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當代少數(shù)民族漢語文學傳播中的誤讀現(xiàn)象分析*1——以阿來《塵埃落定》為例

2011-08-15 00:42:17韓春萍
關鍵詞:塵埃落定阿來少數(shù)民族

韓春萍

(中央民族大學 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系,北京 100081)

當代少數(shù)民族漢語文學傳播中的誤讀現(xiàn)象分析*1
——以阿來《塵埃落定》為例

韓春萍

(中央民族大學 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系,北京 100081)

該文主要以阿來《塵埃落定》為例,從其傳播接受情況和被誤讀的現(xiàn)象切入,從作家和讀者兩個方面,重點分析了當代少數(shù)民族漢語文學被誤讀的原因,最后提出解讀少數(shù)民族文學應該緊抓文學性和民族性。

少數(shù)民族漢語文學;誤讀;文化邊緣人;民族性

選擇《塵埃落定》作為個案,分析當代少數(shù)民族漢語文學傳播中的誤讀現(xiàn)象基于以下兩個原因:一是《塵埃落定》作為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少數(shù)民族作家作品,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少數(shù)民族漢語文學的最高成就,也取得了同類其他作品無法比擬的傳播效果;二是比之其他少數(shù)民族漢語文學作品,《塵埃落定》在傳播中,讀者所持爭議最多,出現(xiàn)的誤讀現(xiàn)象也較為典型 。因此,解讀和分析《塵埃落定》傳播與接受中的誤讀現(xiàn)象就成為一個有探討意義的學術話題。

一、《塵埃落定》的傳播與誤讀

阿來《塵埃落定》自從1998年出版以來就受到了讀者的歡迎,2000年獲得第五屆茅盾文學獎,國內發(fā)行量上百萬冊,并被翻譯成多國文字,且先后被改編為話劇、電影和電視劇等,相關評論文章400多篇,碩士學位論文27篇,可見其傳播學影響。但阿來的漢語文學實質上屬于跨文化創(chuàng)作,因此他的作品在漢語讀者的傳播與接受過程中盡管沒有語言文字的障礙,但因其作品所內蘊的異質文化內涵,往往被誤讀,特別是關于小說中的性描寫,民族特色和作家的民族身份認同三個方面爭議最大。例如,關于小說的性描寫,有學者認為,“阿來滿足于從純粹生物學意義上來敘述男人和女人的關系”,敘述“缺乏節(jié)制,缺乏深刻的心理內涵和道德價值”[1];對于小說的民族性,有學者認為《塵埃落定》“虛擬生存狀況,消解母語精神,追求異族認同,確立自身位置”[2],關于作家的民族身份,有人將其視為“跨族別寫作”[3],有人則將其歸之于“雙族別文學”[4]。上述學者的接受視點固然有其合理性,但筆者以為,他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誤讀。誠然《塵埃落定》中有大量性描寫片段,但兩性關系是人性中的重要內容,作家借助性描寫揭示人性本無可厚非,而且其敘述比之同期漢族作家作品也并非全無節(jié)制,論者忽視了表層敘述之下所隱含的文化內涵,即:“在這些‘庸俗’的字眼和描寫的背后其實包含著一種古老原始的情感——生殖崇拜?!保?]同樣,阿來因其特殊的文化身份,他眼中的藏區(qū)生活雖不同于其本來面目但也絕不同于漢人的視野。斷言這部小說“虛擬生存狀況”既是論者對作家的苛刻也是論者對小說的誤讀。再者,阿來盡管在漢藏兩種文化之間進行漢語寫作,但其寫作行為并非因為藏語文學的失語,而是全球化語境之下作家對文學傳播效益最大化的自主選擇。認為阿來作品彰顯了“藏語文學失語的尷尬”[6]則是誤讀了阿來。

二、《塵埃落定》被誤讀的深層原因分析

根據(jù)英國著名的傳播學學者斯圖亞特·霍爾的編碼——解碼理論,概念和符號構成的表征系統(tǒng)形成了一部作品意義存在的條件,而意義的產(chǎn)生則要靠我們積極將事物編入符碼(編碼)以及另一端的人們對意義進行翻譯或解碼來維持[7]。但當代少數(shù)民族漢語文學在實際傳播過程中受編碼者(作家)和解碼者(閱讀者)各自的主觀因素和兩者之間文化差異的影響,作家和讀者各自形成了一個先在的不同的“意義結構”,這種不對等性決定了編碼——解碼過程中符碼之間對稱的程度,也即文學研究層面的“正讀”與“誤讀”的程度。具體表現(xiàn)在幾個方面。

(一)對作家(編碼者)而言,因為民族生活的漢語書寫方式存在著語言置換和文化翻譯,也因為進行漢語書寫的藏族作家大多具有體驗者和審視者的雙重文化身份,普遍致使他們成為文化邊緣人,這種文化身份某些時候會導致既不被本族認同也被異民族誤解的尷尬處境,加之,當代少數(shù)民族漢語文學創(chuàng)作尚處于探索階段,這些作家所使用的某些文學符碼并不具有多語際、跨文化的效力,這也是當代少數(shù)民族漢語文學被誤讀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第一,使用漢語書寫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生活,存在著文化翻譯問題。作家需要將他用母語思維感知到的世界呈現(xiàn)在多文化語境之下。這種文化翻譯形式,既需要考慮審美形態(tài)上的相宜性,也需要考慮意識形態(tài)上的方向性,不但涉及到作家能否在母語和非母語兩種語言思維形式之間自由轉換,而且要求作家能夠在本民族、他民族兩種文化樣式之間找到“對接”點和置換符碼,這為少數(shù)民族作家的漢語文學創(chuàng)作設置了障礙,也給漢語交流平臺上的閱讀者解讀帶來了難度。當代使用漢語寫作的少數(shù)民族作家如彝族的吉狄馬加,裕固族的鐵穆爾,藏族的阿來等人大多從小生活在本民族文化圈中,他們在民族文化浸淫中,其性格、習慣早已養(yǎng)成,而且也于潛移默化中多少受到當?shù)孛褡迕耖g智慧的影響。這些作為地域的、民族的“大傳統(tǒng)”和“大語言”,是少數(shù)民族作家基因中隱藏并潛在起作用的“文化規(guī)約”。盡管阿來使用漢語寫作,但就像他所說的,“因為藏語它跟生活聯(lián)系得很緊密。然后語言它同時也是一種思維的方法跟習慣,所以它跟當?shù)氐纳罱Y合得很緊密。而且它(語言)表達它(生活),只有這種東西它是最貼切的,也是最生動的?!保?]盡管有論者認為阿來“進行小說《塵埃落定》創(chuàng)作之前就已經(jīng)有了人類意識、民族文化與漢語敘事之間的深層熔鑄的能力?!闭J為他用漢語“透露出了藏族自己的思維習慣和審美特點”[9]。誠然,阿來因為受教育背景和從教經(jīng)歷使得他擁有了較高的漢語言能力。即便如此,他的漢語創(chuàng)作中也避免不了語言置換和文化翻譯,他說:“如果說在漢語表達起來有困難,或者是它那種味道表達不出來的時候,我會回到藏語當中,用藏語思考局部的,然后翻譯成漢語的?!保?]既然阿來承認自己的漢語創(chuàng)作存在著兩種語言和兩種文化之間的翻譯,提到翻譯也就涉及到譯文能否忠實于原文化的問題。如若這樣,因作家對自身民族歷史文化的認識程度不同而產(chǎn)生誤譯就在所難免了。此類少數(shù)民族作家充當了文化交流的橋梁但自身卻淪為尷尬的文化邊緣人,他所敘述的故事和呈現(xiàn)出來的生活既不同于原生態(tài)的少數(shù)民族世界也不同于漢族所熟悉的生活。因此他既不被其他的少數(shù)族裔作家所認同,也被漢族的閱讀者所誤讀,尤其在性描寫方面受到一些漢族讀者的指責。

第二,進行漢語書寫的少數(shù)民族作家,其特殊的民族身份所造就的雙重視角,決定了他們既是自身民族文化變遷的體驗者也是審視者。少數(shù)民族文學寫作是該民族的文化精英在介于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民族文化之間的運作,因而他們的民族和文化身份往往是分裂和多重的。他們既以自己受到的主流文化或者西方文化熏陶出來的文化身份與原民族的本土文化和文學進行對話,也以這種超越了自我民族視野的文化身份來反觀和審視本土文化。在這種知識分子的啟蒙和省察視角之下,原生態(tài)的本土文化經(jīng)由作家的眼睛“過濾”,便以一種不同于其本來面目的形態(tài)進入了文學審美經(jīng)驗。作為一個藏族作家,阿來不同于居·噶桑和扎西班典等藏語文學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很難找到信仰的神圣與莊嚴。正如大家所見,在小說中的這片土地上,雖然也有活佛和僧人喇嘛,但他們并非智慧和法力的擁有者,則更像是乞食于土司的附庸,如濟嘎活佛和門巴喇嘛。相反,世俗的統(tǒng)治者土司一家卻成了他們生命與尊嚴的主宰。這種僧俗關系充分說明了《塵埃落定》中虔誠的藏族宗教信仰傳統(tǒng)的被消解。阿來作品中這種顛覆宗教權威的解構式文化呈現(xiàn),與其說是文化翻譯,還不如說是阿來借助于文學表達了自己對本民族文化的反思。阿來說過“藏傳佛教形成博大精深的藏族文化這是肯定的,但是對話語權的壟斷太厲害了,對此我有些不平。老百姓從來就沒有文化知識?!保?0]姑且不論阿來是否太過極端,比之其他有著強烈民族意識的少數(shù)民族作家如張承志、烏熱爾圖等人,阿來明顯對本民族文化多了一重批判,但這樣是不是某些學者所斷言的阿來在刻意追求異族認同呢?讀者只要仔細品味《塵埃落定》中土司太太和黃師爺?shù)男蜗?,我們便可看出阿來借助傻子的視角表達了他對本民族中的“他者”(漢人)并沒有什么好感。這種對本民族文化既眷顧又疏離,對他民族文化也保持距離的態(tài)度也導致了阿來的文化邊緣人角色。

第三,漢語中幾乎沒有對少數(shù)民族生活經(jīng)驗表達的語義系統(tǒng)以供借鑒。有著悠久書面文學傳統(tǒng)的民族,其文學在千百年的發(fā)展過程中樹立了一部部文學經(jīng)典和豐富的人物譜系,這些意象、形象和符號構成了完整而豐富的語義系統(tǒng),這為后來作家的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范式和闡釋意義的土壤。但純粹意義上的少數(shù)民族書面文學相比而言較為薄弱,而且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人情風物乃至深層民族情感和文化心理的抒寫也在漢語文學中找不到相關的可供參考的范式,阿來在談到自己寫作的問題時曾說:“我的困境就是用漢語來寫漢語尚未獲得經(jīng)驗表達的青藏高原的藏人的生活”[11]。這無疑給當代少數(shù)民族作家的漢語表達造成了很大困難。例如《塵埃落定》中傻子二少爺脫胎于一個藏族民間機智人物阿古頓巴形象,阿來借助這樣一個大智若愚的傻子的視角冷眼看待人世的愛欲情仇權利紛爭,敘述方法似有創(chuàng)新之處,但卻遭到讀者對這一不可靠敘述者的藝術真實產(chǎn)生了懷疑[1]。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阿古頓巴這一人物形象在跨文化語境中承載內涵和傳遞意義的效力發(fā)生了變化。因此說當代少數(shù)民族漢語文學的表達形式還處在探索階段,作家所使用的某些語詞、意象等符碼因跨文化、跨語際的原因出現(xiàn)了能指與所指的不對等性甚至錯位和游離,這也是引起誤讀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二)對于解碼者(閱讀者)而言,不同的閱讀“前理解結構”和“期待視界”導致對作品的不同解讀,甚至誤讀。這種閱讀“期待視界”既受到個人主觀因素的影響,也會受到同時代社會文化背景的制約。

因為藝術接受的主體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視界”。人自身的生理素質、教育背景、傳統(tǒng)積淀以及所處的社會歷史環(huán)境等,形成了每個藝術接受者在接觸藝術之前的主體境況。它包括自身的敏感度、想象能力、文化基礎、藝術修養(yǎng)、審美趣味等因素。這造就了接受者的接受眼光和特定審美文化心理結構,即姚斯所謂的“審美期待視界”。接受者的閱讀過程是主體不斷對藝術品提供的總體框架進行填補空白、揭示意義、參與創(chuàng)作的動態(tài)過程,這也同霍爾的解碼過程是同一個道理。普通閱讀者因其文學欣賞能力也許對該小說的理解停留在敘述表層所展現(xiàn)的藏族風情、傻子、性等元素,但絕大多數(shù)專業(yè)閱讀者都觸及到了小說的內涵??v觀《塵埃落定》相關評論文章,盡管論者因自身的“審美期待視界”不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通過上文所引用的幾組針鋒相對的論點可以看出,論者受民族身份和社會歷史環(huán)境因素影響最大。比如,持“追求異族認同說”觀點的學者因為自身的民族身份,他站在少數(shù)族裔立場駁斥阿來喪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認同,主題先行是為了博得主流社會的認可。這種觀點不能說完全錯誤,但一定程度上誤讀了阿來,關于這點下文會進一步論述。盡管也有著同樣的對阿來的民族認同和作品民族性的考量,《塵埃落定》的“性描寫的生物說”觀點則是受到了當時社會歷史環(huán)境和文化觀念的影響。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當代文學呈現(xiàn)出了前所未有的景觀化,這是那個時代文學理念轉型和市場合謀的結果。同一時期的漢族作家作品如《白鹿原》、《廢都》中大量的性描寫也是那時景觀化寫作的典型。也確實如此類學者所言,《塵埃落定》中的歷史資料和傳奇色彩濃郁的場景構成的藏族風俗畫,成了非?!昂每础钡娘L景。到底阿來作品中的景觀化描寫傾向是出于迎合市場的考慮,還是如一些學者所言是借助民間生殖崇拜原型的現(xiàn)代置換,實現(xiàn)生命過程中的“成長儀式”的反諷化[5],還是兩者都有?盡管上述學者都是出于維護文學崇高性的美好目的,但如果沒有確鑿的論據(jù),沒有對藏族文化的深入了解,筆者認為冒然定論便有些武斷了。這種誤讀皆因論者慣用自身的文化思維去理解異質文化。漢文化傳統(tǒng)中的性禁忌和性不潔觀念與某些少數(shù)民族的性觀念完全不同,漢族讀者以自身文化價值觀來進行道德判斷,未免有失偏頗。我們如若不克服這種自身文化的“限制”,就很難理解一些少數(shù)民族作品如沈從文《柏子》、《簫簫》等小說中人物對待性的態(tài)度,誤讀也就產(chǎn)生了。

三、結 語

解讀當代少數(shù)民族漢語文學筆者認為應該緊抓兩個關鍵詞:文學性和民族性。文學性作為一般文學的共性,同樣適用少數(shù)民族的漢語文學,此處不再贅述。民族性既包括了民族作家的文化身份認同,也指和漢族文學的區(qū)別程度。這也是少數(shù)民族文學批評中歷來存在爭議最多的地方。論者對《塵埃落定》的貶抑實際上基于對全球化語境下少數(shù)民族作家文化身份認同的單向度理解和對民族文學的民族性這一特征的簡單認識。有些論者認為因為少數(shù)民族作家民族文化身份認同的模糊,消弭了其作品中的民族性。實際上當代少數(shù)民族漢語文學的傾向性與少數(shù)民族作家各自的價值取向有關,如果單以此作為衡量民族文學作品的民族性,未免片面。當代少數(shù)民族作家如張承志,烏熱爾圖等具有強烈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對本民族文化衰微的焦慮和守衛(wèi)民族文化的強烈責任感使他們自覺為本民族書寫;還有一類少數(shù)民族作家如阿來和鬼子認為文學更具普適性,他們在創(chuàng)作中盡力去超越自己的民族情感,力圖彰顯少數(shù)民族人民身上更普遍、更深刻的東西;第三類少數(shù)民族作家只有“身份”,題材和語言都是漢化的,如滿族的王朔。在全球化與中國現(xiàn)代性未完成的文化語境之下,少數(shù)民族主體性的現(xiàn)代建構也是一種未完成狀態(tài)。因此對少數(shù)民族作家的民族文化身份認同,我們不能一概而論。筆者認為少數(shù)民族漢語文學的差異性不應該表現(xiàn)在對于主流民族的離心和隔膜上,而應該表現(xiàn)在“跨語言跨文化寫作”所造就的包容性空間和多種語言、多種文化在作家筆下熔鑄所呈現(xiàn)出的新的文學樣式。

[1]李建軍.像蝴蝶一樣飛舞的繡花碎片[J].南方文壇,2003,(2).

[2]栗原小荻.我眼中的全球化與中國西部文學——兼評《塵埃落定》及其他[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0,(5).

[3]王一川.跨族別寫作與現(xiàn)代性景觀——讀阿來長篇小說《塵埃落定》[J].四川文學,1998,(9).

[4]徐新建.權利、族別、時間:小說虛構中的歷史與文化——阿來和他的《塵埃落定》[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1999,(4).

[5]李建.《塵埃落定》中的民間原型解讀[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05,(1).

[6]德吉草.認識阿來[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1998,(6).

[7][英國]斯圖亞特·霍爾.編碼,解碼[M]//羅綱,劉象愚.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8]阿來,董倩.《面對面》欄目見證西藏系列節(jié)目:作家阿來[Z].2008,(4/29).

[9]羅慶春.第二母語的詩性創(chuàng)作——四川當代少數(shù)民族漢語小說語言藝術論[J].小說評論,2008,(3).

[10]阿來.給生我養(yǎng)我的土地一個交代——著名作家阿來訪談[EB/OL].藏人文化網(wǎng),(2006-03-10).

[11]阿來.我只感到世界撲面而來[J].當代作家評論,2009,(1).

On the Misreading in the Spreading of Chinese Literature by Modern Minority Writers——Taking“Red Poppies:A Novel of Tibet”As an Example

HAN Chun-ping
(Department of Minority Language and Literature,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081,China)

Taking“Red Poppies:A Novel of Tibet”by A Lai as an example,this essay analyses the reasons for the misreading of Chinese literature by minority author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preading-reception and being misreading with regard to the authors and readers.In the end,the author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by minority authors should rely on literariness and nationality.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by Minority authors;Misreading;Cultural Diaspora;nationality

I207.9

A

1671-0304(2011)06-0099-04

CNKI:65-1210/C.20110830.1252.010

2011-08-25 < class="emphasis_bold">[網(wǎng)絡出版時間]

時間]2011-08-30 12:52

2010年度中央民族大學“211工程”三期“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項目立項課題。

韓春萍(1981-),女,甘肅平?jīng)鋈?,中央民族大學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系博士生,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當代作家文學和少數(shù)民族作家文學研究。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65.1210.C.20110830.1252.010.html.

宋子秋)

猜你喜歡
塵埃落定阿來少數(shù)民族
阿來對外國文學的擇取與接受
阿來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9:06
為了傳承的紀念——阿來談周克芹
四川文學(2020年10期)2020-02-06 01:21:20
攀爬在生與死之間——論阿來的長篇小說《云中記》
阿來研究(2020年2期)2020-02-01 07:12:38
我認識的少數(shù)民族
《塵埃落定》之夢的解析
論阿來小說《塵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觀
少數(shù)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一)
少數(shù)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二)
論阿來《塵埃落定》
文體家阿來
阿來研究(2014年1期)2014-02-27 06:18:36
云梦县| 通海县| 喀喇| 休宁县| 淮滨县| 汶上县| 翼城县| 会东县| 遂川县| 萨嘎县| 绥芬河市| 贵德县| 德安县| 防城港市| 泽州县| 桂东县| 仁寿县| 灵台县| 奉化市| 绥宁县| 荆州市| 阳朔县| 清丰县| 鄱阳县| 庄河市| 历史| 红原县| 雷波县| 柳江县| 江西省| 榆树市| 措勤县| 桃江县| 颍上县| 井研县| 和林格尔县| 保亭| 南开区| 博客| 宣城市| 抚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