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國 陳清貴[西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四川 綿陽 621010]
政治主導(dǎo)下的詩歌翻譯
——論《現(xiàn)代美國詩歌》的兩個版本
⊙胡志國 陳清貴[西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四川 綿陽 621010]
對比袁水拍1 9 4 9年編譯的《現(xiàn)代美國詩歌》及其1 9 5 3年的再版,可以認識到建國前后詩歌翻譯的不同傾向。新版詩選順應(yīng)了新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在封面、《前記》等方面強調(diào)立場的正確性,側(cè)重選入進步詩人的作品,采用大眾化的語言風格,呈現(xiàn)了一個新的美國形象,富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激情。
詩歌翻譯 袁水拍 《現(xiàn)代美國詩歌》
有人曾指出版本研究在創(chuàng)作文學研究中的地位,“從文獻學的意義上講,一部具有眾多版本的新文學作品就是一個變動不居的綜合性的文獻載體,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金宏宇,2005),這一點也適用于翻譯文學。中國現(xiàn)代翻譯文學因為語言演進、社會變遷、作家“悔其少作”等多種原因,不少作品在再版時都有相當大的修改,由此形成不同版本。分析版本的演變,可以更真切地體味語言演進,窺探譯者靈魂,把捉過去時代的審美趣味和翻譯追求。本文擬比較袁水拍編譯的《現(xiàn)代美國詩歌》的兩個版本,以從版本演變的角度探討袁水拍詩歌翻譯的走向,并試圖從中看出建國后一段時期內(nèi)詩歌翻譯的價值取向。
《現(xiàn)代美國詩歌》是1949年3月出版的《晨光世界文學叢書》中的一種?!冻抗馐澜缥膶W叢書》初名《美國文學叢書》,趙家璧主編,包括18本譯著,涵蓋小說、戲劇、散文、詩歌等各種體裁,所選原作都是美國歷史上赫然有名的精品,翻譯也匯聚了當時最優(yōu)秀的人才,馮亦代、楚圖南、焦菊隱等都名列其間。這套叢書,“規(guī)模之大、準備之精細、數(shù)量之多,為現(xiàn)代中國的國別文學譯介工程所罕見”(王建開,2003:87),以至向來謹慎的趙家璧也自豪地說,這是一套“標志著中美文化交流的文學叢書”(趙家璧,1980)。然而,如此成就卓著的一套書,在出版后的三十年里,幾乎沒有任何反響,到改革開放后,才有了幾篇當事人的回憶文章,但專文研討,迄今未見。
如此重要的事件長期被人忽略,聽來似乎有些蹊蹺,但趙家璧一語道破機關(guān),“出版時正值上海解放前夕;出書后,全國人民歡欣鼓舞,迎接社會主義新中國的誕生,這套在當時確實有些不合時宜的叢書,便默默無聞地被人民所遺忘了”(趙家璧,1980)。所謂“不合時宜”,就是不符合新的國家意識形態(tài)。時代變了,翻譯規(guī)范隨之改變,舊時代產(chǎn)生的文本就被打入另冊。
這套叢書是中美合作的結(jié)果,發(fā)起者為時任美國大使館文化參贊的費正清,美國由國務(wù)院和美國新聞處組織,中方由中華全國文藝協(xié)會上海分會和北平分會組織,美方負責翻譯稿費及出版紙張,中方負責制定翻譯計劃及延請翻譯人手,美國人為了表示誠意,連合同都沒讓中方簽。叢書的組織和分工方式?jīng)Q定了這將是一次求同存異的中美友好文化交流。叢書出版后不久,人民政權(quán)誕生了。為防止反動勢力卷土重來,創(chuàng)造一個安定的建設(shè)環(huán)境,全國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號召創(chuàng)造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主義的人民文藝。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這條路線無疑是必要的?!冻抗馐澜缥膶W叢書》與這條路線不相符合,遭到冷遇理所當然。
但叢書中也曾有兩種再版過,其中一種就是1953年再版的袁水拍《現(xiàn)代美國詩選》(另一種是三年后楚圖南譯的惠特曼的《草葉集》)。袁水拍自1939年開始創(chuàng)作詩歌,出版有《向日葵》《冬天,冬天》等詩集,同時創(chuàng)作雜文并從事詩歌翻譯,譯有彭斯《我的心呀,在高原》(1944)及《聶魯達詩文集》(1951)等。他善作諷刺詩,主張文學介入社會、關(guān)注現(xiàn)實,被稱作“現(xiàn)代諷刺詩的開拓者”,詩集《馬凡陀的山歌》譏諷國民黨時弊,指陳社會不良風氣,贏得了眾多贊譽。因思想進步,文藝創(chuàng)作成就突出,1951年受邀攜家人與毛澤東一家共度周末。袁水拍的創(chuàng)作思想和人生經(jīng)歷為重版詩選提供了充分的主體條件。
盡管還是同一個譯者,盡管間隔僅四五年時間,但因為完全不同的背景,兩個版本還是表現(xiàn)出很不一樣的面貌。也正因為面貌不一樣,這部書改變了“不合時宜”的狀況,得以在新的歷史時期重續(xù)生命。
既然有了不同的翻譯任務(wù)和意識形態(tài)定位,那就需要對過去的版本進行調(diào)整,既要重新塑造美國國家及美國文學的形象,還要重新塑造工農(nóng)大眾的形象,既要激發(fā)人民重構(gòu)世界秩序的熱情,還要為之提供條件。同時,作品純粹的超然的文學價值將不再是翻譯的第一標準,更不是唯一標準。如果說舊版是兩個民族在文學上的友好交流,那么在新版中,這種交流就已經(jīng)讓位于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斗爭。新版將舊版標題用作副標題(但微有改動,變“現(xiàn)代美國詩歌”為“現(xiàn)代美國詩選”),再以“新的歌”為正標題。正標題源自詩集中休斯的同名詩歌,取意“千百萬覺醒起來,行動起來的(黑種)人”告別“痛苦的日子”和“痛苦的時代”,迎接“一個工人的世界”,“向著太陽”而唱出的勝利和希望之歌。標題的改變隱喻了文學和意識形態(tài)之間關(guān)系的變化。下面我們對新、舊版本作進一步對比,考察各自不同的特征。
1.憤激的副文本
文本的意義不僅僅取決于正文,還取決于正文之外的許多因素,其中一種因素是副文本,包括標題、副標題、前言、跋、告讀者、插圖、護封以及其他許多附屬標志(熱拉爾·熱奈特,2009:58)。所以,副文本是版本比較首先要考察的因素。
舊版《現(xiàn)代美國詩歌》的封面為星夜航海圖:一艘多桅大帆船,行駛于驚濤駭浪之上,夜空繁星點點,海鷗振翅翻飛,帆船和星空的外圍是一束花環(huán),一支鋼筆和一支鉛筆交叉其間,寓意翻譯者的筆溝通了被太平洋隔開的兩個國家,“給人以美感享受而又富于詩意”(趙家璧,1980)。新版的封面則是一幅漫畫,一群歹徒手拿各式武器,圍著被捆在一起的自由女神和民眾,兇神惡煞地叫囂謾罵,根據(jù)扉頁《封面說明》,漫畫作者“系美國著名進步畫家格羅伯”,周圍飛揚跋扈的歹徒是非美活動調(diào)查委員會等各種反動分子。
舊版《出版者言》強調(diào),出版此書是“國內(nèi)文化界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將意義定位于文化推進。新版省去了舊版的《出版者言》,加附了譯者《前記》。譯者先用一半的篇幅述說重版的緣起,接著用剩下的篇幅說明所選作品的革命意義,最后號召讀者,“向哈華特·法斯特和邁格爾·古爾德的美國,向美國人民和美國進步詩人們,伸出友誼的手吧”。這種傾向在以出版社名義寫作的《內(nèi)容提要》中得到了重申和肯定。
在總體上,新版的副文本是憤激的,揭示了人民遭受壓迫、反動派為非作歹的事實,表現(xiàn)出對各種反動勢力的強烈憎恨,展示了蘊藏在人民內(nèi)部的力量和奪取勝利的信心。
2.以進步為標準的選目
就“翻譯什么”而言,詩歌翻譯比小說或者戲劇翻譯更能反應(yīng)時代面貌,因為詩集由一首首短小的詩組成,如果某首詩背離了譯入語文化的意識形態(tài),譯者完全可以棄置不用,然后另找合適的詩。因此,當袁水拍在新版《前記》中說,“今夏晨光出版公司要重版此書,趁休假之暇,我把它重新編校了一下,刪去和增加了一部分詩篇”,我們就捕捉到了進入歷史的絕佳契機。
舊版中很多詩人都沒能進入新版,其中有少部分是政治上明顯反動的,如艾略特自稱“政治上是?;逝伞?,有些人,如密萊,太過自我迷戀,柔糜感傷。另外大多數(shù)人如霍凡、洛威爾、H.D、羅勃生等,在政治上比較溫和,沒有明顯不合規(guī)范之處。他們被刪除,只是因為需要突出積極作品。選目傾向更多地體現(xiàn)在增加的詩人和篇目上。在詩選總量大量減少的情況下,休斯的作品由舊版的9首增加為14首,所占篇幅由31頁增加到54頁。同情和譯介被壓迫民族是革命翻譯史的傳統(tǒng),因此休斯得到重視并不奇怪,袁水拍自己就說,休斯的詩“在痛苦的情緒背后,隱藏著受壓迫民族的靈魂”(袁水拍,1947)。
邁格爾·古爾德是新增加的詩人,譯者介紹他是“美國杰出的作家、詩人,共產(chǎn)主義者”(袁水拍,1953:48),他的入選作品僅一首,《一億二千萬》,表達的是對資本主義的譴責和改造舊世界的決心。
白天,我看見錘子的太陽
黑夜,我看見鐮刀的月亮
照耀在新的美國
工人和農(nóng)民的美國的土地上。(袁水拍,1953:48)
據(jù)一位懷疑共產(chǎn)主義的美國記者發(fā)表于二戰(zhàn)期間的評論,古爾德的原詩被蘇聯(lián)列寧格勒委員會選入了中學六年級到十年級的英語課本,因為這首詩“讓幼小的心靈接受了建立在幾個偶然事件之上的扭曲的觀念”,希望人們“建立一種睜大了眼睛提防腳下陷阱的(美蘇)友誼”(Essary,1943)。袁水拍錄入這首詩,說明他選擇了與美國記者不一樣的立場。
新版詩選還以詩的名義增加了一件極具戰(zhàn)斗性、但根本不是詩的作品,《在法庭上最后的講話》。作者樊粹蒂只是一個普通意大利移民,在美國當過磚匠、洗碗工、木匠、魚販子,但從未寫過詩,1919年與另一位意大利移民薩可被誣為殺人犯,1927年判處死刑。這一案件引起了全世界的熱切關(guān)注,進步人士視其為資產(chǎn)階級對無產(chǎn)階級的殘殺。宣判之后,樊粹蒂在法庭上發(fā)表了演說,即《在法庭上最后的講話》,表達了他與薩可對俗世幸福的追求和對關(guān)心者的感激。演講語言直白簡單,沒有思維的跳躍,沒有意象的含混,沒有多義闡釋的可能,照一般標準,無論如何也不能算作詩。袁水拍選入這件作品,明顯是出于思想傾向上的考慮。
3.面向大眾的語言
譯本對異域文化形象的塑造需要在文本內(nèi)部得到落實。雖然相對于詩集的選目,具體的語言轉(zhuǎn)換對意識形態(tài)的表達能力要弱得多,但依然不容忽視,而在傳統(tǒng)觀念中,這個過程才是真正的翻譯。所以,在考察了兩個版本的副文本和選目之后,還得看看二者在遣詞造句上的區(qū)別。探討譯本中的意識形態(tài)傾向,慣用手法之一就是在譯本中尋找詞句上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當舊譯忠實于原文,新譯卻不忠實,新譯就不僅背叛了原文,也背叛了舊譯,這種背叛筆者稱之為“雙重叛逆”,這是最讓版本比較者著迷之處。且看《亞伯拉罕·林肯深夜獨步》中的一句:
His head is bowed.He thinks of men and kings.
舊譯:他的頭低倒著。他想的是平民和帝王。(袁水拍,1949:131)
新譯:他俯著頭。他想的是人民和帝王們。(袁水拍,1953:116)
舊譯“平民”與原文中的“men”含義相當,都屬中性詞匯,在新譯中替換成了進步的“人民”。這一微小的改動影響了詩中林肯與“我們”的關(guān)系,領(lǐng)導(dǎo)群眾的林肯變成了服務(wù)群眾的林肯,個人主義變成了集體主義。以政治傾向為標準,社會成員可以分為進步者、進步落后兼有者、反動者,“平民”即進步落后兼有者,“人民”則是與領(lǐng)袖、英雄并列的進步者。將中性的“平民”替換為“人民”,表明政治思想已經(jīng)成為衡量人的標準,得到尊崇的是群體對社會的推動力,精英主義則被邊緣化了。
袁水拍對服務(wù)大眾的新文藝思想有準確的把握。他曾以傅達為筆名,發(fā)表了一篇題為《譯風也要改》的雜文,認為“作品要贏得群眾的喜愛,就不能不改進一下語言。這樣,文風問題就顯得突出了”。他倡導(dǎo)翻譯家改變譯風,剔除作品中的費解句字、洋腔洋調(diào)、文白羼雜、生造、硬譯等現(xiàn)象(傅達,1958)。袁水拍《現(xiàn)代美國詩歌》的再版,剔除費解字句、洋腔洋調(diào)自然不在話下,而且還具有謠曲化、散文化和口語化特征,體現(xiàn)了高雅文學向俗文學靠攏的趨勢。
謠曲化,如多用“把”字句,明顯源于山歌創(chuàng)作手法。舊譯“他喜歡說故事/他喜歡講笑話”,在新譯中成了“他喜歡說故事,/又喜歡把笑話來講”,舊譯“好像犁耙翻起黑土”成了“好像犁耙把家鄉(xiāng)的黑土翻動”。其次是散文化,通過增加詞語消除思維跳躍,使語流更順暢,更便于朗誦。舊譯為“可是他們不知道怎樣做——”,新譯為“可是他們不知道怎么做才好——”,舊譯“大家像兄弟一般”,新譯“大家像兄弟一般友愛”,還有“斯大林格勒——不是天堂——”改成了“斯大林格勒——雖則不是天堂——”等等。新譯還用具體詞匯代替抽象詞匯,消除了形而上意味,讓譯文更加口語化,如:
1.Love is a naked shadow/On a gnarled and naked tree
舊譯:愛情是個赤裸的影子,掛在赤裸多節(jié)的樹上
新譯:愛人是個赤裸的影子,掛在赤裸多節(jié)的樹上
2.People respected/Each other's lives
舊譯:人們尊重/彼此的生命
新譯:人們尊重/彼此的生活
修改之后,盡管新譯和舊譯在語義上都沒有背叛原文,卻達到了不一樣的表達效果。新譯降低了理解難度,從高雅走向通俗,從小眾走向大眾,顯然更利于宣傳了。
通過種種手法,新版詩選成功地改造了舊版,展示了美國詩歌的另一種模樣,揭示了美國的另一副面孔。同樣面對美國詩歌,看到的結(jié)果卻大相徑庭,其間折射出的是譯者主體和譯入語文化的變遷。袁水拍初入文藝界的時候,無論創(chuàng)作還是翻譯,都明顯傾向于抒情。隨著革命的深入,他的政治熱情越來越高,抒情因素日益讓位于現(xiàn)實政治需要。袁水拍去世后,徐遲曾惋惜地說,“如果袁水拍能將他的才能集中于寫這種抒情詩,他將會得到何等的豐盛收獲”(徐遲,1984)。然而,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袁水拍沒有繼續(xù)抒情詩人的道路,也放棄了抒情詩歌的翻譯,卻在政治文藝上取得了進步?!冬F(xiàn)代美國詩歌》的新、舊兩個版本,正是袁水拍漫長翻譯生涯的縮影,反映了他的翻譯在建國前后兩個時期的不同特點。兩個版本的不同特征,也讓我們分明看到,歷史在這里發(fā)生了轉(zhuǎn)折。
[1] Essary,Helen.The Biggest Riddle of the Post-War World——Can America Count on Soviet Friendship?[N].Berkly Daily Gazzette,Sept.8,1943,6.
[2] 傅達.譯風也要改[N].人民日報,1958.3.6.
[3] 金宏宇.新文學版本研究的角度 [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05,(02):239-247.
[4] 熱拉爾·熱奈特.史忠義譯.熱奈特論文選·批評譯文選[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
[5]王建開.五四以來我國英美文學作品譯介史(1919-1949)[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6] 徐遲.談袁水拍的詩歌[J].讀書,1984,(11):101-107.
[7]袁水拍.新的歌——現(xiàn)代美國詩選[M].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53.
[8] 袁水拍.現(xiàn)代美國詩歌[M].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9.
[9] 袁水拍.黑人詩人休斯詩選[J].水準,1947,(01):18-20.
[10] 趙家璧.出版《美國文學叢書》的前前后后 [J].讀書,1980,(10):87-96.
作 者:胡志國,碩士,西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陳清貴,西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教授,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與實踐。
編 輯:魏思思 E-mail:sxmzxs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