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偉
(廣東金融學(xué)院法律系,廣東廣州510521)
清代誣告案件依法判決情況的原因分析*
姚志偉
(廣東金融學(xué)院法律系,廣東廣州510521)
文章以《刑案匯覽》的誣告案件為基礎(chǔ),探討了清代刑事審判中的依法判決問題。研究顯示,雖然官方要求司法官員必須依法判決,但司法實踐中非依法判決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原因是中國古代的司法審判以情理為判決的價值取向,反映在刑事審判中就是司法官員以“情罪相符”為目標(biāo),但官方又強(qiáng)調(diào)嚴(yán)格依律判決,所以清代的刑事審判其實是一個平衡罪名與罪刑的過程。
清代;依法判決;誣告案
清代在誣告案件的處理上存在一個基本矛盾。一方面,清代法律對誣告行為采取十分嚴(yán)厲的制裁①;另一方面,誣告案件數(shù)量非常多,誣告行為極其普遍,有“無謊不成狀”之說。導(dǎo)致這一矛盾的重要原因是清代對誣告行為的懲治條文并沒有得到嚴(yán)格執(zhí)行。筆者以《刑案匯覽》中的誣告案件為例,對誣告律例的適用情況進(jìn)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由于誣告律例的適用面不夠?qū)?造成很多案件無“正條”可引,立法者只能用“比照”和概括性禁律來彌補這一缺陷。在引“正條”判決的案件中,司法官員并不一定嚴(yán)格遵守律例,任意解釋律例、突破律例文字的拘囿和加減律例的刑罰是最常見的三種非依法判決情況。在“比照”判決和依概括性禁律的判決中,案件有無“正條”是判斷案件是否依法判決的關(guān)鍵點所在,但即便是在案件無“正條”的情況下,法律與事實的關(guān)系也已經(jīng)比較疏遠(yuǎn)。而司法官員往往還會因為情理的考慮,在案件有“正條”的情況下,進(jìn)行“比照”判決,以期達(dá)到事實上的“以情曲法”。援引概括性禁律判決的案件中,司法官員雖然也注意到了援引的合法性問題,但更關(guān)注的是這種援引是否給予了犯罪人以情理上恰當(dāng)?shù)男塘P。總之,誣告案件的審判中,律例并沒有得到嚴(yán)格遵守,非依法判決的情況比比皆是,律例被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突破,這種突破有時是公開的,有時卻是隱蔽的,在這種突破之中,情理的作用不容小視②。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呢?
首先,中國古代是一種“父母官訴訟”式的司法審判模式,這種審判并非是一種解決爭端的中立機(jī)制,而是“作為行政之一環(huán)的司法”[1]52而存在,所以司法的目的并不是中立的解決爭端,而是著眼于社會管理。中國古代社會管理的最高目標(biāo)是維持社會秩序的和諧。因此,審判的價值不在于中立地解決糾紛,而是維持一種和諧的秩序。正因如此,審判中的情理問題也就浮出水面。所謂情理,按照滋賀秀三的理解,是“活生生的平凡人之心。一般,人們通常可以估計對方會怎樣思考和行動,彼此這樣相互期待,也這樣相互體諒”[1]37,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使整個社會的秩序得到維持。如果有人不顧情理行事的話,會被認(rèn)為是“不近人情”而遭到排斥,因為這種“不近情理”的行為破壞了整個社會秩序的協(xié)調(diào)。
審判的目的是為了維護(hù)社會秩序的和諧,而這種和諧的秩序又是建立在情理之上的,所以司法審判以情理為價值取向。但情理與法律相比是具體化的,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的判斷,并且每一個判斷又都是針對具體情況的,因此以情理為裁判的價值取向,意味著司法審判更著重于個別化的解決思路。寺田浩明說:“最理想的審判就是立足在當(dāng)時一般的價值觀基礎(chǔ)上,卻著力分別找到每個案件的微妙之處相結(jié)合的最佳個別方案,即合乎‘情理’的解決”[2]126。這種理想化的審判目標(biāo)反映在刑事審判當(dāng)中就是“情罪相符”,即對案件中種種具體的情節(jié)予以綜合考慮③,然后給予恰當(dāng)?shù)男塘P,使得判決符合情理的要求。
在這種審判模式中,法律本身也是情理的一部分,是情理的實定化?!八^‘法’在當(dāng)時的中國人的心目中并不是與個別主義的‘情理’不同的東西,‘法’不過是得到了明確化和被賦予了強(qiáng)制性的‘情理’核心部分而已?!鹬孛總€人胸中的‘情理’就體現(xiàn)了‘法’的精神,反過來看,作為‘情理’核心部分的法律在適用于具體的案件時總需要根據(jù)‘情理’來解釋和變通,與‘法’本身的要求絕不相悖?!盵2]124
正因為法律本身是情理的結(jié)晶,如果嚴(yán)格按照成文法判決所導(dǎo)致的結(jié)果與情理不符,那么當(dāng)然可以按照情理的要求對成文法進(jìn)行變通。在刑事審判中,司法官員如果覺得嚴(yán)格按照成文法判決有違情理時,他們往往會追溯法律的原意即情理,通過這種對法律原意的強(qiáng)調(diào)來實現(xiàn)成文法的靈活變通適用。如“詐騙不遂誣告被誣之子自盡”案中,刑部官員強(qiáng)調(diào),“今該督復(fù)以死者未到案,誣告之人應(yīng)量減為詞,殊不知律意重在因而致死有服親屬一人擬絞,至隨行二字,因控隨行到官而言。……該督豈能泥于父未到官,子未隨行之輕義,而反置誣告因而致死有服家屬之重情于不論,且又堅執(zhí)隨行二字,竟致死于誣者無人抵償。臣等礙難遷就率履,應(yīng)令詳繹律意,另行妥擬題駁?!盵3]1735在此案中,省督嚴(yán)格遵守律例,恪守了“隨行”的限制,認(rèn)為本案中死者未“隨行”,所以不能直接按“致死隨行親屬律”判決。但刑部官員認(rèn)為嚴(yán)格依照律例判決,遵守“隨行”二字的限制,將導(dǎo)致“死于誣者無人抵償”。因此,他們回溯了律例的原意,指出“致死隨行親屬律”來源于“命有所抵”的情理,它重在處死造成他人死亡的誣告者,至于是否“隨行”,則是“輕義”,可以根據(jù)“人命重情”而變通,以使得判決符合“命有所抵”這一情理的要求,同時也是符合“律意”的要求。所以,刑部最后指出省督應(yīng)“詳繹律意”,不要拘泥于文字上的束縛。正因為法律源于情理,所以刑部才能通過回溯立法原意的方法實現(xiàn)了成文法的靈活適用。
情理與法律在精神上具有一致性,但兩者在結(jié)構(gòu)上是存在沖突的。寺田浩明將這種結(jié)構(gòu)上的沖突歸于兩點:“第一個難點在于,存在盡管顯然是不可放過的惡行,卻在成文法上找不到與此行為相對應(yīng)的刑罰規(guī)定這種情況;第二個難點在于另一種情況的存在,即有時由于犯罪行為的形態(tài)、背景等極其微妙,把既存條文所規(guī)定的刑罰機(jī)械適用的話,反而令人覺得不合適或不近情理?!盵2]118
但是,律例的規(guī)定并非完全沒有意義,畢竟從律典的規(guī)定來看,官方要求依法判決④,所以,司法官員在判決的時候總還是要顧及到律例的規(guī)定。結(jié)合兩方面的因素,可以將清代的刑事審判認(rèn)為是一個兼顧律例規(guī)定并力圖在此之上實現(xiàn)“情罪相符”的過程,或者可以簡稱為是一個平衡罪名與罪刑的過程⑤。
在依“正條”判決案件的審理中,如果司法官員依照與案件事實相關(guān)的律例判決可以實現(xiàn)“情罪相符”的話,那么司法官員就會嚴(yán)格依照律例判決。而當(dāng)司法官員依照相關(guān)律例判決不能實現(xiàn)“情罪相符”的目標(biāo)時,他們就會突破律例進(jìn)行判決,但是在突破的同時,他們還是會顧及到律例的規(guī)定。
任意解釋律例是一種比較隱蔽的突破律例手法,它在維持著依法判決表象的同時,實現(xiàn)了“情罪相符”的目標(biāo)。例如,在“誣輕為重尸遭蒸檢拖斃一人”案中,鄒某誣告張鄒氏和尹某謀殺其侄子,經(jīng)審判乃是誣告。如果按照法律上的“全誣”定義⑥,張鄒氏和尹某沒有犯謀殺罪,鄒某就要反坐“全誣”。但審判官員提出:“張鄒氏縱令伊女張小姑與尹登榜通奸,本有應(yīng)得之罪,該犯所控系屬誣輕為重”[3]1702?!罢_輕為重”在清代法律中是指:“誣輕為重,本是一事,如誣小不應(yīng)為大不應(yīng),誣盜得財一百兩而為一百二十兩之類”[4]823。所以,審判官員的這種做法很明顯是對“誣輕為重”這一概念進(jìn)行了任意解釋。因為“縱令通奸”和“謀殺”明顯是屬于性質(zhì)不同的行為。此案如果嚴(yán)格按照與案件事實上相符合的“全誣”律判決的話,那么被告就不需要為自己道德上的缺失負(fù)責(zé)任。這是違反“情罪相符”原則的,所以司法官員才會對“誣輕為重”進(jìn)行任意解釋,以彰顯對被告道德責(zé)任的重視。但是,由于一般人對“誣輕為重”的含義并不了解,所以該案從表面上看是依法判決的,也就是說,這種手段從表面上來看比較恰當(dāng)?shù)鼐S持了罪名和罪刑之間的平衡。
突破文字的拘囿是一種公開的突破律例手法,在使用這種手法的判決中,由于司法官員要公開地突破律例的限制,使得判決對罪名的兼顧顯得很薄弱,所以他們需要更多的正當(dāng)化理由。如上文提到的“詐騙不遂誣告被誣之子自盡”案中,刑部官員多次強(qiáng)調(diào)由于被誣之子自盡,對誣告者不處以死刑是“情罪未協(xié)”,后又直接用強(qiáng)調(diào)“人命”重情,而指責(zé)省督“泥于隨行輕義”。最后刑部官員還回溯了立法原意,“今該督復(fù)以死者未到案,誣告之人應(yīng)量減為詞,殊不知律意重在因而致死有服親屬一人擬絞,至隨行二字,因控隨行到官而言。……該督豈能泥于父未到官,子未隨行之輕義,而反置誣告因而致死有服家屬之重情于不論,且又堅執(zhí)隨行二字,竟致死于誣者無人抵償。臣等礙難遷就率履,應(yīng)令詳繹律意,另行妥擬題駁。”[3]1735通過指出律文的立法原意也是“人命有抵”這一情理,司法官員取得了足夠的正當(dāng)性可以藐視律例中具體文字的約束。
加減律例所規(guī)定的刑罰是一種直接突破律例的手法。它在保持案件事實與法律規(guī)則相契合的同時,通過加減刑罰實現(xiàn)了“情罪相符”的目標(biāo)。如“雇工捏奸污蔑主母致釀二命”案[3],就案情而言,應(yīng)適用“捏奸自盡例”,但是這條例文并沒有區(qū)分致死一命和二命,而是一律處以絞監(jiān)候。從情理上看,致死二命與致死一命肯定是不同的,按照“情罪相符”的要求,對于致死二命的行為必須給予比致死一命行為更重的刑罰,所以司法官員在援引這條例文判決時,直接將其規(guī)定的刑罰——“監(jiān)候”改為了“立決”,這樣就比較好地保持了罪名與罪刑之間的平衡。
以上三種手段是司法官員在“正條”范圍內(nèi)為實現(xiàn)罪名與罪刑之間的平衡所作的調(diào)整。而在“正條”的范圍以外,“比照”判決和援引概括性禁律也可以較好地實現(xiàn)罪名與罪刑之間的平衡。
關(guān)于“比照”判決,王志強(qiáng)談到:“在將疑難案件的事實與相關(guān)制定法比較過程中,刑部官員一方面需要參酌所追求的大致目標(biāo),即情罪相符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必須兼顧事實與規(guī)則的類似性?!盵5]83他的意思也是“比照”判決必須要兼顧罪名和罪刑兩方面的要求。正如前文所說,很多“比照”的案件是以情理為出發(fā)點來選擇所要“比照”的條文,通過這種選擇,司法官員可以較好的保持罪名與罪刑的平衡。例如“蒙古誣指家奴為賊致令自盡”案中,蒙古人臺某因家中被竊,誣告其堂弟的家奴塞某是偷竊正犯,塞某因而情急自盡。因為此案涉及到蒙古人,所以律無專條。省督“比照”誣良為竊因而致死例絞罪上量減擬流,但刑部認(rèn)為:“是以自盡之案擬罪轉(zhuǎn)較毆死者為重,實未妥協(xié),該司議令比照刑律,旗人毆死族中家仆,枷號兩個月,鞭一百罪上減一等,枷號一個月,鞭一百,系臺吉會同理藩院核議,尚屬平允,應(yīng)請照辦”。[3]1785在該案中,刑部對于應(yīng)選擇何條律例進(jìn)行“比照”并不是完全從事實與法律的契合性出發(fā),因為省督所選擇“誣良為竊因而致死例”與該案案情也是類似的。他們主要是考慮到“是以自盡之案擬罪轉(zhuǎn)較毆死者為重,實未妥協(xié)”這一情理因素,所以才用處刑更輕的“旗人毆死家仆律”代替了量罪較重的“誣良為竊因而致死例”。⑦
“比照”判決與依“正條”的判決相比,在實現(xiàn)罪名與罪刑的平衡方面,具有比較大的能動性和伸縮性。首先,“比照”判決中法律與事實之間的關(guān)系是模糊的,司法官員在選擇此法條與彼法條之間具有很大的操縱空間,在這個操縱空間之內(nèi),司法官員可以較好地追求刑罰的適當(dāng)性。而這種追求仍然是在法律范圍之內(nèi)的,因為所選擇的法條與事實仍然具有相關(guān)性,只是根據(jù)選擇的不同,相關(guān)性的強(qiáng)弱有所不同而已,前文提到的“蒙古誣指家奴為賊致令自盡”案就是這種情況。其次,“比照”判決是可以在所“比照”的律例上加、減量刑的,這樣在刑罰方面會比較靈活。而在依“正條”的判決中,律例所確定的刑罰固定,要追求恰當(dāng)?shù)男塘P,必須突破律例的規(guī)定。所以,綜合兩方面的因素考慮,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與依“正條”的判決不同,一般情況下,“比照”判決可以在不需要突破法律界限的情況下,較好地實現(xiàn)罪名與罪刑之間的平衡。
至于概括性禁律,正如上文所分析的,它的歸罪原則過于籠統(tǒng),因此“可以靈活而適當(dāng)?shù)貙崿F(xiàn)案情和刑罰之間的平衡”。[5]85(案情與刑罰之間的平衡其實也就是罪名與罪刑之間的平衡)。
總之,在中國古代的司法審判模式中,情理是裁判的價值取向,而法律本身也是情理的結(jié)晶。如果嚴(yán)格依律例判決不合情理的話,可以根據(jù)情理對律例進(jìn)行變通,以使得判決符合情理的要求。正因如此,律例在誣告案件的審判中得不到嚴(yán)格遵守是可以理解的。但由于官方又有依照律例判決的要求,所以,司法官員也不能忽視律例的規(guī)定。綜合這兩方面的因素考慮,清代的司法審判其實是一個兼顧罪名與罪刑的過程,這一點也為誣告案件的審理情況所證實。
注 釋
① 誣告案的處理原則是誣告反坐,相關(guān)條文參見田濤、鄭秦點校的《大清律例》,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481。
② 對于《刑案匯覽》中誣告案件依法判決情況的詳細(xì)分析,參見姚志偉《清代刑事審判中的依法判決問題研究——以〈刑案匯覽〉中的誣告案件為基礎(chǔ)》,中山大學(xué)2005年碩士論文。
③ 這里的情節(jié)不是指的單純的事實,而是情理化的事實?!扒樽锵喾迸c現(xiàn)代的“罪刑相適應(yīng)原則”具有類似性,都是根據(jù)具體情節(jié)給予恰當(dāng)?shù)男塘P,但不同之處在于“情罪相符”中“情”的范圍廣,而現(xiàn)代“罪刑相適應(yīng)”原則中的“情節(jié)”則有限制。參見王志強(qiáng):《法律多元主義視角下的清代國家法》,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3。
④ 這可以從《大清律例》中的“斷罪引律令”條和“外省題本案件,遇有不引本律定擬,妄行援照別條減等者,刑部即將本案改正,并將該督撫臬司參奏,毋庸再行駁令再審”、“引用律例,……。若律例本有正條,承審官任意刪減,以致情罪不符及故意出入人罪,……該堂官查出,即將承審之司員指名題參,書吏嚴(yán)拿究審,各按本律治罪。”這兩條例文分析出來,按照這些條文的要求,斷罪必須引律令,所引律令必須是與案件事實相對應(yīng)的“正條”而且不能任意刪減,這樣的要求可以說就是嚴(yán)格依照律例判決的要求。
⑤ 由于“情罪相符”主要關(guān)注的是綜合案件中的情理,給予適當(dāng)?shù)男塘P,可以用罪刑代替。而律例的規(guī)定主要是決定罪名,所以用罪名代替。
⑥ 所謂“全誣”按我們今天的理解是誣告他人犯罪,而被誣之人完全沒有犯所告的罪,在“被告既系無罪原告即應(yīng)坐誣”案中,刑部官員證實了這一理解:“查控訴事件是否全誣,總以被誣之人有無罪名為斷”。參見清祝慶祺、鮑書蕓、潘文《刑案匯覽三編》,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
⑦ “誣良為竊因而致死例”所確定的刑罰為絞罪,而“旗人毆死家仆律”的刑罰為枷號兩個月,鞭一百。后者明顯輕于前者。
[1] (日)滋賀秀三.清代訴訟制度之民事法源的概括性考察——情、理、法[M]//梁治平,王亞新.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 (日)寺田浩明.日本的清代司法制度研究與對“法”的理解[M]//梁治平,王亞新.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3] 祝慶祺,鮑書蕓,潘文.刑案匯覽三編[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
[4] 沈之奇.大清律輯注[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
[5] 王志強(qiáng).法律多元主義視角下的清代國家法[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3.
(責(zé)任編輯 陳詠梅)
Analysis to the Reasons I nvolved in Adjudicating the Trumped-up Cases accordi ng to Law i n Qi ng Dynasty
YAO Zhiwei
(Department ofLaw,GuangdongUniversity of Finance,Guangzhou Guangdong 510521)
On basis of the survey of the trumped-up cases in《Xing-an-hui-lan》,this paper explores whether the issue of adjudicating was according to law in the criminal trials ofQingDynasty.As revealed in this research,though the government demanded judicial officials to adjudicate according to law,there were a number of cases in judicial practice in which judicial officials failed to do so.The reason is that in the judicial trial pattern of ancient China,aiming at"reason accordswith crime"was actually a reveal of adjudicating in criminal trials.But the government emphasized adjudicating according to law.Therefore,in fact criminal trialwas a process of balancing the rules,provisions and the so-called"reason accordswith crime".
Qing Dynasty;adjudicate according to law;trumped-up cases
DF61
A
1671-7422(2011)02-0039-04
10.3969/j.ISSN.1671-7422.2011.02.010
2011-02-15
201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明清時期中國司法構(gòu)造及運作原理研究”,項目編號:10AFX005。
姚志偉(1981— ),男,湖南婁底人,講師,博士,主要從事中國法制史的研究。