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新學
慢性硬膜下血腫是顱腦外科常見病,特別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它具有高發(fā)病率、易復發(fā)的特點,當單純鉆孔引流術后,多次復發(fā)的,會給患者及家屬帶來極大的痛苦。河南南陽市中心醫(yī)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8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腫80例,全部為老年人,均通過CT或MRI證實,并據(jù)此定位,行鉆孔引流術,絕大多數(shù)治療效果理想,但其中有20例患者術后拔出引流管后半個月即復發(fā),均行二次鉆孔引流術。第三次復發(fā)者仍有6例。與家屬溝通后,插管全麻下行去大骨瓣減壓術,手術后保留硬膜下引流管一周,復查腦CT示手術效果良好。隨訪半年無復發(fā)。
1.1 一般資料 男4例,女2例,年齡60~85歲,平均72.5歲,血腫量95~200 ml,均采用多田公式計算。
1.2 外傷因素 5例有輕微外傷史,不明原因者1例,外傷時間在半年~270 d。
1.3 臨床表現(xiàn) 輕癱、口吃2例,頭昏、走路不穩(wěn)1例,頭痛、惡心、乏力、嗜睡1例,意識恍惚、定向障礙2例。
1.4 輔助檢查 全部病例行頭CT或MRI檢查明確診斷。單側血腫5例,雙側血腫1例,中線移位5例,中線不移位1例。
1.5 方法 在插管全麻下,大馬蹄形切口,骨窗邊緣臨近血腫邊緣,硬腦膜四周懸吊后弧形切開硬腦膜,翻向矢狀竇側,見所有患者均有血腫包膜形成,病史愈長,包膜愈厚,愈韌。包膜內可見陳舊血性液,混有較新鮮岀血,包膜內有分隔,可見暗紅色血凝塊與血腫激化后形成的固體、質軟、土黃色瘀泥樣物質,囊腔內壁光滑,臟層與腦表面粘連較緊密,徹底清除囊內容物,將囊腔壁側與硬腦膜剝離切除,分離囊腔臟層,粘連緊密處保留,可順利分離下來的部分,予以切除。盡可能不要傷及腦組織,硬膜下置引流管,間段縫合硬膜,去除骨瓣,逐層縫合頭皮。術畢。
術后6例患者癥狀均緩解,頭皮塌陷,局部用彈性繃帶加壓包扎,每日靜脈補充生理鹽水1000 ml,液體總量2500~3000 ml,去枕平臥位,頭低足高,促使腦膨脹,消滅硬膜下間隙。引流管放置時間為一周以上,拔管前夾閉引流管二日,復查腦CT,未見隱沒下積血或積液方拔管。平均住院15 d,隨訪半年無復發(fā)。
常由于輕微頭部外傷導致橋靜脈小血管破裂出血或當血壓波動時,使外側裂附近表皮層動脈破裂出血[1]。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血腫外膜中除紅細胞外,尚有大量嗜酸性細胞浸潤,并在細胞分裂時有脫顆?,F(xiàn)象,這些顆?;|內含纖維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纖維蛋白溶解酶而溶解纖維蛋白,導致血管壁薄弱易于出血,使血腫腔不斷有新鮮血液,造成局部高纖溶狀態(tài),纖溶酶可抑制血管內血小板血栓形成,延遲壁層新生血管出血的自愈,最終出血緩慢而持續(xù)的發(fā)生發(fā)展,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腫[2]。
由于老年人反應遲鈍,合并腦動脈硬化、腦萎縮,腦組織在顱腔內的移動度大,也是老年人易發(fā)生硬膜下血腫的原因之一。慢性硬膜下血腫手術治療方法大致相同,鉆孔選血腫最厚層面,生理鹽水不必反復沖洗,僅稀釋血腫后無活動性出血為止[3],但對于術前CT顯示高密度、混雜密度,并有分隔樣改變的,在術后引流適當時間注入尿激酶5萬U,夾管4~6 h。一般注入1次,個別患者注入2次,間隔時間在20 h后,以復查CT完全恢復為標準。術后不用脫水藥,取頭低位,補液量3000 ml/d,促使腦組織盡快膨起,消滅血腫腔,術后持續(xù)引流3~5 d,一般不超過1周,拔管前復查CT,對于術后血腫復發(fā)和硬膜下積液,作者體會有以下幾點:①鉆孔位置過高。②原血腫清除不徹底,殘留較多的纖維蛋白降解產(chǎn)物,使血腫內膜緩慢持續(xù)出血再次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腫。③手術過程插入導管方法不當,導管穿過血腫內膜損傷皮層小血管,引起出血,形成硬膜下血腫。④巨大的慢性硬膜下血腫手術時,血腫清除過快,顱內壓驟降,使受壓移位的腦組織快速復位,可引起對側橋靜脈撕裂,而發(fā)生對側硬膜下血腫。⑤老年患者腦萎縮,術后腦膨起困難。⑥血腫包膜堅厚,硬膜下腔不能閉合。⑦血腫腔內血凝塊未能徹底清除。⑧有新鮮出血而致血腫復發(fā)。
預防再發(fā)血腫的方法,作者體會到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引流有纖維蛋白絮狀物時,反復多次沖洗,但不能用力過猛,盡可能將原血腫清除干凈。②留置的引流管不宜過硬,選用優(yōu)質硅膠管為宜,它柔軟但韌性較好,不易壓扁或扭曲。③引流管固定要牢固,避免因患者頭部活動而引起引流管的移位。④定位要準確,鉆孔處應在血腫中心區(qū),避免靠近血腫邊緣,防止顱骨鉆孔時推移硬腦膜。⑤鉆孔后應在骨孔緣咬一斜坡樣骨槽,便于引流管不成角固定。⑥手術時緩慢減壓,控制血腫排出速度,緩慢引流,使顱內壓逐漸下降。術后宜采取頭低位,臥向患側,多飲水,不用脫水劑,術后定期復查CT,觀察血腫的變化。腦組織膨起需4~8周[4],故應作動態(tài)CT觀察,臨床癥狀明顯好轉,即使硬膜下仍有積液,亦不必急于再次手術,而對于術后顱內積氣,一般可吸收。
[1]江基堯,朱誠,羅其中.顱腦創(chuàng)傷臨床救治指南.第3版.上海:第二軍醫(yī)大學出版,2007:32.
[2]劉佰運,張玉琪,張文.急性顱腦損傷治療結果分析.中國急救醫(yī)學,2004,(6):391-393.
[3]朱國玲,朱家仁,李廣興,等.慢性硬膜下血腫鉆孔引流210例臨床分析.中華神經(jīng)外科雜志,1997,13:365.
[4]李江,胡國平,徐蔣榮,等.慢性硬膜下血腫鉆孔引流術后血腫內膜下積液快速形成二例.中華神經(jīng)外科雜志,2007,7: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