。
從初中開始,董嘉才接受比較系統(tǒng)的科學教育,包括物理、化學、植物等課程?;瘜W實驗課程不多,而觀察高錳酸鉀化學反應的樂趣,被化學女老師一句句嘮叨打消:“試管一定要保護好,弄壞一個賠15塊錢……”
高中時文理分科,董嘉選了文科,從此和科學無緣。她看到公眾科學素養(yǎng)調(diào)查問卷的一道題目,“電子比原子小嗎”,心里暗暗叫苦,“高中學過的,偏偏忘記了!”
“從歷次科學素養(yǎng)調(diào)查結果來看,中國公民科學素養(yǎng)水平隨年齡增長是降低的。”中國科普研究所科學素質(zhì)研究室主任助理張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美國科學促進會于1985年啟動的旨在幫助所有美國人提高科技素養(yǎng)的“2061計劃”,是將科學素養(yǎng)目標轉(zhuǎn)化成基礎教育(幼兒園至高中階段)的學習目標或基準;而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小學階段缺乏系統(tǒng)科學教育,而中學又以應試而非興趣教育方式為主,工作后更少有繼續(xù)教育的途徑。因此,沒有培養(yǎng)起真正科學興趣的中國民眾,不容易主動走近科學。
公眾與科學的距離,在新中國成立后的兩次科學熱潮中曾被拉近——科普作家陶世龍與白領董嘉分別經(jīng)歷過。第一次是在1949年至1956年,新中國百廢待興、亟需科學知識。陶世龍參與編纂了第一版《十萬個為什么》,每篇稿費7元錢。應通俗讀物出版社要求,他還寫了一本兩三萬字的薄冊子,名為《地下有“閻王”嗎?》,是專門寫給農(nóng)民看的通俗讀物。
第二次科學熱潮,出現(xiàn)在1978年“四人幫”被粉碎之后。此時,科普圖書重新大量出版,科普出版社重建,科普創(chuàng)作欣欣向榮;上世紀80年代,《無線電》《大眾醫(yī)學》《奧秘》《科學畫報》等科普雜志風行,各省面向農(nóng)村的科技報還積極推動科學種田;《迎接新的技術革命──新技術革命知識講座》在1984年進入十大暢銷書之列;很多4至8版的綜合性報紙也開辟科普副刊或?qū)??/p>
“你看看現(xiàn)在,報紙動不動幾十版上百版,但是有科技專刊的多嗎?”耄耋之年的陶世龍搖搖頭說。改革開放后,這些科普??捎跊]有經(jīng)濟效益,很快被健康、電腦、網(wǎng)絡等專業(yè)領域副刊,或是周末、時尚等娛樂休閑類??〈?/p>
“小兒科”的“老瓶頸”
三十年前,王渝生悄悄地為《北京晚報》《中國青年報》撰寫科普短文,從來不敢署真實姓名(《光明日報》除外),以防單位同事知道后看不起,“就像搞地下工作一樣”。
他甚至坦白,“當時我搞科普的目的就是為了掙稿費?!币恍r寫成千字文,稿費十塊八塊,這在月工資只有一百來塊的年代很是頂用。依靠著為《科技日報》撰寫科技年歷,一年下來,他還成為“科普萬元戶”。
但這些科普作品,在評定職稱時如同廢紙。如果有人把科普著作列入論著目錄,是會被評委會嘲笑的:“你怎么能把科普的東西拿到科研上來?”搞不了科研才去搞科普,科普不過是“小兒科”,算不上個人成績,如此一來,最有發(fā)言權的一線科研人員,即使是有興趣,也未必能有時間精力進行科普工作。
科普文章的寫作難度也是限制。計劃明年出版的第六版《十萬個為什么》,希望請“大學者寫小文章”,不料有專家在會上坦言,大部分院士習慣了論文寫法,很少能寫出趣味性強的,還是由專家出個初稿,另請人來寫為宜。
“鉭的英文‘tantalum讓人想起希臘神話中的宙斯之子丹達拉斯在天堂喝水時被戲弄的情景。鈮,也就是以丹達拉斯的女兒妮奧比的名字命名的,因為人們發(fā)現(xiàn)這兩種礦石經(jīng)常相依相伴?!边@是一本由美國作家寫作的化學科普書中的生動句子,類似這樣的講述風格,在美國科學傳播書籍及報刊中比比皆是。在中國,像《時間簡史》《可怕的科學》等暢銷科普書往往由外國科學家寫作,因此,有出版社將翻譯引入的外國科普著作命名為“盜火者叢書”。
在2008年2月由科學時報社中國科學傳播研究所進行的一項以中國科研工作者為對象的調(diào)查顯示,在兩千多名調(diào)查對象中,只有35%寫過科普作品。而愿意走進社區(qū)、圖書館等市民講堂推廣科普的,大多是已退休、白發(fā)蒼蒼的老科研工作者。
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大多沒有專門的行政機構從事科學傳播工作,科學傳播由科學家、出版商、媒體們親力親為;而中國作為世界上唯一制訂《科普法》的國家,科普事業(yè)一直由政府主導推進。科普工作的組織和實施多由各級科協(xié)牽頭組織,行政人員做科普,靠行政指令來推動。
具體到基層社區(qū),科普展板上的內(nèi)容可能是由一位社區(qū)工作者從網(wǎng)上、報紙摘抄而來。而這位社區(qū)工作者,或許還負擔著新聞宣傳、青少年教育等多項職責,是全國157萬余名兼職科普工作者(另有專職科普工作者為23.42萬)的一員。
“目前國內(nèi)科普人員隊伍很龐大,但是能直接面向公眾做科學傳播的人員卻很少”,科學傳播公益團體科學松鼠會的負責人姬十三曾向媒體表示。
在我國,鼓勵社會力量及個人捐助科普場館的財稅優(yōu)惠措施基本沒有。在行政管理體制上,綜合性科技場館和各類基層科普設施常常劃歸科協(xié)、文化、教育、科技等不同的主管部門;科普事業(yè)單位資金缺乏、專職科普人員待遇不高、科普場館千館一面、場館重建設輕運營……科普事業(yè)自身發(fā)展仍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