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喆
(鐵道警官高等??茖W校法律系,河南鄭州450053)
按照黨中央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與當代公安工作的實際需要,目前我國公安高等院校的辦學模式已經從傳統(tǒng)的學歷教育全面轉向學歷教育與在職培訓并重的復合型辦學模式。這種辦學模式是保證公安高等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提高公安機關實戰(zhàn)能力的重要保證。作為公安院校的教師,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深入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對原有的課程和教學模式應如何進行相應的改革,以適應新的社會需求,為國家培養(yǎng)出合格的公安實用性人才。
從個人的基本素質而言,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警察,僅僅用政治思想武裝頭腦是遠遠不夠的,他還應具備如擒拿、格斗、射擊、現場勘查、制作法律文書等一系列的職業(yè)能力與職業(yè)素養(yǎng)。作為一名執(zhí)法人員,法律知識是警察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職業(yè)素養(yǎng)。作為執(zhí)法者,不懂法的警察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法律課程在公安院校必須受到高度的重視。
刑法學是以犯罪和刑罰為研究對象的一門法學學科。在普通的政法院校中,刑法學是法學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課。但在公安院校,刑法學通常被定位為一門專業(yè)基礎課,這主要是由公安院校特殊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以及刑法學在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中所起作用決定的。公安執(zhí)法的內容包括行政執(zhí)法和刑事執(zhí)法,無論哪個警種所從事的執(zhí)法活動最終均可歸屬于上述兩類,治安管理專業(yè)和刑事偵查專業(yè)是公安院校的兩大主體專業(yè)。從治安管理的角度來說,掌握刑法知識,有助于幫助學員區(qū)分治安案件與刑事案件,使其能夠正確地把握二者在權限、執(zhí)法依據以及適用程序方面的區(qū)別;從刑事偵查的角度看,刑法學中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定標準為刑事偵查提供了取證的方向和范圍——因為刑事偵查最終的目的是確定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而罪與非罪的標準即犯罪構成要件以及此罪與彼罪的界限則屬于《刑法》的核心內容。因此,將刑法課定位為所有公安專業(yè)必修的專業(yè)基礎課,是非常必要的。
在整個公安教育的轉型過程中,刑法教學必須在教學觀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相應的變革,以適應“學歷教育+在職培訓”的公安教育模式。
在以往的刑法教學中,我們通常將重點放在理論知識的講授上,不分主次,沒有專業(yè)傾向性,從課本的第一章講到最后一章。刑法內容繁多,加上課時較少,造成學生學習潦草,應付考試萬事大吉,而在參加公安工作后很難對刑法的理念、原則和具體規(guī)范加以準確的把握和運用。
公安人才培養(yǎng)目標應當服務于公安工作的實際需要,公安院校的刑法教學則應當為公安人才培養(yǎng)目標服務。因此,刑法教學應充分把握公安工作實際需要,適當考慮不同警種的特點,重新設立新的刑法教學目標,即注重學生法律實戰(zhàn)技能的培訓,讓學生學會刑法的基本理論,掌握定罪量刑的方法和技能。力求使學生掌握刑法總論的各種基本理論、基本制度,刑法分論中重點罪名的概念、構成特征、罪與非罪的界限、此罪與彼罪的界限,并以此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運用刑法理論并結合刑法規(guī)定分析、處理具體案件的能力。
隨著教學目標的變革,刑法教學的內容必然也會有相應的變化。刑法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是犯罪與刑罰,根據公安院校的特點,在刑法教學過程中,應弱化刑罰部分的內容,而將犯罪部分作為重點進行講授。從邏輯結構上看,刑法課程分為刑法總則與刑法分則兩部分,在授課重、難點內容的取舍問題上,一般要考慮幾個因素:(1)具體公安工作的實際需要;(2)突出鐵路公安業(yè)務特色;(3)適當考慮不同專業(yè)的需要;(4)公務員考試及招警考試的需要。(其中,前三個因素是考慮到學生畢業(yè)從警后在法律知識、執(zhí)法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等方面的需求,最后一個因素則是一個更加實際的需求,也是學生畢業(yè)后從警的必經之路。)
綜合上述因素,我們將授課內容做了如下調整:刑法總則部分,以犯罪構成要件為重點核心內容,弱化了刑罰部分的內容(刑罰部分中與公安工作有關的內容,如自首、立功、累犯的認定等問題仍是重點)。犯罪構成要件是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的界定標準,也是不同性質刑事案件的界定標準,在公安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刑罰部分的內容主要與人民法院具體工作聯(lián)系比較密切,因此不作為重點。刑法分則部分,重點講授與(鐵路)公安工作關系密切的重點罪名。這些重點罪名主要包括以下三類:其一,由公安機關偵查的多發(fā)罪名,如盜竊罪、搶劫罪、詐騙罪等;其二,公安人員工作中常涉罪名,如刑訊逼供罪、濫用職權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以及涉槍犯罪等;其三,鐵路系統(tǒng)常見、多發(fā)罪名及特色罪名,如破壞交通工具罪、破壞交通設施罪、鐵路運營安全事故罪、倒賣車票罪等。(這部分內容在其他院校的刑法課程教學中一般不作為重點內容,但是我們學校作為培養(yǎng)鐵路公安的高職高專院校,在刑法教學中要突出講授這部分罪名,強化學生的崗位職業(yè)能力,這也是我校刑法課程在教學內容上的特色之一。)在講授具體罪名時將教學重點放在犯罪構成上,講清罪與非罪、重罪與輕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對于個罪所應受到的刑罰處罰略加講述,使學生有所了解即可。
刑法是公安工作中一項重要的工具,對于使用者來說,它應該是“.exe”形式,而不應該只停留在“.txt”的形式。以往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往往使學生誤認為,要學好法律關鍵靠背法條,而事實證明,只會背、不會用是無法解決公安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的。授課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與公安工作的實際需要,在授課過程中適當、合理地增加實訓教學手段,讓學生真正理解什么叫“運用刑法解決實際問題”。刑法是一門實體法,它規(guī)定什么是犯罪、如何處罰犯罪人等內容,實踐中還需要結合刑事訴訟法一起來解決實際的法律問題,因此開展實訓教學有一定的難度。為此,我們利用學校現有資源,作出了一系列的嘗試。
1.庭審觀摩。通常在學生學習了刑法、刑事訴訟法兩門課程后,組織觀摩法庭的實案審判。由于是真實的案件,法官、檢察官、被告人、辯護人都非虛擬,學生最初會帶著好奇、新鮮的心理“看熱鬧”。在觀摩過程中,他們不僅能夠看到相對完整的刑事審判過程,還能在控辯雙方的法庭辯論過程中看到他們學過的刑法、刑事訴訟法的有關知識是如何在實踐中加以應用的,此時學生開始從最初的“看熱鬧”轉變成“看門道”。要注意的是,任課教師應在觀摩前將案情簡單地介紹給學生,并提示他們案件可能涉及的刑法相關知識;觀摩后要適當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刑法知識對案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筆者認為這一步至關重要,否則庭審觀摩的效果會大打折扣。2010年我校組織學生觀摩了一起“鄭州火車站國畫被竊”的案件的庭審。觀摩前,筆者為學生講解了大概的案情,并告訴學生案件涉及的刑法問題,要求學生事先對相關知識做了預習。觀摩過程中,控辯雙方就該案被告人涉嫌盜竊罪還是侵占罪產生了較大的爭議。觀摩后,筆者在給學生講解盜竊罪與侵占罪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時,發(fā)現學生對這一問題顯出極大的興趣,愿意積極跟隨教師結合案件進行討論,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極好。
2.利用多媒體播放案例
庭審觀摩雖然直觀、真實,但難以作為日常教學手段運用。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在授課過程中適當播放一些刑事案件,結合相關理論,引導學生理解刑法的一些理論內容。如在講刑法基本原則時,筆者曾給學生播放過農民工偷吃葡萄的“天價葡萄案”的視頻資料,通過視頻資料中對案件的回放、對受害方的采訪、律師的解惑以及刑法專家的觀點等,學生更好地理解了刑法中比較抽象的“基本原則”是如何在實際案件中進行運用的。多媒體視頻資料的運用,雖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能夠使學生暫時從教師的滔滔不絕中“解放”出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理論教學的輔助手段,我們可以將視頻資料播放的方式稱為“半個”實訓教學手段。
3.學生假期見習
近年來,我校學生參加了“奧運安?!薄ⅰ笆啦┌脖!薄ⅰ按哼\暑運”見習等實踐活動,在這些見習活動中學生能夠最直接地面對實際工作。在見習過程中,學生經常會遇到一些疑難的違法、犯罪案件,在解決此類案件時,學生一方面會向帶班民警學習,另一方面也會通過各種途徑向教師咨詢。學生既可以了解理論規(guī)定,也能夠學習實踐中解決疑難案件的方式和方法,這種模式能夠達到刑法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但這種手段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教師不可能跟隨每一名學生進行及時的指導。
以上幾種教學方式是近年來我們嘗試的幾種實訓教學方法,將幾種教學手段綜合運用于刑法課程教學,教學效果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
以往,刑法課程采用的教材大多是教育部的統(tǒng)編規(guī)劃教材,這些教材雖有許多值得稱道的地方,但缺乏公安特色,更遑論鐵路公安特色。目前,我們在刑法教學中嘗試采用我校刑法教研室集體編寫的《公安實用刑法教程》。在編寫過程中,我們注重突出(鐵路)公安特色,例如:突出犯罪論內容,將鐵路常見刑事案件的涉案罪名進行詳細的講解,解決一般教材中將諸如“鐵路運營安全事故罪”等罪名作為最為次要罪名講解的問題,以及增加鐵路侵財類案件特點的內容等,以提高教材編寫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教學評價是教學設計的一項重要內容,刑法課程以往的考核方式是單一地將筆試成績作為考核評價的唯一形式。為了配合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我們對刑法課程的考核方式也進行了改革。在期末的筆試上,刑法采用試題庫抽考的辦法,由教務處在刑法試題庫中隨機抽取一套作為考試試卷。在試題庫考試內容設計上,我們非常注重題型的多樣化,加強客觀題和主觀題的結合以及兼顧各章節(jié)的分值分布,以期能夠更客觀地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評價。其中,客觀題側重于考核對刑法基本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主觀題側重考核學生運用刑法基本理論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期末考試閱卷采取統(tǒng)一評分標準、集體閱卷、流水作業(yè)的方式進行??荚嚦煽冇蓛刹糠謽嫵?,筆試成績占總成績的80%,另外將平時成績和實訓成績加入到期末考核的成績中,各占10%。平時成績根據學生出勤率、回答問題情況、課后作業(yè)的完成情況、實訓操作情況等進行考核;實訓成績主要根據學生實訓表現、實訓作業(yè)完成情況等進行考核。這種考核方式既避免了學生死記硬背的弊端,同時也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刑法教學改革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目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改革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教師和相關領導共同努力解決。
首先,課時過少,課程內容難以展開。由于教學大綱課時的限制,目前我校刑法課程只有52個課時,且課時還有逐年下降的趨勢。刑法學包括總則和分則兩部分,僅分則涉及的罪名就有400多個,內容之多可想而知。無論是以總則的基本理論為主還是以分則罪名的具體講授為主,52個課時都很難將內容講透,更遑論實踐教學的開展。
其次,授課教師的公安業(yè)務素質亟待提高。目前我校刑法課主講教師基本都具有法學碩士學位,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但都缺乏公安業(yè)務實踐經驗。這對于刑法課程實訓教學的開展是一大制約。為解決這一問題,筆者考慮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改進。一方面,教師應通過實習調研、掛職鍛煉、聯(lián)合課題攻關、列席業(yè)務會議等途徑,提高參與實戰(zhàn)、研究實戰(zhàn)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聘請具有豐富實戰(zhàn)經驗的公安一線警官作為兼職教官,通過集體備課、教學觀摩、教法培訓等途徑,提高實戰(zhàn)教官規(guī)范教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