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峰 馬文龍 趙 錦 王陜西中醫(yī)學院(咸陽 712046)
近些年來,許多中草藥處方的劑量越來越大,尹利平[1]藥房調劑和煎藥工作多年發(fā)現(xiàn),中草藥處方量越來越大,加大煎藥加水量,雖然提高了有效成分提取,但也增加了雜質的溶出,影響質量也給患者服用帶來困難,濃縮使有效成份流失,造成事與愿違的后果;張碧玉[2]從中藥處方中隨機抽取 1918張中藥處方,進行分析,認為中藥的超大劑量應用問題過去一直缺乏比較系統(tǒng)的研究,只是作為一種臨床現(xiàn)象長期存在;張福海,王景洋[3]抽取處方共計 19151張,發(fā)現(xiàn)單味藥的劑量偏大,大多數(shù)都超出了藥典規(guī)定的用量,近半數(shù)處方有藥味劑量偏大的現(xiàn)象,個別用量達到了藥典規(guī)定的 3~4倍;支持中藥超大劑量應用的主要依據(jù)仍然是古代及現(xiàn)代醫(yī)家的臨床用藥經驗,蘆柏震[4]認為中藥化學成分是中藥藥理效應的物質基礎,其化學成分在煎煮過程中,隨著內在的和外部的改變發(fā)生著一系列變化,各種化學成分的綜合作用直接影響藥物的效應。以“經方”作為切入點,研究中藥處方劑量大小必將具有重要意義,我們選擇以黃連解毒湯為切入點,以黃芩苷為指標,研究處方劑量大小對有效成分溶出率的影響。
1 儀器與試藥 高效液相色譜儀:DIONEX(戴安)P680 HPLC PUM P、UV D170U紫外檢測器、CHROMELEON(變色龍)軟件(美國戴安分析儀器有限公司);黃芩苷對照品(090226-200613)。甲醇、乙腈為色譜純,液相用水為超純水,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2 方法與結果 2.1 黃連解毒湯中芍藥苷測定方法的建立
2.1.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黃芩苷 4.865mg,置 25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制成 0.1946mg/m L的對照品溶液,即得。
2.1.2 黃芩原藥材供試液制備 精密稱定黃芩中粉 0.3035g,加 70%乙醇 40mL,加熱回流 3h,放冷,濾過,濾液置 100mL量瓶中,用少量 70%乙醇分次洗滌容器和殘渣,洗液濾入同一量瓶中,加 70%乙醇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 1mL,置 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0.45um微孔濾膜過濾,即得[4],測得黃芩中每 g藥材含黃芩苷 84.1554mg。
2.1.3 樣品及溶液的制備:按黃連解毒湯處方量黃連、黃柏、黃芩、梔子 4種常用中藥按 9、6、6、9 g精密稱取,加水 250mL,浸泡 30min,煎煮 30min,濾液過濾,置25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搖勻;濾渣加水 200mL,煎煮 30min,過濾,濾液置 25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 1mL濾液加甲醇稀釋至 25mL,過 0.45uL濾膜,備用。
2.1.4 黃連解毒湯中黃芩苷含量測定方法的建立。
2.1.5 測定方法確定: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黃連解毒湯中黃芩苷含量,色譜條件:Kromasil C18色譜柱 5 μ m 150mm×4.6mm.(天津特納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流動相:甲醇:水:磷酸(47:53:0.2)流速 1 mL/min,測定波長 280nm,進樣量 10uL。
2.1.6 方法學考察:黃芩苷在 0.1946~ 3.892ug之間峰面積與進樣量呈良好線性關系,計算得回歸方程Y=48174X-0.1729(R2=0.9999)。精密度、穩(wěn)定性、加樣回收率實驗考查 RSD分別為 1.04%、1.3%、2.67%,平均回收率為 98.7%。
2.2 不同劑量下黃連解毒湯中黃芩苷溶出率測定
精密稱取原方處方量、原方(1.5、原方(2處方量的黃連解毒湯,按 2.1.3項下,制樣,測定黃芩苷含量,如表1。
表1 不同劑量下黃連解毒湯中黃芩苷溶出率測定
從上表可以看出黃連解毒湯劑量增加 50%倍,黃芩苷溶出量僅增加 12%,溶出率下降 20%,劑量增加100%,黃芩苷溶出量僅增加 28%,溶出率下降了30%。
2.3 不同劑量黃連解毒湯浸膏率測定 將不浸泡原方處方量、原方×1.5、原方×2處方量的兩次煎煮的濾液各精密量取 50m L,分別置入 6個已精密稱定的干燥蒸發(fā)皿中,干燥至恒重后,精密稱取此時六個蒸發(fā)皿的重量,并計算浸膏含量,如表 2。
表2 不同劑量黃連解毒湯浸膏率測定
從浸膏浸出率中可看出,隨劑量增加,浸膏的浸出量逐漸增加,浸出率微弱減小,但比例不大。
3 討 論 3.1 黃芩苷的溶出率隨劑量增加而減小 溶出量隨劑量增加而又較小的增加,表明了黃連解毒湯藥材的利用率隨劑量增加而減小,隨劑量增加藥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僅僅有 50%左右,造成藥材的浪費嚴重。
3.2 與黃芩苷的溶出率相比,浸膏的溶出量隨劑量增加都比黃芩苷隨劑量增加而增加得快,溶出率減小的慢,表明隨劑量增加,藥液中的雜質也增加比有效成分增加得快。增加劑量則容易改變藥液成分比例,增加對人體的副作用,增加不良反應的可能性。
[1]尹利平.中草藥用量探討[J].山東醫(yī)藥工業(yè),1999,18(2):24.
[2]張碧玉.中藥的劑量問題[J].海峽藥學,2010,22(2):148-149.
[3]張福海.綜合性醫(yī)院中草藥使用狀況分析[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0,13(6):444-445.
[4]蘆柏震.中藥處方藥味劑量大小探析[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0,28(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