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強,王波
(福建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李文茂起義與南少林關系探微
郭強,王波
(福建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8)
通過文獻資料法等科研方法,分析論證了李文茂起義與南少林之間的關系,研究認為:粵劇界的武行領袖李文茂是天地會的拳師,是南少林的傳人。他秉承了南少林“匡扶正義”、“劫富濟貧”的品德,帶領梨園子弟舉事反清,并建立起國號為“大成國”的農民政權,成為我國歷史上唯一一起由戲子造反起義并建立起政權的事情,在中國的戲劇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李文茂起義; 紅船戲子; 南少林
19世紀50年代,洪秀全打下南京,擬奪取廣東以解決餉源,以及打開海外通道,曾秘密派人到廣東舉事[1]。密使在佛山大基尾瓊花會館(佛山最早的粵劇行會組織)找到了粵劇戲子李文茂,并聯(lián)絡廣東天地會領袖陳開、陳金剛等人,密謀起義。咸豐四年天地會首領陳開首先在佛山響應。同一日,李文茂也在廣州北郊舉起了反清大旗,在紅船弟子中發(fā)動反清起義,他把戲班中的健兒骨干編成三軍,曰“文虎軍”、“猛虎軍”、“飛虎軍”。揭竿而起時,起義人等都頭包紅巾,涂畫臉譜,身穿戲裝,粉墨上陣。李文茂常讓武藝高強的將士打先鋒,充分利用粵劇武打中的翻筋斗、跳高坑等技巧去翻越城墻,令清兵聞風喪膽。戲子們各各身手不凡,殺敵如麻,勢如破竹。
1855年,隊伍揮師進軍廣西,破潯州(今桂平縣)后,建立起國號為“大成國”的農民政權。不久后,李文茂又率兵攻克柳州。自稱“平靖王”,自鑄“平靖勝寶”錢幣,任命官員,嚴懲貪官污吏,進行社會改革,并團結廣西壯、苗、回等各族人民共同反清,深得群眾擁護。1858年,由于戰(zhàn)略上的失誤,李文茂兵敗桂林,身負重傷,悲憤而死。起義失敗后,驚慌的清朝政府立即下詔焚毀佛山瓊花會館,解散班社,屠殺粵劇藝人,致使粵劇從此禁演長達15年。戲劇大師田漢曾說李文茂是世界戲劇史上曾無先例的光輝榜樣。并題詩贊曰:天國吊民伐罪日,清廷媚外喪權時。梨園子弟多豪杰,明代衣冠動慕思?;⒓椎菈挤辏埑墙ù8務l?至今祖廟香爐上,壯士猶擎李字旗[2]。
第一,李文茂是天地會的著名拳師。
據《廣東武術史》記載:李文茂是廣東鶴山人,出身于貧苦的粵劇藝人家庭,從小習武,浪跡江湖,練就一身少林武藝,后在粵劇瓊花班中充任二花面角色,是天地會名拳師,也是粵劇界武行領袖[3]。由此可知,李文茂是天地會的成員,而天地會和南少林的關系,研究認為:天地會的創(chuàng)始人道宗和尚系南少林法裔,以道宗為首的一批南少林香花僧所習的武術就是南少林武術[4]。天地會是由一批南少林武僧、部分鄭成功部下和部分漢族地主及其知識分子中的反滿派組成的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的秘密結社,而在反清的過程中,香花僧是這場運動的主力軍,在冷兵器時代,只有武術練兵才是反抗統(tǒng)治階級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天地會的反清復明過程,是一個以武結盟、以武練兵、以南少林武術抗清的過程,天地會的創(chuàng)立宗旨承襲了“匡扶正義、除暴安良”的南少林精神,南少林促進了天地會的發(fā)展、傳播。
由此可以做出以下兩點推論:(1)李文茂是南少林的傳人。(2)天地會作為一個以南少林武術反抗清廷統(tǒng)治的秘密結社,在那個冷兵器時代,拳師在天地會中必然有一定的地位,李文茂作為天地會中較有名氣的拳師,應該精通南少林武術,并且在戲子武生中傳授的也是南少林武術。關于這一點推論,下面我們還會提出依據。
第二,戲子木人樁和對練的練習不是為了戲臺的表演,而是為了反清的以武練兵。
在今天流傳于廣東一帶的地方戲曲粵劇,在100多年前是以漂泊在水上以行船的方式流動四鄉(xiāng),行走于江湖的。當時,在佛山的許多會館及廟宇都設有戲臺,全鎮(zhèn)共有十多個,每逢喜慶或節(jié)日、迎神賽會等均少不了粵劇表演,他們不僅在佛山活動,而且還到鄰近的四鄉(xiāng)演出,利用附近的水網地區(qū),乘船而往。他們把戲班的船漆成紅色以之識別,遂稱之為紅船,藝人也因此而被稱為“紅船子弟”。紅船成為戲子外出表演的重要交通工具。在今天位于廣東省佛山市的粵劇博物館里,陳放著與粵劇的發(fā)展歷史相關的各類展品,其中有一艘按比例縮小的紅船模型,在這艘紅船的船頭處,赫然立著一根木人樁[5]。木人樁是詠春拳獨有的訓練拳腳、手法、身法的器械。木人樁是將小念頭、尋橋、標指三套詠春拳的攻法、手法、步法、腿法融合在一起的一種模擬練習,它充分體現(xiàn)了詠春拳的實路意識與技擊方法。通過練習木人樁,可將詠春拳的所有手法腳法揉合到自由搏擊中去[6]。木人樁是武術中的實戰(zhàn)訓練手段,這樣的訓練已遠遠超出了戲子登臺表演時所需要的基本功。既然不是為了表演而訓練,那又是為了什么呢?
在博物館的展品中,從一些戲子當時練習基本功的照片中,我們也能容易發(fā)現(xiàn):戲子們平時所訓練的雙人手臂對練的場景也不是演出所需要的。他們之間的拳腳功夫和詠春拳中的雙人手臂相接的對練方式——黐手極為相似。而關于廣東詠春拳的起源,據載是由福建的永春白鶴拳傳承衍變而來的,永春白鶴拳是南少林武術的優(yōu)秀拳種之一。相傳為清朝康熙年間福建省福寧州的方七娘所創(chuàng)。清咸豐年間,永春白鶴拳名師林俊響應太平天國起義,成立“紅錢會”,并與他的摯友陳湖所領導的“黑錢會”聯(lián)合起來,在永春金峰山揭竿而起,抗擊清廷。起義失敗后,大部分起義軍將領流落到廣東一帶,隱姓埋名以開館授武為業(yè),企圖東山再起。這使得永春白鶴拳在廣東一帶得到空前的傳播。這一因素與鄭三娘的“永春講武堂”和周志超的“軍營傳播”等兩個因素相互結合,促成了永春白鶴拳傳承成為廣東詠春拳。
由此可以得出:戲子日常習練的用以對抗清廷的武術為詠春拳,而詠春拳是由南少林武術拳種永春白鶴拳傳承演變而來。
第三,詠春拳的演練特點使秘密結社練兵更加安全隱蔽。眾所周知,中華武術大體分為南北兩派。南派武術的動作一般都比較剛猛,而詠春拳在演練時既沒有大開大合的動作,也沒有騰挪跳躍的身法,它所有動作的外觀都極其簡單,有時出手更是異常緩慢。代代相傳下來的拳法套路也簡單的只有僅僅三套,可以算得上是中國各武術流派中套路最少的拳種。然而在對抗演練中,這種看似柔弱的拳法在搏擊格斗中卻表現(xiàn)出超乎尋常的殺傷力。雖出手看似柔軟卻勁沉力重,疾逮犀利,非常適合貼身的近戰(zhàn)搏擊。雖然關于詠春拳的起源版本眾多且陳詞不一,但各個版本中,都認為此拳為女性所創(chuàng)。
在那個冷兵器的年代,武術練兵作為反抗統(tǒng)治階級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秘密練兵則顯得至關重要。而詠春拳術技法單一的特點,也恰恰符合天地會的秘密結社練兵活動,正如詠拳拳師黃念怡師傅這樣描述詠春拳,“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表演給人家看,最好你不知道我是怎么回事”[5]。
李文茂是天地會的拳師,是南少林的傳人。紅船弟子習練的武術為詠春拳,詠春拳與南少林武術永春白鶴拳有著一定的淵源關系。在冷兵器時代,武術作為反抗統(tǒng)治階級的最為有效的武器,秘密練兵是反抗的最基本條件,而詠春拳的演練特點使秘密結社練兵變得更加安全和隱蔽。李文茂不僅自己習練南少林武術,而且在紅船弟子中廣泛地傳授南少林武術,他秉承了南少林“匡扶正義”、“劫富濟貧”的品德,帶領梨園子弟舉事反抗清廷的壓迫統(tǒng)治,堅持武裝斗爭長達七年之久,沉重的打擊了清朝政府和外國侵略者,有力地支援了太平天國的革命運動。
[1]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廣東省佛山市委員文教體衛(wèi)工作委員會.佛山文史資料:第三輯[M].1994.
[2]麥浪秋.南國粵劇與鶴山熱土——鶴山粵劇名伶錄[J].嶺南文史,1999(S1):30-31.
[3]曾昭勝,黃鑒衡,鐘衍星,等.廣東武術史[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
[4]謝 軍,林蔭生.南少林與反清復明運動[J].福建體育科技,2010,29(1):4 -7.
[5]CCTV4.系列片《武林傳奇》之七《深藏詠春》[CD].走遍中國,2009(240).
[6]木人樁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087373.htm/2011-07-25.
G 80-5
A
1672-6219(2011)增刊-0136-02
2011-12-05
郭 強,男,福建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