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年春
(咸寧市中醫(yī)醫(yī)院,湖北 咸寧 437100)
2008年2月至2009年8月,我科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治療腦卒中后遺癥70例,并配合科學的護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本組70例均為我科住院患者,年齡34~75歲,其中腦溢血42例,腦栓塞28例,經頭顱CT或MRI確診,均存在口眼歪斜,肢體運動及語言功能障礙等。符合中華神經科學會修訂的《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
常規(guī)應用活血化瘀藥黃芪、丹參注射液各20ml分別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中靜脈滴注,1次/d,2周為1療程。中藥治療:用我院自制的天麻熄風膠囊(批準文號為:鄂藥制字Z20082550)口服或灌服,一次4~6粒,3次/d,藥方組成:天麻 30g,當歸 45g,川芎45g,赤芍 45g,丹參 90g,紅花 30g,桃仁 30g,全蝎15g,蜈蚣 3 條,僵蠶 30g,三七 30g,枳實 30g,制天南星30g。配合康復治療:半身不遂者,選手足陽明經穴為主,外加太陽、少陰經穴;語言功能障礙者,開竅醒腦,選用外金津、啞門、天柱、風池、百會、合谷等穴位;痙攣期則以舒筋活絡手法為主;馳緩期則以通經活絡手法,加用電針、按摩穴位等治療。通過手的按摩、按壓,來刺激神經、經絡,調節(jié)臟腑功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恢復肌肉功能狀態(tài)。
1.3.1 加強口腔護理
根據口腔pH值選用口腔清洗液,以減少口腔細菌。pH值高的選用2% ~3%硼酸搽洗,pH值低則用2%碳酸氫鈉搽洗,pH值中性時用1% ~3%過氧化氫或生理鹽水搽洗,使口腔舒適。
1.3.2 飲食護理
注意飲食衛(wèi)生,平衡飲食的質和量,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喂食要得法并耐心,必要時可鼻飼胃管。
1.3.3 偏癱側的肢體護理
抬高患肢,注意關節(jié)的正確擺放,鼓勵病人主動運動。盡量避免在偏癱側肢體做靜脈輸液。用紅外線照射和溫熱療法,改善血液循環(huán)。鼓勵和協(xié)助病人經常更換體位,定期檢查按摩受壓部位,預防壓瘡的發(fā)生。被動活動從患側手腕關節(jié)至掌指、指間各關節(jié),每個關節(jié)均輔以充分活動,使關節(jié)周圍肌肉和關節(jié)囊充分伸展,手法輕柔,用力由小漸大,每天1~2次,每次30min,各關節(jié)充分活動后,再囑患者進行主動活動;足背運動,循序漸進,以患者能接受不疲勞為宜,治療后將患肢置于抬高位。
1.3.4 失語的護理
護理人員可利用手勢、卡片、圖片、筆寫,從易到難教患者。從單音、單詞到短語直至長句,與之對話,進行漸進式訓練。
對治療前后患者的神志、言語、肢體運動功能等主癥進行綜合評定參照1995年中華醫(yī)學會第四次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療效評定標準中《中風病療效判定標準》。臨床痊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顯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 ~95%。有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 ~70%。無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不足30%
臨床痊愈16例,顯效32例,有效15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達90.0%。
腦卒中后遺癥是由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傷,導致相應功能缺損或喪失,而引起的一系列語言及軀體運動功能障礙等疾病,屬于中醫(yī)“中風”、“卒中”范疇。祖國醫(yī)學認為,恢復期氣血失調,血脈不暢形成肢體缺乏營養(yǎng)而偏枯萎廢,所以要以益氣活血,化痰熄風,醒腦開竅為宗旨。方中當歸、川芎補氣養(yǎng)血、行血;赤芍、丹參、桃仁、三七、枳實活血化瘀;全蝎、蜈蚣通經脈;天麻平肝熄風;制天南星、僵蠶祛風定驚、化痰散結。
應用中藥治療,把握了中醫(yī)學的整體觀念和辯證施治,并結合西藥、理療推拿及細心科學的護理,使受傷神經區(qū)周圍神經細胞激活,服用活血通絡化痰熄風膠囊,使受損神經血液循環(huán)得以改善,同時對肌肉起到營養(yǎng)、興奮作用,防止肌肉萎縮,增強肌力,提高了其生活質量,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