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wèi)新,朱靜怡
(1.浙江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化學院,浙江杭州310012;2.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浙江金華321004)
經(jīng)典,亦稱正典,是西方批評界一個敏感的話題。“經(jīng)典”的英文對應詞“canon”來源于希臘文“Kanon”,原指古代東方織工或木匠使用的校準小棒,后來被引申為被宗教領袖們所認可和授權的圣經(jīng)典籍以及被評論家、學者、教師所認同的主流作家所創(chuàng)作的文學經(jīng)典[1]。關于文學經(jīng)典問題的討論由來已久,古希臘歷史學家、修辭學家狄奧尼索斯在《致龐培》的信中指出,希羅多德的《歷史》是最好的經(jīng)典,因為其語言不但優(yōu)美得體,而且給人以韻律的快感[2]。古羅馬時期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學者們提出了文學經(jīng)典的審美標準:“措辭和韻律的精致、修飾的典雅、性格的統(tǒng)一和想象的力量?!盵3]他們還依照這些標準選出了一些經(jīng)典作品,希望為學校教育和藝術摹仿提供正統(tǒng)的典范。時至今日,西方批評界對于經(jīng)典論述的興致依然未減。在美國,堪稱西方文學經(jīng)典觀中的“經(jīng)典”是哈羅德·布魯姆的《文學正典》;而在英國,經(jīng)典觀的代表人物當屬劍橋大學的資深批評家弗蘭克·克莫德。
弗蘭克·克莫德(Frank Kermode,1919-)是20世紀英國批評界的領軍人物之一,對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研究造詣深厚,對現(xiàn)代文學作品有深刻洞見。克莫德的批評著作條理清晰,帶著紳士般的優(yōu)雅文風。他的批評著述涉獵甚廣,涉及詩歌、戲劇、小說等諸多領域?!独寺髁x意象》(Rom antic Image)是其詩歌理論的代表作,《終極的意義》(The Sense of an Ending)、《秘密的產(chǎn)生》(The Genesis of Secrecy)和《小說論述文集》(Essays on Fiction)則是其小說理論的精華??四掠兴谋緯鴮iT論述經(jīng)典:《經(jīng)典》(The Classics)、《關注的形式》(Form s of Attention)、《歷史與價值》(History and Value)和《愉悅與變遷》(Pleasure and Change),其中根據(jù)2001年加利福尼亞大學特納講座講稿整理而成的《愉悅與變遷》一書,是克莫德探討文學經(jīng)典的精髓所在。在這部英國經(jīng)典觀的“經(jīng)典”之作中,克莫德優(yōu)雅而又不失犀利地表達了他對于經(jīng)典內涵的理解,提出了經(jīng)典的兩個重要美學概念:即愉悅和變遷。
在《愉悅與變遷》中,克莫德開門見山地指出,要將愉悅引入文學經(jīng)典討論的范疇??四吕潇o地思索著經(jīng)典研究的變遷,他把關于經(jīng)典的討論分為兩類:批評層面的舊經(jīng)典觀以及元批評層面(metacritical level)的新經(jīng)典觀。持舊經(jīng)典觀的批評家們直接將批評的目光投向了具體的作家和作品,如彌爾頓、雪萊等,其批評頗有熱情,亦不乏尖刻。在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標準下,有些作家及作品被從經(jīng)典的行列中驅逐,而另外一些則有幸得到提升,在經(jīng)典的行列中占有一席之地??四乱徽Z道破了舊經(jīng)典觀的本質屬性:即社會性[4]15。持舊經(jīng)典觀的批評家們以美學體驗作為其經(jīng)典判斷的標準,他們的經(jīng)典判斷服務于政治,建立在堅實的社會性基礎之上。因此,文學作品往往被“非神秘化”(demystified),文學的美學價值被擱置一邊。持新經(jīng)典觀的批評家是依靠體制或者社會制度而活動的,在經(jīng)典的話題上,他們不再討論文學本身,而是代之以性別、文化、殖民主義等內容,純文學的批評已然喪失了批評“貴族”的地位。新經(jīng)典論者在批評上另辟蹊徑,他們摒棄舊經(jīng)典論者的批評方式,從語言學、政治學、人類學、精神分析、新歷史主義等多個角度來重新定義經(jīng)典[4]16。在20世紀的語境中,克莫德不得不面對兩種不同時期的經(jīng)典觀的對峙與并存,同時還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四绿岢隽艘粋€最為大膽的問題:在討論文學經(jīng)典的道路上,批評家們是否走得太遠了?
為此,克莫德提出了“偶然性”的說法。在他看來,由于批評家個體以及所屬團體的影響,批評家在經(jīng)典的評判中有著很大的偶然性。在經(jīng)典觀逐漸呈現(xiàn)多樣化態(tài)勢的同時,占據(jù)主流的一種經(jīng)典理念會形成對他者的忽視和排斥,這種偶然性也許會帶來與經(jīng)典討論的目的背道而馳的后果??四抡驹诮?jīng)典批評的岔路口,再度審視經(jīng)典批評的現(xiàn)狀,面臨著美國詩人弗羅斯特所書寫的“沒有選擇的路”??四乱闳贿x擇了一條人跡罕至的路,一條被當代批評家淡忘的道路。他呼吁經(jīng)典討論回歸文本,重拾俄國形式主義等批評方法。他以文本批評為基礎,提出了當代“經(jīng)典”批評中常??桃庖?guī)避的美學話題——愉悅。
克莫德認為,一部作品能夠成為經(jīng)典,首先必須具有美學價值。而實現(xiàn)美學價值必須達到兩點要求:其一是作品最終將帶給讀者愉悅的感覺;其二是作品一定要有新意。在西方文學批評中,關于“愉悅”的討論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亞里士多德的《詩學》中就有關于愉悅的長篇大論。亞里士多德認為,悲劇的理想效果是激起哀憐和恐懼,進而帶來感情的凈化[5]。通過對悲劇的欣賞,人的精神得到了凈化,讀者或者觀眾得到了愉悅,文學的教育功能最終得以實現(xiàn)。在《愉悅與變遷》中,克莫德梳理了西方批評家有關愉悅的重要論斷。柏拉圖是不得不提的一位圣賢,他把愉悅與對于悲痛的需求聯(lián)系在一起。在《斐里布》(Philebus)中他提到,悲痛來自組織內部出現(xiàn)的無序,使無序狀態(tài)復原也就得到了愉悅,而更高層次的愉悅則是一種邏輯性的過程:悲痛出現(xiàn)前的恐懼,本身是悲痛的;因此,對于從恐懼中得到緩解的期待,本身就是愉悅的[4]20。弗洛伊德有關愉悅的觀點與柏拉圖有異曲同工之妙:遵循快樂原則的本我在無法得到滿足之時就產(chǎn)生了緊張感,這種緊張感的加劇與緩解,決定著悲痛和愉悅的效果。伯克(Kenneth Burke)則認為,文學來自讀者對作家創(chuàng)作的需求,由此文學閱讀可以獲得補償性的愉悅。在眾多的批評論述中,克莫德重點談論了羅蘭·巴特的愉悅觀。巴特將愉悅與歡愉(jouissance)作了區(qū)分:“歡愉”一詞融合了興奮與沮喪兩種狀態(tài),愉悅與歡愉可以同時出現(xiàn),但一個具有引起歡愉功能的文本中必然包含著某種缺失,而這種缺失則更接近于悲痛[6]??四率中蕾p這位法國批評家的愉悅觀。
在分析了眾多批評家的愉悅觀之后,克莫德以浪漫主義詩人華茲華斯及其詩作“決心和自立”(Resolution and Independence)為例,闡述他自己有關“愉悅”的理念。華茲華斯是一位摯愛自然的詩人,他非常重視詩歌給讀者帶來的愉悅,認為詩人要寫好詩,其實只有一個條件,即詩歌必須立即為普通的讀者帶來愉悅感[7]??四逻x擇華茲華斯的詩歌作為其愉悅觀的文本參照,其實就等于認可了華茲華斯作品的經(jīng)典地位。許多評論家或者詩人認為“決心和自立”一詩有自傳的性質,并且不遺余力地在詩中尋找任何可能與華茲華斯生活相對應的蛛絲馬跡??四挛竦嘏辛诉@種批評方法,他認為,這種批評方式只會轉移讀者的注意力,減少作品本身帶來的愉悅感。這與他倡導回歸文本的理念相呼應,并和新批評學派所倡導的文本之外無真理的說法達成默契。
克莫德用華茲華斯的詩印證了羅蘭·巴特關于歡愉的論斷,但他的論述不僅僅局限于巴特的理論。克莫德指出,“決心和自立”的主題并不是一位捉螞蟥老人的貧困,而是詩人創(chuàng)作的貧瘠。“決心和自立”是一首原型式的浪漫主義詩歌,對于未來的藝術創(chuàng)作有著預言般的影響。詩歌必須帶來愉悅,但這種愉悅并不像觀看走鋼絲和喝雪利酒那么容易得到。這是一種哲學層面上的愉悅,而實現(xiàn)這種愉悅的能力的缺失則會產(chǎn)生悲痛,該詩中的詩人正在經(jīng)歷著這種能力缺失的痛苦。那么,如何才能實現(xiàn)哲學層面上的愉悅呢?克莫德認為,華茲華斯的詩歌“決心和自立”是一個極好的例證。詩中的老人極端孤獨貧困的境遇和詩人創(chuàng)作上的荒原相仿,他們兩人必然相遇。在詩歌的開篇,詩人帶著愉快的心情在荒野上欣賞著野兔、樹林、溪水,忽然他的心情開始被悲痛占據(jù),因為面對荒原的他突然意識到自身的貧瘠創(chuàng)作前景,體會到自身的無能。直到老人的出現(xiàn),一種獨特的莊嚴才開始彌漫全詩[4]24。盡管老人身上背負著苦難,但他講話愉快親切,帶著莊嚴的氣派,就像是一位虔誠的教士奉命而來,以明智的箴言授“我”以前行的力量。這使得詩人在創(chuàng)作的荒原上獲得神圣的頓悟,仿佛是上帝的恩賜(interposition of Providence),進而有了在荒原中尋找創(chuàng)作源泉的活力。這種獨特的莊嚴出現(xiàn)在詩歌的結尾,賦予了詩歌一種終極的意義,而這正是克莫德所認為的經(jīng)典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因為它能夠帶來哲學層面上的最終愉悅??四略凇督K極的意義》中對文學作品的結局曾有過這樣的論斷:終極的提供使人與歷史的初級階段以及中間階段建立令人滿意的和諧關系成為可能[8]。而他所說的哲學層面上的愉悅,可以與這種終極關懷達成默契,是文學經(jīng)典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克莫德的經(jīng)典觀中,“變遷”是繼“愉悅”之后必然出現(xiàn)的一個衡量經(jīng)典的美學標準。為何一些作家在文學的記憶長河中被永久地湮沒,而另一些作家的作品在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的沉寂之后突然在某一時代獲得新生?一部文學作品如何能夠經(jīng)歷時間的沖刷而不斷給讀者帶去愉悅感?克莫德正是從變遷中尋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一部經(jīng)典作品如果沒有經(jīng)歷變遷,那么必然會遭人遺忘,克莫德開宗明義地闡明了這一點。在當代批評語境中,批評家對于文本的分析已從關注作者及作品轉移到關注讀者之上,讀者的能力、期望和社會活動極大地影響著文本的闡釋。在新的時代,即使對文本的闡釋維持不變,文本的本身也會經(jīng)歷一種變遷。每個時代的讀者對于同一文本有著不同的解讀,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每一位讀者在面對新的文本時都有一個“前理解”(pre-understanding)。當然,“前理解”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讀者所處時代和閱讀群體的變化而變化,這種“前理解”極大地影響著讀者對文本的解讀。克莫德認為,經(jīng)典要想保持其經(jīng)典地位,必須挑戰(zhàn)讀者的“前理解”。經(jīng)典文學必須以獨特的方式來打破讀者的前理解,這就是所謂的新意。在克莫德看來,盡管一個人要想弄清楚自己的“前理解”并不容易,但是能從文本中獲得新意則是極為寶貴的收獲[4]37。讓文本在讀者的時代出現(xiàn)新意,只能由讀者來探尋,只有讀者在解讀文本時有陌生化的效果,才能使一個原本經(jīng)典的文本變遷為新的文本、現(xiàn)代性的文本,經(jīng)典之作只有如此才能傳承下去。同樣,作家在模仿中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本身就是對前人作品的承襲與發(fā)展。經(jīng)典作品的讀者,只有在模仿中賦予新意,才能創(chuàng)作出新的經(jīng)典的文本。因而,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往往是對傳統(tǒng)范式既接受又質疑的過程[9],這一過程成就了經(jīng)典的“變遷”。
克莫德進而分析了變遷的來源,并指出其重要來源之一是文學批評的發(fā)展。新的文學批評方法在某一時期會盛極一時,現(xiàn)代主義批評就曾受到無數(shù)批評家的青睞,而后,其光環(huán)逐漸褪去,又有新的批評方法不斷涌現(xiàn)。批評方法的變遷必然導致經(jīng)典的變遷,經(jīng)典在不斷地被賦予新的涵義,不斷地給予讀者新的愉悅。克莫德進一步指出,導致批評方法變遷的原因不僅僅在于批評家們“興趣”的變化,更在于提供愉悅與悲痛的文本的變化。克莫德重點提及了阿諾德與艾略特的理論。阿諾德提出了著名的試金石理論,他認為每一個熱愛文學的人的頭腦中必須有一些偉大詩人的詩行,然后把這些詩行當作試金石來判斷其他詩歌的好壞??四抡J為,阿諾德的試金石之說斷難逃個人化之嫌,很難與讀者形成共鳴。那些經(jīng)過阿諾德精心挑選可以用來當作試金石的片段雖然給他帶來了愉悅與悲痛,但卻不具有更為寬廣的文化意義,因此也就無法讓所有時代的人都能接受。相比而言,克莫德認為,艾略特也有他獨特的個人化的試金石(艾略特本人沒有承認過這一說法),而且他的試金石是更加成功的。阿諾德選為試金石的詩行具有太濃的倫理色彩,缺乏文學性;而艾略特選作試金石的篇章則既有倫理性又有文學性,他所選的詩行能立即給予讀者帶來“陌生化”的效果。盡管艾略特的影響隨著讀者對詩歌體驗興趣的減少而被逐漸淡化,但克莫德認為,作為詩歌學習者以及經(jīng)典文學的探索者,艾略特所選的詩行依舊值得關注。艾略特十分喜歡援引前人的佳句,比如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文學大師但丁是他最喜愛的詩人。艾略特是如何讓其所引用的篇章達到“陌生化”的效果的呢?克莫德的結論是,艾略特非常青睞的其實是“誤引”,即故意地錯誤引用前人的詩句。比如他在引用《復仇者的悲劇》(The Revenger’s Tragedy)時,特意把“bewitching”改成了“bewildering”,因為后者能夠表達更強烈、更現(xiàn)代的情感。艾略特大膽地改變所引詩行的文字,使其具有新的意義,這無意間造成了文學經(jīng)典的變遷??四抡J為,這種變遷將給讀者帶來新的具有現(xiàn)代性的愉悅和悲痛。
艾略特強調讀者對詩歌體驗的中心是對詩歌的“屈從”。他認為,讀者如要有資格評論一部作品,必須首先“屈從”于作品中,然后在作品中重新尋回一個與先前大不一樣的自我,而后才是真正意義的評論[10]?!扒鼜摹钡倪^程將帶給讀者愉悅與悲痛??四沦澩蕴赜嘘P“屈從”的觀點,并指出,作品隨著讀者的改變而變化,這種變化與詩行誘發(fā)屈從的潛在能力有關[4]46。但是,對于艾略特所作的關于但丁和莎士比亞的比較,克莫德存有異議。艾略特認為但丁詩句中的隱喻含有明確的理性,而莎士比亞卻沒有,因而但丁的詩歌更具有誘發(fā)“屈從”的力量??四轮赋?艾略特在用非常保守的方法討論“屈從”,他所選的莎士比亞的詩行被從原詩中割裂了出來,這大大消減了所選詩行的力量。在承認但丁地位的前提下,克莫德尤為欣賞莎士比亞那些豐富的詩行,他認為莎士比亞富含新意的詩句能讓更多的讀者“屈從”。閱讀莎士比亞作品,讀者能從中發(fā)現(xiàn),在某種失敗與缺失的陰影籠罩下,狂喜的光輝會生發(fā)出奇妙的愉悅[4]48??四抡J為,這種感覺其實就是陌生化所帶來的“驚喜”,它將使文學經(jīng)典永遠處在變遷之中,而不至于被文學的歷史長河所淘汰。
談西方文學經(jīng)典,不能不提一位享譽西方批評界的大人物,即美國新審美批評的代表人物布魯姆。布魯姆把經(jīng)典稱為“正典”,似乎含有在一個審美價值缺失的時代重建經(jīng)典、撥亂反正的意味。盡管克莫德與布魯姆從未“合謀”,但兩人對文學經(jīng)典的興趣和見解卻是異曲同工。有趣的是,在《西方正典》的“序言與開篇”中,布魯姆把克莫德稱為英國最好的批評家。因而,這兩位生活在不同國度的學者,在“經(jīng)典”問題上還是相當默契的。
布魯姆認為,文學經(jīng)典的評價標準在于作品的審美價值?!皨故斓男蜗笳Z言、原創(chuàng)性、認知能力、知識及豐富的詞匯”[11]是形成經(jīng)典的必要條件,而經(jīng)典必須經(jīng)過時代的考驗才能成為“正典”。布魯姆借鑒維柯的歷史三分法來劃分西方文學經(jīng)典史,他認為:神權時代是產(chǎn)生荷馬史詩、神話與宗教經(jīng)典的時代;貴族時代上起莎士比亞、但丁,下至歌德;民主時代主要發(fā)端于19世紀歐美諸國,華茲華斯是該時代的開啟者;而20世紀進入一個混亂時代,一切文學規(guī)范開始被打破,同時這又預示了一個新的神權時代即將來臨。布魯姆把20世紀興起的女性主義、新馬克思主義批評、拉康的心理分析、新歷史主義批評、解構主義、符號學、文化研究等視為當代的“憎恨學派”,這些批評流派主張顛覆以往的文學經(jīng)典,忽視審美價值而偏重社會和文化問題??四聦τ诋敶膶W批評的現(xiàn)狀有著與布魯姆相似的擔憂,在《愉悅與變遷》的開篇,他對文學研究越來越濃的政治性與社會性色彩表示不滿。兩位學者都站在文化與話語權的對立面,堅定地捍衛(wèi)著文藝復興以來所建立的西方文學傳統(tǒng)。
“影響的焦慮”是布魯姆正典理論的核心。按照這種理論,前輩詩人猶如一個無處不在的父親的傳統(tǒng),這一傳統(tǒng)無時無刻不給后人帶來無法超越的巨大陰影,使后來者始終有一種“遲到”的感覺。當代人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似乎都已經(jīng)被前人做過了,為了超越這種傳統(tǒng)的陰影,當代的強者詩人唯一可采取的策略就是對前人的成果進行某種“修正”或創(chuàng)造性“誤讀”,通過這種誤讀來“弒去”父輩,消除前輩的影響。建立在對前輩有著充分理解基礎上的創(chuàng)造性誤讀可實現(xiàn)某種程度的創(chuàng)新,后輩作家所展開的競爭,其文學實質便是審美力量。布魯姆強調,文學審美性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作品的原創(chuàng)性。布魯姆把莎士比亞及其作品奉為各個時代文學經(jīng)典一以貫之的核心。對布魯姆來說,莎士比亞的劇作是體現(xiàn)他的批評思想的最佳文本,因為莎劇中的審美原創(chuàng)無人可及,具有文化權威的特性,是可以升華為正典的經(jīng)典。布魯姆的創(chuàng)造性誤讀與克莫德所提到的“誤引”殊途同歸。和布魯姆一樣,克莫德也十分推崇莎士比亞的作品,把它們奉為可以帶給讀者愉悅與悲痛的經(jīng)典。但是,克莫德無意建立一個經(jīng)典的中心,也沒有觸及當代西方新潮文學批評的敏感神經(jīng),這也許就是他沒有像布魯姆那樣引發(fā)爭議的緣由。
克莫德和布魯姆對西方古典文藝熟稔于心,對浪漫主義詩歌情有獨鐘?!队鋹偱c變遷》和《西方正典》中都把華茲華斯作為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四逻x擇了華茲華斯的名篇“決心和自立”作為闡釋其思想的文本參照,并從中尋找到了經(jīng)典之作結局中堅不可摧的“獨特的莊嚴”,以及伴隨“莊嚴”而生的“悲痛”感。布魯姆則選擇了“康柏蘭的老乞丐”(The Old Cumberland Beggar)、“荒屋”(The Ruined Cottage)以及“邁克爾”(Michael)等三首詩歌,分析作品人物在“自然之眼的注視”下所折射出的悲情和審美尊嚴。兩位批評家不約而同地在文本選擇上有意規(guī)避了詩人的代表作,從貌似“非經(jīng)典”的詩篇提取經(jīng)典,似乎更具說服力,經(jīng)典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代的變遷,經(jīng)典以及經(jīng)典的“愉悅”也在變遷。
從寫作風格上看,克莫德傾向于一種委婉式的批評,即使他在批評阿諾德等人時也是娓娓道來、文風雅致。相比之下,布魯姆的批評則是鋒芒畢露,更像是一種對抗性的批評。盡管風格各異,兩位批評家在詮釋經(jīng)典涵義的問題時卻是殊途同歸??傮w而言,克莫德的“愉悅”與布魯姆的“審美性”相對應,“變遷”與“原創(chuàng)性”相對應,兩位批評家均認為,經(jīng)典需要經(jīng)受時間的考驗,必須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遷??四碌奈膶W經(jīng)典觀和布魯姆的西方正典理論異曲同工,成為西方文學經(jīng)典觀中和諧的二重奏??四乱栽姼枳鳛殛P注對象,闡述了評判文學經(jīng)典的兩個重要標準:愉悅與變遷。由于缺乏布魯姆《西方正典》那樣的宏大規(guī)模和廣闊視野,克莫德的經(jīng)典觀在西方的影響力要比布魯姆略為遜色,所謂和諧的二重奏其實是不同音調的二重奏。
[1]Abrams M H.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28-29.
[2]Gorak J.Canon vs.Culture[M].New York:Garland,2001:106.
[3]Milner A.Contemporary Cultural Theories[M].3rd ed.New York:Rout ledge,2002:108.
[4]Ker mode F.Pleasure and Change:The Aesthetics of Canon[M].Oxford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5]朱光潛.西方美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85.
[6]Howard R.A note on the text[C]//Roland Bar thes.The Pleasure of the Text.Trans.Richard Miller.Oxford:Basil Black well Ltd,1990:vi.
[7]Words worth W.Preface to lyrical ballads[C]//Hayden J O.Selected Poems.London:Penguin,1994:443.
[8]Ker mode F.The Sense of an Ending[M].London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6:11.
[9]殷企平.英國小說批評史[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232.
[10]Tate A.T.S.Eliot:The Man and His Work[M].New York:Delacorte,1966:55-56.
[11]布魯姆.西方正典[M].江寧康,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